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蘇聯七十四節 毛子的招數
蘇軍前線指揮官安東諾夫剛剛喘勻了氣,他粗聲粗氣的回答道:“我們占領了德國鬼子第一道陣地,現在他們退守到後麵去了。我們損失慘重,將軍同誌。我手中隻有不到5千人了,要是德國人發動攻擊的話我撐不住很長之間,我請求支援。將軍同誌。”
“上校同誌,請你注意聽好。另一支2萬人的隊伍即將到達你的陣地,現在我命令你把陣地上的防禦工事修築好,在接替你們的部隊到達之前牢牢的守住它,不要讓德國鬼子的反突擊把你們趕回來!”朱可夫有一點高興,傷亡隻不過是數字,占領德軍陣地才是他所關注的重點。
蘇軍麵對的是機動能力強大的德軍機械化部隊,德國人真正做到了來去如飛,進退自如。火力與機動性能的結合保證了蘇軍麵臨著德軍十成十的打擊力度,因為部隊移動速度很快,所以當某一戰線遇到蘇軍大範圍攻擊的時候,很快就能在那一地區集結大量的機動部隊。牽一發而動全身,如同諸葛武侯擺下的一字長蛇陣,動蛇頭則蛇尾與蛇腹來援,動蛇尾而蛇頭與蛇腹來救。蘇軍始終是麵對著單位數量、質量都占據優勢的德軍,怎會不損失慘重呢?
這一路組成包圍圈的德軍擁有很多機動性能很好的自走炮,他們用這玩意已經是好幾年了,在法國戰役的時候就積累了很豐富的作戰經驗。法軍飽受突擊炮**,吃了大苦頭。而針對突擊炮戰術的不斷成熟,有許許多多的德軍軍官提出了寶貴意見。
早在非洲戰役的時期,一位名叫漢斯·施米特的德軍將領就發現了機動性能比較好的火炮實在是大有用處,在實戰中用好了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都是大有可為,他根據自己的實戰體會這樣寫道:“……我們現在已經研究出了一種新的攻擊方法。我們帶著我們的12門反坦克炮,從一個有利地段向另一個有利地段躍進,此時,我們的坦克則盡可能保持原地不動並停留在隱蔽陣地上提供掩護火力,爾後,我們在新的有利地段上臨時占領陣地,而當坦克開始進行下一次衝擊時,我們轉而給坦克提供火力……。這種戰術效果很好,盡管敵人的火力十分猛烈,但並不能阻止我們的前進。敵人接連不斷地遭受損失,並且一次又一次地被迫撤出了陣地……。”
他用的武器是38式反坦克炮,這種炮可以發射多種彈藥,用穿甲彈在914米距離上射擊時,可以穿透著角為30度、厚度為厚的裝甲板,隨著彈著角的增大,穿甲厚度還將會大幅度增加。這種火炮的外廓非常低矮,如果構築的火炮掩體超過0.6米的話,那麽它的炮身就幾乎會貼到地麵上,因此整個炮位很難被發現。所以這種炮加上一個同樣低矮的機動性能不錯的底盤就是一種很不錯的步兵支援武器!
因為豹三坦克主要供給裝甲師使用,國防軍中為數眾多的步兵師隻好等待裝甲師換裝完畢之後才能分到坦克。等待的時日至少需要一個月之久,在此期間戰鬥不會停止,蘇軍不會等著德國人裝備好了再來打他們。德國很多武器生產廠沒有得到豹三的組裝生產任務,他們的產能閑置著也是巨大的浪費。為了改善前線部隊的炮火機動能力,白起與施佩爾商議之後就將這些麵臨停工的工廠做為改裝前線急需的突擊炮之用。隻不過幾天時間使用小阿福改裝工具的工人們就能拚湊出一種性能不錯的替代品。於是作為權宜之計,用大量的38式反坦克炮加便於製造的傘兵突擊車這種組合式的突擊炮車就大量出現在德軍裝備序列中。
小阿福的設計有一個妙處,那就是充分的考慮了使用者的需求。他的設計餘度很大,幾乎像是瑞士軍刀一樣的可以千變萬化!就拿這種突擊炮車來說吧,連接著炮架的底盤是緊固在沙漠襲擊者越野車上的。需要更換的時候能夠很方便的拆下幾個螺絲,拿吊車吊走,根據需求換上連接著迫擊炮或者是火箭炮的底盤。這種模塊化設計的好處就是維護方便,更換快速。保證了部隊需求的滿足。越野車的生產速度遠遠超過坦克,大眾車廠的生產線晝夜不息,產能全開的話,兩秒鍾就能出產一輛車!隨著這種性能極好的大號越野車不斷大量的裝備部隊,很快每個師都有了這麽幾百輛左右。就像是吉普車對於美軍一樣,沙漠襲擊者對德軍也起到了同樣重要的作用。很多時候它比小巧的韋斯利吉普要更能頂事。所以步兵師中專門的反坦克炮兵,迫擊炮兵,火箭炮兵就出現了固定的編製。之所以連這種臨時編製都有了,是因為白起提倡師一級的部隊要多一些自主性,要大膽的根據自己的想法去打仗。所以師長們有了更大的權力,可以按照自己的構想去作戰。
這一路來吃夠了德軍機動火力苦頭的安東諾夫很氣憤,他痛定思痛,回想當初德國人麵對這種劣勢的時候,他們是怎樣做的。想要參考一下,反過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現在輪到蘇軍品嚐這種無奈的滋味了,要彌補這個差距。士兵們勢必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要用更多的鮮血更多的生命來鋪墊!
當初T34危機發生的時候,德國人也是這樣的狼狽。德軍的35/36式37mm反坦克炮根本打不透蘇軍的T-34坦克,但這種火炮卻是德軍步兵連唯一的反坦克武器。至於反坦克槍更是毫無用處,以致在德軍開赴前線時,都索性把它留到了後方。當時能夠摧毀蘇式T-34坦克的唯一真正有效辦法,就是靠近坦克,將一個巨型炸藥包扔列坦克後甲板上,或是將一顆“圓盤”地雷扔到履帶下麵,或是將一顆帶有引信的“圓盤”地雷扔到炮塔突出部的下邊。這是一種不惜代價的作法,在使用這種辦法時,步兵的傷亡很大。但在性能更好的新型火炮下發之前——這還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因為除此之外,別無它法。還有一種辦法是,一些勇敢的士兵靜候在戰壕內,等T-34坦克開近到幾米遠的地方時,他們突然跳將起來,使用槍榴彈從坦克側方或後方對坦克進行射擊,這種辦法有時也還奏效,但多數情況下都不起作用,而被激怒的坦克往往會調轉頭來將他們消滅。
一種行之有效的權宜之策,是重新揀起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發明的一種攻擊辦法,這就是把5-6枚手榴彈捆綁在一起,用其中一枚上的引爆裝置加以引爆。這種集束手榴彈在爆炸以後足可以擊穿T-34發動機的艙蓋,並能使發動機熄火,但同樣也是隻有勇敢而堅定的士兵才能勝任此項工作。另一種權宜之策,就是迅速給盡可能多的武器配上空心裝藥榴彈,甚至連信號槍也被認為具有充分的能力可以發射一種超小型榴彈,這種榴彈的重量僅為113.4克,它是專為這種手槍製造的一種特種蛋形榴彈,雖然它攜帶的炸藥比較多,但仍不足以擊穿蘇軍坦克的裝甲。這些超小型榴彈當時到底毀沒毀傷過任何一輛坦克,這確實是一個問號,而當時為了把這種超小型榴彈發射到蘇聯坦克上又到底有多少勇士作了無謂犧牲,也將永遠是一個未知數。可以想見,部隊對這些如同玩具一樣的東西,也絕對不會信心十足。但凡稍有一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曉,憑借這些算是歪門邪道的東西是不能換來勝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