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蒙古諸王

第一條鐵路算是成事兒了,有了四色棍的點頭,京津一帶的鐵路網,也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鋪設了,雖說工程一直在建,但奉旨修鐵路,與私自修鐵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四色棍的權力,雖然被楊猛基本架空了,但四色棍還有存在的必要,而且這段存在的時間,也是很長的,一旦沒了大清皇帝,東三省、內外蒙古、甚至於伊犁一帶都有可能會叛亂的。

四色棍的存在,就是將整個大清融為一體,一旦沒了四色棍這個皇帝,北方大部也就成了無主之地,鞏固北方的路還很長,西北一帶隻是極小的一部分而已,東三省也好說,對楊猛來說,最難辦也是最棘手的,就是蒙古諸王了。

大清皇帝會晤蒙古諸王,一個月的時間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提前半年,有些地方也隻夠一來一回,這次楊猛要四色棍會晤的主要還是內蒙諸王。

以科爾沁右翼後期卓裏克圖親王僧格林沁為首的蒙古諸王,僧格林沁在大清朝廷雖說有些權威,但到了蒙古,他也隻是個虛名王爺而已,真正掌握科爾沁草原實權的是土謝圖親王、達爾罕親王、博多勒噶台親王,以及幾個郡王。

這次四色棍和楊猛要會晤的內蒙諸王隻是內外蒙十八盟之中的內蒙六盟,來的蒙古王爺也不算太多十幾位吧?但也囊括了內蒙六盟。

這麽多的蒙古王爺進京,本該是一場盛會的,但四色棍依著楊猛的意思,擺出的場麵也有些寒酸,作為大清朝廷的實權王爺,蒙古的閑散王爺,僧格林沁也算是忠於大清的,他與楊猛冰釋前嫌之後,也算加入了四色棍信重的那個小團體。

對於寒酸的迎接場麵,對於蒙古諸王的不滿。僧格林沁也做出了回複,無他,戰爭爾!

朝廷對於內蒙的控製還是有些力度的,而且內蒙的諸王也算是心向大清的,相比與屬國一般的外蒙,內蒙應當算是大清的直接領土,大清皇帝的聖旨。在內蒙也是有相當權威的,但到了外蒙是個什麽樣子。就很難說了。

這次四色棍與蒙古諸王的會晤,目的其實也簡單,那就是讓內蒙出人出馬,說白了朝廷就是要在蒙古招兵!

讓蒙古諸王入關勤王也不是不可以,但就有些示弱於人了,尤其是對外蒙來說,這次從內蒙募兵,也是楊猛的一個嚐試,內外蒙的王公可汗太多了!這些世襲罔替的可汗與王爺。無疑是統一的絆腳石,想要解決他們,不容易,不亂,怕是成不了事兒的!

聽了僧格林沁的說法,蒙古諸王也有些驚詫,大清皇帝讓他們來。難道就是為了說這個的?擺出這個場麵來哭窮,難道是想從蒙古諸王的身上刮油?

“不知陛下請我們來是要說什麽?”

起身行了一個撫胸禮,科爾沁的實權王爺右翼中旗的達爾罕親王,也就直接問起了理由,內蒙雖說歸附於大清了,但這些實權蒙古王在草原上的權力可不小。雖說沒有大批的軍隊了,但一定數量的騎兵馬隊還是有的。

“很簡單,朕要在京師建立一支騎兵大軍,恭親王已經出關組建八旗新營了,人數在五十萬上下。

這次朕要與英法洋夷一決雌雄,京師的五十萬、東三省的五十萬,還不足夠。朕要建一支直屬朝廷的騎兵,數量暫定二十萬。

西南以朵康土司為首的大小土司,近期為朝廷募兵一萬全是康巴精騎,藏邊的三大法王,為朝廷募騎兵兩萬,加上朝廷的五萬綠營騎兵,朝廷已經有了八萬騎兵,加上僧格林沁的科爾沁蒙古馬隊,勉強湊夠了十萬之數。

但是,這個數量是遠遠不夠,朕要至少二十萬的騎兵,蒙古的騎射與八旗騎射不相上下,達爾罕親王,知道朕的意思了嗎?”

這番話,基本就是楊猛之前說給四色棍的,四色棍說完了這些之後,蒙古諸王的臉上明顯都露出了為難的神色。

這位新皇帝,許多人都是第一次見,聽了四色棍有些霸氣的呼喝之後,蒙古諸王也都高看了這位皇帝一眼,但高看歸高看,涉及到了自身的利益,沒有好處是不好辦的。

“當然!朕會補給蒙古相應的糧食,這樣吧!你們每為朝廷招募一個精銳騎手,朝廷給你們一擔糧食,馬匹也是朝廷出錢向你們購置!

這樣的條件,足夠了吧?”

楊猛示意了一下,四色棍也就搶在蒙古諸王說話之前,堵上了他們的嘴。

這其實就是個買賣,大量拉走內外蒙人口的買賣,談判手段,楊猛不怎麽擅長,三寸不爛之舌,他也沒有,但他手裏有利益,一擔糧食雖然不多,但與內外蒙的人口相比,一個人一擔糧食,就是個不可估量的數字啊!

內地這些年頻頻遭受水旱災害,蒙古就舒服了?也不盡然,就今年的天氣來說,蒙古那邊恐怕也冷得離譜吧?

太冷就是災害,恐怕過不了多少時間,內外蒙就要向內地的朝廷求助了,而朝廷也有救助他們的本分,與其到時候救災,不如趁現在災害還沒來提前做一筆買賣。

果然四色棍這麽一說,以科爾沁王爺為主的內蒙諸王臉上都露出了意動的表情,對於大草原的天氣,他們比楊猛熟悉的多,今年是個大災之年,已經成了定局,現在就這麽冷,恐怕年頭年尾的時候,恐怕就是大雪災了,如今距離年節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將大部分糧食運到草原的時間也是足夠的。

至於會騎馬的人,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在草原上找條狗都能穩穩的站在馬背上,蒙古與藏邊差不多,各大王公貴族手裏也是有不少奴隸的,冬天正是不出力的時候,將他們送給朝廷豈不是個合適的買賣?

“圖格莫爾額爾伯特漢,今年的大草原,恐怕會有一場大雪災的,我們的牛羊朝廷願意用糧食換嗎?”

所謂蹬鼻子上臉不過如此,交流了一下眼神之後,達爾罕親王又提出了條件。與其讓牛羊在大雪災之中凍死,不如賣給朝廷換錢呐!

有了實際的利益,這招兵的事兒也就不是事兒了,楊猛在四色棍的耳邊低語了幾句之後,四色棍佯裝與楊猛交流了一下,勉勉強強的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

“按理說。正值戰時,大批的糧食不該流入蒙古的。但滿蒙一家親,不是嘴上說的,既然蒙古草原有大災,那朝廷就該出力救助,無論有多少牛羊馬匹,朝廷都會接下來的。

但是,現銀不會有這麽多,這中原一帶的布匹、鍋具、烈酒也是草原所需的,多半牛羊以貨易貨如何?

這麽多的糧食貨物。這麽多的人丁,短期之內想要到達京師也是有難度的,你們來的趕巧,朕這邊正有一樣好東西要給你們看呢!

有了這個之後,從京師到草原,轉瞬即至,其速度堪比千裏馬。而且能夠晝夜不息,一次所運的貨物,萬馬所不及,這樣吧!你們跟著朕去看一看、瞧一瞧、試一試。

若是覺得好用,那朝廷出資給你們弄上這個好玩意兒!你們隻要出人力就好!”

交易人口隻是第一步,這第二步麽!就是縮短內外蒙與內地之間的距離。這距離是恒定的,但交通工具的速度,卻天差地別,若是有了內地直通蒙古草原的鐵路,這內外蒙古,就是鐵打的江山了。

如今這季節鋪設鐵路,顯然是違背天時的。但大清的人口多,雖說正在分田呢!可西北、山東、直隸還有不少楊家難以波及的地區,這些地方的人成百上千萬,以修鐵路為名,讓他們拖家帶口,一步步的入駐蒙古草原,這就是楊猛針對蒙古的戰略。

修一條直通蒙古的鐵路,需要的時間不少,一兩年怕是不夠的,讓內地人一點點的入駐蒙古,通過招兵,將蒙古人一批批的拉入內地,與內地相比,整個蒙古的人口,也不過半個省而已,而如今楊猛或者說朝廷,手裏的難民、災民、饑民就可以填滿兩三個省,相互置換一下,讓蒙古的底層牧民瞧瞧漢人的生活水平與富裕程度。

蒙古諸王公的壓榨,就變成不可忍受的東西了,這百姓無論是滿蒙回漢,差不多都一樣,不患貧而患不均,讓蒙古人解決他們傳承數代的可汗、王爺、貝勒,之後再由武莊田莊接手當地的底層政權,一步步的侵蝕內外蒙古,隻要時間足夠,這事兒就成了。

而且,楊猛這邊還有一個後手呢!外蒙與沙俄接壤,內蒙有內地通往沙俄的商路,隨著京津戰事的打響,沙俄也會一步步的陷入戰局之中,沙俄自北方入侵,除了東北,在蒙古他們並沒有什麽目標,若是將這條連通內地與蒙古的鐵路高速沙俄,想必他們也是很有興趣的吧?

擴大戰爭的規模,將內外蒙卷入戰團之中,通過戰爭來快速的融合也是條相當不錯的選擇。

這兩個侵蝕蒙古的方案,都是需要執行的,而這兩套方案,楊猛用的手段也一樣,那就是利益!

一行人在午門之外,乘上了金光燦燦的豪華列車,顯然列車的顛簸,對蒙古諸王來說就是小兒科,坐在舒適的彈簧沙發上,看著京師左近數十萬人的操練,對於朝廷的實力,蒙古諸王也有了一個客觀的認識。

專列之上也是有暖氣的,溫暖如春的車廂將徹骨的寒氣和凜冽的寒風,擋在了碩大的玻璃窗外,散發著誘.人香氣的美酒,熱氣騰騰的烤全羊,對蒙古諸王來說絕對是難得的享受。

意猶未盡的坐了一天火車,下車的時候,楊猛可以從蒙古諸王的眼中看到渴求。

滿蒙高層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如今楊猛也摸了個一清二楚,對於這些王公貴族來說,這一件新事物,能給他們提供多大的享受,直接決定著他們對這件新事物的接受程度。

火車對於蒙古諸王來說,絕對是個不錯的好東西,有了這個東西,他們就能隨時隨地的巡視自己的領地了,不避寒暑不畏冬夏,而且可以住在火車之上,這樣的好東西,對蒙古諸王的吸引力,絕對是不容忽視的。

強大的大清朝廷,有錢有糧,他們需要的隻是蒙古的騎兵而已,這樣的交易對內蒙的諸王來說,絕對是可以接受的條件。

看了京師的精銳大軍、坐了豪華的火車之後,四色棍又帶著蒙古諸王,連夜看了一下,正在儲備糧食的戶部官倉。

一個月的時間,戶部在京城之中新建了十個大官倉,可出糧三百萬擔,官倉之中的糧食數量,是蒙古諸王從來不曾見過的,糧食如山啊!

這樣的實力擺了出來,蒙古諸王不該支持大清皇帝嗎?絕對是應該的。

“鑒於要大批的接受蒙古的牛羊馬匹,朕之前議定的十萬騎兵,看來是不足夠的,五十萬吧!”

五十萬的數字,從皇帝的嘴裏輕輕鬆鬆的說了出來,諸位蒙古王爺的臉上笑容更盛了,這是好事兒啊!可以讓內蒙諸王壓製外蒙諸王的好事兒啊!

內蒙壓外蒙,是楊猛說給僧格林沁的聽得,五十萬精壯的騎兵,內蒙是拿不出來的,但外蒙可以辦得到,雖說五十萬壯丁,對外蒙也是個不小的數字,但是,利益麵前,這些蒙古的可汗、王爺,會多關心他們的人口?別忘了今年的蒙古草原,可能會有大災呢!

損失即將來臨的時候,人們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彌補這些損失,如今大清朝廷的手段,對蒙古諸王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彌補措施,等他們發現蒙古草原人口不足的時候,怕是至少也得等到明後年了,這時候,大批的築路人馬入駐蒙古,也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入駐了。

這些措施,都是明湖和徐子渭的幕僚團,深入論證過得,這樣的陽謀,蒙古諸王即使看明白了也不會阻攔,隻要他們沒有造反的心思。

而已經被大清數代君王弄得四分五裂的內外蒙,顯然是不足以支撐有些人的野心的,這樣一來,楊家的兩大策略,也就沒有什麽阻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