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領袖意誌

英國艦隊終於離開了港口,那些英國雷達兵也被送到荒蕪孤立的哈克依島去看海景了,特隆姆瑟港的生活迅速恢複了之前的秩序。在這種看似寧靜的表象背後,是一個並不為外人所知的、蓬勃發展中的北歐工業基地。除了在特隆姆瑟建立起來的鑄造、機械、發電以及囊括多個領域的輕工業企業,與之通過海路和公路相連的納爾維克也是這個工業計劃的重要一環。在那裏,由“西歐出資者”投資的發動機、造船和能源公司皆獲得挪威官方批準,它們可以堂而皇之地招募當地挪威人和來自歐洲其他國家的勞工從事生產活動,並利用雄厚的資金優勢並購了當地同行業的小型工廠,此外還有一個總投資額超過千萬英鎊的鋼鐵企業也在籌建當中。一旦它順利運轉起來,從斯匹茨伯根群島運來的優質煤礦和從瑞典拉普蘭地區運來的優質鐵礦砂將在納爾維克實現完美的融匯,滿產運營的話,這家大型工廠的鋼鐵年產量可達40萬噸以上,後期還將以冶金為基礎建立起大型的軸承和滾珠製造工廠,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戰爭資源!

再有三個多月,林恩就將迎來一個將自己與這個世界緊密聯係起來的小生命,父親的責任感讓他以空前的動力奮發向上。搞定英國人之後,他乘潛艇返回“避難所”述職並參加高層決策會議。隨著基地內的平民以及普通工廠陸續遷移到特隆姆瑟周邊,如今的“避難所”有些名不副實了。它還是隱秘帝國的指揮中樞,集中著最尖端的科技人員和設施,但隨著北歐工業基地的逐步鞏固和穩定,這一部分也將在入秋之後轉移到特隆姆瑟去,屆時在“避難所”內保留的就以核研究和濃縮鈾提煉設施為主了。

自從元首重新主政以來,帝國高層會議每個月至少召開一次,內務、宣傳、戰略各部門的頭腦都要列席。這一次,林恩以大本營首席戰略參謀官和特隆姆瑟總督的雙重身份參會,位置被安排在了基地總司令左邊。單純按照會議排位來看,他僅列於隆美爾、戈培爾之後,甚至優於基地參謀長、陸兵上將伯恩貝克。會議一開始,帝國原子彈項目總負責人霍夫曼博士就向高層官員們報告了工作的最新進展清理:隨著采用氣體擴散技術的濃縮鈾提煉裝置規模進一步擴大,基地內的濃縮鈾提煉速度增加到了每月0.5公斤,加上南美秘密工廠的每四個月一公斤,算下來製造一枚像“小男孩”那樣以鈾235為裂變材料的原子彈還需要近7年的時間!

7年之期並沒有超過當初帝國複興計劃的最長時限,隻是在東西方陣營已經大打出手的情況下,最理想的戰略形勢短期內應該就會出現。這次一旦錯過,誰也無法保證幾年之後還會有類似的機會,那時候即便擁有了一枚真正的原子彈,恐怕仍不夠為帝國崛起提供保護屏障。不過,這7年畢竟隻是單純的數字計算,帝國方麵持續的資金和物力投入使得濃縮鈾的提煉設施每月都有擴大,如此遞增下去,樂觀估計4年左右就能夠獲得64公斤鈾,而更為關鍵的一點在於美方的研究數據已經表明裂變反應的臨界質量遠遠低於這個數字,也就是說在改進爆發方式之後,人們隻需要一半甚至更少的鈾-235就能夠製造出原子彈。

在正式的會議上頭一回坐在距離元首如此之近的位置上,林恩不動聲色地觀察著這位領袖的每一個舉動。後世之人往往認為阿道夫.希特勒就是個邪惡的戰爭狂人,他偏激、固執、自大、衝動,不可理喻,拒絕接受他人的正確意見,隨意幹涉前線部署等等。這些描述固然反映了戰爭中後期的一些實際情況,可林恩在戰爭結束前後的接觸總體上是有別於這些曆史評述的。在生活習慣上,他像是虔誠的基督教徒,絕對的素食主義、討厭香煙酒精,作息非常規律。當然了,由於病症纏身,如今他每天晚上需要在醫療室花上三個小時,然後才能去花園散步,興致盎然時也會到基地外麵看看海景。在軍政事務上,他總是安靜地聽完下屬匯報再下結論,中途很少插話,提的問題也很有針對性。很多時候林恩都在思考,若是這位帝國元首在戰爭結束前的兩三年時間裏也保持這樣的心態,戰爭可能還要往後拖上幾年,說不定還會出現一種另類的結局。

聽完了霍夫曼博士的報告,希特勒果然沒有蠻狠的向原子彈項目部門下達提高產量的死命令,而是要求如今暫歸戈培爾的德意誌複興委員會掌管的工業部門盡快在南美擴大濃縮鈾提煉設施規模,同時由情報部門抓緊對挪威當地鈾礦場的經濟吞並。緊接著,林恩當眾通報了特隆姆瑟郡近期態勢,詳細陳述了有關英軍建立綜合雷達基站的狀況以及自己的分析見解,在駐軍指揮部引得眾人稱好的酒館毆鬥事件在這裏沒有獲得任何掌聲和稱讚,高層將領和官員們安靜地聽完了林恩的發言,沒有人提出疑問或者異議,這就像是在看一部小眾電影,精心設計的橋段遭遇大眾的冷場。

在林恩的發言結束之後,元首客套地讚揚了占領特隆姆瑟港在帝國複興之路上所起到的奠基作用,並以他的眼光判斷英國人無意在挪威北部投入更多的力量——隻要此次戰爭能夠擊敗並肢解蘇聯,英國本土所受到的威脅將自然解除,而且完全可以預見的一點是,大英帝國昔日的國際地位正以和平的方式被美國所取代,這個驅使是占領任何戰略位置都改變不了的。

在這之後,伯恩貝克將軍起身走到會議室前方,靠牆布置的幕布上投影了兩段應該是西方盟軍拍攝的戰地影像,前一段顯現出龐大的盟軍地麵部隊正在東歐平原上滾滾前行的狀況場景,後一段是空中航拍的轟炸場麵,當年在德國人頭頂落下的大堆炸彈如今又鋪天蓋地的砸向了蘇聯的工廠和城市。影像放映完畢,幕布上換成了有標識的歐洲地圖投影,伯恩貝克將軍拿著長長的指示棒介紹了當前的歐洲戰局:經過了前期的持續轟炸,蘇軍的防禦部署和軍隊士氣顯然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他們沒能在東普魯士也就是蘇聯所稱的加裏寧格勒州阻擋住盟軍的海陸夾擊,據說有十萬之眾的蘇軍官兵在那裏淪為盟軍戰俘,而且蘇軍在白俄羅斯以及烏克蘭的邊境地區也沒有利用防線進行頑強阻擊。現在,由美英部隊組成的北路作戰集群已經占領了立陶宛西部沿海地區,其先頭部隊推進到了拉脫維亞南部,而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民眾明顯對西方盟軍的到來持熱烈的歡迎態度,這兩個國家仍處於蘇軍占領下的地區已經出現了旨在破壞蘇軍設施、探察蘇軍部署的遊擊隊和零散武裝人員。由美軍、英軍、法軍以及波蘭軍隊組成的南路作戰集群攻入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他們的先頭部隊距離白俄首府明斯克僅有一百多公裏,距離烏克蘭首府基輔約300公裏,而烏克蘭南部也出現了局勢動亂的跡象,看來西方盟軍在那裏灑下的大量傳單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第三帝國的占領政策過於殘暴,但蘇聯的領導者在加盟共和國以及外部占領區所推行的政策看來也不怎麽高明,除了蘇維埃政黨運動比較強大的地區,例如蘇軍在戰後數月就撤離的捷克斯洛伐克,烏克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的民眾或多或少對莫斯科持有抵觸情緒。於是,西方盟軍很容易就獲得了在匈牙利、羅馬尼亞駐紮軍隊並建立航空基地的許可,土耳其人也在中立的旗號下向美英方麵提供了以偵察為主要用途的航空基地。

在海上,實力占據絕對優勢的西方盟軍陣營牢牢控製著波羅的海西端,強大的作戰艦隊堂而皇之地駛入波羅的海,以丹麥、德國和波蘭的港口為補給停靠基地對地麵攻勢給予有力支援,它們緊隨北路作戰集群的步伐出現在了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海域,並輕而易舉地封鎖了除芬蘭灣外的波羅的海其他區域。蘇聯方麵照例在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的近岸海域以及芬蘭灣大肆布設水雷,但這顯然不能完全阻擋盟軍艦隊進軍的腳步。看著眼前的作戰局勢圖,結合自己對美英現代軍事策略的一些了解,林恩覺得西方陣營此次進攻與德國當初的閃電戰是截然不同的,他們穩紮穩打,不追求大兵團殲滅戰效果,而是不斷擊退、擊潰當麵的蘇軍防禦部隊,厲害之處在於他們每到一地必充分利用糖衣炮彈以及當地人對蘇聯政治策略的不滿進行分化瓦解,並迅速扶植民主政權以取代蘇維埃黨派。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這波羅的海三國本來就是在三十年代末被迫並入蘇聯的,當初德軍入侵蘇聯時這些國家的民眾就曾熱烈歡迎德軍的“解放”,這一次他們又以相類似的態度迎接西方盟軍,而烏克蘭的農民似乎也對莫斯科的各種政策心懷芥蒂,唯有白俄羅斯的獨立意願不那麽強烈,如此一來,蘇聯南部必然麵臨著分崩離析的局麵。等到盟軍以雄厚的經濟和工業支撐在東歐鞏固了他們的占領,當初拿破侖的法國軍隊和希特勒的德國軍隊所頭疼的補給線困擾也就不再是問題了,解釋美英等國甚至不需要派遣地麵部隊進攻,直接用持續而猛烈的戰略轟炸就可能讓失去了斯大林的蘇聯崩潰瓦解。

伯恩貝克將軍講罷,元首隻是一言不發地看著牆上的作戰局勢圖,東歐的地理恐怕已經在他的大腦裏刻下了極其清晰的印跡,戰爭時期的無數個日夜,他和國防軍的元帥們、高參們對著東歐地圖一遍遍探討作戰方案,他們共同經曆了1941年的閃擊狂潮,經曆了其後的焦灼、往複和最終的頹喪,當年不曾成就的工業釀成了深深的遺憾,如今看著有史以來第三支也是實力最雄厚的一支軍隊從西麵進攻俄羅斯,他應該是最百感交集的那個。

在這單純介紹而沒有任何討論、布置的環節結束後,新晉帝國近衛軍少將的情報長官漢斯.安德裏換下伯恩貝克將軍,投影的圖片也變成了克裏姆林宮的照片。

“據我方人員從蘇聯境內發揮的情報,結合西方各國的報道和反應,我們相信自從斯大林死後,蘇聯高層已經為了最高權力而進行了一係列的爭鬥,掌權集團的更迭速度快得讓人應接不暇。目前掌控戰爭大局的應該是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和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部,這兩個機構的名稱和之前的戰爭時期是完全一致的,但組成人員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對此進行了細致的收集和分析,真正具有發言權的是他……鐵木辛哥,蘇聯資格最老的陸軍元帥,曾經的蘇聯武裝力量統帥,兩次蘇聯英雄的獲得者,一度受斯大林排擠失勢但又趁著這次機會重新回到了最高權力的舞台上。還有他……我們非常熟悉的朱可夫元帥,中生代將領中的佼佼者,三次蘇聯英雄稱號的獲得者,在軍隊中具有很高的威望,亦受到蘇共政治局的信任和支持.”

隨著安德裏的這些講解,鐵木辛哥和朱可夫的照片相應出現在幕布上。林恩一邊聽一邊想,看來在最近兩個月,安德裏的沉默是轉而埋頭專攻本行了,他所介紹的不僅是在場帝國要員迫切希望知道的,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帝國策略的信息,小的偏差還能夠容忍,一旦在大方向上出了錯誤,那後果可能是非常嚴重的。

“就我們所掌握的情況,目前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還包括他,科涅夫元帥,最擅長進攻戰的蘇軍指揮官,政治委員出身,與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並稱為‘三駕馬車’;他,羅科索夫斯基元帥,蘇聯軍民崇拜的‘常勝元帥’,戰爭期間指揮了一係列戰役並且多數取勝;他,布爾加寧,蘇聯武裝力量部副部長,一個從未擔任過前線指揮官的元帥,還曾經當過蘇聯國家銀行的行長;他,庫茲涅佐夫大將,蘇聯海軍人民委員和海軍總司令,相當於蘇聯的雷德爾。剛剛所說到的這些人共同組成了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行使戰爭時期的軍事大權,我們認為除了鐵木辛哥和布爾加寧之外,其餘人都擔任了方麵軍級別的指揮官,在蘇聯腹地整備軍隊醞釀一次空前規模的反擊。”

情報在戰爭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安德裏發言期間,在座的每一個人都以極其認真的態度在傾聽著,而且感覺得出來,帝國的將領們對這些昔日勁敵心懷敬畏,僅僅一個羅科索夫斯基就組織指揮了斯摩棱斯克會戰、莫斯科會戰、斯大林格勒會戰、庫爾斯會戰、白俄羅斯戰役、東普魯士戰役、東波美拉尼亞戰役和柏林戰役,這些會戰和戰役無不是帝國軍事人員心頭難掩的傷痕。在這一刻,林恩感覺得到,周圍的同僚們是樂於看到西方盟軍給蘇聯人慘痛教訓的,但這些在戰爭中飽受蘇軍之苦的帝國將領們恐怕也察覺到了,蘇軍的步步退讓極有可能如安德裏最後所說,是醞釀一次空前規模的反擊。不出意外的話,以美英為首的西方盟軍很快就會吃到苦頭,而這場戰爭的進程和結局亦讓人充滿了想象。

在伯恩貝克將軍和安德裏分別介紹戰局和蘇聯政局時,一言不發的元首顯然是有自己的想法,到了最後作布置時,他有些突然地承認說帝國的各項戰略準備工作都落在了時間後頭,但帝國的複興絕不能因此而拖延下去。鑒於挪威海核爆已經讓外界普遍認定這個星球上已經出現了第二個掌握原子彈技術的國家(唯有一部分蘇聯人堅信這是美國自導自演的陰謀),當帝國的旗幟在合適的時候升起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時,即便提煉獲得的濃縮鈾還不夠裝配一枚原子彈,也要對外宣布帝國已經掌握了“四枚以上的原子彈”,對外展示圓盤飛行器並宣稱它們可以搭載原子彈攻擊全世界任何一個目標,以這兩大利器作為戰略性的威懾“禦敵於國門之外”。若是有不知死活者強行來襲,那麽就再使出一次挪威海核爆的手法進行威嚇。在主體思路非常明確的情況下,元首為這一偉大複興定下了準確的時點:1948年1月。那是他登上德國總理寶座15周年,同時也是第三帝國誕生15周年的日子。

在帝國大本營的高層正式會議上聽到元首親口宣布這一明確指令,包括隆美爾在內的多名將領都感到空前的壓力,因為接下來他們隻有區區17個月的時間去將一支還不到一個軍規模的帝國近衛軍打造成為足以抵禦強敵的國防力量——缺少人員並不是最要命的,關鍵在於舊的軍工體係已經被盟軍的戰略轟炸碾成粉末了,戰爭結束時得以保留和延續的僅僅是在北歐、西班牙以及南美的軍工廠,目前的年產量也就夠維持近衛軍的補給。若是從現在開始擴充部隊,新兵們甚至沒有足夠的裝備組建一個標準的步兵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