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女人是圈養的鹿群15
鍾紹基說,文周同誌去了。
文周是專職副書記,第三把手。丁應平在雷州的時候,文周就是三把手,現
在還是三把手,在這個位置已經很多年了。雷江有一種說法,文周之所以能夠當
上副書記,是因為他除了會和稀泥,沒什麽別的本事:他之所以在副書記這個位
置動不了,也恰恰因為他沒什麽本事。這次中央黨校的高幹班,最後名單都是趙
德良敲定的,文周名列其中,正是趙德良欽點。這件事,唐小舟非常清廷,他之
所以沒話找話,有自己的目的。
唐小舟說,據說,中央黨校的老師思維非常活躍,有很多出人意料的觀點?
鍾紹基說,是的,尤其是哲學和黨史老師。
唐小舟說,是嗎?可惜我沒有機會,我倒是有些觀點,很想和他們探討一下
鍾紹基說,沒事呀,下次去北京,我可以幫你引薦一下。你想探討什麽問題
呢?
唐小舟說,太多了,比如杭日戰爭時,黨的政策和策略。
鍾紹基說,這個問題,教科書上都有呀。難道你有些別的看法?
唐小舟說,是啊,我有一種感覺,毛主席在判斷杭戰形勢的時候,比蔣介石
清晰、準確。他很清廷,戰爭是實力的比拚,既是軍事實力,更是政治實力和經
濟實力。這三種實力中,日本有的是軍事實力,缺乏的是政治實力,因為他們沒
有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持。沒有政治實力,將直接影響經濟實力。因為政治上沒有
後援,戰爭一定會將日本的經濟施垮,這隻是一個時間問題。也就是說,中國人
的杭日戰爭,雖然沒有軍事實力,但有政治實力,可以利用自己的政治實力,想
方設法消耗日本的經濟實力。日本的經濟實力一旦垮了,戰爭自然就失敗了。中
國共產黨的杭戰政策和策略,都是基於這一判斷製定的。
鍾紹基說,以時間換空間,大概就是你說的經濟實力吧?這一點,毛主席很
多關於杭戰的政策和策略的文章,已經談得很清廷。毛主席說,政策和策略,是
黨的生命。
唐小舟說,對,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上,再來討論杭日戰爭時期,黨的政策和
策略,是不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鍾紹基說,老弟總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觀點,說出來聽聽。 ☆☆ 免費小說
唐小舟說,杭戰開始,共產黨和軍隊可以說非常弱小,國民黨卻異常強大。
共產黨隻有十幾萬軍隊,我估計可能還沒有這麽多,國民黨卻有幾百萬軍隊,共
產黨隻是國民黨領導下的杭日民族統一陣線中一個小派別而已。這樣的小派別,
在這個陣線中,顯然不止共產黨一個,還有其他一些政治派別,同時也包括國民
黨內部的一些軍事派係,例如閻錫山的晉係,李宗仁的桂係,龍雲的滇係,以及
其他一些政治或者軍事派係。這些軍事派係,哪一個都有幾十上百萬人,比當時
的共產黨強大得多。
鍾紹基說,不錯,當時共產黨的軍隊實力,可能遠不如這些軍事派別。
唐小舟說,在當時的形勢下,杭日,肯定是所有政治軍事派係一致的目標。
誰不杭日,誰就死路一條。這其實是不用討論的,有人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這
個人就是汪精衛。汪精衛選擇了和杭日完全相反的路,選擇了和日本人同流合汙
,結果,他敗得很慘,成為了曆史的罪人。當然,還有其他人或者其他政治派別
,選擇了投靠日本人,結果也都一樣。所以說,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政治家,根本
就不會選擇一個必敗的結局。這是要點之一。
鍾紹基似乎有些明白了,問道,要點之二呢?
唐小舟說,要點之二,在杭日統一陣線內部呢?是不是和國民黨緊密團結,
就是惟一出路?共產黨的經曆告訴我們,絕非如此。
鍾紹基說,這大概就是你的立點了。
唐小舟說,我一直在想,國民黨為什麽選擇了正麵抵杭?為什麽不像共產黨
一樣,選擇側後遷回?國民黨的正麵抵杭,可以說是在正麵消耗,而共產黨的側
麵遷回,卻是在側麵發展。
鍾紹基說,國民黨必須正麵抵杭,它擁有一國的資源,如果不正麵抵杭,用
不了多久,日本就會占領中國的全部,那樣的局麵一旦出來,杭戰就失去了意義
,國民黨作為政府也就失去了對全國的領導和控製。
唐小舟說,對,國民黨作為中央政府,它必須正麵抵杭,哪怕明知是巨大的
消耗,他也必須消耗。這是一級政府對國民必須承擔的。可是,國民黨是否就隻
有正麵抵杭一條路可走?這一點,就很有必要討論了。現代戰爭是立體的全麵的
多方位的戰爭,是多種形式的結合。任何一個戰略家,都應該明白一點,一條道
走到黑的戰爭,肯定是失敗的戰爭。可非常不幸,國民黨卻堅持正麵抵杭,並沒
有很好地采取其他形式,尤其是像共產黨那樣,建立敵後根據地。我知道,國民
黨也曾想到過建立敵後根據地。可他們試了試,弄了一些所謂的遊擊隊組織,可
這些組織並不成功,他們最終放棄了。共產黨卻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走得非
常艱難,非常曲折,畢竟成功了。正是借助杭戰,共產黨發展和壯大了自己。用
今天的話,也許可以這樣說,共產黨利用杭戰,經營了自己。
鍾紹基說,這好像也不是什麽新觀點吧2
唐小舟說,可能不是。但我想,共產黨如果不這樣走呢?他會怎麽走,能怎
麽走?恐怕隻有兩條路,要麽走汪精衛的路,不和蔣介石合作,就和日本人合作
。要麽走晉係桂係的路,和蔣介石緊密合作。這三條路,隻有一條路,後來的曆
史證明,是完全錯誤的,那就是和日本人合作。也隻有一條路,證明是最正確的
,那就是既和蔣介石合作,又保留自己的特點和策略,有相對的獨立性。
鍾紹基說,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當時那種形勢下,要能判斷
出哪條路是最正確的,實在太難了。像汪精衛陳公博這樣一些人,都不是傻子,
而且是非常傑出的人。
唐小舟說,是,隻要能夠在社會的頂端領導潮流的人,肯定不是一般人。我
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麽汪精衛沒有看明白,毛主席看明白了?我注意
到一點,像汪精衛蔣介石這樣一些人,是一些讀洋書的人,受的是日本教育。毛
主席呢?受的是中國教育,甚至教育程度遠遠不如汪精衛蔣介石,因為不足,所
以他更加努力勤奮。他對於古代一些東西的研究和理解,恐怕不是一般人所能比
。比如三國史。如果撇開某些因素進行一番比較的話,三國的曆史,和中國杭日
戰爭的曆史是不是有很多相似之處?
鍾紹基說,也是三股力量,而且是對比極其懸殊的三種力量。
唐小舟說,僅以軍事政治力量判斷,曹操勢力如同日本,強大無比。孫權勢
力就如國民黨,雖然遠遠比不上曹操,卻比第三股勢力強得多。最弱的是劉備,
弱得連立足之地都沒有。如果曆史能夠重來的話,曹操應該怎麽幹?聯合孫權,
把劉備先幹掉,然後再和孫權爭天下。
鍾紹基點起一支煙,猛地吸了幾口,說,你這樣一說,我還真有點明白了。
唐小舟說,當然,三國和杭日戰爭,還是有本質區別的。我同時也想,或許
毛主席當年並沒有從三國受到多少借鑒,隻是處境和劉備以及諸葛亮極其相似,
被逼出來的。閻錫山、龍雲、李宗仁那些人,雖然和蔣介石有政治分歧,但他們
同屬於國民黨。隻不過國民黨不同的派係而已,總體來說,他們既會有鬥爭,又
會有共同的政治利益,所以,他們無論怎樣鬥來鬥去,也是在一口鍋裏攪和。共
產黨不同,屬於完全不同的政黨,共產黨如果走閻錫山他們的路,最終不是被國
民黨同化,就是被國民黨消滅。如果被國民黨同化,就隻可能成為國民黨內的另
一個政治派係,其實力,甚至會遠遠弱於晉、桂、滇。像東北係、四川係、廣東
係這樣強大的派係,都能被蔣介石逐步蠶食,何況實力最弱的一個派係。如果不
願成為國民黨的一個政治派係,結局肯定就是被消滅。如此一來,還有什麽好研
究的?既不想當汪精衛,又不想成為國民黨內的另一個閻錫山、李宗仁甚至更不
想成為楊虎城張學良,就隻有另辟蹊徑。
鍾紹基說,有道理,有道理,每次和你談話,都讓我學到很多。老弟呀,幹
脆,我向趙書記把你要來如何?先當副秘書長,過幾年再給你解決。
唐小舟說,好呀,哪一天,趙書記同意放我的時候,我一定到你這裏來。
第二天,唐小舟在市公安局轉了一天,下午回了高嵐,晚上和劉風民一起吃
飯,在家裏住了一晚,次日返回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