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節 華夏論!

招商令發布,整個長安都為之震驚。

李二一手拿著報紙,一手拿著關於宮外的報告,笑的合不上嘴。

李二在想,明天的報紙金礦招商令出,不知道長安城會是如何反應。長安城的反應?李二又在想,李元興將會是如何反應。

想到李元興,李二心時原熱情一下就沒了。

估計李元興一定會皮笑肉不笑的說一句,皇兄英明。或者是沒反應!

“秦王不知近日在忙什麽?”李二隨口問了一句。

高公公在旁邊小聲回應:“聖上,秦王殿下天不亮就往東去了。看那車駕的樣子,不似遠行。”

不遠,會去那裏。天池?臨潼?或者是華州!

此時的李元興正站在一處河堤上,遠遠的看著那大片的荒灘。

華州,就是後世的渭南,地處渭河下遊,長安城以東一百四十裏,原先屬於京兆郡下屬的一個縣,後在武德六年升格為州,卻是大唐下等州。

“臣下不知殿下駕到,未曾出迎,罪過,罪過!”一個清瘦的中年文士,身上穿著一件淡緋色長袍,卻不是官服。頭上戴著的是一個繡著金絲的頭布,卻沒有戴冠。來到李元興向前之後,長身躬下:“臣下不敢免罪,隻是近來巡視河務,怕汙了官服!”

李元興沒有接話,而是一指遠處。

“華州,本王以為是一個聚寶盆。不知道裴刺史以來如何?”

中年人姓裴,是關中四大姓裴氏族人。名裴元朗。倒是一員幹吏,原本隻是一個從五品小官,調任華縣第一年就讓華縣升格為州,在華州三年,華州已經接近了中等州的標準,實際擁有一萬八千六百戶人口。

聽到李元興的話,裴元朗低頭沉思片刻:“殿下,臣下以為華州是個聚寶盆,隻是有三難。臣下更是以為有殿下親至,就算有萬難也隻不再是難!”

李元興笑了。這個馬屁拍的更是響亮。

可李元興卻不知道。這卻是裴元朗的心聲,他一聽說秦王以了華州,連回家換衣服都怕浪費時間,立即就奔了過來。

“殿下。第一難。渭河下流這片衝刷的荒灘。如果能夠治理。二十萬畝良田!”

李元興微微點了點頭,這個說法是正經話,而且在數量上也比較保守。並沒有誇大其詞的態度。

裴元朗繼續說道:“殿下,這第二難依然還是河,臣下昨夜讀了殿下的招商令,臣下以為昆明池的漁業,未必有我華州強。但卻不知道從何下手,更有難題就是渭水!”

“你繼續講!”

“第三難就是路,殿下華州是也是要地,而且一馬平川。可水道並,旱路差。過往客商叫苦連天,如有水路,有旱路華州大興!”裴元朗再一次長躬到底。

李元興一伸手,身旁穿著女官服色的元春拿過一個信封來,裴元朗雙手接過,沒有打開之時李元興就先問道:“裴刺史如何理解華夏這個詞?”

裴元朗依然是雙手捧著那信封,略一沉吟之後朗聲回答:“回殿下,華夏一詞最早出現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這是指我中華正統,區別於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說完,裴元朗想了想,又繼續說道:“殿下那本《三國演義》提到關羽,記得《三國誌?蜀誌?關羽傳》:“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也有提及,臣下以為華夏就是指我中華正統!”

果真是飽讀讀書之人,隨便一個問題都可以引經據典。

李元興不能不說一個服字。

不過,李元興讀的書比裴元朗多,而且李元興讀的書是經過幾千年無數賢者的智慧。

李元興說道:“華,就是指“華”即華山,“夏”指“夏陽”。我們腳下這片土地,就是我中華文明之根。但本王以來,還有另一個說法。以服飾華采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為“夏”。”

(在古漢語之中,“夏”字有盛大的意義。)

裴元朗沒有說話,又一次長躬到底。

“長安是大唐國都,這裏會是大唐的一顆明珠,打開那信封看看吧,本王有什麽說的不到之處,你盡管指證!”

“臣下拜讀!”裴元朗很恭敬的將信先舉過頭頂,然後才拿下來將信封打開。

這裏麵裝的是李元興對華州的規劃。

第一句話就把裴元朗震住了,因為上麵寫道華州全境皆良田。八百萬畝良田,六成為特等水田。年產五百萬擔精糧,僅華州一地可保大唐國庫官倉年年滿倉。

李元興的數據絕對不是胡來的,從後世現代渭南的詳細規劃,這個數值李元興說的還保守了。

要知道在後世的現代,渭南年糧食產量是二百多萬噸。

如果把這二百多萬噸折成大唐的重量,就是四千萬擔,所以五百萬擔還是李元興害怕嚇到裴元朗,所以才寫了這麽一點。

裴元朗深吸一口氣,他不敢反駁,也不會反駁,因為秦王殿下說的數字,那怕是一個讓世人都感覺匪夷所思的數字,日後定然會被證明,這個數字太保守了。

正如耀州的鋼鐵產量來說,秦王殿下要求的數值早早就達到了,而且高了何止兩倍。

那麽,華州未來的糧食,應該就有一千萬擔。

裴元朗繼續往下看,接下來是天然草場、天然林木,還有原始森林的麵積。

再然後,是漁業可利用資源,以及礦區的資源量。

煤,兩千億擔!這個兩千億讓裴元朗雙手一抖,差一點將手中的幾張紙掉在地上。他實在是無法相信這個數量代表著什麽?

“殿下,煤兩千億擔?”

“沒錯,你沒有看錯,這是咱們大唐有能夠挖出來的,沒辦法挖出來埋藏過深的全部加起來,不低於五千億擔,是本王耀州煤礦的近百倍。但這個並不是本王在意的,本王真在在意的,卻是這個鉬礦!”

“臣下不懂!請殿下指點!”

“說得太複雜了,你也無法理解,這是工匠們的學問了。有了這個鉬礦石,可以讓精鋼更硬,更鋒利,而且更不容易折斷,最重要,不容易生鏽。可以說,這是極好的東西,整個大唐,本王所知道的也就那麽幾個鉬礦,你這裏就算一個!”

“臣下懂了!”

正如李元興所說,裴元朗並不需要懂太多專業的知識,他隻需要知道這個礦石非常的重要,就足夠了。

最後就是一張地圖了,上麵有詳細的河道,良田分布圖。

“裴刺史,頭一年本王助你開發糧田,增產漁業,本王不要求產量,但第二年,一年糧食三百萬擔,漁三百萬斤,羊三百萬隻,牛三十萬頭,豬三百萬隻,驢一百萬頭。你能作到,本王就給你加官,作不到換一個能作到的在這裏為官!”

李元興的語氣已經是非常嚴厲了。

但在裴元朗聽來,這就是一個機會,初唐的官員貪汙的不是沒有,但更多的首先是在乎百姓的生計,然後才是自己的官路。

裴元朗想來想去,最後說道:“請殿下入府,臣下有許多想求教。”

“不急,順便路去一處小地方,本王想去為你華州掙一條鐵路的銀錢出來!”

裴元朗大喜歡,急忙在後麵跟上。

很快,李元興就來到一處山溝,這裏已經有數百工匠正在幹活了,見到李元興到來,為首的工匠迎了上來,隻是簡單的一拱手:“殿下高明,這裏有殿下喜歡的那種石頭。似乎比耀州的更好一些!”

“有試製嗎?”李元興追問了一句。

那工匠大大咧咧的帶著李元興來到一台機器前,這是一台畜力小型水磨台,一塊一尺見方的平麵已經給磨了出來,黑白黃相間的紋理,極是美觀。

“快一些,打上蠟給殿下看看效果!”那工頭大喊的喊著。

身為石匠,本身就是粗人,李元興也不介意,隻是遠遠的看著。

沒過多久,那塊石頭就被抬到了李元興麵前,那石匠工頭說道:“殿下,某在那邊山中還發現紅色的,還有淡藍色的,想來效果會更好。這個東西要是給聖上鋪到書房,比起咱們的瓷磚更漂亮!”

“哈哈哈!”李元興笑了:“你很好,已經開始計劃著這東西怎麽掙錢了。”

“殿下,咱是粗人,是殿下讓咱天天有肉吃。咱就整天就尋思著怎麽給殿下多掙些錢,耀州那邊人手太緊,雖然有這石頭可抽不出人手來,這裏有,咱就開石打板,不出半年這裏的就能年產一百萬尺的石板出來!”

“好,很好。這裏你安排人手,這幾天辛苦一些,至少有二百尺磨出來。然後依本王給你的地圖,再去實地看看,本王聽你的好消息!”

“某明白,殿下盡管放心,某這就去了!”說完,一拱手大步跑著,一邊招呼著人跟他一樣進山,倒是一個急如風的性子。

看到那石匠李元興很滿意,這樣的人應該過上好日子。

“裴刺史,去州府吧。”李元興示意帶上那塊石頭。

到了華州府,李元興剛剛進屋,一句話就讓滿屋官員心驚肉路。李元興說:“華州,自今年起,加糧稅一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