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 三大件

汽車有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

底盤**的技術,晨華汽車已經有了,楊榮請保時捷工程師專門幫忙**的中級車的底盤,足夠他們吃上好幾年的了。

不過李逸帆依舊覺得這個不夠,他專門給日本方麵打了個電話,在那邊他有人,他的要求沒別的,就是要馬自達最近剛剛推出的那款阿特茲的底盤技術。

這款車在國內就是後來風靡一時的馬自達6,這款車剛剛推出市場的時候,可是在全球範圍紅極一時。

這款車的底盤是馬自達和福特公司,在日本的研發中心聯合開發的cd-3平台,非常的可靠。

而使用這款平台的馬自達6,更是因為良好的操控性,在一係列的賽事當中,為自己贏得了彎道之王的美譽。

更是被挑剔甚至苛刻的德國媒體評價為日本的寶馬,由此可見這款底盤的優越性。

而到後來這款平台,不光是馬自達在使用,更是用在了福特的蒙迪歐,以及法國標致的c5等車型之上,甚至直到十年之後,福特推出的新車型的底盤平台,都是從這款平台演化而來。

所以對這款平台,李逸帆可以說是誌在必得,他在日本有那麽多的幫手,想要搞來這款車的平台參數,不是什麽難事。

剩下的**,就要看自己的工程師們的技術了,搞正向研究,在咱們國內才剛剛起步,但是搞逆向研發,說白了就是山寨,咱們可是搞了幾十年了。

至於變速箱,有了周元超和他的團隊的加盟,李逸帆一點也不擔心。

dsi本來就自有4at的技術。而在2003年左右,4at在國內還是自動變速車型的主流配置,自有一些高端的車型才使用5at。

而且現在4at變速箱的技術。很多都已經過了專利保護期,咱們國內現在生產不出來。實在是因為三個方麵不過關。

一方麵就是材料,另外一方麵就是加工,還有一方麵就是tcu,也就是自動變速箱的數據積累。

但是這些對他而言都不是問題,材料的難題,他現在就有一家特殊金屬冶煉公司,所以自動變速箱裏需要的一些耐高溫。耐磨金屬,對他而言不是問題。

加工方麵他也不擔心,以前咱們是因為機床精度不夠,所以在精加工方麵。差著一籌,所以才搞不住耐用的高精度自動變速,但是現在機床,在他去了日本一趟,和小林搭上了線之後。也不是問題。

現在幾乎每個月,小林都會從日本給他搞來好幾台高精度的機床,有些是目前最先進的,?有些不是,不過對他?而言都剛好夠用。不用怕被日本人卡著脖子。

至於tcu,這一點就沒辦法了,隻能靠大量的數據積累。

發動機相當於汽車的心髒,ecu就是汽車的大腦,而tcu則相當於汽車大腦的左腦,這種控製芯片,會根據駕駛著對油門的踩踏深度,來進行急加速,降檔,或者省油升檔的自我判斷,和發動機配合是關鍵。

這些就需要數據的累積了,在十幾年之後,之所以咱們國內的汽車企業還製造不出合格的變速箱,和人家比差的就是ecu和tcu數據的積累。

說白了就是咱們的汽車公司,在研發方麵的投入不夠,舍不得話大價錢投資在研發方麵。

就比如這tcu所需要的數據積累,這可是人家歐美日本用了上萬名工程師,花費了幾十年積累下來的數據。

然後把數據錄入電腦,在利用設計好的程序來建模,讓刻錄芯片,讓芯片具備能夠讀懂駕駛員意圖的邏輯能力,說白了就是一種最簡單的人工智能。

而想要建成這樣的人工智能程序,你需要最原始的數據積累,往往是天量的。

幾十台車在幾年之內,不停的跑,累積下來,才能采集足夠這樣的數據。

後世在整個華國,出了收購了dsi的吉利之外,恐怕也就是逆天的byd,搞出了這樣的東西,並且自己搞出了雙離合變速器,才算解決了國內汽車製造企業,一直沒有能力生產自動變速箱的問題。

byd算是埋頭苦幹的典型,人家的老板就是搞技術出身的,所以甚至技術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而且人家也舍得在技術研發上下本錢。

反觀國內的其他汽車製造企業,就沒有這樣的覺悟了。

一汽,上汽沉醉於合資車給他們帶來的豐厚利潤當中,根本就不屑與搞研發,一個研發項目就比如自動變速箱這樣的項目,往往需要投資幾十億,而且還需要好幾年,最後還不一定能搞成。

如果搞成功了還怕別人來摘桃子,搞不成還要被對手樹立為攻擊的典型,所以何必呢?

有那幾十億,大家吃點喝點,豈不是更好?

至於私企,則是搞不起,畢竟這可是大投入的大項目,對資金的壓力很大。

byd敢搞,那是因為人家不光是做汽車的,還有電池,和電子項目的利潤來支撐,其他的企業則根本就玩不起。

吉利走了收購路線,撿了個大便宜。

長城幹脆就掩耳盜鈴,指望著外國企業來給自己提供配件,結果在h8的項目上,就直接被德國人給卡了脖子,那才如夢方醒。

所以現在李逸帆從起步開始就未雨綢繆,這三大件必須要自己搞。

變速器有周元超的加盟,他不擔心,周元超和他的團隊隻要過來,肯定會從dsi那邊帶相當多的數據過來,剩下的累積數據,那就自己來好了。

別人怕投入,他可不怕,現在的他剛剛從陳傑希哪裏搞來了二十幾個億,還不知道怎麽花呢!

放在銀行裏發黴,可不是他的習慣。

剩下的就要數發動機了,這一塊王忠發幫他從?原來的省城汽車那邊?挖角過來了一幫搞發動機的元老。

這批人都是在楊榮時期,就在公司裏搞發動機的,楊榮從日本三菱手裏引進4g的項目,這幫人就有參與。

三菱是不壞好心,把送來的4g發動機,閹割掉了可變氣門正時技術,不過這並不能掩蓋4g係列發動機的光芒。

要知道這款4g係列在原來的曆史上,不光是國內自主發動機的鼻祖,甚至後來居上的韓國人,在研究汽車發動機的時候,也是靠著這款4g係列起步的。

甚至在十幾年之後,日本人在給這款4g係列換個發動機缸蓋缸體,加上渦輪,就能讓這款發動機的功效立馬提升好幾個檔次,由此可見這款發動機的好處。

在新的晨華汽車裏負責發動機研發這塊的是一個叫梁啟明的工程師,四十多歲,以前在哈理工當教授,一直沉浸於發動機領域。

後來被楊榮挖角過來,負責晨華汽車的發動機項目,已經搞了好幾年了,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帶的人馬也非常成熟。

如果不是因為楊榮和齊滿天之間的爭鬥,他們的科研小組馬上就要到了出成績的時候了。

“老梁,我對你沒別的要求,錢我管夠,你們就放心大膽的搞。其實日本人的可變氣門正時技術,物理上的變化,在都懂,就是加上那麽兩根正時鏈條而已,可是關鍵在於他們的ecu,說白了就是數據積累,讓電腦自行判斷,氣門開閉合的時間和角度,然後通過關聯裝置控製這個時間和角度,掌握進氣量的問題。”

李逸帆的話讓梁啟明對他是刮目相看,這個小老板還真是和王忠發說的一樣,是個人精,人家是什麽都懂,不是半桶水。

“沒錯,老板,咱們差的就是數據積累。隻要你的錢夠,哈哈,我的試車員們就敢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機的跑,我可以組織二十台,甚至五十台車一起跑,隻要你給我一年的時間,我就能給你把可變氣門正時技術拿下。”

以前差什麽,不就是差錢嗎?一台車一年二十四小時不停的跑,你試試,光是試車員的薪水,還有油費,一年下來就上百萬,這樣堅持幾年,有幾個老板敢這樣投入。

現在人家小李老板說了,錢管夠,那還怕啥,老子敢組織一百五十個試車員,五十輛試驗車,三班倒跑一年。

你們歐美工程師幾十年的數據積累,老子一年就能給你搞定。

李逸帆哈哈一笑:“老梁,錢不是問題,可是你可不能那試車員的生命開玩笑,還有你們這些工程師,可是咱們公司的財富,你們也要注意身體。”

“李總,你就放心吧,我們身體可好著呢。”

一個二十多歲的工程師喊道,引來周圍的人一陣大笑。

確實大家的身體不是問題,以前搞科研,就是差錢,不敢放開手腳,現在有個這麽肯花錢的老板,那還怕啥?

新公司是欣欣向榮,大家也是憋住了勁,都想在最快的時間內,搞出成績,來證明自己呢。

三大件都有了著落,李逸帆也算是鬆了口氣,這個晨華汽車到了自己手上,初步算是穩下來了!

他接手的時候,中華汽車的研發已經是進行到了一半,現在?有了他的資金注入,那就是事半功倍,剩下的就等一年之後見成果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