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父韓母換了衣服之後,把自己整理的幹淨利索了,這才從奶奶家的大門進去,姑奶奶自然是聽到隔壁院子的動靜了,看到韓家夫妻的舉動,心裏一個勁的點頭,把自己整理幹淨了見客人,這是對客人最起碼的尊重。

韓父跟韓母喊了姑姑之後,姑奶奶從自己隨身帶著的小寶裏麵拿出一塊手表,一條項鏈,說:“第一次見你們,我是長輩,理應給你們禮物的,這是我從國外帶回來的,不要嫌棄,拿著吧。”

韓父跟韓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倆人都去看奶奶,姑奶奶笑著說:“這是做什麽,還得你娘讓你們拿著你們才拿著嗎?”

奶奶聽了,哈哈大笑,說:“趕緊收起來,趕緊收起來。”韓父韓母這才道過謝之後把東西收了起來。

立豐過來也是有禮物的,姑奶奶送了他一支鋼筆,陳致誠見了,說:“你可得好好的用著啊,這個可是從國外買回來的,咱們鎮上都沒有人用呢。”

立豐聽了,趕緊兩隻手捧著,大家見了,哈哈大笑,姑奶奶笑著說:“東西不就是拿來用的嗎?這個鋼筆就是用來寫字的,不寫字它怎麽實現它作為鋼筆的價值呢,你說對不對?”

立豐說:“對啊,我二哥就會忽悠我。”

韓父對奶奶說:“娘,我給老二打個電話,讓他過來見見陳家的姑姑吧?”

奶奶聽了,說:“行,你讓他帶著立勤跟鳳涓一起過來。”話裏沒有提二嬸,其實不用說不用二嬸過來,二嬸自己就不會過來,這半年二嬸的日子過的可以說是水深火熱,每個月的工資都還沒有領到手呢,二叔就去財務上拿出一部分給存起來,她娘家那邊還一直問她要錢,她自己也得花啊,有跟她好的同事就勸她不要總是給娘家送錢,她娘家又不是沒有兄弟,養活老的那是她娘家兄弟的事情,二嬸也想著自己攢兩個錢啊,不說別的,就說廠裏有同事結婚了,人家都隨份子,就自己拿不出來,還是先借的錢,讓二嬸一下子就有了危機感。

二嬸有了危機感之後,原想著娘家那邊少拿點,自己多攢點,但是她娘家的娘對自己的這個大閨女那是從小摸攏到這麽大的,什麽脾氣還不知道嗎?又哭又鬧再加上賣慘,還得說這些錢都是借的,是為了讓她娘家的兄弟做買賣掙大錢的,剩下的那點工資也給摳摸的差不多了,二嬸既然不能節流,那就在開源上想辦法,廠裏隻要是有加班的,那是必有她的,這半年靠著加班的工資,愣是攢下一些錢,覺得心裏踏實了很多。

最近廠裏有個訂單,要的很急,二嬸是廠裏很有名的擋車工,織出來的布殘次品很少,二嬸就一直在廠裏加班,倆孩子放了暑假在家裏,老大立勤幫著做飯,小的鳳涓幫著做家務,二嬸加班倒也不用擔心家裏,就似乎立勤做飯吃著實在是不好吃,二叔呢,也要忙著廠裏的工作,他倒不像二嬸一樣,一加班就得到半夜,最多下班時間過了一會才回家。

韓父打過電話去的時候,是立勤接的,韓父就把姑奶奶來的事情跟立勤說了,讓立勤他們一會過來吃飯,立勤聽到是鳳鳴跟鳳清在家裏做飯,心裏很高興,知道自己要去吃頓好的了,趕緊跟妹妹說了,又去廠裏辦公室跟自己的爸爸說了,二叔一聽,趕緊放下手裏的活,領著倆孩子去街上買東西。

買了兩個涼菜,又買了幾張剛撈出來的麵餅,爺三個提著就去了奶奶家。

姑奶奶沒看到韓家的二兒媳婦,也沒有問,隻是把禮物給了二叔,讓二叔帶回去給二嬸。

二叔陪著奶奶還有姑奶奶說話,立勤跟鳳涓就跑到廚房去幫忙,陳致誠跟立豐在廚房裏麵幫忙了,立勤看裏麵實在是擠不進去,站在門口跟鳳鳴他們說話。

立勤說:“二姐,你這次考的真好,我們老師下了通知了,說後天的時候一起去鎮上的禮堂開表彰大會呢,你們這一級是咱們韓家鎮有史以來考的最好的一次。”

鳳涓說:“我們老師也下了通知了,後天一早就去學校集合,然後再去禮堂,聽說還要讓你演講呢,二姐,這可是增光露臉的事情呢。”

鳳鳴笑著說:“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為了這個成績我也是付出了很多,你們問問立豐就知道,我晚上十一點之前就沒有睡過覺呢,做了那麽多的題,看了那麽多的書,做的那些筆記基本上都能夠背誦下來,你們說,我這個第一名難不難?”

立豐說:“二姐說的是真的,我娘前兩天把二姐做過的試卷整理了一下,那麽厚一摞呢,還有那些讀書筆記,記的密密麻麻的,厚厚的幾大本呢。”

立勤說:“二姐,你那些筆記能給我嗎?我馬上就要上初中了,我想看看。”

鳳鳴說:“行啊,怎麽不行,一會走的時候你就帶著。”

立勤高興的說:“謝謝二姐!”

正好二叔過來,問他:“你謝你二姐什麽呢?”

立勤高興的說:“二姐把她的筆記都給我了,讓我走的時候都帶著呢,正好我帶回去好好的看看。”

二叔聽了,說:“哎喲,這可是好事呢,這是狀元的筆記,你看好了說不定就能考上重點高中呢。”

鳳清說:“二叔,你也太小看你的兒子了吧,你得跟他說,兒子啊,好好的看那些筆記,爭取三年之後你也是咱們鎮上的狀元才行呢。”

二叔聽了,哈哈的笑著說:“對對,你說的很對,是我看的太短了。”

這是鳳鳴最喜歡的家庭氛圍,一大家子湊到一處嘻嘻哈哈的,到處透著一股子的親昵。

姑奶奶在那邊的院子裏聽到這邊的說笑聲,對奶奶說:“你們家的氛圍真好,我就喜歡這樣的氛圍。”

奶奶笑著說:“你要是喜歡啊,就多住些日子,反正回去也沒事。”

姑奶奶笑著說:“你要是不嫌棄啊,我真的多住些日子了啊。”

奶奶說:“你回去沒事,我在家裏也沒事,咱們倆正好做個伴,你說我嫌棄還是不嫌棄啊?老姐姐啊,咱們年紀大了,能湊到一處這樣說說笑笑的,挺好的,要不然,人家年輕的下地幹活的,下地幹活,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你說咱們能做什麽呢?平日裏啊,我幫著他們家做做飯,別的就是在這個院子裏待著,最多就是去菜園子裏看看,我大兒子都不讓我做什麽。”

姑奶奶說:“你不嫌棄就好,我年輕的時候光想著工作掙錢,等到退休了,一下子不知道要做什麽了,我覺得在這農村很好,有個小院子,院子裏弄個小菜園,種點蔬菜,沒事了就去田裏走一走,心情一定會很好。”

奶奶說:“現在的年輕人啊,都往城裏跑呢,說城裏方便,孩子上學教育水平也高,我們上了年紀的倒是覺得,還是自己的家裏好,住著舒坦。”

姑奶奶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他們啊,這是不知道鄉愁的滋味呢,等到知道了裏麵的滋味,就覺得還是自己的家好了。”

韓父把家裏的大桌子搬出來,這個桌子有半米多高,周圍放了一圈的馬紮,做好的菜一個一個端出來放到桌上,擺了滿滿的一大桌子。

立勤說:“終於能換個口味好好的吃一頓了。”

陳致誠說:“你現在還在家裏做飯嗎?”

立勤說:“是啊,我媽整天加班,我爸也忙,我不做飯誰做啊?鳳涓嗎?她要有二姐一半的水平我們一家的生活質量那是蹭蹭的往上提高啊,可惜她做的好不如我做的好呢。”

鳳涓說:“我又不喜歡做飯,你不是說你喜歡做飯嗎?這會倒在這裏編排起我來了。”

立勤說:“我那是看你不好意思,怕傷了你的麵子才那麽說的,我一個男孩子,對做飯有什麽興趣啊,不都是逼得嗎?”

韓父說:“哎,立勤啊,你這樣說可就不對了啊,咱們韓家的傳統,男人都得有一手好廚藝才行呢,你沒看我還有你爸做飯都好吃嗎?我打算過兩年就好好的培養一下立豐,以後他兩個姐姐過年回來走娘家,還能讓人家自己動手嗎?立豐得負責做飯招待姐姐還有姐夫們才對呢。”

立豐聽了,驚訝的說:“爹,不是吧,你真的要讓我學著做飯嗎?”

韓父說:“那當然了,要不然到時候你什麽都不會做,你讓你姐姐姐夫們回來了怎麽辦?我做嗎?你也好意思。”

立豐說:“我怎麽覺得咱們家的男人活得這麽累啊,平日裏我得讓著姐姐們,姐姐們說的都是對的,我得聽她們的話,這會您又要讓我學著做飯,準備以後的時候招待回娘家的姐姐們,爹,我覺得還是個女孩子好啊。”

陳致誠說:“立豐啊,你就跟著大舅好好學吧,反正我是出師了。”

立豐說:“你會做飯我怎麽沒有見你做過啊?”

陳致誠說:“咱們學會了就一定要做嗎?聽哥哥的話,該學的就好好的學著,學會了又壓不著人,你說對不對?”

立豐說:“那好吧,到時候我就跟著我爹好好的學學。”

立勤見了,看了看自己的爸爸,二叔說:“你別看我啊,你想學就過來跟著你大爺好好學,我畢業了就去廠裏上班,可沒有好好的學呢,你沒發現我做飯也不好吃嗎?”

立勤說:“那我過來跟著我大爺學,學好了最起碼咱們自己吃著還好吃不是?”

院子裏的燈不是很明亮,這個時候一般都是白熾燈,最多有個長的節能燈光,就連街上的路燈都是黃乎乎的。

桌子就擺在了燈下麵,韓父跟韓母把家裏晾幹的艾草燒了一些,用艾草的煙熏著就沒有蚊子,這也是村裏很多人家夏天驅蚊的一個好方法。

奶奶說:“家裏比較簡陋,您不要嫌棄。”

姑奶奶笑著說:“這怎麽能算是簡陋呢,我看這樣就很好了,咱們現在條件好了,我記得我小時候跟著我的奶嬤嬤去她們農村的老家,家裏的飯都吃不上呢。”

奶奶說:“那是解放前吧,解放後日子才慢慢好起來的,現在不光是吃飽飯了,還得變著花樣的做,要不然這些孩子們可不吃,他們呀,不知道餓肚子是個什麽滋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