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當"大處著眼小處下手"是曾文正公曾國藩的一句話,意在告誡人在考慮和處理問題的時候,即要隨時保證大方向的準確性,又要保證在做的時候,對小細節要客觀、嚴肅、認真對待,決不因其小而大略,潦草。
古今中外,大凡成功者,他們從一開始就從大處著眼,一步一步構築他們的事業。反之,一個人如果沒有格局,那他就做不大,做不大就會做小,做小就會沒有發展,沒有發展就會停止,停止就是失敗。這就是所說的成功需要格局,格局會讓你的人生、事業蒸蒸日上。
因為自己平凡的背景,而不敢去夢想非凡的成就;因為自己學曆的不足,而不敢立下宏偉大誌;因為自己的無知,而不願打開心扉,去追求更好的生活。這些都是阻礙人生格局大發展的因素,所以我們不能隻看眼前,凡事要從大處著眼。
軍事家諸葛亮曾說過,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對於一個有智謀的人,會在別人注意小事的時候,從大處著眼;別人看得近,他會看得遠;別人愈忙而事情愈亂,他會靜下心來,不動聲色把事情自然理順;在別人束手無策的時候,他會遊刃有餘,思路深入到了無聲無息的細微之處,他的舉動實在出乎於一般人的思索意料之外。如此一來,既使再困難的事情對於他來說都會易如反掌,再多的問題他都可一笑置之。
一個人,一旦沉醉於大事業,就難免會在小的地方有所疏忽,而一味地在小處著眼的人,就會忘了大的利害,如此一來就會因小失大。
在一次宴會上,有個人邀請雅典政治家塞米斯托克裏演奏豎琴。可是他卻說:"我不精此道。我隻會將一個小鎮發展成一個大城。"雖然他說此話之時的態度極其倨做,可是這句話卻能夠很好地說明,他是一位做大事的人。
如果我們觀察一下曆代的治國者,就不難發現此輩確可劃分為兩類——有一類人善於把小鎮變成大城大國,然而卻不會彈豎琴。另一類人精於豎琴,卻不會把小鎮變成大城,甚至還會把大城變成小鎮甚至廢墟。
大家都清楚,孔子曾經被生活所迫,而做過各式各樣的工作,所以他多才多藝。可是他自己也說過,基於那一些經曆,從而耗費了他太多的精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政治上的發展。
所以,我們最好不要將精力放在與自己的奮鬥目標根本就沒有什麽關係的事物上麵,一個真正的專家,根本不需要多才多藝,應該專注於本專業的學問的研究,隻有這樣才有可能別於甚至超越其他的專家。
古往今來,專注於小事而誤了大事的人物可以說比比皆是。春秋時的魯莊公,他能歌善舞,其本領遠遠超過了“曲有誤,周郎顧”的水平,可是身為魯王之尊他卻把國家治理得一塌糊塗,民不聊生,後來,國人所寫的《蔽簡》一詩就專門用來諷刺他的。到了南北朝時期,梁元帝蕭繹在幼年時聰慧俊朗,天姿英發,5歲時便能口誦《曲禮》,到了六歲時便為父做詩曰:"池萍生已合,林花發稍稠。風入花枝動,日映水光浮。”在他長大成人後,廣博群書,下筆如有神,文不加點。軍旅書翰,策令詔誥,所有的都是自己親自揮毫,從不借他人之手。他平生著述頗豐,先後撰寫編著《金樓秘訣》、《古今同姓名錄》、《江州記》等書籍四十二種,共計七百多卷。同時他還精通書畫,自畫孔子相,並作讚語,自己書寫,世稱三絕。他如改行當藝術家,可能就會名垂後世,然而他卻身為皇帝,最終將國家人民帶入了水深火熱的境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這句話說的是一個人如果長期拘泥於一個小圈子中,就會盲目自大,但若走出去看一看,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因此,一個人要想做出一番事業,心中就一定要有宏圖大略,而不要僅拘泥於瑣碎的日常經營事務之中,更不要沉迷於那些雕蟲小技。隻有把戰略問題中的大的方麵抓準了、抓住了,才能夠有的放矢,保證社會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曾國藩以方圓謀人生,堅持著這樣的信條:定準方向,不把心思花在小事上,而是抓住根本,抓住主要矛盾,從大局去考慮問題。因而他的《曾氏家書》中的許多信條被後人奉為圭臬;春秋時的越王勾踐,在失敗後臥薪嚐膽,十年積蓄,一朝滅吳,最終成就了立國的大事。像這樣的人還有很多,韓信不拘於**之辱,最終成了西漢的開國功臣;愛因斯坦不拘於衣衫襤褸,提出了相對論……這些成大事者其誌不在小,將目標放遠,從大局著眼,不拘小節,最終獲得成功。
由此可知,一個人的精力是十分有限的,如果對事情的方方麵麵平均用力,那樣就會"胡子眉毛一把抓",就會出現顧此失彼、忙亂的現象,就會"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最終就會導致所辦事情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