第一百五十四章 巨黿第(10 17)
想想以前那些火魚是吃人的腦漿喂出來的痋,丁立胃裏已經覺得稍稍有些反胃。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怎麽出去!”雲哥一聲冷冷的說話驚醒了丁立,這時候不管古代是什麽人,在這裏搞什麽,總之他們如果不能活著出去的話,那麽遲早也隻有等著考古學家們在千百年後來發掘了……
“對了,那些帳篷的主人是一些什麽人?”丁立想到這裏問:“他們是怎麽進來的?肯定不可能和我們走的是一條路!”
這話說的幾人眼睛都是一亮,也顧不得在這裏多呆了,出了廢墟。就直奔那帳篷而去,路上餘偉說:“我看了下那些骨骸並不像是高頭大馬的高加索人種,倒像是咱們華人的!”
丁立不說話,這時候他可沒心思管那些是哪裏的死鬼。這些人死在這裏,不用說那魂靈肯定是被黑氣給吞噬了,連鬼都沒得做!
他們三步並作兩步的飛奔而去,卻發現地下暗湖居然漲潮了,好在那地方頗高,湖水淹沒不到。那些帳篷和裏麵的東西以前都被半掩在沙裏,現在被他們刨開,一件件的查看,看能不能找到有用的東西。
可惜時間過久了,這地下空間又十分的潮濕,帳篷都已經朽爛了大半。剩下來的東西也沒幾樣是好的,就是連一些明顯是儀器的,現在也鏽成了鐵陀。
“這裏有張地圖。”餘偉歡呼了一聲。歡呼還沒有落下,就變成了懊惱的歎息,原來這地圖雖然當年被塑料過塑過來防水,但是時間畢竟太久,那地圖稍稍一動,就爛了。
餘偉小心翼翼的把地圖平放,極力辨認,忽然有叫出來:“是軍用地圖,而且還是大陸的……”
丁立連忙探頭去看,隻見果然是那種極為老舊的軍用地圖。丁立也隻在舊書攤上看過。繪製的比例極高,但是現在根本就看不清了,丁立就說:“說不定這些本來就不是俄國人,而是我們國內的考古隊!”
雲哥就說:“那麽這個考古隊的規格是不是太高了一點。那時候全國上下窮的要死。你再看看他們的補給,都是清一色的俄國進口的罐頭,還有這麽多儀器。還有這些,他指指一些生活用品,現在看來自然都是十分的粗糙,但是當年可都是錢都買不到的高檔貨!”
對於這些餘偉雲哥華僑的,自然不可能明白,隻問:“那你看他們是什麽時候進來的,進來幹什麽的?”
“好像是六七十年代,”雲哥指指毛主席像章和‘紅寶書’說。
不明國情的餘偉自然是看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不過見了幾樣東西,丁立幾乎也能肯定這是時候的東西。他忽然想起小時候聽到的事情,甚至在小時候幫那位換銅錢的小胖子老爸治痋的時候,也聽他說過。就是‘上麵’派人下來在大河裏炸魚的事情。
當時他們估摸著就是為了抓火魚,這麽多年下來,幾乎已經忘記了這事情。隻是現在忽然又想了起來。難道這些人當年在大河裏抓不到火魚,最後就跑到這源頭來抓了?可惜這些倒黴鬼終究沒能完成任務,掛在了這裏。現在看來,這隻隊伍的待遇著實不低。吃的用的都是當時最好的東西了,那是有錢都買不到的高級貨。搞不好還真是為了給某位大人物服務的!
可惜了。也不知道那位大人物花這麽大的力氣,最後吃到東西沒有?應該是沒有吃到,否則的話,火魚的功效如此明顯,莫說這隊人馬死光。就算是再多死十倍的人,也不可能阻擋那些大人物對於健康的渴求吧?自古以來。花大力氣追求長生不老的帝王多了去了!
丁立一陣子胡思亂想,就聽到餘偉叫了起來:“快看,快看!”他找到了一本筆記本,是放在一個大鐵盒子裏麵的,就是以前那種裝餅幹的鐵盒子。丁立小時候還見過,當時家裏的糧票什麽的都在裏麵放著。
鐵盒子裏出了筆記本還有一些糧票紅寶書之類的紙質東西,看來是這隊伍裏某個人保存的東西。保存的幾乎還算完好,除了黴變嚴重,大體上還有小半的內容可以看。
以前老式的東西,做工雖然是傻大黑粗,但是質量還是相當靠譜的,這盒子密封極嚴,鐵盒又是極厚,也不知道一些小小的餅幹而已,為什麽要花這麽大力氣造這種盒子?在丁立想來,這鐵盒可要比裏麵的餅幹值錢的多了。
餘偉在火堆光芒的掩映下,慢慢的翻看這些筆記裏的內容,一邊看一邊讀,想找出他們進來的方式。
筆記本說是保存完好,也隻是相對的,裏麵許多地方都已經黴變的太過嚴重了,根本看不清楚。讀起來磕磕絆絆的,甚至整頁整頁的要跳過去。不過他們還是聽出了很多重要的東西。隻是看了幾條,他們就明白過來,這根本就是一個工作筆記:
“……七月xx號,晴。我們乘船進入岩洞……”
“靠,是坐船進來的!”聽到這句話,丁立興奮的兩眼放光,起身就要去找附近有沒有船。也是,火光不能及遠,有不像是手電筒那樣的可以照出幾十米外,自然看不出遠處的東西。他順著水邊慢慢走,想要找到船隻的痕跡,想來如果真的有船的話,那麽起碼就在附近不可能太遠!
這麽想著,就看到不遠處有一黑乎乎的東西,正好處在火把的亮光之外。丁立一喜,就要迎上去。
“七月二十三,不知道陰晴。想不到xxxxx這巨黿的存在,簡xx太不可思議了!”
好不容易看到一條還算是幾乎完整的日記,餘偉立刻念了出來,他來大陸時間就了,對於簡體字也早已經習慣。但是等到他念出了內容,忽然就是一呆:“巨黿……”
《爾雅翼?黿》中說:“黿,鱉之大者,闊或至一二丈。”周穆王出師東征到達江西九江時,曾大量捕捉黿等爬行動物來填河架橋,留下了“黿鼉為梁”的成語故事。東漢時的許慎在《說文》中也指出:“甲蟲惟黿最大,故字從元,元者大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