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行事天馬行空,看似無跡可循,隻有等到了水落石出的那一刻,你才會驚覺真相原來如此……”

說到了這裏,這位久經宦海的老天殘許敬宗意味深長地道。

“十有八九,咱們這位小程太保在下一盤大棋。”

李義府很想吐句槽,這盤大棋,簡直就拿咱們二人的性命不當回事。

可轉念一想,自己當初與許敬宗勇敢地接下這個重任,還不同樣是報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

李義府點了點頭,仔細地複盤著今日與那倭國中大兄皇子以及孝德天皇見麵的場景。

“敬宗兄,小程太保的棋大不大,那是以後的事情,咱們隻要拿到了倭國的回書,就趕緊離開倭都才是正經的。”

“小弟我總覺得呆在這倭地,心裏邊總覺得不踏實。”

“嗯……老夫亦是這般想法。”許敬宗雖然在方才表現得相當的硬氣,可是心裏邊也是很不安。

而此刻,倭都王宮之內,一幹倭國文武,此刻反倒沒有了之前那種群情洶湧的氣勢。

中大兄陰沉著臉,撫著長須陷入了沉吟。

之前更易國號的舉動,的確是惹怒了那位大唐天子,但是那位大唐天子也已經將原本留學唐國的一幹遣唐使盡數驅逐。

依照倭國跟大唐以及前朝打交道的豐富經驗,隻要自己苟住,然後等上一段時日,再遣使朝貢。

多說點好聽話,吧啦吧啦地抹上幾把眼淚啥的,天朝上國嘛,總得有點心胸不是?

總不能老揪著一個小小倭國的一些錯處糾著不放,然後磨磨嘰嘰個三五回,事情也就能夠解決。

如此一來,倭國也就變成了日本國,至於天皇之稱,那是我們日本國民對自己國主的尊稱,有嘛?

這樣的小算盤打得劈裏啪啦響,可怎麽也沒有想到,大唐的齊王,也就是那位青州大都督兼鴻臚寺少卿,居然送來了這麽一份相當汙辱國體人格的照會公文。

那種赤果果的羞辱之意,強烈到讓人恨不得興兵以討。

當然,中大兄很清楚,這種強烈的想法,也隻敢想想而已,麵對大唐,倭國絕對不是對手。

至少現如今,天皇的權力,尚未能夠在整個日本國強力推行開來,國中諸侯以及那些地方上的豪族陽奉陰違者仍舊數不勝數。

……

“太子殿下,那唐國天使,需要回書,這該怎麽辦?”

一位大臣等了半天,終於忍不住朝著這位心狠手辣的中大兄皇子問道。

中大兄雖然年長於孝德天皇,而且其妹妹還曾經擔任過天皇,之後嫁給了孝德,變成了皇後。

但是,麵對這位幹掉了蘇我氏的權臣大佬,孝德天皇也不得不冊立他為皇太子。

“陛下覺得該當如何?”中大兄沒有搭理那名大臣,而是視線落在了孝德天皇身上。

孝德天皇微一沉吟之後,這才猶豫不決地道。“要不,朕以國書,向唐國天子請罪?”

“不可。”中大兄毫不猶豫地打斷了孝德天皇的話,有些恨鐵不成鋼地瞪了一眼這位妹夫。

“唐國內亂,我日本國何錯之有?我國使節,不過是恰逢其會罷了。”

“倘若向唐國天子請罪,唐國天子讓我日本改回原國名,又當如何?”

“啊,這……”孝德天皇不禁一愣。

“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放低姿態,但是,決不可將罪名承擔下來……”

說到了這,中大兄看到了孝德天皇那副猶豫不決的懦弱模樣,不悅地抬手一擺。

“罷了,由我來負責回書便是,陛下不必太過操勞了。”

此言一出,朝中一幹中大兄的黨羽紛紛稱善不已,而孝德天皇隻能勉強一笑。

朝著這位年紀比自己還大,胡子比自己還長的老太子中大兄道。

“……既如此,就有勞太子了。”

……

新羅王都金城內,此刻,那位徐娘半老的善德女王滿目憂思,長籲短歎不已。

而在殿中的一幹新羅文武,也都愁眉不殿,唉聲歎氣……

就在不久之前,百濟出兵攻占新羅西部四十餘城,進而奪取了新羅重鎮大耶城,而鎮守該城的都督伊湌鑫品釋戰死,其妻古陀炤為王族金春秋之女,亦與其夫同隕於此役。

之後,金春秋麵見善德女王,自告奮勇為使,出使高句麗借兵以報複百濟,善德女王同意了金春秋的請求。

可是沒過多久,就在昨日,善德女王便收到了從高句麗傳回來的消息。

高句麗要求新羅歸還竹嶺以西、以北的高句麗故土方能出兵,問題是這些地方,等於是要新羅割讓出包括西海岸出海口在內的大半國土。

金春秋當然不能答應,結果直接就被掌握著高句麗實權的權臣蓋淵蘇文給扔進了監牢提神醒腦。

消息傳回來之後,善德女王與一幹新羅重臣都甚感覺心中沉重。

這邊還跟百濟在動手動腳的,北邊更加強大的高句麗居然如此蠻不講理地借機落井下石。

倘若一個應變不好,指不定新羅就要腹背受敵,善德女王打量著下方的一幹重臣,溫言軟語地問道。

“諸位皆是我新羅肱股之臣,如今新羅局勢甚危,不知哪位卿家可有良策以應?”

“國主,高句麗狼子野心,今日如此索我新羅疆域,分明就是想要吞並新羅,萬萬不能答應。”

就見一位中年大臣站了出來,郎聲言道。

“臣願意統帥大軍,以討高句麗,讓高句麗明白,我新羅雖小,卻也不是他高句麗隨意可以羞辱的。”

聽得此言,善德女王勉強一笑,緩緩地搖了搖頭道。

“原本是毗曇上大等(新羅一等官職),隻是如今,我新羅主力皆在外抵禦百濟侵擾,又哪裏還有兵馬,可以撼動高句麗?”

毗曇有些不悅地皺了皺眉頭,負手而立。“國主,那金庾信武力不彰,軍略不足,統我新羅主力,久戰不勝。”

“而今國中又生變故,國主倘若再不斟酌一下統兵大將之人選,臣擔心就算是拒了百濟,怕是這高句麗……”

另外一位大臣廉忠站了出來,朝著善德女王一禮大聲道。

“國主,臣以為,大唐待我新羅一向親善,而今,我新羅局勢危急,應當向大唐請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