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深入內陸
十一月六日,陸戰隊開始向內陸推進。
這次,擔當主力的是第五十一陸戰師與第五十二陸戰師。第三十一陸戰師留下來守衛蓬塞港,並且迎接即將到達第三陸戰師與第五陸戰師,第三十二陸戰師則負責去守住第五十一陸戰師與第五十二陸戰師的戰線,並且在第三陸戰師與第五陸戰師到達之後,協同其沿著海岸線發起進攻。
這一天,顧祝同還收到了一條好消息。
這就是,德意聯軍已經殲滅了百慕大群島上的最後一支美軍,完成了攻占百慕大群島的作戰行動。
顯然,德意聯軍的戰鬥打得非常順利。
隻是,這沒讓顧祝同感到驚訝。
在此之前,田黛芳每天都會發來一份戰報,因此顧祝同對攻打百慕大群島的作戰行動了如指掌。真正的主力不是德意聯軍的登陸部隊,而是一直扮演著支持者角色的中國艦隊,特別是第41艦隊。在攻打美軍控製的島嶼時,第41艦隊裏的四艘戰列艦上的主炮發揮了令人驚歎的威力。
也正是如此,當天晚上,顧祝同就給田黛芳發了一封電報,讓他盡快把第41艦隊派過來。
按照之前的協議,在德意聯軍攻占百慕大群島之後,中國海軍就能抽走一支戰鬥艦隊。
最初,顧祝同想把第42艦隊抽調出來,而且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第42艦隊有更加重要的價值。隻是,打到這個時候,製空權已經不是問題了,不但艦載航空兵兵力充足,還能依靠部署在後方的戰略航空兵。更重要的是,陸戰隊正在蓬塞附近加緊修建野戰機場,到月中就能在前線部署航空兵了。
顯然,第六艦隊缺的是主力艦。而不是艦隊航母。
實戰已經證明,在支援陸戰隊作戰的時候,炮火比轟炸更管用,而大口徑艦炮的價值最為明顯。要知道,在通信聯絡順暢的情況下,炮火支援能在前線作戰部隊發出請求後的五分鍾之內到達,有的時候隻需要三分鍾。而空中支援往往要等到十分鍾、甚至是十五分鍾之後才能到達,如果恰巧戰場上空沒有正在執行戰鬥巡邏任務的戰機。那就很有可能等待半個小時以上。
火力支援能否發揮作用,關鍵就是看能否及時到達。
要知道,前線部隊呼叫支援的時候,需要打擊的往往是時效性目標,比如敵人的突擊部隊,或者是突然出現的火力點。如果火力支援無法及時到達,就沒有任何意義。甚至有可能造成誤傷。
比如在攻打美國西海岸地區的時候,就多次發生過因為戰機沒有及時到達,而陸戰隊又在往前推進,結果把炸彈扔到友軍頭上的惡性誤傷事件。在攻打聖迭戈的戰鬥中,一支空降部隊甚至因此傷亡了上百名官兵。
也正是如此,在作戰的時候,陸戰隊官兵更喜歡呼叫炮火支援。
當然,如果陸戰隊的炮兵已經上岸,那麽陸戰隊的前線部隊更喜歡向後方的炮兵發出支援請求。
隻是,炮兵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主要就是。陸戰隊的炮兵沒有多少重炮,而且就算是所謂的重炮,其威力也僅僅相當於中等口徑的艦炮。比如,陸戰隊使用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其彈丸重量為二十四公斤,而海軍的一百二十毫米高平兩用炮的高爆彈就重達二十七公斤,一百五十毫米艦炮的彈丸重量更是在四十公斤左右。主要就是,艦炮在設計的時候。不會過於在乎重量,因此不但采用了更長的身管,還使用了更大的彈膛。因此炮彈的長徑比更大,也就使得炮彈的威力要比陸軍的同口徑炮彈大得多。
當然。某些時候,還得用到大口徑艦炮。
比如,在對付那些隱藏在山壁上的火力點的時候,就隻有大口徑艦炮能夠發揮作用了。
這些火力點,往往設置在比較陡峭的山坡上,上方覆蓋了厚達數米、甚至數十米的泥土與岩石,隻露出了麵積不算太大的炮眼。這樣一來,除非能夠把炮彈準確無誤的從炮眼送進去,不然就是在浪費彈藥,而航空炸彈更加派不上用場。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大口徑艦炮打出的穿甲彈、或者是半穿甲彈了。如果是穿甲彈,即便落在工事頂部,也能砸穿數米厚的岩石與泥土。如果是半穿甲彈,則需要擊中工事的正麵,而爆炸後飛散的碎石,能夠殺死工事裏的所有人員。
在太平洋的島嶼攻防戰中,中國海軍陸戰隊就遇到了很多類似的防禦工事。
比如在攻打新喀裏多尼亞的時候,美軍就把維拉港附近的幾座山頭挖空,在裏麵修建了可供重炮通行的隧道,然後在山壁上修建了很多臨時炮位,用重炮向進入港口裏的中國軍隊開火。最初的時候,中國海軍陸戰隊對這些防禦工事幾乎是束手無策,直到第五艦隊的幾艘主力艦到達,用三百八十毫米艦炮開火,才讓美軍的重炮變成了啞巴。當時,一座山頭甚至被三百八十毫米炮彈削掉了整個山頂。
在波多黎各,中國海軍陸戰隊再次遇到了類似的麻煩。
波多黎各島總體上是一個直角梯形,地形呈南高北低,即島嶼的製高點在南部,也就是蓬塞北麵,然後向北逐漸降低,因此島嶼上的幾條溪流都是向北注入大海,南麵離開海灘之後就是陡峭的山地。
結果就是,中國海軍陸戰隊從蓬塞港出發,就要麵對崇山峻嶺了。
顯然,美軍充分利用這了一有利的地形。
事實上,美軍能否守住波多黎各,就要看能否守住蓬塞北麵的山區,如果讓中國陸戰隊進入了島嶼北麵的平原,美軍肯定會戰敗。
要知道,當時美軍的主力已經撤到聖胡安。
戰後,聖胡安是波多黎各的首府所在地,也是波多黎各最大的城市,隻是在當時,聖胡安還不是最大的城市,至少在中國軍隊登上波多黎各之前,聖胡安的城市規模要比蓬塞小得多。當然,隨著大量美軍、波多黎各軍團、以及受戰爭波及的平民湧入,聖胡安已經是波多黎各人口最多的城市了。事實上,聖胡安能夠在戰後成為波多黎各的首府,以及人口最多的城市,就與這場戰爭有關,即很多在戰爭期間來到該地避難的平民,在戰爭結束後都留了下來,成為了這裏的常住居民。更重要的是,當時波多黎各最大的機場就在聖胡安南麵,而且這也是島上唯一能夠在延長跑道之後,部署“超級空中霸王”的大型機場,還是唯一的正規軍用機場。
可以說,如果不是聖胡安在島嶼北麵,中國海軍陸戰隊肯定會首先攻打這座城市。
中國陸戰隊向北推進,就是為了攻占聖胡安。
也正是如此,在沿海岸線推進取得突破之前,中國陸戰隊必須翻過蓬塞北麵的山脈。
事實上,也隻有陸戰隊在蓬塞北麵取得突破,才能迫使美軍退縮,從而讓沿著海岸線推進的部隊到達聖胡安。
這樣一來,顧祝同需要的自然是擁有四艘主力艦的第41艦隊了。
要知道,在抵近射擊的情況下,主力艦的主炮能夠輕而易舉的摧毀麵向南麵的美軍防禦工事。
隻是,陸戰隊並沒有等到第41艦隊到來後才發起進攻。
當時,顧祝同手裏有足夠多的防空巡洋艦,其二百四十毫米艦炮也有很大的威力,此外還有數量眾多的火力支援艦,且部分火力支援艦上有三百八十毫米艦炮,隻是炮擊的精度比不上主力艦。
在艦隊的支持下,陸戰隊的推進速度不算慢,卻非常穩固。
當然,顧祝同也不需要陸戰隊走得太快。原因很簡單,這並不是主攻方向,隻是為了讓那些守在島嶼東麵的美軍在側翼受到威脅之後往北撤退,從而讓沿著海岸線推進的陸戰隊能夠順利到達聖胡安。
十一月九日,第三陸戰師率先返回戰場。
按照顧祝同的部署,第三陸戰師在上岸之後就開始沿著海岸線往東推進,並且在馬馬考南麵轉為向北推進。
這裏,正是關鍵點。
馬馬考在聖胡安東南二十多公裏處,西麵就是綿延的山脈,而通往聖胡安的環島公路就從這裏通過。也就是說,第三陸戰師要想到達聖胡安,就得從這裏經過,也就得擊敗守在這裏的美軍。
顯然,這裏的地形是易守難攻。
陸戰隊隻能沿著環島公路推進,而美軍則能夠依托西麵的山脈來威脅陸戰隊的側翼,讓陸戰隊無法展開。
可以說,隻要美軍有足夠的勇氣與決心,就能守住馬馬考。
隻是,美軍最欠缺的就是勇氣與決心。
十一月十二日,第五十一陸戰師攻占了烏圍阿多,第五十二陸戰師也在幾個小時之後攻占了巴蘭基塔斯。
巴蘭基塔斯就在馬馬考西麵,中間隻隔著馬考斯。
也就是說,隻要第五十二陸戰師向東推進,就能從西麵包圍馬馬考,讓守衛該地的美軍無處可逃。
更要命的是,當時守衛馬考斯的美軍不到兩千。
顯然,中國陸戰隊不會在馬考斯遇到太大麻煩,那麽馬馬考很快就會遭到攻擊,而美軍根本不可能守住側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