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修路剪彩大放光芒

由於,呂青雲的大力運作,再加上市委書記和其它領導的支持,修路的資金,還是拔下來了。於是,修路的事情正式提上日程了。

於是,呂青雲專門召開了一個會議,討論修路的剪彩等問題。李大全提議請一些電台記者,請來一些報紙的記者。

呂青雲說了。‘這個請記者的事情就由李大全去辦好了,記著,一定要把各個報紙和各個地方電視台都請過來,不要怕浪費錢。’

會議上大家討論了邀請的名單,還有相關活動的細節,最後呂青雲將這些事情全部交給辦公室主任季廣大安排。到時辦好向他匯報就行了。最後黨辦主任李大全提道“呂鄉長,按照慣例來的人到時有紀念品,您看我們準備什麽呢?”

有人說“按過去的慣例每人發個紅包”,還有說“現在流行購物券,”不一而論,最後大家都看著呂青雲,

就發購物券吧。而且,這一回,咱們要加大力度,

讓呂青雲沒想到的是,他一說,大家全部表示同意。真是始料未及,自己有這麽大的號召力,呂青雲有點懷疑,

於是會議在大家興高采烈中結束了。

今年呂青雲有自己的打算,他要在今年參加自學考試,還要去學習駕駛,所以他想有些事定下來就讓下麵的人去辦,自己不出麵他們一樣可以辦好,不去費那個神了,反正現在一切都已走上正規,雖然是二把手,就要有二把手的工作方法,不能事事都親力親為,別人也因此能獲得表現的機會,

雖然,他還不是第一把手,可是,計長龍已經把他當成重要人物了,什麽事情都讓他去做。。

書記計長龍親自去請縣委書記委南城來剪彩。可是,他到縣政府,卻根本沒有找到縣委書記委南城。

給他打電話,他也不接。

計長龍灰頭土臉地回來了。他給呂青雲說了。‘書記,我沒有請到,咱們會議沒有縣委書記怎麽辦’呂青雲在心裏一笑。‘這個事情,我來試試吧。’

呂青雲知道自己一個人請不動縣委書記委南城,於是,他又先找了組織部長孔鐵嶺。呂青雲請了孔鐵嶺。呂青雲說了。“孔部長,咱們一起請縣委書記吧,我的麵子不夠大,所以請你一起請他。”

孔鐵嶺拍拍呂青雲的肩膀。“你說了出來,我就去試試吧,再說,我的麵子也不一定管用。”

兩個人去了縣委書記辦公室。見到了縣委書記委南城。縣委書記委南城本來是不願意來參加什麽剪彩活動的。可是,他看見了孔鐵嶺,他的臉上就掛上了笑臉。

“我一定參加,我一向是支持修路的。”

呂青雲給縣委辦的秘書孫達城打了個電話,說了自己要去學車的事,想請他給找個駕校和教練,因為自己還在上班,有時候不能像社會上的人一樣時間自由,想請他給幫個忙。

“嗨,我當什麽大事,放心吧,你老弟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一次準給你辦好!”孫達城在電話裏爽快地答應了,“老弟,什麽時候過來聚一聚!”

呂青雲在電話裏順便把請他到時來剪彩的事說了,

“哎呀,老弟呀,你們到時去的都是領導,我一個小跟班去上不台麵啊!”孫達城在電話裏很高興地推諉著說。

“孫秘書,你這是批評我不夠誠心,過兩天我到縣城親自給你送請簡!”呂青雲也笑著說。

孫秘書連說不敢不敢,到時要是老板不安排別的事一定去。這種『露』頭『露』臉的事誰都喜歡,何況又有領導出席。

隨後呂青雲又給原來的鎮中學校長江支持打了電話,江支持。

現在已經調到縣教育局做了副局長,電話裏呂青雲問了自學考試的有關事情。說出自己想報名,現在想先拿教材來學習的事。

“呂鄉長,報名我幫你報了,你什麽時候方便來取書就行了,考試在每年的4月份和10月份,有空你過來找我就行了!”

呂青雲的修路開工儀式如期舉行,地址就在鄉『政府』的街上,靠省邊,交通便利。當天,縣裏的四大班子領導齊齊到賀,一時間彩旗飄飄、鑼鼓喧天,人聲鼎沸,場院麵是宏大壯觀。會儀式由鄉長

呂青雲主持,

先請縣長、縣委書記分別講話,

縣委書記委南城開始講起話來。

“要先富,先修路,修路關係一個鄉的發展,有了寬敞的柏油路,就是一條財富路。……”他的講話聲音一停下來,下麵就響起熱烈的掌聲。

這個掌聲特別整齊,嘩嘩……掌聲就如雷鳴一樣響。其實,這個掌聲歡迎是呂青雲專門指導過的。這個掌聲一定要響亮,一定把兩隻手都要拍紅了。

李大全專門請了一班學生,烘托氣氛。這些學生是大學學生會的人物,每個人都特別擅長這個掌聲。

最後由呂青雲宣布開始,參加的各個方麵代表紛紛一齊開剪,最後由漂亮的禮儀小姐拿走。

鄉委書記計長龍致辭,再往後,呂青雲講話。

一行人興致勃勃地走一路看一路,有的還故作親切與工人交談、合影,記者雲集,其中有不少是特意請來的。李大全特別請來了,青龍地區青龍電視報的記者,於美麗。還請來了許多知名人物。

書記、縣長以及一些農民代表對著鏡頭是侃侃而談,場麵一時秀到極點!

最後來賓被邀請到鄉『政府』用餐,菜肴材料以當地綠『色』食品為主,吃的是眾人紛紛讚不絕口,臨走當然少不了帶走特『色』產品留作紀念。

整個活動圓滿結束。反響巨大,

整個活動和成果看得那些兄弟鄉鎮的領導是眼熱不已,拉著呂青雲裏的幾個主要領導是問個不停,紛紛表示要取經。

第二天,周邊幾個城市的各大媒體和電視台紛紛報道,“

連省城的媒體也在隨後趕來,要求采紛。呂青雲把這一切全部推出,不願意再出風頭,但即是如此,鎮裏接受采訪的領導和接受采訪的菜農、養殖戶都是大力的鼓吹呂青雲的功勞,當然有誇大的成份,但是他們內心是真心的感謝呂青雲的。

後來,有的記者聽說呂青雲是所謂的“賣梨鄉長”,更是一致要鄉裏:采訪呂青雲。實在拗不過去的呂青雲隻得答應了。但是他在采訪時沒有誇誇其談,沒有大道理連篇,基本是實事實事,有的還刻意低調。最後記者們才真正的認識了這位“平民鄉長”、“經濟『政府』”的領頭人!紛紛讚不絕口,在報道中更是大肆描述,一時間呂青雲聲名鵲起!呂青雲沒想到低調反而主動地調動了他們積級性。

這下子,呂青雲的名聲很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