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首長? ?第十八卷 第一部結局篇 第一部結局篇05

趙德良說,我本人也同意組織部的提名。今天常委沒有到會的隻有遊傑同誌

一人。盡管遊傑同誌在電話中已經表達了這一意思,但按照組織程序,我們還是

要確認一下他的意見。散會後,請開鴻同誌將情況向遊傑同誌報告一下,並讓遊

傑同誌,把意見傳真回來。另外,遊傑同誌剛才來過電話,他已經去過發改委,

發改委幾位主要領導同誌的意見很明確,全力支持江南省委的工作,隻要王增方

同誌同意留下來,他們沒有任何意見,完全支持。既然常委會大多意見通過,那

昭武同誌就負責通知一下王增方,就由我和昭武同誌負責和增方同誌談話,同時

準備上報中組部和發改委。大家還有什麽意見沒有?

彭清源說,我有一個想法。

趙德良說,清源同誌,你有什麽想法?

彭清源說,在原來的班子裏,王增方同誌因為是下派幹部,雖然掛了常委,

但基本是沒有排名的。就算副書記比一般常委排名靠前,他的前麵,還有市長和

專職市委副書記。現在,讓排名靠後的王增方同誌擔任市委書記,為了便於王增

方同誌開展工作,另外兩位同誌的安排,是不是也應該一起考慮一下?

丁應平立即說,我也正在考慮這個問題,清源同誌先說出來了。王增方同誌

雖然是北京下派的幹部,又是由省委任命的市委書記,畢竟,他以前隻是一個掛

名常委,班子如果不理順,工作開展起來,就會有很多阻滯。在目前這種特殊的

形勢下,對穩定柳泉的局勢,非常不利。

這顯然是一種政治藝術,也是一種決議的藝術。唐小舟暗自猜測,趙德良顯

然是想對柳泉市班子動大手術。可是,他不能將自己的全部想法合盤托出,如果

他說,柳泉市的市委書記擬由王增方擔任,再從外麵調一位市長過去,現市長關

泉調離,不希望出現這一結果的人,很可能抓住其中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環節,

大做文章,從而將會議主題引偏,最後弄出個不了了之的結果。這次常委會如果

不能形成決議,下次是否就能?下次更難,各方麵力量都有了喘息之機,活動會

異常頻繁,勢力拉鋸的結果,便形成了相互的消耗,最終可能形成的是鵲蚌相爭

漁翁得利的結果。

現在,趙德良的方法是,一開始擺明了態度,隻討論市委書記人選,其他暫

時都不予考慮。常委會便被集中在這一議題。等這個議題形成形成決議,後麵無

論出現何種變故,這個決議,都不可改變了。

要不要改變?自然要改變,那是第二步。但這步棋,不能由趙德良來走,一

定需要由別人提出來。

王增方擔任市委書記一旦成為定局.許多其他問題.便接踵而來.最迫切的

問題,恰恰是彭清源和丁應平提出的班子不順的問題。

按理,關泉在班子裏排名第二,張盛恭排名第三,即使調一個無名小卒去當

市委書記,班子也是順的。可中國官場的事,除了職務的任命之外,還有一個實

力問題。實力直接與權力掛鉤,相反,與職務任命的關係,倒小得多。因為王增

方在當地沒有權力根基,他作為市委書記,要同時平衡關泉和張盛恭,難度非常

之大。柳泉的班子如果不更進一步調整,王增方將陷入無休無止的權力拉鋸之中。而且,在相當一個時期內,他一定是班子中的少數派。真的那樣,他這個書記

,就隻是一個空架子了。這恰恰是彭清源和丁應平的話意。或許,這也正是趙德

良的意思。上午,趙德良之所以分別找他們談話,正是在調兵布陣,要求他們在

關鍵時刻,把這一問題拋出來。

這番話,不涉及任何個人,在座的每一位常委,全都是弄權高手,誰都意識

到這是個大問題。

趙德良因此轉向其他常委,問,大家有什麽想法?

其他常委先後表態,話雖不同,意思是一致的,這個問題,省委確實需要充

分考慮,最好是一次到位,免得留下後遺症。

這又是趙德良的政治智慧了,第二個議題,如此自然而然地派生出來,使得

常委會不得不深入地討論下去,甚至不能施。至於這一議題,是否能夠有一個令

趙德良滿意的結果,都已經不是關鍵,關鍵在於,王增方的市委書記提案,已經

獲得通過,他至少已經取得了百分之五十的勝利。

趙德良便轉向馬昭武,問道,昭武同誌,你們組織部對這一點,有過考慮沒

有?

馬昭武說,柳泉的事態發生得太突然,許多事都堆在了一起。在這裏,我要

向省委檢討。這些天,我們組織部差不多是在打亂仗,所有日常工作全部停下了

,突擊解決柳泉的問題。至於剛才大家提到的柳泉市委書記確定之後,其他班子

成員的配備問題,組織部的部長會議,確實還來不及討論。我們沒有做好提前準

備,在這件事情上麵,沒有當好省委的參謀,我要向省委鄭重檢討。

陳運達說,葉萬昌這個王八蛋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我們大家都有些手忙

腳亂,也不是省委組織部一個部門,其他部門,大概也都一樣。現在也不是檢討

的時候,先把問題解決,這才是最重要的。

馬昭武說,剛才大家討論市委書記人選的時候,我就在想,如果真的確定由

王增方同誌擔任市委書記,班子成員,是不是應該作相應調整。我臨時有些想法

,但不成熟,也沒有機會和組織部其他同誌商量。

陳運達便說,成不成熟都不要緊,說說你的意見吧。

馬昭武說,雖說組織部沒有考慮過具體方案,但有些工作,我們是做了的。

祝國華出事後,我們作過一些調查,尤其是針對葉萬昌,我們是摸過底的。從目

前摸底的情況看,存在一種可能,那就是葉萬昌的事,有可能涉及關泉同誌。正

因為存在這種可能,所以,我們為了以防萬一,做過一個預案。

趙德良說,昭武這個組織部長當得不錯,剛才還說沒有準備,什麽事都想在

前頭做在前頭了,這不是準備是什麽?如果我們每一個同誌,都能這樣積極主動

地工作,省委,可能就會少很多被動。聽了昭武同誌的話,我有點感慨,所以說

幾句題外話。昭武同誌,你接著說你們的預案。

馬昭武打開筆記本,說,組織部建議省委安排關泉同誌去中央黨校學習,如

果最終證實關泉同誌與葉萬昌案沒有牽連,那時,他的學習任務也結束了,再考

慮安排具體職務。關泉同誌離開之後,建議調聞州市市委副書記朱若開同誌擔任

柳泉市代市長。

彭清源立即說,昭武同誌這個組織部長當得好,什麽事都做了提前準備。

夏春和說,安排關泉同誌暫時去學習也好。

紀委書記這個也好,等於告訴其他人,關泉很可能是有問題的,紀委正在查

他,隻不過出於某些考慮,暫時不宜在此公開。有了這樣一個微妙的潛台詞,還

有誰敢替關泉說話?不管由朱若開代市長的提名是否通過,關泉去黨校學習,大

局已定。

趙德良在此時問了一句:張盛恭同誌怎麽安排,組織部有考慮嗎?

馬昭武說,有關這一點,省委組織部沒有明確的方案,但有一個基本統一的

認識。

趙德良問,什麽認識?

馬昭武說,如果省委同意王增方同誌任市委書記,關泉同誌和張盛恭同誌,

兩人中一定要動一個,兩個都動需要慎重。留下一個不動,可能更有利於大局。

話雖然不多,卻也已經體現,組織部的提名,是經過極其慎重的考慮和認真

考察的。

唐小舟一直以為,陳運達會在這件事上大做文章,可陳運達的整個態度,讓

唐小舟覺得很暖昧,從始至終,都沒有提出反對意見。餘開鴻也沒有在前麵打衝

鋒,他顯得極其沉默,隻是不得不發表意見的時候,才說幾句表示附合的話。後

來唐小舟才想明白,柳泉市所發生的一切,對於陳運達以及餘開鴻來說,實在太

被動了,可以說措手不及,他們需要考慮的,恐怕不是保別人,而是保自己。就

算開會之前,他們有過預案,比如推出關泉,可會議一開始,有人拋出了王增方

方案,這個方案,顯然比關泉方案要好得多,他們措手不及,來不及提出更好的

方案,隻好靜觀其變了。

第二天,葉萬昌自殺的消息見報,頓時被各大網站轉載。

第四天,王增方給唐小舟打來電話,問明天的談話是怎麽回事。

唐小舟說,組織部談話,自然是關心你。隻有紀委談話才是幫助你。

王增方明白了,說,這都是老弟你幫忙呀。我怎麽感謝你?

唐小舟說,王書記,你這話就不對了吧。我能幫你什麽?你可別亂說,這是

在害我。

王增方說,知道知道,我心中有數。

作者題外話:這一節讀完,隻剩最後一章的最後三節了。心裏想說的話,真

是太多。結果,自己變成了祥林嫂。大概朋友們也會看煩吧。再強調一次,這些

題外話,全都是廢話,不喜歡的朋友,可以跳過去不看。雖然大家可能不看,我

卻偏執地一定要寫,完全是因為在這樣的午夜,有好多話想傾吐。有些話,在小

說裏傾吐了,有些話,在群裏傾吐了,也自然有些話,在那樣的兩個場所都不方

便說,隻好在這裏傾吐。

謝謝你聽我羅嗦。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