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米爾格·蘭姆曾說過:“人類是一種視覺動物,而人的眼睛就是其內心狀態的真實反映。”因為人的眼睛通常與自己的心理息息相通,所以心理學家們也將眼睛稱為“五官之王”。而訓練有素的FBI警員更是能夠通過嫌疑人眼神的變化,來準確地判斷出嫌疑人的內心變化。

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與萊溫斯基的性醜聞被曝光後,克林頓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萬眾矚目的美國領袖,他必須要做出反駁,來維護自己以及國家的聲譽。但美國FBI在深入研究了克林頓向陪審團陳述證詞的過程後發現,克林頓在說話的時候,眼睛時而明亮有神,時而暗淡無光,有的時候還能明顯看到他的眼眸內縮,眼部肌肉微微縮起的樣子。這是為什麽?原本自信驕傲的總統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截然相反的眼神呢?最後的調查結果顯示:但凡克林頓的眼神開始迷離,失去神采的時候,就是他說謊的時候。雖然他貴為總統,但總歸還是一個人,一個會心虛、會膽怯、會焦慮的人。

我們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它對事物的敏感性和反射性極其強烈,因此人們的心理波動亦能通過眼睛向外界傳達出。所以FBI在審訊嫌疑人時,經常利用眼睛的這一特性,揣摩或感知對方的情感或意圖,並從中發現存在的問題。以下是FBI多年審案時總結出的經驗心得,希望能與讀者共勉。

心得一:眨眼頻率先慢後快,是重要的說謊信號。

一個人說謊時,他的眨眼頻率首先會下降,因為他想保持冷靜,使自己看上去“不留痕跡”,以便“睜著眼說瞎話”。然而,隻要說謊,人就會控製不住地感到焦慮、擔心,這種情緒下,又會情不自禁地快速眨眼。因此,眨眼頻率先慢後快,是重要的說謊信號。

心得二:目光空洞、眼神遊離不定,是最典型的說謊標誌。

人在說謊時,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負罪感,他們非常害怕自己的謊言被拆穿,所以,出於保護自己的目的,人們在說謊時會下意識地回避目光接觸,眼神看起來要麽空洞,要麽遊離不定。因此,FBI碰見這樣的嫌疑人時,一般都會倍加耐心。因為他們很可能會在嫌疑人口中得到更多的線索。

心得三:眼神的方向也能夠暗示嫌疑人所說內容的真假。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大衛·李伯曼教授研究發現,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當人們的大腦進入記憶搜索狀態時,眼睛會先向上、再向左轉動。而如果當一個人嚐試去編造謊話時,眼球的運動恰恰相反,會先向上、再向右轉動。

所以,如果你想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可以問他一些必須要回憶才能想起來的細節問題。如果對方不經思考就看著你的眼睛馬上回答,說明他在講述一個已經編好的謊言;如果他的眼睛先向上、再向左轉動,說明他在回憶真實的情況;如果眼睛先向上、後向右轉動,說明他正在編造謊言、準備騙你。

心得四:眼眉的變化,也是FBI偵破案件的重要線索。

FBI的精英們在長期的研究和實踐過程中發現,眼眉的變化可以傳遞出不同的信息。通常而言,眼眉姿勢主要有以下四種:

1.眉毛和眼睛都沒有太大變化,這意味著嫌疑人心情很平靜。所說的話,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2.眉毛不動、眼睛睜大,這意味著嫌疑人此時的心情很憤怒且帶有震懾意味,這有可能是FBI警員的提問觸犯到了他們的“心理禁區”,如果FBI的警員繼續刺激對方,很有可能會令對方的情緒失控。當人的情緒開始失控時,他就無暇編造謊言了。所以FBI如果趁勢發問,很有可能會挖掘出更多有價值的線索。

3.眉毛抬高、眼睛沒多大變化,這意味著嫌疑人對警員所說的話或指令表示認同或服從。每當FBI的警員看到嫌疑人做出這樣的動作,他們就會繼續順藤摸瓜地就這個問題追問下去。

4.眉毛抬高、眼睛睜大,這意味著犯罪嫌疑人很驚恐。當FBI警員拆穿嫌疑人的謊言時,他們經常會看到嫌疑人的眼眉會做出這樣的變化。而這一變化也令他們更加確定,嫌疑人之前一定是在謊言。

心得五:堅定的目光很有懷疑的必要。

有的說謊者在說謊時會下意識地回避對方的眼神,不敢與對方有太多的眼神交流,而有的說謊者則偏偏喜歡反其道而行之,他們會在說謊時牢牢地注視著對方,想由此獲取對方更多的信任。所以,堅定的目光也會是謊言的偽裝。

在FBI看來,無論嫌疑人的眼神是回避還是直視,隻要有別於自然狀態下的眼神,都有說謊的嫌疑。尤其是在嫌疑人直視著FBI警員,而他的眼睛卻連眨都不眨一下的時候。

心得六:瞳孔的變化。

當人們的眼睛受到光線影響的時候,瞳孔會發生變化;當人們的心理發生變化的時候,瞳孔同樣也會發生變化。當一個人說謊的時候,他的內心難免會情緒波動,這時交感神經就會起作用,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冠狀動脈擴張、血壓上升等,所有的這一切變化都是人的主觀意誌無法控製的。因此,無論嫌疑人的表情看起來多麽淡定,他的瞳孔是不會騙人的。FBI警員隻要仔細盯著他的瞳孔看,就能看出嫌疑人內心是否有波動,是否說了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