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治水功成問大計 不做神仙也安然

二個道人說道!“卻非我蘭凍神水失效,實因此地荼毒”尺又是陰濁之地,便有生機,土壤也不能生養之故!”

楊昭問道:“如其奈何?”

玄竹道人說道:“待玄素師姐降伏相柳。我會請她在此地種植仙藤,吸盡土壤之中的毒物。但毒物好去,陰濁之性卻難改,仍非生養善地!”

精衛說道:“師叔務必想個辦法,否則這一大片絕地。不能種五穀,不能養鳥獸,實在荒涼。”

玄竹道人思索一番,說道:“除非將陰濁土質移走,才能改變此地麵貌!隻是大澤如此廣大,陰濁土壤何其多也!不管移到何處,都是一大片絕地,於事何補?”

土靈聖母眼睛一亮,說道:“師叔無須擔憂!陰濁土質,若經烈日暴曬。陽氣衝和,便堅如金石。我等回去之後,便請大禹掘土為台,鑿地為池。以陰濁土質為材,修建土木,恢複此地生機,不知如此可好?”

玄竹道人讚道:“此乃兩全齊美之事!待爾等功成之時,便來青城山寶仙洞尋我,我必為此地恢複生機!”此事便如此議定。

後來大禹聽從楊昭等人建議,果然掘地為池,聚土為台。因相柳是共工之後,大禹怕相柳回來作惡,便先鑄了共工之台,塑共工真身於其上,威懾四方。後來相繼又建了帝堯台、帝譽台、帝丹朱台、帝舜台等諸人皇之台,因此被稱為眾帝之台。

卻說玄素道人追相柳,一直到了東海之中,終於趕上,乃以仙藤將相柳捆縛。正待施展神扇,結果相柳性命。突然海中有一仙,高呼道:“道友,請饒他一命!”

玄素道人轉頭一看,原來是女奶娘娘座下首徒,媽祖是也!

玄素道人說道:“道友在東海行走,多半不知西北之事。這相柳神智已失,作惡多端,罪無可赦,道友又何必為他求情?”說罷,將相柳在西北大澤之中所為。與媽祖說了一遍。

媽祖聽了,歎息一聲,說道:“非是貧道為他求情,實因師妹九鳳有言在先。九鳳曾與我說道:若在洪荒遇到巫族後裔,好歹留一條性命!這相柳也是昔日大巫,九鳳的長者,在妖巫大戰中受創,才落得如此境地。今日他有緣逃來東海,為貧道所見,眼看命懸一線。若不求情,實在於心不忍!”

玄素道人聽了,也說道:“堂堂大巫,竟至於此,確實可憐可歎!隻是若放他離去,勢必又要禍害無數生靈,行那慘絕人寰的滅絕之事。如之奈匈”

媽祖思量一番。乃說道:“不若道友將相柳壓在東海火山底下,既防止他到處作惡,又以水克火,阻擋地火湧出。如此也成就了他的一番功德。說不定千萬年之後,他仍能修成神智!貧道多在海中行走,願意受監守之責!”

玄素道人喜道:“道友仁心小貧道不勝欽佩,豈有不從之理!”便在東海之中尋了一處火山之眼,將相柳禁錮起來,又以山峰鎮壓,確定相柳難以逃脫,這才與媽祖告辭而去。

相柳既伏,大禹治水,再無巨凶大惡作祟,又有楊昭等人相助,順順利利,終於大功告成。

功成之日,土靈聖母、精衛、楊昭、楊戩,都不受封賞,向大禹告辭。回山繼續修行。????離別之時,楊戩獨自與楊昭說道:“兄長,我二人雖為兄弟,如今各有師承。若是日後師門有隙,且該如何是好?”

楊昭一笑,說道:“二弟多慮了!你我師門,都是聖人所傳 洪荒正宗,清淨道門,門中個個是有道之士,如何會起紛爭?若是萬一如此,為兄絕不與二弟在戰場相見就是!”

楊戩也釋然說道:“如此小弟就放心了!若是真有紛爭,但有兄長之處,小弟亦繞道而行!”

楊昭半開玩笑說道:“二弟八九玄功,刀槍不入,變化無方。著實厲魯。為兄若真個與你交戰,隻怕多半不是對手!”

楊戩擺手道:“兄長謬讚了!你有功德法寶在手,日後若能發揮全部神通,小弟萬萬難擋其鋒!”

楊昭聽了,表麵謙遜,其實心中不樂!楊戩此言,雖是誇他法寶厲害,但也是自認八九玄功比他高明。

楊昭到底還是少年,有好勝之心,這下被弟弟比了下去,回到止 中,仍悶悶不樂。玄玉道人詫異問道:“徒兒,你救母成功,一家團聚,又助賢人治水,成就不滅之功,中間雖有磨難,都是有驚無險,又得了人皇法寶,都是大喜之事,本該高興才是。如何反而麵帶愁容,悶悶不樂?”

楊昭便說了楊戩八九玄功之事,玄玉道人笑道:“我當何事,原來如此!八九玄功,不過是旁門之法而已,有何可羨?待你根基紮穩之後,為師傳你九轉元功,才是正宗大道。功成九轉,劑盡雜質,盡顯先天,成就萬劫不磨之體,豈是以二擴玄功可比!,楊昭這才轉憂為?????????? …

正是:

兄弟不們見,

行如參導商。

大郎修九轉,

二郎獨名揚。

且說大禹治水,成其大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洪荒百族生靈,皆受其恩惠,威望達到了頂峰。更勝舜帝。舜帝乃從天意而順人心,將人皇之位傳與大禹。

大禹繼個人皇之後,多聞滄海桑田之事,乃憂治水功業因山河易勢而一朝喪盡,便問計於群臣。或有對曰:“三皇之時,曾有人皇之印,鎮壓人族氣運。氣運不墮,人族永昌。一印在手,便為人皇。此乃根本之法!”

大禹大喜,問道:“此印如今安在?。

臣下說道:“傳聞頜顧為帝之時,被萬壽山鎮元聖人收回!”

大禹默然良久,終於下定決心,說道:“既是如此,我當前往萬壽山,求拜鎮元聖人”。於是果真輕車簡從,來到萬壽山下”拜於地。

他身為人皇,鎮元子也不好怠慢,便親自下山。問他道:“你如今完成治水大業,繼位人皇,一生功德享用不盡,夫複何求?”

大禹說道:“欲求萬世不易之基!,小

鎮元子失笑道:“爾心貪矣!萬世不易之基,世間可有此物乎?”

大禹答道:“此物便在萬壽山中!”

鎮元子詫異道:“既然如此,貧道倒要聽聽看,在你心中,何物為萬世不易之基?。

大禹答道:“三皇之時,有人皇之印,鎮壓人族氣運,助人族大興,長盛不衰,此乃萬世不易之基也。”

鎮元子說道:”原來你所求之物,便是玄龍印。隻是貧道早已言明,此印乃萬壽山所有,當年借與伏羲,乃是助其行人族功德。後來頜殞失德,貧道收回此寶,合情合理,連人教聖人亦未多言!”

大禹說道:“玄龍印縱然不是人族之物,隻是經過曆代人皇之手。助成治世之功,已成人皇功德之印。人族若無此物,隻恐以後失了氣運,難經重重劫難。萬望聖人看在人族億萬,憐憫這無數生靈!”

鎮元子說道:“若你憂心此事,卻是多慮了!人族有太清聖人掌理氣運。豈是一件寶物可以左右?若是人族有大劫降臨,不僅太清聖人不會袖手旁觀,便是貧道。也定會出手相助。”

大禹聽了,仍然拜道:“洪荒百族林立,人族居其中,不進則退,若舉族有難,如何處置?懇請聖人憐憫!”

鎮元子看出大禹私心,不由有些惱怒。說道:“人族大興,已霸洪荒,還待如何?貧道不擔心人族有舉族之難。隻擔心小族受大族欺壓,有滅絕之危!隻擔心人心見亂。不複上古純撲!昔者頜殞伐九黎,非義戰也!乃滅族之戰也!又有堯伐罐兜,舜伐三苗,皆人族內亂,亦人心之亂也!人皇之印便能鎮壓氣運,又豈能鎮壓人心?若是所托非人,至於宵小之手,豈不助惡抑善,反遭其咎?”????大禹被鎮元子說得啞口無言,便不好再求玄龍印,隻好退而求其次,說道:“治水之功,利於百族,不可輕廢。懇請聖人告知安定讓 河之法。使山河不改,傳承萬世小惠澤子孫!”

鎮元子想起大禹治水功德,臉色稍緩,說道:“此事功在千秋,確是偉業,不可輕廢!隻是自從妖巫大戰之後,洪荒殘破,已不複上古十二大部洲之貌。你若要安定山河。必先重劃洪荒部州,分而治之。卻不知你有何想法?”

大禹思索一番,說道:“小子欲將天下,分為九州!”

鎮元子說道:“既是如此,你可鑄成九鼎,將九州山河地理之圖,分別銘刻其上。待鼎成之日,貧道再賜你九道地龍精氣,注入九鼎,以鎮壓九州地脈便了!,小

大禹大喜,連忙拜謝聖人指點!

鎮元子將手一擺,說道:“你且不忙相謝,貧道還有一事,要與你明言,免得你日後埋怨於我!。

大禹說道:“請聖人指教!”

鎮元子道:“你治水成功,功德不小!有此功德隨身,你在凡可為人皇至尊,若是修道,亦無大劫相磨,足可證得金仙大道。但你若定要鑄造九鼎,安定山河,則一身功德。都要歸到九鼎之上,這樣才能鎮壓九州地脈。此事關係你一身利害,你要仔細思量才是!”

大禹聞言,雙眉緊蹙,仔細思量許久,最後斷然說道:“願鑄九鼎,鎮壓九州!”

鎮元子哈哈大笑,說道:“你既無意仙道,舍去功德,可世世代代,享受人間之福!”

正是:

理水分州德業全,

三代功高莫比肩。

子承父位家天下,

人間富貴也陶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