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邊。

希爾和伊迪兩個波斯總教派過來的薩波塞之死不是小事,身為高昌國主的獅子王也不敢小心行事。

於是,按照盧青的要求,當天找了最有文采的大臣,寫出了一份榜文,分派幾十路人馬,在高昌,龜茲,仲雲,等國各個城池進行張榜。

一時間,整個西域震動了!

曾經西域叱吒風雲的高昌國師,摩尼教在西域的唯一大幕闍,即將在高昌國都西州,舉行盛大的傳法大會!

這是多麽令人心動的一刻啊!

畢竟,整個西域,如今名頭最響的就是高昌國師盧青了。

而整個西域,除了喀喇汗王朝之外,但凡有信仰的,幾乎全都是摩尼教的信眾!

身份尊貴的盧青大慕闍要召開傳法大會,這是多麽難得的機會呀!

可惜,遠在於闐的信眾們,即便得到這個消息,也無法在五天之內趕到西州了,自然也就與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失之交臂了。

至於附近的龜茲,仲雲等地,但凡得到消息的民眾,無不想盡辦法,購買了最好的馬匹,日夜趕路,期盼著在五天之內能夠趕到西州,見證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一時間,高昌附近馬匹交易達到了空前的鼎盛!

同時,在某些陰暗的角落裏,也有部分人在蠢蠢欲動。

這些人,正是獅子王和盧青之前所猜測的,推動高昌與喀喇汗王朝大戰的幕後黑手!

希爾和伊迪的下落,一直沒有消息。

喀喇汗與高昌之戰,眼看著即將發生。

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盛名遠播的盧青大慕闍竟然出現了!

對於某些人來說,這可不是個好信號。

畢竟,能夠成為兩國大戰推手之人,對盧青自然有一定的了解,也知道這位摩尼教的大家慕闍影響力獨一無二,但對於摩尼教的真正教義,卻相當於一個小白!

既然如此,這位盧青大慕闍搞出來這麽個傳法大會,又是意欲何為呢?

焦慮之餘,這些人也動了起來。

不管怎麽樣,到了西州,聽了那個所謂的傳法大會,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種種原因之下,在盧青規定的時間裏,西州城周邊的各色人馬,全部向這裏湧了過來!

至於西州城本地的百姓,則在看過榜文之後,提前兩天就在西州城牆內外,找了最好的位置。

甚至到了最後一天,還衍生出一個新的行業——占座!

一些從外地風塵仆仆趕過來的百姓們,不惜花費重金,也要買到最好的位置,一睹傳說中的盧青大慕闍的風采!

而始作俑者盧青,則在這段時間裏一直居住在獅子王的王宮之中,除了每日的飲宴之外,就是與獅子王商議一些到別失八裏談判時的細節問題。

到了第四天,西州城內外,已是人滿為患。

可即便如此,西州城內各行各業的買賣卻基本上沒有什麽改觀。

畢竟,前來聽盧青傳法的百姓們,在臨行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吃食和帳蓬。

現在還隻是三月中旬,白天還好一些,一旦到了晚間,西州的寒冷天氣,如果沒有禦寒的帳蓬,是能夠凍死人的!

第五天終於到了。

這天早上,西州城西北麵的城門樓上,兩百多名全身甲胄的士兵嚴陣以待。

城門樓上方的寬大的台子上,提前擺放了兩個封閉的大木箱子。

盧青在獅子王的陪同下,在一隊親衛兵的護衛下,緩緩登上了高台。

城門內外下方的民眾們,大多從來沒有見過盧青本人,但本城的百姓卻對獅子王一點都不陌生。

而此刻,能夠站在獅子王身邊的人物,必定是傳說中的盧青大慕闍無疑了!

於是,在城內百姓的歡呼聲,“盧青大慕闍”的呼聲一浪掀過一浪!

刹時間,西州西北側城門內外,完全沸騰了!

盧青也曾見識過千軍萬馬的大戰,也曾接受過三千蛟龍軍的檢閱,但此時還是被城下裏裏外外熱情的百姓給震驚了!

這種場麵,也許,隻在前世某些明星大腕們出現在演唱會時才能看到吧!

想不到,穿越到這個時代,他盧青竟然也享受了一次瘋狂粉絲的擁待!

“嗬嗬。”旁邊的獅子王羨慕的對盧青說道,“國師這種待遇真是羨煞旁人哪!

即便本王登基時,也沒有受到這麽多民眾的愛戴啊!

足見國師在我高昌的人望,非常人可比!”

盧青定了定神,衝著下方的百姓來回揮了揮手。

這下子,城門內外的百姓更加瘋狂了!

即便下麵提前已經準備了大量的士兵來維持秩序,可仍然杯水車薪,抵擋不住熱情的百姓們的衝擊!

不得已,為了防止出現踩踏事件發生,盧青隻好從身邊一個士兵的手中拿過來他自製的大喇叭,鼓起大光明手印功力,衝著下方喊道:“百姓們,安靜一下,請聽我說!”

即便有喇叭的擴音效果,再加上盧青的大光明手印功力加持,可他一個人的聲音仍然難以蓋過下方百姓的歡呼聲。

不過,在看到盧青開口之後,百姓們出奇般的一致停止了**,漸漸安靜了下來。

盧青這才開口道,“百姓們,我叫盧青,拜獅子王陛下所賜,忝為高昌國師,也是摩尼教設在西域的大幕闍。”

“盧青大慕闍——”

盧青剛說完這麽一段,下方狂熱的信眾們再次喊起了盧青的名號。

“光明神保佑!”身為摩尼教大慕闍,盧青未能免俗,先來了句摩尼教的口號,這才指著旁邊的兩個大木箱子。

“百姓們,你們一定會覺得奇怪,盧某身邊怎麽會擺著這兩個大箱子呢?

也肯定會有人想知道,這兩個大箱子裏裝的是什麽吧?”

這兩句話說完之後,下方的百姓們漸漸小聲議論了起來,不過,更多的人還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盧青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