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賀禮(四)

ps:

感謝上京五爺的1888幣打賞,還有4張催更票,這是要宅男沒法休息的節奏嗎?為了本書的第一次催更,決定今天多謀殺幾個腦細胞,四更!

李寬的師門,業已成了李二心中的一根刺,不過不是那種欲除之而後快的刺,而是欲求而不得的那種。這個科學家雖然可以確定其存在,可就是找不出來切實的證據。就連他們有哪些人,是做什麽的都不得而知,李二在之前的幾年已經多方打探,卻一無所獲,現在一大家子已經搬到皇宮內院了,這神秘的科學家還是能這樣來無影去無蹤的和自己兒子接觸,卻不露麵,難道他這一國之君還不如一個小孩?

現在聽聞這個神秘學派有賀禮送上,李二真的起了好奇之心,他們會送出什麽東西呢?對大唐有利還是有弊?這些在李二腦海裏開始盤旋他在思索著這神秘學派到底對他登上皇位的態度。最後得出結論,這個學派收了自己兒子為徒,那麽除非自己和他們的利益相左,否則是不會對自己懷有敵意的,而這個學派至今表現出來的就是對所謂的能量的極度渴望,這一點大唐並不需要,石炭和石漆這些東西除了燒火做飯最多使用的就是燈油和火油了。而且李寬收集這些東西也花錢購買,不是強取豪奪,那麽就沒什麽衝突可言。

李二腦中思考了許多,現實中不過短短一瞬,李寬不過剛將手伸進他的盒子裏,這一次他拿出的是一幅卷軸,這和李泰之前拿出的東西很是相似。

“難道是一幅詩畫?”站在底下的大臣堆裏有人悄聲地問。

“不知道,我還是第一次聽聞二皇子有這樣一個神秘的師門,之前這消息恐怕處於絕密狀態,被陛下封鎖了,那時候息王和齊王還在,怕他們會對二皇子不利!”一個在長安城待了不短時間的大臣解釋說道。

“不管是什麽。既然都獻上來了,陛下一定會給出點評,或許我等都能知曉其中的一鱗半爪!”另一位大臣這樣說道。

這些都是原本處於中立派的大臣,那些之前站在之前的太子現在的息王李建成一方的大臣。現在可是不敢這樣隨意開口說話的,而李二一邊的卻是習慣了凡事都是李二先說了他們才會接下去,隻有一個長孫無忌或許會在李二開口之前引導那麽幾句。

李寬將卷軸呈上,雙手舉過頭頂,遞給李二,李二也伸出雙手接住,這是一種禮節,李寬現在代表著自己師門,雖然他知道這一切都是虛無的,但是表麵上還是要做的無懈可擊才行;李二則是表現出對李寬師門的尊重。雙手接過卷軸,然後徐徐展開,看了那麽一眼,然後就像是魔怔了似的,雙眼直直的盯著那手中的卷軸。腦袋也不由自主的搖晃著。

“陛下,究竟是何物讓陛下如此入迷?”長孫身著霞披,上麵繡著浴火重生的鳳凰,一身大紅色穿在她身上一點也不顯得豔俗,反而顯得很大氣磅礴,襯托著她那豔麗的嬌顏,更顯得大氣端莊。這個時候也隻有她這位正宮皇後才有資格打斷提醒李二。

“觀音婢。朕有點入迷了,沒想到這天下還有這等性情高潔之士,真是恨不得見上一麵,輔機,你來給大家讀讀!”李二一邊回答長孫的問題,一邊向長孫無忌吩咐道。

長孫無忌聽聞李二傳喚。從群臣中走了出來,走上台階,雙手接過李二遞來的卷軸,慢慢展開,並用聲情並茂的聲音開始念讀出來:“近日欣聞陛下榮登大寶。心中甚是喜悅,但吾等皆是閑雲野鶴之人,不喜朝堂約束,遂命門下劣徒獻上薄禮一份,往陛下勿要怪責,吾之後輩,有一師侄,名喚杜牧,其有大才,作有《阿房宮賦》一篇,深得吾等兄弟至心意,今日獻於陛下,望陛下以天下百姓為念,勿做那胡亥,楊廣之事。”

這第一段就是說這份卷軸其實是一個名叫杜牧的人所作的一篇文章,是李寬老師的師侄,也就是李寬的師兄寫的,希望李二能從中看出一些道理,為天下百姓多做些好事,不要向胡亥,楊廣那樣殘暴。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長孫無忌開始念起了正文,這一念,全場就安靜了,所有人都靜靜地聽著,哪怕程咬金,尉遲恭這樣的莽夫也都自覺地閉上了那愛嚷嚷的嘴。整個禦花園就回**著長孫無忌的高亢的聲音,開篇這四句大氣磅礴,前兩句寥寥幾字就將秦皇橫掃六合的霸氣與威風勾畫得淋漓精致。而後兩句就將阿房宮的雄偉表現了出來,整個蜀地的山都變得光禿禿的了才將阿房宮修建起來,可謂是大手筆,大氣魄。

所有人都聽了進去,所有人都在心裏構建出那宏偉的阿房宮,但是卻在那一句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之中變成了一片廢墟,萬丈高樓傾塌於一夕之間,在那一刻所有人都覺得有那麽一種惋惜,還有輕鬆。這阿房宮雖雄偉壯麗,卻是建立在六國之人的痛苦之上,建立在那驕奢**逸的享樂之上的一個最為代表的建築,塌了就代表著這種肆意妄為不惜民脂民膏的行為是錯誤的,諸多大臣從中品味出了許多的道理,同時那些世家大族中人卻又在心中慚愧,他們與這文中所說的秦人區別已經不大,難道……

李二閉著眼睛等著長孫無忌念最後一段,也是他感觸最深的一段。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長孫無忌一口氣將這最後的一段念了出來,心中那提著的那股氣也鬆了下來,這一段是那樣的**裸,是啊!要是六國都愛護自己的百姓,而不是貴族隻顧自己利益而犧牲了全國百姓的利益的話,那麽秦國還能順利的滅掉六國嗎?要是秦國在滅了六國之後。不那麽嬌奢**逸的自毀長城,那麽還會覆滅嗎?當今這天下還會使他們這些人的嗎?這樣深刻的教訓怎能讓長孫無忌不心中忐忑。

“諸位愛卿,覺得這篇文章如何?是不是說到大家的心上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複哀後人也!這篇文章說得朕是冷汗直冒,這天下是安定了,可是真的就穩固了嗎?真的就沒有那屬於大唐的楚人,將朕的這立政殿也給一把火燒了去?”李二站在台階之上居高臨下的望著下麵的群臣。

“天下剛剛安定,長安城也漸漸繁華,可是卻也開始出現一些不好的苗頭,朕再給諸位一次機會,諸位愛卿要把握住了,不要到時候怪朕不講情麵!”李二漸漸的將話題扯遠了。他似乎意有所指,而台階下的人群中有那麽些人眼神躲躲閃閃的,看來心中有鬼。

“好了,這件事就到這裏,希望大家能以秦為鑒。勿要視百姓為魚肉,說不定他們中間就有那麽一位將來飛黃騰達,那時候恐怕諸位麵上不好看!寬兒,你這師門送來的禮物,朕收下了,很是喜歡,朕將會將它裝裱起來。掛到朕的書房裏!”李二對還站在一邊的李寬說道。

“謝父皇,兒臣這裏還有……”李寬躬身下拜然後說道。

“還有……”李二

“…………”長孫無忌

………群臣

這是要鬧哪樣,怎麽你一個小屁孩送出這麽些東西已經是驚世駭俗,前麵兩樣馬蹄鐵大大的節省了大唐軍需花費,馬鐙提高了騎兵的戰鬥力。之後你那師門又送出了《阿房宮賦》這樣的曠世奇文,其中的那些道理讓全場君臣都飽受教訓。現在你還沒完?

“還有什麽,都一並拿出來!”李二也有點掛不知臉麵,這個小子就是屬倔驢的,不打不走。

“這最後的賀禮兒臣也不知道是什麽,不過既然是兒臣老師鄭重其事的交予兒臣。並且說關乎大唐國運,那麽定然不會是什麽小事!”李寬最後想送出的東西卻是一隻錦囊,用意是給李二提個醒,看看那恥辱的渭水之盟是不是會改變,要是改變的話曆史又會怎樣的糾正回來。

李寬在一次次的試探立時糾正能力的極限,之前本該被尉遲恭打死的李元吉被秦瓊打死了,但是尉遲恭千裏獨行支持李二將這一切功勞給補回來了,秦瓊在正史中不知為何不被李二待見,其功勞隻在淩煙閣排名最後,是嚴重不符的,這裏秦瓊卻成了李淵的棋子,被李二疏遠。

總之李寬現在所處的這大唐與正史上的唐朝有著一定的區別,可是卻又相差不大,甚至很多東西都刻意的向著曆史記載的那個唐朝靠攏,所以李寬想試試渭水之盟要是被李二提前得知之後,會怎樣,曆史會不會真的開始南轅北轍的被他改變。

“快些拿出來啊!”李二見李寬伸手在盒子裏掏了半天不見掏出來,有點不耐煩了,這小子雖然拿出的東西都非常的合他的口味,但是就是有點尿性,不怎麽給他麵子,今日已經讓他失態了兩次了。

“這個錦囊,是兒臣那研究神秘學的師叔所贈,其中有著關乎大唐國運的信息!具體是什麽兒臣也不知曉,兒臣老師告訴兒臣,事關重大,而且還不是萬分準確,所以要父皇自己決定要不要相信!”李寬神神秘秘的說了一大堆,才從盒子裏取出了一隻錦囊出來,雙手捧著遞給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