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征

既然隻能走好望角航線,田黛芳在第四艦隊正式組建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為遠征做準備。

按理說,當時至少需要三個月,才能做好遠征準備工作。

隻是,馮承乾隻給了田黛芳一個月的時間,即在十二月底,第四艦隊必須從迪戈加西亞出發,並且確保在一九四五年一月底到達卡薩布蘭卡。如果拖到二月份,美國海軍就有可能阻止力量攔截第四艦隊。

關鍵就是,美國海軍獲得的第一批三艘“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肯定能在一九四五年二月份形成戰鬥力。更重要的是,第四艦隊裏沒有艦隊航母,因此美軍很有可能首先集中兵力對付第四艦隊。

隻有趕在一月份到達卡薩布蘭卡,第四艦隊才能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出海活動。

當然,馮承乾也做了兩項保證。一是為第四艦隊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援,隻要在海軍的範圍之內,田黛芳要什麽就給什麽。二是在遠征艦隊到達卡薩布蘭卡之前,肯定會讓意大利當局答應讓中國軍隊在摩洛哥部署航空兵,並且在卡薩布蘭卡附近修建數座機場,至少部署五百架作戰飛機。

田黛芳要做的,就是盡最大努力,在一九四五年一月底率領第四艦隊到達卡薩布蘭卡。

顯然,這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離開青島海軍司令部返回關島的戰區司令部之前,顧祝同專門找到田黛芳,詢問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當然,顧祝同的主要目的,還是要提醒田黛芳,遠征是次要的,關鍵就是讓艦隊安然無恙的到達卡薩布蘭卡。說白了,如果在航行途中遭到攔截,絕對不能戀戰。更沒有必要與敵人決戰。隻有在到達卡薩布蘭卡之後,讓艦隊得到了充分休整,才可以考慮出海尋找敵人決戰。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要不惜手段的前往卡薩布蘭卡。

雖然顧祝同沒有把他的意思直接說出來,但是已經把話說得夠明白了。

這就是,第四艦隊遠征歐洲,不是去作戰的,而是在執行政治任務。隻要到達卡薩布蘭卡就是取得勝利。

至於接下來會發生什麽,根本就不這個時候應該考慮的問題。

所幸的是,田黛芳並不笨。

在顧祝同來找他之前,他已經跟馮承乾談過,而且馮承乾的意思也是如此,即到達卡薩布蘭卡就是勝利。

十二月二十五日,在讓艦隊官兵渡過了一個安寧的聖誕夜之後,第四艦隊出發了。

此時,第四艦隊的編製與最初有所不同。主要就是,顧祝同把八艘驅逐艦都留在了迪戈加西亞。增加了從第三艦隊臨時借調過來的四艘輕巡洋艦,從而把輕巡洋艦的數量增加到了八艘。

這一變動。也在情理之中。

主要就是,中國海軍的驅逐艦本來就偏小,續航力更是糟糕。當時,續航力最出色的驅逐艦也隻能以巡航速度航行不到五千海裏,而大部分驅逐艦的續航力都在四千海裏以內。雖然中國海軍的輕巡洋艦也噸位偏小,續航力同樣不見長,但是與驅逐艦相比。輕巡洋艦的續航力仍然好得多,普遍在五千海裏以上,在一九四三年之後建成服役的輕巡洋艦都達到了七千海裏。

更重要的是。中國海軍的輕巡洋艦能夠執行所有驅逐艦的任務。

這其中,就包括至關重要的反潛任務。

事實上,中國海軍的主力反潛戰艦一直就是輕巡洋艦,而不是驅逐艦。中國海軍建造大量驅逐艦執行反潛任務,主要是驅逐艦更加廉價,建造周期比輕巡洋艦短得多,因此更適合大批量建造。

當然,中國海軍的輕巡洋艦還能執行很多驅逐艦無法執行的任務。

比如,擔任警戒艦。

要知道,直到大戰結束,各國驅逐艦都沒有配備雷達。主要是,大戰期間的驅逐艦的噸位都不夠大,無法配備雷達。

此外,輕巡洋艦還更加適合執行偵察任務,而這對第四艦隊來說意義重大。

當然,第四艦隊的編製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艦隊出發的時候,每艘戰艦上都裝滿了燃油與補給品,在一些中小型戰艦上,甚至以露天放置的方式,攜帶了額外的給養。比如,八艘輕巡洋艦上,都在甲板上安放了數百具一噸級的油桶,額外攜帶了數百噸燃油。在一些戰艦上,連官兵的住艙裏都堆滿了麵粉、醃肉與幹果等食品。

當然,額外攜帶得最多的,還是一些經常需要更換、或者是容易出故障的零備件。

根據第四艦隊出港時的貨物清單,三艘戰列艦與三艘大型巡洋艦上,都額外攜帶了三部雷達的全套零件。

要知道,在戰艦上,最容易出故障的就是電子設備,特別是雷達。

當時,有官兵開玩笑說,第四艦隊不是一支戰鬥艦隊,而是一支運輸艦隊,隻不過是在為自己承擔運輸任務。

不管怎麽說,第四艦隊總算是出發了。

有趣的是,當時第四艦隊離開迪戈加西亞,並沒有引起多少人重視。事實上,英國皇家海軍要到十天之後,才知道第四艦隊已經踏上了遠征的旅程。

這就是,一月四日,第四艦隊到達南非的德班附近,象征性的炮擊了這座港口城市。

當然,德班也曾經是英國皇家海軍在南印度洋上最重要的軍港,曾經在這裏部署了包括二十多艘潛艇在內的數十艘戰艦。

隻是,在第二印度洋艦隊全軍覆沒之後,德班就荒廢掉了。

當時,德班港內,隻有幾艘英軍的小型艦艇,而且全是近海巡邏艇,駐紮在德班的英軍總共還不到三千人。

這場炮擊,僅僅持續了十五分鍾。

不是田黛芳急於趕路,也不是第四艦隊的官兵缺乏鬥誌,而是伴隨行動的快速戰鬥支援艦主要運載燃油,沒有運載多少彈藥,因此艦隊在航行途中,絕對不能為了某一個目標而消耗太多的彈藥。

事實上,當時第四艦隊的所有戰艦攜帶的彈藥都以對海為主。

比如,三艘戰列艦與三艘大型巡洋艦上,有六成彈藥是穿甲彈,另外三成彈藥是半穿甲彈,隻有一成是高爆彈。

也就是說,這些戰艦上根本沒有多少適合用來打擊地麵目標的戰艦。

隻是,十五分鍾的炮擊已經足夠了。

消息傳回去之後,英國舉國震驚。

要知道,德意聯合艦隊已經足夠強大,北海的製海權已經易手,德軍正在為進攻英國本土做準備。加上中國海軍的遠征艦隊,英國皇家海軍根本不可能奪回製海權,也就不可能把敵人擋在國門之外。以英國皇家陸軍的戰鬥力,隻要德軍登上英國本土,而且解決了後勤保障上的問題,那麽英國就必然戰敗。

平民都明白這一點,英國首相不可能不清楚。

當天晚上,丘吉爾就去麵見了英國國王。

半夜,丘吉爾回到首相府之後,立即跟羅斯福通了電話。

與一個多月前一樣,丘吉爾再次提出,美國海軍得立即提供支援,不然英國將很快敗下陣來。

隻是,“狼來了”喊得太多,總會有失靈的一天。

要知道,在以往,每當英軍遭受慘敗,丘吉爾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去向羅斯福求援,而羅斯福也幾乎是有求必應。

在多次使用這種手段之後,就不那麽好用了。

當時,羅斯福也答應了下來,隻是提到需要跟美國海軍高層商量,才能確定以何種方式支援英國。

說白了,就是什麽都沒有答應。

別忘了,就在一個多月前,羅斯福也做出了同樣的回答,隨後在與海軍部長商量之後拒絕了丘吉爾的請求。

羅斯福做出回答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

畢竟,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好幾次,每次他都是這麽答複的。

問題是,這次羅斯福的判斷完全錯誤了。

要知道,丘吉爾是在覲見了英王之後,才跟羅斯福通的電話。根據戰後解密的資料,丘吉爾覲見英王時,主要提到了一個問題,即英王能否接受英國以戰敗者的身份向同盟國集團投降的事實。

丘吉爾這麽做,原因也很簡單,英王才是英國的最高領袖,首相隻是政府首腦。

說白了,投降這樣的事情,必須得到英王的準許,首相才能采取相應的行動,比如與敵對國進行秘密接觸。

顯然,英王沒有選擇的餘地。

打到這個時候,英國皇家海軍就算沒有全軍覆沒,也與覆滅沒有區別了。此外,英國已經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傷亡近千萬人的慘重代價,包括倫敦在內的數十座人口在二十萬以上的城市遭到過大規模轟炸,僅城市居民就有近六百萬人傷亡,英國的經濟更是在戰略轟炸中搖搖欲墜。

雖然投降是可恥的,但是繼續打下去,英國能夠得到什麽?

就在丘吉爾覲見英王的時候,倫敦遭到了當天晚上的第一次轟炸,數百架德軍的戰略轟炸機在倫敦上空投下了近兩千噸炸彈。

英王沒有選擇的餘地。

可以說,丘吉爾隨後給羅斯福打電話,請求美國提供支援,隻是在為不投降找一個勉強說得過去的理由。

羅斯福的冷漠,讓丘吉爾沒有能夠獲得這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