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首長? ?第十三卷 商人和權力勾搭成奸 商人和權力勾搭成奸12

省委書記是受中共中央委托執掌一個省的政權,市委書記,自然也是受省

委的委托,執掌一個市的權力。或許也可以換一種說法,省委書記代表黨來管理

一個省,而市委書記則代表黨在本省的委托人省委書記管理一個市。如果你能夠

將這個市的權力拉製得很好,自然一切好說。但也不是沒有例外,有些人,就算

給了你一紙任命,但因為你無法平衡權力,也無法真正拴製權力。你自然可以

找一些客觀理由,比如說這個地區的情況非常複雜,或者說某些人太強勢,建立

的權力聯盟太強大。但是,省委書記肯定不會這樣看問題,他給了你一紙任命,

實際上就是給了你平衡權力場的尚方寶劍。你自已不能用好手中的權力,那隻有

一種解釋,你使用權力的能力有問題。

知果省委書記覺得你的能力有欠缺,便會失去對你的信任,從而減弱對你的

支持。如此一來,便會形成惡性循環。任何一個市委書記,一旦失去了省委書記

的強力支持,就等於失去了權棲,那麽,你在這個位置,還能幹下去嗎?

趙德良對哪個幹部足什麽態度,唐小舟作為最直接的旁觀者,心裏是有數的。他很清趁,趙德良對鍾紹基在雷江市的工作並不滿意,可畢竟這是他到江南省

之後,提拔的第一個市委書記,就算是不滿意,也不得不在背後力撐他。

對於唐小舟來說,鍾紹基是家鄉的市委書記,又是趙德良必須力撐的人,加

上家鄉的市長劉延光和陳運達走得更近一些,不太可能主動站到趙德良這條線上

,所以,唐小舟對鍾紹基的態度,自然就不相同。

至於趙世倫,他的位置是比較尷尬的。報社的直管單位是宣傳部,而宣傳部

屬於黨口,也就是說,報社是省委這條線上的。何況報社屬於意識形態,在全國

其他省,政府的勢力,在謀體也基本足空白。江南省的情況略有不同,當初陳運

達太強而衰百鳴太弱,很多人事任命,陳運達所起的作用很大,相反,衷百鳴想

提的人卻提不起來。是在這種背景下,陳運達力主提拔趙世倫擔任江南日報總

編輯。報社總編輯畢竟是個技術職務,對業務能力要求很高,而趙世倫除了會官

場一套之外,業務能力非常一般,他當總編輯以來,《江南日報》接連出錯,有

幾次,甚至錯得離講。

省裏有一個拆遷上訪戶:當初拆遷談判的時候,他獅子大開口,提出要按標

準的五倍補償,政府方麵雖然退了一步,同意按一點五倍補償,他堅決不千。最

終,政府強拆了他的房於,他從此開始上訪。上訪是需要經濟基礎的,幾年下來

,他花光了所有的錢,妻子也離了,家人也不認他了。他還仍然堅持上訪,表示

他隻要還有最後一口氣,就要堅持上訪。幾年拖下來,身體完全豔垮了。某次到

北京上訪,由省裏派人去北京將他領了回來,路上發現他生病了,隻好將他送進

醫院,一檢查,竟然是癌症。他得知這一消息,立即從醫院走了,兩天後,人們

發現他死在家裏,是自殺。這件事,省委宣傳部明確指示,任何謀體,不準報道。誰都沒料到,《江南日報》竟然發了一篇通訊,完整地報道了此事。這篇報道

出來後,立即被網絡媒體轉載。為此,趙德良發了脾氣,要求丁應平調查。這種

事並不難調查,所有的稿子,都需要三審,最後終審,要聞版需要值班總編輯簽

發,一查發稿單,竟然是趙世倫簽發的。

此事發生在趙德良初到江南之時,唐小舟本人當時就在報社。你能說趙世倫

足傻瓜,幹了這件蠢事?就算是傻瓜,在報社幹了那麽長時間,也不可能不知道

宣傳部的三令五申。這件事,隻有一個解釋,趙世倫故意千的。他為什麽要這樣

幹?那就隻有他背後的權力網清楚了。

自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城管成了謀體關注的焦點。城管所管的對象,

大多是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商小販。小商小們隨意擺攤設點,任意占道,

對城市的交通以及市客市貌等,有很大影響。一個城市,到處都是烤紅薯烤羊肉

串的攤點,四處彌漫著一股煙味,不管確實不行,可管吧,這些人又都屬於無業

遊民,做一點點小生意,僅僅夠糊口,你掀了人家的攤子,就等於斷了人家的生

路,人家自然就要和你拚命。對待這些人,城管不得不采取一些強製手段,而城

管大多招收的是文化素質較低的人,對權力的理解非常表麵和粗淺,常常以勢壓

人以權壓人,稍稍遇到反杭就動手。權力一旦失拉,什麽事都可能發生。城管使

用這個權力的時候,就不僅僅隻是針對那些違法經營的小商小販,而是擴大到了

所有對他們的行為不滿的人,甚至是他們自認為需要製裁的人。一時間,城管成

了全社會憤怒聲討的對象。

江南省的情況相對較好一些,小事雖然不斷,惡性事件,還不曾發生過。尤

其是丁應平在雷江對小商小販網開一麵,成了全省的典型,共他地區,也有學雷

江經驗的,也有自想辦法的。所以,江南省的城管形象,總體來說是不錯的。即

使如此,省委還是要求省內謀體對城管的報道要審慎。趙德良說,城管部門是存

在一些問題,可這些問題,既有城管部門的問題,也有政府的問題,同時還有謀

體報道的問題。某些時候,根本不可能發生衝突的,就因為謀體對城管一片叫打

之聲,給普通市民造成一個極其惡劣的印象,似乎隻妥和城管發生衝突,就會有

媒體替自已出頭,就能成為除慕安良的英雄。這種傾向,是一個行業的災難。所

以,江南省,一定要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趙世倫竟然不顧省委宣傳部的招呼,一連發了多篇與城管相關的負麵報道。

唐小舟曾經是謀體人,他進入媒體的時候,是中國謀體最講社會責任感也最

講媒體責任的時候。可是,這一切似乎悄然遠去了,如今的謀體,已經淪落為有

奶便是娘的娘子,他們不再講社會責任而隻講經濟效益,隻要能夠引起社會轟動

,他們不再考慮可能造成的後果,甚至不考慮新聞的真實性。唐小舟痛恨這樣的

謀體,或者說,痛恨將謀體引向歧路的領導人。在他看來,趙世倫就是這樣一個

人。

江南日報連續登載幾篇抨擊城管的文章,引起了唐小舟的注意,他將這些文

章收集起來,送到了趙德良的案頭。趙德良立即打電話叫來了丁應平,敲著這些

文章問丁應平,這到底是怎麽回事?你管不管得好這份報紙?你果管不好,我

讓別人去管。

丁應平隨後進行了調查,結果得知,這一係列文章,竟然是趙世倫策劃的。

而他之所以策劃這一係列文章,竟然是因為他妾於的妹妹被城管處罰,他出麵說

情,城管沒有賣他的賬,他腦羞成怒。丁應平已經意識到,留下這個趙世倫,將

會有更多的麻煩,他因此向趙德良建議,趙世倫不適合擔任現職,建議撤換。而

丁應平建議將趙世倫調往廬原市任宣傳部長。趙德良同意了這一提議,表示下次

研究人事問題時,解決這件事。

市委宣傳部長可比日報的總編輯職權大得多,可是,地市級宣傳部長的行政

級別卻比較尷尬。市委書記和市長以及人大主任政協主席,也隻是正廳級幹部,

副書記中,也有正廳級的,卻非常少見。同樣,組織部長和宣傳部長,偶爾也有

正廳級的.那就更加少見了,通常情況下,這隻是一個副廳級職位,又因為這個

副廳職位是市委常委,相對於副市長的副廳級,又妥顯得高一些。由日報總編輯

調任市級宣傳部長,既可以認為授了實職,是提拔,就像朱興邦由宜傳部長改任

副省長一樣,也可以認為是平調,甚至還可以認為是降職。關鍵在於這一調職之

後,會有什麽樣的後續動作。

趙世倫大祝聽說了此事,多次打電話給唐小舟,也曾托了很多人約唐小舟吃

飯。唐小舟很清趁他找自己的目的何在,暗想,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難道你

忘了當初是怎麽打壓我的?這時候,你好意思來找我?對於趙世倫的要求,唐小

舟是一概拒絕,別說是答應和他一起吃飯,就算是接到他的電話,唐小舟也會故

意壓低了聲音說,趙總,對不起,正在開會,我過一會兒打給你。別說過一會兒

打給他,就算是過十年一百年,唐小舟也不會主動給他打電話。

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個趙世倫,竟然走通了劉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