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中緬邊界問題

中國政府根據印度東北部7個邦的歸屬問題全民公決的結果和聯合國1370A號決議,接受了關於印度東北部7個邦申請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請求,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特別會議討論決定批準這一地區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申請,並從1956年6月16日起,正式把該地區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在這一地區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山南特別行政區,整個特區的隨有民族和中國其他56個民族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利。

中央人民政府表示將大力扶持山南特區的發展的力度,優先發展山南特區的經濟,文化。並決定免除山南山南特別行政區10年上交中央財政稅收任務。

基地黨委很早就對山南特區大規模經濟建設進行規劃。這個規劃早在1953年就由李大為代表基地黨委提交給了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這個規劃通過國務院和有關部委的充分論證,認為確實可行,因此在山南特區成立後,馬上按此規劃實施。一些中直企業和各省市率先進入這一地區,對山南特區進行對口包幹的支援。總之條條塊塊齊上手,掀起了一個建設山南特區的**。

功勳卓著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機械工程兵師,在1952年8月就修通了從青海省西寧市到西藏拉薩市全長1937公裏青藏公路,又轉戰到西藏阿裏和新疆完成了藏新公路的建設,當對印戰爭打響以後,這支特別能戰鬥的機械工程兵師,配合反擊部隊轉戰千裏,逢山開道,遇水搭橋,現在又開始了更為艱苦的藏山(拉薩-山南特區)這條戰略公路的建設。僅用兩個月的時間就修通了從那措縣至提斯浦爾近200公裏的簡易公路。一支支建設大軍通過西藏南,通過雅魯藏布江,通過東巴基斯坦吉大港向山南特區開進,山南特區各地,尤其是山南特區雅魯藏布江兩岸,(原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後稱布拉馬普特拉河現已經廢除統稱雅魯藏布江)安營紮寨。從此,這裏成了中國最大的移民區,集中了全國各地的移民,中國各地文化山南特區進行交融,各種文化的雜交必然會生產出新的最具有活力的移民文化,這種移民文化是最具有活力和創造力的。

鄧峰致電最高首長,建議中央從現在起就組織動員貴州後世那些石漠化地區和陝甘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人口有計劃的大批移民疏散到山南特區,改變山南特區民族人口的比例,加速漢化這一地區,要鼓勵和當地土著通婚。同時對貴州石漠化地區和陝甘水土流失嚴重地區進行封山育林,恢複那裏的生態植被,減少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黃河的水變清。

最高首長對這個建立在印度洋地區的特區戰略意義的認識當然是高瞻遠矚,對於特區的最高領導人鄧峰給予了全力的支持,對於山南特區各方麵的建設,理所當然的給予了全方位的指導和大力扶持。

陳晶麵對這塊鄧峰在這可以呼風喚雨的新的領地,她當然不會放過,她親自帶領藍天農場的精兵強將搶占這和巨大的市場。把沈陽的現代農業示範區一部份直接搬到這裏一部分,建起了大型的養雞場,奶牛場,養豬場,飼料廠,大型的現代化農場。同時把現代農業技術傳授給內地移民和當地的土著人。幫助他們建立起一批蔬菜、肉,蛋食品基地。讓他們盡快的紮下根,富裕起來。因為這是社會主義國家,但絕允許,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來壓迫剝削沒富起來的人。

木材加工廠,開始對這裏的原始深林進行間伐,把經過初加工的木材裝船運往祖國各地;石油鑽井隊和鋼鐵企業開進了迪格博伊和迪布魯格爾納姆魯普組成一工業區。一些勞動密集型的服裝加工業,玩具製造業,進入了山南特區增加當地土著人的就業。這裏的高等教育比中國其他地區好,一批批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被分配到祖國內地,改造他們的文化基因。

一條從東北杜姆杜馬鎮,至西南直通東巴基斯坦的吉大港,貫通特區東北至西南高等公路和一條從西麵的西裏古裏縣,沿著雅魯藏布江橫穿東西,到杜姆杜馬鎮高等級公路,這兩條象放倒了v型的兩條高速公路,把象一隻飛翔的鴿子一樣的山南特區連了起來。兩座大型機場分別在山南特區南部米佐市(原米佐拉姆邦)和特區北部古瓦市(原古瓦哈提市)建成。

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雅魯藏布江水電站正在施工之中即將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中國終於可以在雅魯藏布江上遊修建大壩,再也不用像後世那樣擔心印度不滿而不敢修建了。在也不用煩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向印度表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不會做任何有損於臨國利益的事情。”那些狗屁話了。

一座座現代化工廠,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琳琅滿目的商業街,速發展的山南特區為中國在南亞,在印度洋地區,樹立了良好形象。不管是移民還是山南地區的土著人都為自己是中國山南特區的一員感到自豪。

中國山南特區成立時,周邊的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都前來參加成立慶典,鄧峰分別對前來慶典的尼伯爾,錫金,不丹,巴基斯坦,南亞人民共和國和緬甸的領導人談了有關邊界問題。提出了有關中國一攬子解決的方案,大多數國家都表示接受中國的方案。

新中國成立初期,同鄰國間存在著許多曆史遺留的邊界問題。有的是同一些國家的邊界從未正式劃定過,有的則是同一些國之間一部分邊界在解放前劃定過,但仍有一部分沒有劃定。即使是已經劃定的邊界,也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為了修睦四鄰,周恩來總理傾注大量心血,親自解決曆史遺留的邊界問題。為了給新中國創造一個和平安定的周邊環境搞好國家建設,不得不委屈全。

但是這一切隨著基地來到這個時代,一切都發生了改變。通過抗美援朝戰爭台W的解放戰爭,基地黨委對中國核心利益的原則是,不管對誰領土問題寸土不讓,未化定的正式劃定,以前劃定的不合理的推倒重來;帝國主義列強強加給我們的那些不平等條約一律推翻。為此鄧峰,李大為等人多次和中央的主要負責同誌談過。鄧峰和李大為的意見得到了最高首長堅定不移的鼓勵和支持。

在山南特別行政區成立大會後,鄧峰在梅加拉省西隆市東郊那座蘇格蘭風格的古城堡裏,最後一個會見了前來祝賀山南特別行政區成立的緬甸總理吳巴瑞。

緬甸總理吳巴瑞對中國山南特別行政區成立再次的表示衷心的祝賀。

鄧峰作為特區黨政軍最高領導人對緬甸總理吳巴瑞在百忙之中能前來參加中國山南特區成立大會表示感謝。

雙方寒暄了幾句後,進入了正式要談的話題。

鄧峰單刀直入的說:“我是軍人,不會更多的外交辭令,今天趁你來山南特區參加慶祝大會的機會想和你就中緬兩國邊界問題交換一下意見,中國同一些鄰國都存在未定的邊界問題,有許多曆史原因,首先是帝國主義的長期侵略所造成的。中緬邊界問題就是英帝國主義遺留下來的,中緬兩國政府對此都不負直接責任。但對於最容易引發爭議的邊界問題,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那樣我們就不能一心一意的進行經濟建設。總理先生,你也知道對於邊界問題中國一向主張根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通過談判合理解決這些問題。當然通過談判有時也不能解決全部問題,那怎麽辦呢?那樣也隻能采取象印度這樣的方式來解決了,這是我們誰也不願意,但又不得不采取的一種方式。”

“鄧主任,首先我有個疑問,你是代表山南特區地方政府還是代表中國政府和我談有關我們兩國之間的邊界問題呢?”緬甸總理吳巴瑞滿腹疑問的質問道。

“總理先生,這是個常識性問題,地方政府有權談邊界問題嗎?鄧峰反問道,“我是做為中國政府的全權代表同你談這個問題。”接著鄧峰十分嚴肅的說:“1885年英國統治緬甸後,為了擴大它的殖民領域在中緬邊界問題上製造了很多糾紛,借機侵占中國領土;同時邊界問題也嚴重的影響了中緬兩國人民的民族感情。所以我希望我們雙方都能抱著現實的態度,通過友好協商,公平合理的解決邊界問題。”

緬甸總理吳巴瑞看著這個在一個星期理就把印度撕成三半的中國軍人說:“現在中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緬甸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人弱言微。我們希望你們中國能提出一個能使我們雙方都滿意的方案。”

鄧峰說,邊界問題是本著雙方平等的原則。和國家大小沒什麽關係,是誰的就是誰的。不能因你小就可以多占點,也不能因為我大就得多給小的點。既然你說了讓我們提出一個能使我們雙方都滿意的方案。那我就先談個大概的方案吧”

鄧峰停了一下說:“中緬邊境線長達2000多公裏,有三段未定界存在著問題。 第一段是佧佤山區的一段。英國於1934年派軍進攻班洪、班老地區,遭到當地佧佤族人民的抵抗。1941年,英國乘中國抗日戰爭最困難的時期,以關閉滇緬公路作為手段向國民黨政府施壓,同國民黨政府於1941年6月18日用換文方式在佧佤山區劃定了一條對它片麵有利的邊界,將班洪和班老轄區的一塊土地劃入英國領地。這就是所謂“1941年線”。你們緬甸獨立後,繼承了這個協定,把班洪和班老地區的土地,被劃入緬甸的撣邦。‘1941年線’是英帝國主義采取極其不道德的手段,乘人之危所簽訂的不公道的條約。

緬甸總理吳巴瑞表示:“我充分的理解貴國政府和人民對於1941年線的不滿情緒,但是鑒於這段邊界已經通過當時代表中國國家政權的國民黨政府和英政府以換文劃定了,因此要求貴國政府予以承認,並請求貴國政府撤出1941年線以西地區的貴國軍隊。

鄧峰想到後世60年中緬簽訂的邊界條約,中國委屈的放棄對該地區的主權。頓時義憤填膺的說:“不行!1941年線必須廢除,那是在中緬兩國人民都不能做主的情況在,英國那夥王八蛋強加給中國人民的。”

“不管怎麽說‘1941年線’那是已經簽訂的邊境條約。”吳巴瑞不緊不慢的說“如果貴國政府否定1941年線,就要修改條約或者重新廢棄這個條約,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過去曆史上所有劃界的條約都是可以改變呢?”

鄧峰點了點頭說:“你的理解很正確,隻要是不平等的,要是隻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不管是誰簽的都要推到重來。”

“主任先生,你剛才說過對於邊界問題中國一向主張根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通過友好協商,公平合理的解決邊界問題。這和你剛才說的都要推到重來,是不是相互矛盾呢?”

“一點都不矛盾,通過友好協商解決邊界問題的前提是公平合理,失去了這個前提就失去了友好協商的基礎。所以對於不公平不合理的條約必須推到重來。”

緬甸總理不作聲在心裏默默的看著這個蠻橫的軍人。

“好了,我今天把話說明白,把問題擺清楚,表明我國的態度,通過談判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采取象印度這樣的方式也解決問題的手段之一。總而言之邊界問題是要解決的。你們回去想明白。看怎麽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