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8 轉行

李世光是地質勘探界的泰山北鬥,他這一生唯一沒有涉足的地方就是大西北,能在有生之年踏足大西北,了卻自己的多年心願,給自己的人生榮譽再添一筆,給國家民族企業發展加磚添瓦也足以慰了此生。

劉十三回到兔兒嶺給勘測隊安排了濃重的迎接儀式,勘測隊的設備也是借用孫雲海警衛營外加雇傭私人汽車兩天後才能送到,為了安全走的比馬還慢,

這年頭到處打仗,哪裏有人管修路,裝備安全第一,在這偏僻大西北壞一個零件可沒地方補去。

地質人員工程師和鑽探隊除了必要跟著車隊的人員,其餘人都是單獨汽車先送到兔兒嶺山下。

旬縣城什麽時候來過這麽多汽車,唯一的一輛汽車還是縣長劉子光的座駕,縣城裏的居民都是第一次見這麽多汽車,把縣城的街道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

兔兒嶺現在已經揭開了早些年的神秘麵紗,給後山農場開了單獨一條路,原有的後山和前山,還有學堂,池塘和原有的耕地山地林地都被圍牆圍了起來,作為形意門和劉十三培養計劃的基地。

在熱鬧了兩天後,劉十三安排了郭栓虎帶隊負責李世光的勘測隊安全,自己的老丈人張果老張老三負責雇傭的民工運送設備,然後帶著各部長把這些人送進了深山。

還是後場,由於兔兒嶺的改變,現在開會的人員在老辦公室裏都坐不下了,從下午開始就在後場上各部長和各元老,以及能說上話的都集合在後場,準備召開大會。

兔兒嶺現在沒有軍事單位,都掛名在縣保安團名下,就連軍餉和夥食都是劉子光的縣政府給報銷,裝備也由政府給解決,就這一項就給兔兒嶺的財務卸下了一座大山,才能全力發展各處生意,四處開花。

劉十三向眾人介紹了陳伯仁,陳伯仁是早上被車接來的,孫雲海的警衛營車輛已經都成了劉十三私家車了,好在油料劉十三都給司機報了,

不然就這一項孫雲海估計也非常難看,這兩年的發展,兔兒嶺上下都對劉十三信心滿滿的,不為別的就為生活越來越好。

沒有誰願意當土匪或者掛土匪名生活著,更何況是形意門,天下數一數二的大門派。

劉十三正式的向大家提出了公司的設想,並把所有人都納入公司的範疇,除了未滿十六周歲和年齡超過五十五的老人,都將會安排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按月領取薪水。

這種新奇的生活方式讓很多兔兒嶺的老人們接受不了,他們在這裏生活了一生,都是為了生活,都是為了這個大家庭,都是供給製,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

這種製度隻適合封閉的生活方式,兔兒嶺現在形勢變化,這種生活製度已經跟不上了。

就拿劉十三設立的這些老部門來說,財務部部長馮四,建設部部長自己老丈人張老三,保衛部部長吳析都沒有領過一分錢工資。

大家都為了兔兒嶺這個大家盡心盡力。劉十三不想虧待他們,隻能用更先進的公司製度來接替原有的供給製度。

順福綜合股份有限公司,法人劉子光,下設各部和各分公司,原有的部長都有陳伯仁給配的副手,以便讓他們盡快熟悉工作流程。

陳伯仁是總經理,總管公司所有事物,劉子光是董事長,劉順福是銷售部部長,人力資源部部長是劉十三兼任,財務部還是馮四任部長,生產部的部長是劉子光兼任,保衛部的部長當然還是吳析,

這還隻是一個初步的架構,在日後運行過程中還會經過磨合和添加或刪減必要部門。

劉十三經和吳析的爺爺,形意門當代第九代掌門人經過幾天的交流,大概明白了現在形意門的形勢,

由於以前劉子光對外擔著兔兒嶺大當家的身份,所以一直沒有接替形意門第十代掌門人位置,吳析作為第十一代接班人,也是作為兔兒嶺山寨掌櫃來培養的,就看吳析爺爺先上天堂,還是劉子光先掛了。

山上來了個劉十三,正中劉子光和吳析爺爺的下懷,就把劉十三和吳析分開走兩條路,各自擔起自己的責任,他倆誰都沒想到,最後劉十三會走出這麽一步路。

吳析已經接受了自己保衛部部長的身份,他知道自己不會比劉十三做的更好,直接就跟劉子光和他爺爺提出了讓劉十三接形意門掌門的提議。

形意門在兔兒嶺的人員隻有內四門和一個外門曾姓,其餘外門七姓都散落在外,由於形意門傳男不傳女,所以嫡係傳人也不是很多,基本都是父傳子,

還有就是刻意挑選前山有潛力的男孩或者兔兒嶺周邊孤兒作為培養對象,作為外係傳人,形成了現有的六大家,十二小家。

吳析和四峰還有曹剛,魯明,曾超都是六大家子弟,四彪和十二太保都是十二小家的子弟,其餘保衛部人員和連隊裏的一些個人基本都是形意門子弟,當然大部分還是普通兵。

形意門的外功已經向這些人開始傳授,羅玉璋原有保安團的人都在練習。

形意門以現有的兔兒嶺大院為基地,作為形意門的主宗,在劉十三的極力推動下外功也開始向還在學習和訓練的兒童們也開始傳授,內功運行心法將傳授給最傑出的那些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