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鳳鳴才聽鄭明揚說,鄭明揚的媽媽來學校找了他們班主任老韓,鄭明揚的媽媽是個嘴巴利索的人,一直懟的老韓啞口無言,這事就這麽過去了,再加上已經快要到中秋節了,韓家鎮作為有名的蘋果之鄉,已經有很多水果商人過來采購蘋果,所以,學校裏已經準備放幾天假,讓孩子們回家幫著家裏摘蘋果。

初三不放假,初一初二放假之後,學校裏覺得冷清了很多,就連課間上廁所都覺得清閑了很多。

不過雖然沒有放假,但是時間上放鬆了很多,大家終於覺得能夠喘一口氣了。

鳳鳴家裏種著的蘋果這個時候能賣的不是很多,大姑從市裏回來幫著摘蘋果,鳳鳴因為早上韓母不能在家裏做飯了,一天三頓飯跟著在學校裏麵吃,帶著韓母給炒的鹹菜,也體驗了一把住校的學生的生活。

周寧寧跟鄭明揚的緋聞就這麽悄無聲息的落幕了,鄭明揚該從家裏給周寧寧帶東西,還帶東西,一開始周寧寧不願意想要,鄭明揚說,你不要人家不更覺得咱倆有事嗎,原來怎麽樣現在還怎麽樣,這說明咱倆心裏坦****,周寧寧聽了,隻能把東西收下。

中秋節到了,學校裏給學生們放了半天假,第二天早上來上第一節課就可以,中午放了學就都回了家裏。

鳳鳴家裏的需要賣掉的蘋果都賣完了,韓父心情很好,早早的買了些菜,中秋節做好了端到奶奶家,要跟奶奶一起吃飯,鳳鳴一下午都跟在韓父的身後,給打下手,韓父是個很沒有父親架子的人,跟孩子說話就像跟自己的朋友聊天一樣,說一些家長裏短,說一些莊稼地裏的事情,鳳鳴很感興趣的聽著,必要的時候還會幫著給遞個話,讓韓父繼續接著往下說。

做好了飯,二叔帶著立勤過來了,二叔來了就進了廚房,韓父看著隻有他們爺倆,就知道那娘倆是一起去了立勤的姥姥家,每年都是這樣,兩口子一人帶著一個孩子,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韓父沒有再說什麽,拉著二叔做這個做那個的,倒是立勤,來了之後就湊到奶奶的屋裏,跟立豐一起圍著奶奶說話,立勤是個很溫暖的孩子,情商很高,很會說話,奶奶雖然心裏不舒服,但是看著在自己麵前盡力的想讓自己不因為自己的媽媽而生氣的孫自,奶奶又有些心疼,才十來歲的孩子呢,就得承受這些原本不該他承受的東西,真的是難為孩子了。

韓母把奶奶堂屋的桌子放好了,又從自己家裏拿了幾個馬紮,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就開始往桌子上端已經做好的菜。

滿滿的一桌子的菜,一大家子圍著做好了,韓父歎了一口氣,說:“鳳清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上月餅呢。”

韓母說:“有她大姨在呢,還能讓她吃不上月餅?”

鳳鳴說:“對啊,爹,我大姨一定給鳳清送月餅去的。”

韓父說:“哎呀,你們看我,怎麽把孩子大姨給忘了呢,鳳清這是第一年沒有在家裏過中秋節呢,唉,也不知道她想不想家呢。”

韓母說:“大過節的你怎麽這麽多愁善感的啊,趕緊的,倒上酒,咱們要陪著咱娘過中秋了。”

韓父笑著說:“我這不是想孩子了嗎,這都走了好些天了,快要回來了。”

奶奶說:“鳳清爹啊,是個疼孩子的,鳳清走了這些天,他啊,是真想了。”

韓母說:“那等以後孩子們都長大了,在外麵上學工作的,你咋辦?”

韓父說:“我也不知掉咋辦啊,想一想心裏就怪難受的,到時候家裏就剩下咱倆了,唉,養孩子啊!”

韓母說:“你看你這個人,怎麽還越說越來勁了呢,大過節的呢,趕緊的,喝酒吃菜。”

韓父沒有在做聲,默默的倒上酒,鳳鳴知道,自己的這個爹啊,是想孩子了,每到佳節倍思親,孩子們從家裏出來,外麵的世界是個非常精彩的地方,他們有可能因為沉迷在那些精彩裏而沒有時間想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但是父母想孩子那是一定的,他們把孩子養到那麽大,然後看著孩子興高采烈的去擁抱外麵的世界,作為父母,他們為孩子感到驕傲,作為父母,他們又會在過年過節的時候,非常的想念不能回家過節的孩子,作為陳嫵,是不能體會這種感情的,但是作為鳳鳴,從韓父的身上,她深深的感受到這一種感情,這樣一種深深的讓人感動的感情。

鳳鳴很是體貼的幫韓父拿了筷子,把韓父身邊的酒瓶放好了,等到韓父喝完了那一盅酒,又幫著給倒上。

奶奶說:“孩子們大了,離開自己的爹娘這是必然的事情,鳳清爹啊,你得學著適應這個事情。”

韓父甕聲甕氣的應了一聲,一仰頭又把一盅酒酒喝了,韓母說:“好了好了,不要喝太多了,你酒量又不好。”

韓父放下酒盅子,說:“過節應該高高興興的,我就是覺得咱們在這裏開開心心的,鳳清一個人在學校裏,我這一想到孩子想家,我就怪難受的。好了好了,我不喝了,我給你們切月餅去。”

韓母對奶奶說:“娘,鳳清爹這個人就是舍不得孩子,這才去念書呢,要是以後孩子成了家,嫁的遠了,還不知道他會難過成個什麽樣呢。”

奶奶歎了口氣,說:“對啊,他們姐弟四個,兄弟倆倒是留在家裏了,倆閨女都在外麵,你們大姐還好些,離得近,他們小姑,我這一年見不到一次,我心裏也是挺難過的。”

韓母說:“她小姑今年得回來探親了吧?”

奶奶說:“說不準啊,上次打電話,還是半年前呢,說是去了青藏那邊,咱們想要找她也不方便,誰知道這會在哪裏呢?”

奶奶說著說著,情緒越來越低,鳳鳴對這個小姑沒什麽印象,小姑念的是軍醫大,早早的考上大學出去了,因為念的是軍醫大,有時候暑假也得參加一些任務,那個時候鳳鳴年紀還小,小姑畢業之後就分到駐地去了,工作很忙,還經常要到各地去巡診,小姑已經快要三十歲了,一直沒有結婚,離得遠,奶奶又不能說她,隻能盼著孩子平平安安的。

韓父沒想到自己讓奶奶也想起小姑來了,有些自責的說:“看看,都怨我,惹得咱娘也不高興了。”

韓母說:“我不怨你,我是當娘的,你是當爹的,想自己的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好了,想不想的孩子又回不來,咱們還是吃飯吧。”

吃過飯回到家裏,韓母就埋怨韓父:“你說你也是,當著咱娘的麵這樣,你讓咱娘心裏多難過啊,他小姑可是半年都沒有來過一個電話了呢。”

韓父聽了,說:“他小姑這不是特殊情況嗎,她要出任務,不能跟家裏聯係,這個是誰都沒有辦法的事情啊。”

韓母說:“以後不要這樣了,沒得讓咱娘心裏難受,你說你也是,你要是實在是想孩子,不放心孩子,你就自己坐車去看看孩子去,看了你心裏不就踏實了嗎?”

韓父說:“我這不是怕人家說我山乎嗎,唉,時間長了我習慣了就好了。”

鳳鳴在一邊看了,覺得好笑,又覺得有些心酸,原來父母是這樣一點點的習慣孩子從自己的身邊離開的啊,原來,被自己的父母惦記著是這樣的一種感覺呢,讓人心裏甜絲絲的,但是又酸溜溜的。

過了中秋節,不久就是秋假了,學校裏放了倆星期的加,讓孩子們回家裏幫著秋收,鳳鳴他們初三放了一個星期的假,大家都很高興,鳳鳴也很高興,這樣就能有時間幫著家裏做點事情了。

秋收放假沒幾天鳳清就回來了,這次鳳清的精神麵貌好了很多,吃飯的時候一個勁的跟家裏人說一些班裏的事情,學校的事情,再過一個多月他們期中考試,然後就會文理分科,鳳清是鐵了心的要去文科班,她跟鳳鳴說,學那些物理化學的實在是太痛苦了,怎麽都理解不了,學文科理解不了你死記硬背的還能考個不錯的成績呢,那些理科,特別是物理,你不理解了,就算是再用功,做再多的題目,也是考不出好成績來的。

韓父跟韓母送走了興致勃勃的大閨女,然後就開始專心的秋收。

秋收就是收獲地裏的玉米,花生,地瓜還得再等一等,韓父跟韓母帶著鳳鳴跟立豐去地裏掰玉米,秋天的陽光,明亮熾熱,曬得玉米秸上的葉子有些幹枯,那幹枯的葉子喇到胳膊上,臉上,帶著癢的疼,疼過之後就是一條紅痕。

玉米掰下來,一段扔一堆,然後再用筐子給挎出去,一上午的功夫,玉米倒是掰完了,但是那玉米棒子還在地裏放著呢,韓父看看時間不早了,就讓鳳鳴跟立豐先回家去,他跟韓母再幹一會。

鳳鳴到家也沒有閑著,熬了大米稀飯,餾了饅頭,看看家裏的菜,做了個土豆絲,煮了韓母放在院子陰涼地裏用幾個陶瓷罐子醃著的鹹鴨蛋,看看菜不是很豐盛,又從廚房的櫃子裏麵翻出來一包紫菜,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放上的,聞了聞沒什麽味道,就做了個紫菜蛋花湯,好在韓母喜歡吃香菜,每個大集都要買一把香菜放在家裏,拌鹹菜的時候放上一點,味道很好,鳳鳴找出香菜,切了點香菜末放到湯裏麵,最後點上幾滴香油的時候,立豐饞的一個勁的咽唾沫,鳳鳴看他實在是可憐,就給他盛出一小碗,讓他先喝了。

韓父韓母回來,就看到屋裏飯桌上擺著的豐盛的午飯,韓母開心的說:“哎喲,我這是能借著我閨女的力了啊,我閨女給我做飯吃了呢。”

韓父也很高興,說:“誰說不是呢,還是養活閨女好啊,這才多大啊我就能吃上我閨女做的飯了。”

立豐不高興的說:“你們是覺得養活我不好了?”

韓父說:“好不好的還得看你以後的表現啊,如果你找個跟你娘一樣好的媳婦,又能幹,又通情達理的,說不定你就是個好兒子,如果你找個不好的兒媳婦,那就不好說了啊。”

立豐聽了,說:“那我找個什麽樣的媳婦不都是你們說了算的嗎,反正我以後的時候做個好兒子,有沒有個好兒媳婦就得你們自己找去了。”

韓父韓母聽了,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要說什麽話了,找媳婦哪裏像自己的兒子說的那樣簡單啊,還父母說了算,要是父母說了算,他們自己不願意怎麽辦?不照樣過不好日子嗎,兒子自己找個滿意的,萬一跟公婆處不好,那怎麽辦?

韓母沒有再接這個話茬,嚐了嚐鳳鳴做的飯,一個勁的點頭,說:“還別說,咱們鳳鳴做的飯還真是好吃呢。”

韓父也一個勁的點頭,說:“是啊,真挺好吃的。”

吃過飯,鳳鳴找了一件長袖的舊衣服,帶著一條毛巾,一個草帽,跟著父母就去了地裏,韓母給了她一副手套,她把毛巾蒙到頭上,又把草帽戴在毛巾上麵,毛巾的下麵兩個角用小繩子拴起來,這樣就不害怕玉米葉子喇到臉上了,立豐見了鳳鳴的樣子,笑得哈哈的,鳳鳴也知道這個樣子不好看,實在是沒有別的辦法了,那葉子喇到臉上的滋味自己真的是不想再嚐試一次了。

一家子忙活了兩天,才把地裏的玉米都拉到了家門口,後麵就得在家裏扒玉米,韓父還得去地裏用鐮刀割玉米秸,玉米秸割完了就捆成一個一個的餜子,玉米秸拉回來之後,垛在大門口,燒火用這個很好,弄完了這些就得去地裏用钁頭刨玉米秸渣子,就是一點的玉米跟跟割剩下的玉米秸根部那一塊,割完了在地裏晾一下,拉回家裏,那收完了玉米的莊稼地晾一晾,施點肥之後就得請人把地犁一下,做好麥子畦子,播種冬小麥了。

家門口那一大堆的玉米,得一個一個的把玉米皮扒下來,韓母都是先用一把砍刀砍一下玉米的下部,留下一點的玉米皮,然後把帶著玉米皮的玉米編起來,掛到院子裏麵晾著,冬閑的時候就把晾幹的玉米拿到屋裏,一邊看電視一邊剝玉米粒。

白天,韓父跟韓母忙活地裏的活,鳳鳴帶著立豐就忙著在家裏扒玉米,奶奶也過來幫忙,奶奶把一些比較嫩的玉米皮留下來,編幾個蒲團或者是冬天蒸豆包的時候墊在豆包下麵,晚上韓父韓母帶著倆孩子熬夜加班扒玉米,忙活了好幾天,總算是把那一堆小山一樣高的玉米都拔出來,捆好了晾在院子裏。

還有一些扒的時候玉米皮都掉下來的,就攤在大門口晾著,晾幹了,選一些趕緊的顆粒飽滿的剝下玉米粒,去磨麵的人家家裏磨成玉米麵,蒸窩頭或者是熬粥都很好。

一個星期就這麽很快的過去了,鳳鳴得去學校上課,立豐倒是在家裏每天跟著父母到地裏幹活,因為要忙著地裏的活,鳳鳴就帶著家裏炒的鹹菜絲,一天三頓飯的在學校吃,晚上上完了晚自習才回家,韓父跟韓母害怕鳳鳴在學校吃不好,往往都會做些好吃的等著鳳鳴下了晚自習再吃,周寧寧跟著吃了不少,倆人沒幾天就覺得臉圓了很多。

鳳鳴害怕自己在青春期因為吃的太多身體胖起來,以後的時候瘦不下來,就再三的勸說爹娘不要再給準備宵夜了,正好麥子種上了,地裏的活忙的差不多了,鳳鳴又開始一天三頓飯的回家吃,韓家父母就沒有再給準備宵夜,每天睡前一杯牛奶倒是堅持下來了。

時間慢慢的往前走,秋天過去了,冬天來了,天越來越短,越來越冷,早上起床稱為一件很考驗人的意誌的事情。

不到六點鍾就得起床,那個時候天都還沒有亮呢,摸著黑往學校趕,然後在漆黑的操場跑圈,一直到早自習結束了,七點多鍾,踏著晨光回家吃早飯,鳳鳴穿著姥姥給做的花棉襖,外麵套著一件條絨的外套,圍著厚圍巾,覺得一點都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