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妥協

馮承乾與提爾皮茨來到波茨坦皇宮的時候,腓特烈三世剛剛送走了法金漢與魯登道夫等陸軍將領。

現在,帝國最大的挑戰不在海洋上,而是在陸地上。

西線戰場上,雖然英法聯軍在馬恩河戰役之後穩住了戰線,德皇也打消了法金漢發動戰略進攻的念頭,戰線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但是已經有足夠多的跡象表明,英法聯軍肯定會在近期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略進攻。別的不說,此時英法聯軍已經在兵力上超過德軍,而且囤積的物資也多於德軍。

英法聯軍沒能掌握主動權,不是兵力不夠、也不是物資緊缺,而是部隊的問題。

說得簡單一點,德軍的整體素質與整體作戰能力明顯優於英法聯軍,因此才能用較少的兵力守住戰線。

可以說,在普法戰爭之後,德軍就是歐洲大陸、乃至全球最能打的一支軍隊。

更重要的是,德軍的現代化工作展開得最早,參謀製度也最為完善,並且長期實行普遍兵役製。

這些條件,使德軍擁有極為凶悍的戰鬥力。

比如,在德軍步兵營中,開戰的時候就有八挺馬克沁式水冷重機槍,打到現在已經增強到了十四挺,而英國遠征軍到現在也隻在步兵營配備了兩挺維克斯水冷重機槍,法國步兵營則為八挺。

火炮方麵,無數次的戰鬥已經證明。克虜伯等帝**火企業製造了全球最出色的火炮。

隻是,這些優勢,依然不足以保證德軍在西線取勝,甚至無法保證德軍在漫長的戰鬥中守住整條戰線。

法金漢已經發出警告,如果再無所作為。德軍肯定會被趕出法國。

德皇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如果德軍始終保持防守態勢。就等於把主動權交給敵人,最終肯定守不住馬恩河防線。

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敵人之前發動進攻。

為此。法金漢提出。至少應該把西線德軍增加到二百四十個師,這樣他才有能力發動一場有威脅的進攻。

按照法金漢的意思,他將在阿圖瓦與伊普爾,分別針對法軍與英軍發動一場進攻。

顯然,法金漢的要求太高了。

雖然帝國已經完成了全麵戰爭動員,陸軍兵力正以每月二十個師的速度增長,但是前線的傷亡也非常巨大,很多新增部隊都被用去填補空缺了。德皇手裏,還能調動的步兵師不到八十個。如果按照法金漢的要求。把西線兵力增加到二百四十個,就需要向西線增派六十個步兵師。

這樣一來,就無法向東線增兵了。

問題是,如果西線守不住,那麽在東線取得的任何勝利都毫無意義,而且魯登道夫也無法保證在幾個月內打垮俄國。

經過反複磋商,法金漢與德皇都做出了妥協。

法金漢把增兵要求降低到了四十個師,即與東線平分補充兵力,而德皇則隻要求他分階段發動兩次進攻戰役。

正是如此,法金漢策劃了即將開始的新沙佩勒戰役。首先拿阿圖瓦的法軍開刀。

當時,真正的重點在東線。

在與馮承乾談過之後,德皇也意識到,能否迅速擊敗俄國,將決定帝國能否在這場戰爭中取勝。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得盡快終結兩線作戰。

雖然帝國擁有歐洲大陸,乃至全世界最強大的陸軍,但是要在國境兩側同時打兩場大規模戰爭,依然力不從心。

幾個月下來,兩線作戰的困境已經顯露出來。

別的不說,在兵力調配上,帝國陸軍就捉襟見肘,往往隻能照顧某一個戰場,舍棄另外一個戰場。

這麽打下去,帝國的結局肯定好不到哪裏去。

事實上,施利芬元帥在製訂總體戰爭計劃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因此提出在三個月到半年之間擊敗法國,並且製訂了周密的“施利芬計劃”。可以說,施利芬很有預見性。僅僅四個月,他的擔憂就成了現實。

當然,並不是施利芬錯了。

施利芬把重點放在西線,有一個極為關鍵的理由,即法國沒有戰略縱深,德軍隻需要推進兩百多公裏就能攻占巴黎。相反,如果在東線上投入重兵,那麽德軍要推進兩千多公裏才能到達莫斯科。如果向聖彼得堡進軍,德軍麵臨的困難將更加嚴峻,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內擊敗俄國。

很明顯,在軍事上,擊敗法國要比擊敗俄國容易得多。

如果施利芬製訂的作戰計劃得到嚴格執行,戰場局勢肯定會大不一樣。可以說,正是小毛奇葬送了施利芬計劃。別的不說,在馬恩河戰役爆發之前,小毛奇陸續從西線主攻方向上抽調了二十多個師,其中八個師派往東線,十多個師則被用來加強根本沒有多少重要性的邊境防線。馬恩河戰役打到最為激烈的時候,如果馬肯森與德馬維茲能多有幾個師,就能擊敗反撲的英法聯軍。也就是說,如果小毛奇沒有從西線主動方向抽調兵力,馬肯森與德馬維茲就不會敗下陣來。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小毛奇的胡亂指揮,英法聯軍根本沒有機會發動馬恩河戰役,因為馬肯森與德馬維茲在兵力充足的情況下,就有能力按計劃行動,說不定已經打到巴黎城外了。

當然,後悔已經沒用了。

不管法金漢的能力如何,哪怕是老毛奇活了過來,也不見得能夠化解德軍在西線戰場上遇到的困難。

所幸的是,德皇有豐富的戰爭經驗,不會受總參謀長與戰爭部長左右。

以這個時候的戰況,除非西線德軍兵力增加到三百個師以上,不然就算法金漢發動了進攻戰役,也很難取得戰略性突破。更重要的是,越往後麵拖,局麵對德軍越不利,因為大批英軍正跨過英吉利海峽進入法國,而且法國的戰爭動員也已全麵展開,法軍正以每個月十多個師的速度增長。

毫無疑問,德軍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把西線兵力增加到三百個師以上。

西線戰場已成死局,就算德軍短期內無法取勝,英法聯軍也同樣無法在短期內攻破德軍的防線。

原因很簡單,在戰術上還沒有合適的進攻手段。

要知道,在由水冷式重機槍、塹壕與重炮組成的防禦火力麵前,以往的任何進攻力量都顯得蒼白無力。比如,稱霸戰場上千年的騎兵就在這數個月的戰鬥中成了配角,任何性質的騎兵衝鋒,在機槍與重炮麵前都等同於自殺。結果就是,交戰雙方的上百萬騎兵淪落到了充當偵察兵的地步。

可以說,自拿破侖時代以來,防禦力量再次占據了上風。

西線形成僵局,就隻能在東線上想辦法。

與西線相比,東線戰場有兩個較為明顯的特征,一是戰場更加廣闊,二是鐵路與道路等交通網絡極為落後。

從某種意義上講,東線更注重兵力應用,而不是純粹比拚兵力。

這也是馮承乾建議德皇把重點轉到東線,讓魯登道夫與霍夫曼這樣的年輕將領擔當指揮官的主要原因。

對此,德皇也有極為清楚的認識。

隨著奧斯曼帝國參戰,軸心國集團在東線已經取得了較為明顯的優勢,而且德軍在坦能堡與馬祖裏湖的兩次大勝,已經打垮了俄軍的士氣與鬥誌。在俄軍眼裏,魯登道夫已經成了不敗的戰神。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在東線打兩場大規模殲滅戰,就算不能搞垮俄國,也能使俄國大傷元氣,讓俄軍在短期內喪失進攻能力,減輕德軍在東線的壓力,從而獲得更有利的戰場環境。

顯然,德皇依然想在西線取得決定性勝利。

也就是說,德皇支持魯登道夫在東線發動進攻,並非完全為了擊敗俄國,而是想通過瓦解俄軍的戰鬥力,重啟西線進攻行動。

不管怎麽說,帝國得在近期把重點放在東線戰場上。

問題是,東線也麵臨著與西線同樣的問題,即兵力嚴重不足。

雖然魯登道夫給出了明確答複,東線的戰局對德軍極為有利,在近期內發動進攻的把握非常大,但是魯登道夫同樣提出,在東線取得重大勝利的關鍵依然是充足的兵力,如果不向東線增兵,他就隻能確保取得戰役級別的勝利,而要徹底打垮俄軍,就必須增兵,而且不得少於六十個步兵師。

德皇拿得出六十個步兵師嗎?

就算法金漢做出了讓步,也要走了四十個步兵師,因此隻剩下了四十個步兵師,僅有魯登道夫要求的三分之二。

所幸的是,魯登道夫沒有為難德皇。

在拿到四十個步兵師之後,魯登道夫承諾盡量打一場戰略性決戰,即便打不到目的,也能保證取得戰役級別的勝利。說得更直接一點,魯登道夫的目標是把俄軍趕出波蘭地區,徹底消除帝國本土受到的威脅。

顯然,這已經是當時能夠取得的最好的結果,或者說是損失最小的妥協方案了。

跟法金漢與魯登道夫商量好之後,德皇總算鬆了口氣。不管怎麽說,法金漢與魯登道夫都不像小毛奇那樣不可理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