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二妗子從家裏帶著東西過來,看到從大舅家拿過來的東西,很是吃了一驚,聽到怎麽拿過來的,二妗子說:“怪不得剛才我來的時候街上的人遇見我都問我咱嫂子怎麽回事呢,原來是這樣啊,你們也是有本事,能從鐵公雞身上拔毛。”

鳳清說:“單看怎麽對付了,找對了路子,還是挺好對付的。”

馬明粵說:“我拿饅頭的時候,我看到我大妗子的手都是哆嗦的,跟我說話的空他們就拿別的,我估計那個時候我大妗子恨不能自己有三頭六臂呢。”

大姨說:“你大舅呢?”

馬明瑜說:“大舅在屋裏,沒有出來,我覺得他不想看到我們,就沒有進去跟他說話。”

大姨說:“你看你,大過年的過來也不給你大舅拜個年,這讓你大舅心裏不舒坦怎麽辦,去,你們去給你大舅拜年去。”

鳳清眼珠子一轉,笑著應了一聲,幾個孩子招呼一聲就往外走,鳳鳴沒有跟著去,在給韓父打下手,韓母對大姨說:“姐,你讓孩子們這麽難為大哥做什麽啊。”

大姨笑著說:“大過年的,不就是圖個熱鬧嘛,越熱鬧了越好。”

姥姥站在廚房門口,說:“當心你大哥惱羞成怒啊。”

大姨說:“娘,他這個人我還不知道嗎,最是講究的人了,特別是過年的時候,忌諱的事情特別多,生怕這一年不順當了,孩子們去了,他就是心裏再不舒坦,也得好好的招呼幾個孩子的。”

韓母說:“大哥也就是我姐能治的了呢。”

韓父主廚,二舅跟二妗子幫著,鳳鳴讓大姨跟韓母還有大姨父去屋裏陪著姥姥說話,她在廚房打雜,過年的菜,大部分都是燉煮的,也就是幾樣青菜需要摘洗炒,二妗子在鍋裏燒了一大鍋的水,兌著涼水把菜洗幹淨了,二舅從家裏拿來了五花肉,韓父把姥姥家的泥爐子找出來,在上麵炒菜,等到馬明瑜他們嘻嘻哈哈的回來的時候,滿院子飯菜的香味。

地上一桌,炕上一桌,嘻嘻哈哈的吃了午飯,然後就回家了。

飯桌上,鳳鳴才知道,馬明瑜他們這一次,真的是把大妗子給製服氣了。

大妗子把鳳鳴他們送走了,就開始收拾東西要走,結果還沒走了呢,趙軍兩口子回來了,趙軍第一年走丈人,很重視,看著大妗子給準備的禮物不是很滿意,一家人正在磨嘰呢,馬明瑜帶著大部隊過來了。

大妗子就問他們:“你們不是拿過東西去了嗎?又過來做什麽?”

馬明瑜說:“大妗子啊,剛才過來沒看到我大舅,回去我媽就罵我們了,說大過年的,來了大舅家裏沒有給大舅拜年呢,讓我們再過來給大舅拜年。”

大妗子聽了,隻能把人給讓到屋裏。

馬明瑜進去之後,馬明粵跟鳳清,立豐也跟著進去了,大舅家裏一進門就是個客廳,一邊擺著沙發,一邊拜著沙發,沙發是藤編的,是時下流行的款式,大舅聽到動靜從裏屋走出來,說:“你們剛才不是走了嗎?怎麽又回來了啊?”

馬明瑜說:“大舅過年好,剛才過來的時候沒有進屋裏跟你說過年好,我媽罵了我,說我眼裏沒有長輩,又攆著我們回來給您拜年呢。”

大舅說:“你們也過年好,坐下,坐下。”

大妗子聽了,沉著臉站在一邊,院子裏趙軍在擺弄他那輛摩托車呢,待會他要騎著摩托車帶著媳婦回娘家,趙軍看到自己的娘又進了屋裏,在院子裏喊她,讓她趕緊過來把東西幫著綁上。

大妗子沒好氣的站在屋門口說:“你喊我做什麽,你媳婦不是站在一邊呢嗎。”

趙軍說:“我的娘哎,你也敢使喚你兒媳婦,你先看看她那個肚子,我都不敢讓她做事情,有個什麽萬一,傷著的可是您親孫子呢。”

大妗子沒法,隻能出去幫著綁東西。

大舅對馬明渝說:“來,都坐下吧。”

馬明渝坐下,茶幾上麵放著一些瓜子花生,馬明渝抓起來,遞給幾個人,說:“大舅家的花生炒的真好吃,你們都嚐一嚐。”

馬明渝跟馬明粵一唱一和的,再加上鳳清在一邊敲邊鼓,把大舅哄得眉開眼笑,大妗子在一邊很著急啊,她娘家離得十來裏地呢,這會都十點多了,再不走,午飯都要趕不上了啊。

大妗子一個勁的給大舅使眼色,大舅這個人,就喜歡別人拍他馬屁,馬明渝跟馬明粵從小在姥姥家裏長大的,自然是知道這個大舅愛聽好話,投其所好,大舅就顧不得別的了。

眼看著快要十一點了,大妗子再也等不及了,對大舅說:“孩他爹,咱們走吧。”

大舅說:“我這跟幾個外甥聊的正好呢。”

大妗子說:“再不走就趕不上午飯了啊。”

大舅看了看時間,說:“哎喲,還真是呢,明渝啊,時間不早了,你看大舅還得陪著你大妗子回娘家呢。”

馬明渝有些難過的說:“哎呀,我這還有很多事情要跟大舅說呢。”

大妗子說:“明渝啊,咱們改天再說,改天再說啊,大過年的,家裏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先這樣吧,我們真的得走了。”

馬明渝說:“大妗子,我苓苓姐怎麽沒有回來啊?”

大妗子說:“你苓苓姐離得遠,說過兩天再回來。”

大舅家的大閨女趙苓嫁到了另外一個縣裏去了,離這邊得有二百來裏路遠,趙苓是個小學老師,中師畢業之後被分配到那邊,然後在那邊找了對象結婚,那邊的條件不如這邊好,趙苓每次回來都說想要調回來。

趙苓結婚好幾年,大年初二不回來,都是陪著對象把那邊的親戚走一遍,再回來娘家多住幾天。

馬明渝說:“大妗子啊,你跟大舅怎麽不想辦法把苓苓姐調回來呢?”

大妗子說:“哪裏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啊,我跟你大舅當然希望你苓苓姐能調回來,我們問過了,太麻煩了。”

馬明渝說:“大妗子,這事情啊,就怕有心人,咱們多找找人,苓苓姐還能調不回來嗎?”

大舅媽說:“明渝啊,咱們家最有本事的就是你爸了,我們跟你們大舅啊,想著找找你爸幫忙,看看能不能找找關係把你苓苓姐調回來,你說,這事靠譜嗎?”

馬明渝說:“大妗子,我爸那個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最是剛正不阿,這麽地吧,我有個同事,他媽就在教育係統工作,等過些時候我去找找我那個同事看看,您看怎麽樣?”

大妗子聽了,驚喜的說:“好啊,太好了,明渝啊,這事要是辦成了,大妗子好好的謝謝你。”

馬明渝說:“大妗子,看看,你這就見外了吧,苓苓姐可是我親表姐,我幫我親表姐那是應該的不是。”

大舅跟大妗子開心的不得了,馬明渝看時間很晚了,站起來說:“那什麽,大妗子啊,你們家這花生炒的真好吃。”

大妗子聞雅音而知弦意,著急忙慌的去找了個袋子,給裝上一袋子的炒花生,說:“都是自己家裏種的,你愛吃大妗子給你裝上些帶著,明渝啊,你苓苓姐的事情你可得上上心啊。”

馬明渝說:“大妗子,再說這些話我可不樂意了啊,好了,你們快走吧,時間真不早了,我們去姥姥家了啊。”

路上,馬明粵問他:“哥,你真的要找人幫忙嗎?”

馬明渝說:“我早就跟苓苓姐通氣了,苓苓姐很早就想著調回來,我同事的家裏人幫著找了人,苓苓姐跟我說了,這事啊,不用跟大舅大妗子說,那兩口子,知道了光會添亂。”

馬明粵說:“原來這樣啊,哎喲,苓苓姐調回來挺好的,她能管住大舅大妗子。”

鳳清說:“對啊,我看大舅家裏就苓苓姐一個明白人,應該讓苓苓姐回來,管著大舅大妗子,好好管管趙軍,對了,你們發現沒有,趙軍的媳婦看起來真靦腆。”

馬明粵說:“我看著像是很有教養的人家出來的,怎麽就跟了趙軍了呢?”

馬明渝說:“你們倆不要這麽八卦了,管人家這些閑事做什麽,不過這次大妗子要到她娘家估計得很晚了。”

豈止是很晚了,走的晚了,早上肚子裏的那點飯都消化完了,回大妗子娘家有一道嶺,倆人實在是走不動了,推著車子,走到娘家,人家都開席了。

大妗子這才發應過來,這一幫小兔崽子為啥在在自己家裏賴著不走了,就是為了耽擱時間,

讓自己趕不上午飯的啊。

馬明粵一邊說一邊笑,說:“我大哥幫著苓苓姐把事情都辦的差不多了,還那麽忽悠我大妗子,我覺得我哥真壞。”

馬明渝說:“我怎麽壞了?我幫著苓苓姐找人幫忙了,等過了這個學期,暑假之前苓苓姐就能調回來了。”

大姨說:“你苓苓姐怎麽想著要調回來啊?”

姥姥說:“苓苓婆婆家待她不好,她在那裏待著沒意思,苓苓就生了一個閨女,她婆家不願意,想著要孫子,一直逼著苓苓再生一個,苓苓要是再生一個就得沒有工作了,她不願意,就跟孩子爸爸商量著調回來。”

大姨說:“那苓苓對象也跟著一起調回來嗎?”

姥姥說:“我看夠嗆,苓苓這次很堅決,寧願離婚也要回來,她婆家啊,巴不得他們兩口子離婚了,再給找個媳婦生個兒子呢。”

大姨說:“這不是欺負人呢嗎,我見苓苓婆婆也不是個不講理的人啊。”

姥姥說:“再講理的人,想孫子想瘋了還能繼續講理嗎?咱們家的閨女啊,以後找婆家,不要找這些重男輕女的人家,女人生孩子又不是自己能說了算的,生個閨女不喜歡了,就怨女人不爭氣,這是什麽道理啊。”

大姨說:“要是我閨女嫁到這樣的人家,你看我怎麽弄他們,給他們家冒著生命危險生孩子,還嫌棄,苓苓對象也是,兩口子過日子還做不了主了?”

飯還沒有吃完呢,聊天的主角趙苓竟然帶著孩子回來了。

趙苓個子很高,有一米七,看起來很瘦,拖著皮箱,領著一個三歲多的孩子,背上還背著一個大大的背包。

一家人冷不丁的看著趙苓回來,直接就驚呆了,姥姥從炕頭上下來,拉著趙苓的孩子,說:“我的天爺,苓苓啊,你這是怎麽了?怎麽突然就回來了啊。”

趙苓看到家裏人,再也忍不住,嗚嗚地哭了起來,這一下大家驚嚇更甚。

大姨趕緊把人弄到炕頭上,說:“都到家了,出什麽事跟我們說說,咱們慢慢解決了。”

趙苓的孩子看到媽媽哭,也跟著哭了起來。

韓母說:“苓苓啊,快別哭了,你看你哭嚇得孩子都哭了。”

趙苓說:“奶,大姑,小姑,日子沒法過了,我要跟馮謙益離婚。”

姥姥聽了,說:“你要離婚那你也得把事情跟我們說說啊,你這一回來就哭,一問就說要離婚,我們總得知道為什麽啊。”

趙苓抽抽嗒嗒的,一邊哭一邊說起了事情的原委。

趙苓在鎮上一所初中當老師,她對象馮謙益是他們鎮上的一個工作人員,倆人結婚四年了,有個三歲的小姑娘,就是趙苓帶著回來的,小名叫蒙蒙。

趙苓自從生了蒙蒙,她婆婆就沒有給她一個好臉,趙苓覺得自己是遠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一直忍著。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是馮謙益的姐姐一家回娘家,趙苓得幫著婆婆在家裏招待自己的大姑姐。

每年都是因為離著娘家遠,趙苓也沒有辦法,隻能是按著婆婆的安排來,大年初一,趙苓的婆婆去拜年,回來之後就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因為什麽呢,就是因為自己家裏沒有男丁,自己沒有孫子,被村裏人笑話了,趙苓的婆婆回家之後就逼著趙苓去辭職,非得讓趙苓給自家生個孫子,趙苓沒有理她,她竟然鬧騰了一晚上,就連馮謙益都覺得趙苓辭職也是挺好的一件事,他們家在當地開了好幾家門麵,家裏不缺錢,趙苓那點工資人家也沒有看在眼裏。

趙苓怒了,自己寒窗苦讀好多年,靠著知識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就是因為自己沒有生個男孩子就得去辭職,趙苓覺得很可笑,自然是不答應,馮謙益勸解不行,最後就連離婚的話都說出來了,趙苓氣的一晚上沒有睡覺。第二天一早收拾了行李帶著孩子就走了。

走的時候趙苓的婆婆站在門口看著呢,還說趙苓走了就不要回來了,趙苓氣的哭著走到公共汽車站,坐上車到了他們縣裏,從縣裏坐車到了市裏,又從市裏坐路過村子附近的車,倒騰了一上午,這才到了家裏。

一家人聽了,非常的氣憤,馬明渝說:“苓苓姐,走,我這就陪你回去,我要好好的問一問,咱們家的閨女嫁到他們家就是讓他們這麽欺負的嗎。”

趙苓又哭了起來,說:“奶,我真的不想過了,從生了蒙蒙開始,他們家裏人就對我沒個好臉,我想著我忍一忍,過去了就是了,他們卻得寸進尺的,現在逼著我離婚啊,我真做不出這麽死皮賴臉的賴在他們家的事呢。”

姥姥說:“行,行,你不想過了就離婚回來,咱們家裏還能少了你一口吃的嗎。”

大姨說:“苓苓,既然不想過了,那就幹脆點,你不是要調回來嗎,我回去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最近把你調回來,離得遠了少那些煩心事。”

趙苓哭著說:“大姑,謝謝你。”

大姨說:“自己家的人,謝什麽謝,對了,馮謙益不是也想要調過來的嗎?他還調不調?”

趙苓說:“大姑,馮謙益是個媽寶,什麽都聽媽媽的話,我好不容易說通了他跟我一起往這邊調,他媽說了幾句話他又不願意了,大姨,他都要跟我離婚了,還調什麽啊。”

大姨說:“這樣正好,趙苓啊,大姑跟你說句話啊,既然是想要離婚了,那麽離了婚就不要再想著複婚,好馬不吃回頭草,馮謙益過來找你你可不要答應了。”

趙苓說:“大姑,這個我知道,我都知道。”

因為趙苓突然回來,韓家一家人也沒有接著走,看看時間不早了,大舅家裏還沒有人回來,姥姥就攆著他們一家走了,還有三十裏的路呢,晚了天氣冷,凍著孩子。

路上,韓母臉色一直不好,一直到了家裏,韓父去給人家還拖拉機了,韓母對鳳清鳳鳴說:“以後你們倆嫁了人,要是人家這樣對你們,直接回家,我們精心養護著長大的閨女可不是給人家糟踐的。”

鳳清說:“你這一路上都沉著個臉,我還以為怎麽了呢,娘啊,你也不看看你閨女是個吃虧的人嗎。”

韓母說:“你一個人的時候怎麽都好說,等你結了婚,成了家,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行事還能跟原來一樣嗎?”

鳳清說:“我看我趙苓姐就是考慮的太多了,還忍著呢,也不想一想,就她婆婆那樣的,你要是從一開始就很強硬,你看看她還敢欺負人不,要是我,我不鬧的她家雞犬不寧的我就不算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