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東線開打
德軍中,主張進攻的正是在對法戰爭中大出風頭的曼斯坦因、古德裏安與隆美爾等裝甲部隊的指揮官。
事實上,在戰爭爆發前,除了這些指揮官之外,沒有人相信裝甲部隊能夠突破牢固的步兵防線,甚至有很多人認為,裝甲部隊隻是步兵的隨從、是移動的火力點,根本不可能成為主戰力量。
這個觀點,在法軍中極為盛行。
雖然法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而且法軍中也有戴高樂這樣的裝甲兵指揮官,但是法軍高層,依然認為步兵才是戰場主力。原因很簡單,在殘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正是依靠步兵、壕塹、鐵絲網、機關槍與重炮,在極為不利的條件下堅持了將近三年,即便最終戰敗,也給予德意誌第二帝國重創,讓德軍在西線付出了陣亡近三百萬人、傷殘四百多萬人的慘烈代價。戰後,一些法國人甚至認為,如果不是俄國過早戰敗、如果不是美國太晚參戰、如果不是德意誌第二帝國有更多的人口,那麽因鮮血流光而戰敗的肯定不是法國,而是德意誌第二帝國。
雖然這種說法有失偏頗,但是也有一些道理。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德意誌第二帝國與英美媾和,主要就是帝國的戰爭損失、特別是人員傷亡過於嚴重,即便打勝了也是慘勝。可以說,如果法國再堅持半年、或者俄國晚一年戰敗、或者美國早半年參戰,德意誌第二帝國都有可能輸掉戰爭。
正是如此,法軍上下才會認為,再跟德意誌第二帝國打,步兵依然是主力。
可惜的是,殘酷的戰爭已經證明,裝甲兵才是真正的主力,而且以坦克為核心的裝甲突擊力量,足以突破世界上最堅固的步兵防線。
在法國嚐到了甜頭,魯登道夫也不再懷疑裝甲兵的戰鬥力。
要知道,在攻打法國之前,魯登道夫的觀點與法軍高級將領差不多,認為西線仍然是一場苦戰。直到一九三九年,德軍在一次演習中,證明了裝甲兵的突擊能力,由古德裏安少將指揮的一個裝甲師輕而易舉的撕破了對方的防線,恐怕魯登道夫會照搬“施利芬計劃”,在西線打一場消耗戰。
裝甲兵帶來的最大變化,還是進攻壓倒了防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防禦一方明顯占有優勢。可以說,由塹壕、鐵絲網、重機槍與重炮組成的多層次防線是步兵的克星,沒有任何生命能夠穿越火線,進攻投入的兵力越多意味著傷亡越大。以坦克為主的裝甲兵出現之後,這一局麵發生了逆轉,進攻方獲得了突破防線的關鍵性力量。
說得簡單一些,進攻者占有重要的優勢。
正是如此,在準備東線作戰的時候,德軍中的裝甲兵指揮官都主張進攻,而且得趕在俄軍之前發起進攻。
所幸的是,魯登道夫不像貝京等法國元帥那麽頑固守舊。
或者說,德軍在法國取得的勝利,已經讓魯登道夫有了正確的認識。
在策劃對俄戰爭時,魯登道夫采納了曼斯坦因等人的建議,決定在俄軍做好準備之前發動進攻。
八月二十九日淩晨,德俄戰爭爆發。
與對法戰爭不同,對俄戰爭的戰線更長,而且紅俄的戰略縱深更大,因此對德軍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說白了,德軍得在第一時間投入足夠多的兵力,而且得保證這些部隊有足夠久的持續進攻能力。
可以說,攻俄與攻法不可同日而語。
別的不說,德軍隻需要從比法邊境線往南推進兩百公裏就能到達巴黎,而在東線需要向東推進兩千公裏才能到達莫斯科。
當天,德軍的十二個主力師全部上陣。
按照德軍總參謀部製訂的計劃,在進攻初期,德軍將投入一百八十個師,另外還能得到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與匈牙利等國的六十個師的支持。後麵,德軍保留了一百個師,羅保匈等國則準備了八十個師。也就是說,東線投入的部隊高達四百二十個師,總兵力在六百萬以上。
戰線對麵,俄軍隻有四百萬。
更重要的是,俄軍的進攻時間定在九月一日。也就是說,在德軍發動進攻的時候,百分之八十的俄軍都靠前部署,已經進入了進攻出發地點,處於進攻狀態,而不是按照防禦進行的大縱深部署。
結果可想而知。
第一天,俄軍的防線就被德軍突破了。準確的說,到二十九日下午兩點左右,即德軍隻花了大約十個小時,就完成了最關鍵的一步,撕開了俄軍的邊境防線,分成三路的十二個裝甲師與坦克師開始向俄軍後方突擊。
在這場戰役中,更多的人隻看到了德軍裝甲兵的厲害,卻忽視了另外一股力量。
這就是帝國空軍的戰術航空兵。
德意誌第二帝國空軍從成立的那一天開始,就把重點放在了戰術航空兵上,而沒有重點打造戰略航空兵。可以說,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要知道,中國空軍從一開始就以戰略航空兵為重,以研製、生產四發重型轟炸機為主,即便受技術限製,也把重點放在了雙發中型轟炸機上。
很多人都認為,帝國空軍沒有重點發展重型轟炸機,與德意誌第二帝國的國力有關。
這種觀點有其正確性,但是並不全麵。
不可否認,在大戰爆發前,德意誌第二帝國確實沒有發展戰略航空兵的基礎,特別是工業基礎。一九三九年,德意誌第二帝國的發電量不到三億千瓦時,相當於美國的三成,比中國都少得多。也就是說,德意誌第二帝國的鋁產量不會高到哪裏去,也就沒有足夠的實力製造重型轟炸機。要知道,一架三十噸級的四發重型轟炸機至少需要三噸鋁,相當於近三十架戰鬥機的鋁消耗量。
其實,軍事思想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眾所周知,德意誌第二帝國是個典型的陸權國家,東麵與西麵都有強鄰,因此擊敗歐陸勁敵一直是德軍的主要目標。為此,德軍更需要一支能夠為地麵作戰提供有力支持的戰術航空兵。
從某種意義上講,以裝甲集群為核心突擊力量的“閃電戰”能夠橫行歐亞大陸,關鍵就得有一支強大的戰術航空兵為裝甲部隊提供支持。在德俄戰場上,德軍的戰術航空兵做出的貢獻絲毫不亞於裝甲兵。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沒有強大的戰術航空兵,帝國陸軍根本打不了勝仗。後來,中俄戰爭再次證明,中國陸軍所遭受的慘痛教訓,再次證明戰術航空兵的裝甲突擊部隊不可否缺的支撐力量。
顯然,在建設戰術航空兵的同時,帝國無力打造一支強大的戰略航空兵。
接下來幾天,東線幾乎成了德軍的個人舞台。
九月六日,德軍先鋒抵達明斯克,德俄戰爭的第一場圍殲戰即將打響。
擔任突擊先鋒的是由古德裏安少將指揮的第七集團軍,該集團軍的主力是一個坦克師與兩個裝甲師。在突破了俄軍的邊境防線之後,古德裏安就沒有讓部隊停下來,一直在向明斯克突擊。古德裏安的任務很簡單:攻占明斯克,切斷紅俄白俄羅斯方麵軍的退路,包圍身後的六十萬俄軍。
事實證明,越是簡潔的戰術,越容易收獲巨大的戰果。
經過兩天激戰,德軍在九月八日攻占了明斯克,控製了紅俄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城市,一舉包圍了白俄羅斯方麵軍。
這下,六十萬俄軍走投無路了。
德俄戰爭爆發,德軍就掌握了主動權,俄軍別說進行抵抗,甚至連把主力部隊從前方撤下來的機會都沒有。
要知道,在東歐平原上,步兵的雙腿肯定跑不過坦克的履帶。
德軍攻占明斯克,也表明了德軍的主要戰術,即在戰鬥中以殲滅俄軍有生力量為主,而不是以攻城略地為主。
可以說,這是德軍在戰爭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別忘了,德意誌第二帝國能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擊敗歐陸兩個軍事強國,主要就是堅持了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的基本方針,才迫使俄國在開戰一年後投降,並且讓法國在流光了鮮血之後戰敗。
對付人口眾多的紅俄,德軍依然得堅持這個方針。
說白了,紅俄的人口比德意誌第二帝國多得多,如果拚消耗,德意誌第二帝國肯定不是紅俄的對手。更重要的是,布爾什維克政權在俄國比較得人心,特別是得到了農奴與工人的擁護。也就是說,現在的紅俄根本沒有當初沙俄時期的國內問題,戰爭潛力很容易就能激發出來。隻要拚下去,紅俄的勝算比德意誌第二帝國大得多。要想擊敗紅俄,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紅俄因為傷亡慘重而喪失戰鬥力。
當然,這也表明了另外一個問題,即帝國陸軍沒有指望在年內擊敗紅俄。
可以說,拖到八月底才向紅俄開戰,已經注定了這一局麵,即帝國陸軍得做好在熬過嚴冬的準備工作。雖然帝國陸軍不缺乏在冬季作戰的能力,但是沒有人認為,士兵能頂著零下四十度的嚴寒作戰。
也正是如此,帝國陸軍的第一階段目標就是消滅邊境地區的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