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李佑問的那樣,這一次深受突厥流民困擾的並不隻是一個蘭州,附近的州府的情況也是如此。

而且因為那些刺史並沒有得到隴西李氏的支持,那些地方的情況其實更為惡劣。

李佑的問話讓李梁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這種嚴峻的情況下,能各人自掃門前雪就算很好了,誰還有能力去管其他人啊。

李梁楞了一會兒才有些猶豫地說道:“楚王,讓家族出名幫助其他州府也不是不行,隻是這事情需要家主和長老協商通過,我一個人的意見並不重要。”

“不過我可以向家主和長老提議!”

李梁說完,便認真地注視著李佑,然而李佑的臉色卻是根本沒有變化。

李梁一著急,接著說道:“楚王覺得這樣還不夠麽?”

“但是我真的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俗話說急中生智,李梁這一著急還真的給他看出來一些門道。

李佑今日如此著急來找自己,絕對不會隻是興師問罪這麽簡單。

李梁也研究過最近這一年以來李佑迅速崛起的過程,他明白眼前的這個小孩一點也不簡單。

在處理很多事情上都有讓人意想不到的妙招。

而李佑這樣急匆匆地過來找他,說不定就是有了解決的辦法。

李梁立刻換上一副笑臉開口道:“王爺,不知道您可有解決的辦法。”

這話一出,李佑的臉上終於有了表情的變化。

李佑露出一個算你識相的笑容,接著說道:“嗯,本王來找你就是為了這件事來的。”

“不過我給你說方法之前,我想問問蘭州最近可有什麽大的修葺的任務麽?”

李梁不知道李佑這話是什麽意思,他不明白重大修葺任務和這些流民有什麽關係。

不過李梁還是決定順著李佑的話題繼續:“楚王,這個暫時沒有,但是這個也可以有!”

“就是不知道楚王想要修什麽呢?”

李佑沒好氣地說道:“李刺史這話就說得有些奇怪了,蘭州要借著冬季枯水季節整修河道,這個和本王有什麽關係呢。”

李梁連忙會意道:“那是自然,黃河流經蘭州,這冬季修整河道那是非常必要的事情。”

李佑點了點頭,想說這李梁還算不笨,便開口道:“本王的意思,既然蘭州境內有諸多突厥流民,流民閑來無事便會滋生事端。”

“那麽我們不妨雇用這些流民,讓他們來修整河道。”

“一來給他們一些事情做,二來也讓他們為來年積攢一些口糧!”

“工部尚書段綸乃是本王姑丈,我想這個麵子他還是會給的。”

李佑這話說完,李梁立刻便明白了李佑的意思。

當即,一拍大腿說道:“神策將軍這以工代賑的方法實在是太巧妙了。”

“隻要我們的工錢合適,我想這些突厥流民也不會拒絕的。”

“而且這些突厥人的力氣大,幹活相比一般的百姓更加有力。”

“此一舉兩得的辦法,實在是高明啊!”

但是隨即李梁便想到了一個有些為難的地方。

“神策將軍,就怕現在那些已經坐享其成的德高望重者他們仍然控製著這些人,不讓他們去工作怎麽辦?”

麵對李梁的問題,李佑冷笑一聲道:“怎麽李刺史,對付幾個突厥人,你還會心慈手軟麽?”

“要知道,你安撫好這些突厥人朝廷是不會有任何獎賞的,即便是有也不會太多。”

“相反,用了這麽多的糧食儲備給突厥人吃了,不是的上麵查下來,大人要如何麵對啊。”

“但是治水有功,那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李刺史定然是個明白人!”

聽到這話,李梁自然是全部明白了過來,對著李佑再三感謝,表示一定將這件事辦好。

李佑嘿嘿一笑道:“李刺史,本王這樣做也完全是為了戶部的儲備著想,你也別多想了。”

“我大唐的糧食可不能便宜了這些突厥人。”

聽到這話,李梁再次不停附和。

在見到李佑之前,李梁已經對李佑高看了很多眼,但是這一次他卻明白,他還是把李佑想得太簡單了。

眼前的人,根本不能用一般的小孩來看待。

即便是很多入朝為官多年之人,在李佑麵前仍然顯得有些稚嫩。

就在李梁感慨的時候,李佑已經告辭。

當他出門的時候,突然想起什麽道:“等蘭州的流民開始工作之後,一定要把經驗介紹給其他的州府啊。”

“他們那邊吃的可也同樣是我大唐的糧食啊!”

一切交代結束之後,李佑再次出發向著鐵鏡山鐵礦而去。

該說的該做的都已經教給李梁了,如果李梁還做不好,那麽他也就真的不配當這個刺史了。

其實李佑剛才還是少說了一些。

比如他這以工代賑的方法,不光是對大唐政府建設有利,對於這些流民同樣有利。

對於這些曾經在草原上自由奔跑的人來說,或許一開始,他們還會因為成為流民,接受別人的施舍而過意不去。

但是這種羞恥心和自尊心都會慢慢被磨滅,直到**然無存。

而且這人一旦懶惰起來,想要再勤快就難了。

這些人如果舒舒服服地當了一個冬天的流民,還有誰會願意回去種田放牧呢。

這些便是單純賑災的弊端,不僅糧食花費了,最終還養出了一群懶漢。

但是以工代賑就不一樣了。

這些流民既可以用勞動者的身份維護自己的尊嚴,在身體層麵上又沒有絲毫的倦怠。

在李佑看來,他的以工代賑同樣是對這些流民的善念。

所以李佑也很希望李梁能夠把他的成功經驗傳播出去,讓整個大唐的為官之人都明白。

不過李佑很顯然低估了李梁的效率。

李佑以為李梁會按照計劃一步一步的來,等到有了成效那也是十天半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然而三天之後,李梁的奏報就出現在了李世民的眼前。

看到奏報的內容,李世民也是興奮不已:“這個李梁很不錯啊,居然能想出這樣的好辦法。”

“如今佑兒就在蘭州,朕一定要讓他跟著好好學習學習。”

“他之前的那些不過算是小聰明,看看這個李梁的方法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此刻,遠在河西的李佑卻是突然打了個噴嚏。

【這是誰在背後說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