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減稅兩千萬

“各位教育界的精英,我相信在這段時間之中,教育界蒙受了最為嚴重的恥辱和質疑。人常說讀書明理,但是我們悲哀的發現,有一些文賊,利用手中的筆杆子,利用自己的號召力,變身成為漢奸走狗,成了挑動社會對立,汙蔑誹謗政府,乃至殘害學生的幕後凶手。”

聽著曾有翼的講話,這些教授講師全都感到了脊背發涼,渾身冷汗直冒,有幾個膽小你的手指還在不斷的顫動。說起來這些學者從來都是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去指責誹謗別人,從來沒有被別人如此審判過。

他們憋屈,驚恐,陳毓秀等人已經被抓了起來,另外還有十幾個證明被列強收買的學者,或者被抓,活著逃到了海外,剩餘的這些人也全都戰戰兢兢,不知道等在自己的命運將會如何。

曾有翼掃視了一下他們,然後說道:“當然我相信這隻是不分無良文人的個人行為,與整個學界無關,但是這種惡劣的影響已經出現,在座的諸位也必須反省自身,有很多人沒有把功夫放在教書育人,科學研究上麵。而是投機鑽營,沽名釣譽,敗壞了學者的形象,為此政府不得不製定一套更為嚴格的管理製度,有效的規範學校教育。”

曾有翼隨即將早已醞釀好的一整套改革措施公布出來,首先就是在學校設立政治訓導員,負責公民課程以及國防安全教育;其次對於學校的財務也建立嚴格的審批監督程序,一改以往直接把錢交給學校,任由教授安排的放任自由的做法。

大學經費不隻要經過政府審批,還要向社會公布,監督落實情況,而且還規定了一條更要命的,那就是賦予學生監督舉報的權力。

就算在後世,學校的很多行為也飽受學生的詬病,隻不過由於學生過於弱勢。而且沒有妥善渠道,隻能任由學校擺布,這也是造成了教育腐敗的一個根源,學生全都敢怒而不敢言,這項措施就是讓學生能說話,敢說話,而且不用擔心承擔責任。

曾有翼講到了這裏。下麵所有人的臉上全都越發的淒苦,這等於是給他們頭上戴上了緊箍咒,那些學生隨時都會變成無數雙監督的眼睛,隨時可能舉報他們,把他們置於無所遁形的監督之下。

這些人當然不滿,可是在這個時候。根本不敢站出來說話。曾有翼也注意到了這些人憋屈的模樣,因此笑道:“各位,給予學生監督權力,除了要嚴控學校的腐敗問題,另外還有一個更大的作用,就是提升教學質量,也涉及到學校的下一項改革。所有高校教師,都要建立新的考評體係,大家手中捧得可不是金飯碗了!”

在民國的學校當中,有很多人剛剛留學歸來,二十幾歲,就當上了教授,這固然是因為人才缺乏,但是這種製度相當不合理。教育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一個老師不隻要把知識弄懂,還要想辦法,讓別人也能明白,其中的經驗是需要積累的,就像官員一樣,不經過底層的磨礪,驟然升到高位。肯定有問題。

因此新的考評機製規定了升職年限,同時又規定每兩年要組織一下教師能力考核,如果成績不及格,就要被淘汰出局。

這個考核分成三部分。一個是科研,一個是學生教學反饋,最後是基礎能力測試。然後綜合打分,絕對一名教師是否合格。

其實在後世也有類似的製度,隻不過張廷蘭在製定的時候,在科研項目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畢竟諸如人文類的學科,搞點研究還是容易的,而理工類的學科,很多老師能把課程講明白,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要是硬性規定科研論文數量,結果隻能變成濫竽充數,學術造假。

但是在學生評分上麵,張廷蘭可是加大了比重,而且這一項是由政治訓導員負責的,畢竟教師的使命是教學,而教學的好壞,隻有學生能夠衡量。學生衡量也要分成兩個方麵,一個是學生的印象,一個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兩者合一,既要得到學生認可,又要教出高水平的學生,這兩項作為學生反饋的項目。

所謂基礎能力測試,則是老師水平的考核,社會在不斷進步,老師也是一樣,他們學的知識也必須更新換代,老師不能成為終身製,必須定期接受考核,剔除不合格人。

曾有翼一項又一項的公布著全方位的改革措施,下麵這些教授臉色全都青黑了,這哪是改革啊,分明是在整人麽!

政治訓導員自然就是政府的探子,那幫學生也有權監督自己,而且還有各種考評,這不是要人命麽,還讓不讓人活了?

“曾部長,如果按照這個方案改下去,學校就會變成一座監獄,學生人人都是特務,簡直有辱師道尊嚴,在這種學校之中,我絕對不會幹下去的。”

站起來說話的正是劉文典,在後世他曾留下狂言,懂莊子的隻有兩個半人,一個是莊子自己,一個是劉文典,其餘古往今來的研究者,加起來隻值半個。

曾有翼一見他站起來說話,笑著點點頭:“劉先生,早就聽說你對莊子有著獨到的見解,研究深入,那你不妨就專職研究吧,離開了學校,或許會更清淨一些。”

劉文典一見曾有翼絲毫沒有挽留的意思,頓時就把眼睛瞪圓了,他和其他人還不一樣,作為一個狂生,劉文典自覺沒有什麽做錯的地方,也就不用害怕政府。

“曾部長,你就這麽不看重傳統文化,你想把國粹精華都撇到一邊去麽?要知道這些寶貝不隻中國人推崇,就連西方也有人在搞研究。你就不怕多少年之後,中國人要到國外去學國學麽?”

曾有翼笑著搖搖頭:“前一段時間副總統和我聊過一點感受,他幾年前得到了一個千金,副總統格外的上心,小丫頭會爬,能站起來,能叫爸爸,每一點進步,都讓他格外的驚喜。這些驚喜,和西方人研究中國文化差不多,他們不過是用一種俯視的眼光而已,原來一個落後卑微的國家,竟然也有一些閃光點,但也是僅此而已。而如果中國能夠強盛起來,我們的文化自然受到尊崇,要是不然,美國才不過建立一百多年,又有什麽文化曆史,但是不一樣被多少人頂禮膜拜麽?”

劉文典聽到了這話,突然仰天大笑起來:“張廷蘭果然是一個妙人,竟然能說出這麽一番道理來,我倒是真的想看看他能把中國帶到哪一個地步了!”

說完之後,劉文典轉身離開了會場,另外還有十幾名文史一類的教授離開,但是和理工科有關係的教授學者,全都留了下來。這些人很明白,他們要想搞研究,沒有國家支持,沒有足夠的實驗經費根本不成,從奉天的經驗來看,張廷蘭對此還是相當大方的。

果然如同他們的預料,曾有翼在公布了新的管理措施之後,就提出了新的教育科研經費的問題。總額一下子增加了百分之五十,而且還特別規定這些經費要用在物理化學的實驗室上麵,要從德美引進一批最先進的實驗器材。

另外又確立了一批科研攻關項目,一旦做出了成績,就可以得到各級的科技進步獎。相比以往不受重視,這次變革等於是給理工科的發展關上了一扇窗,但是卻敞開了大門,很多真正有心做事的專家學者,還是歡欣鼓舞,甚至欣喜若狂。

曾有翼在公布這些改革措施的時候,蔡元培都在下麵靜靜的聽著,他一句話都沒有說,等到最後,蔡元培才站了起來,走到了曾有翼的身邊,忍不住說道:“我已經老了,根本上時代的了,隻盼著中國的教育事業能發展的更好吧!”

“蔡先生,不隻是教育,中國的未來也會更好的!”

蔡元培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但是還是點了點頭,的確張廷蘭剛剛又取得了一項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同英國最終簽署了一項全新的協定。

這算是多少年來,中國外交上都少有的勝利,英國政府答應為了聖母院的間諜行動道歉,並且擱置庚子賠款和其他的貸款,將威海衛歸還中國,同意針對海關問題進行協商,各地教會統一接受政府審查……

林林總總,一共十多個項目,收回了大量曾經失去的主權,對於中國來說,這又是一個空前的振奮,而張廷蘭的民間的威望比起進京之前更加高漲。或許是因為之前的誤會,很多民眾或許還存有愧疚,因此甚至有人直接提議張廷蘭出任大總統,帶領國家,走出了困境。

張廷蘭並沒有答應這種提議,但是他卻也有行動,那就是代表大總統黎元洪,前往國會發表了一份新政報告。

“隨著賠款問題的暫時擱置,政府財政能夠喘口氣,也有了回旋的餘地,因此下麵要采取更果斷的措施,革除弊製。首先要落實新民黨競選承諾,在全國範圍之內禁絕鴉片,財政會撥出專項資金,給煙農尋找新的出路。第二項就是整頓吏治,削減冗員昏官,清理苛捐雜稅,逐步廢除人頭稅。政府計劃減少各種苛捐雜稅兩千萬,做到真正的減輕民眾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