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小年夜的客人

允瓔頓時無語,這柳柔兒咋就說哭就哭呢?變臉比翻書還快,不過,今天柳柔兒好歹還是客人,都這樣了,她總不能不接話。

想了想,允瓔問道:“少夫人,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隻管說便是,這些東西卻是不需要的。”

“那怎麽行,這是我們的心意,英娘若是拒了,就是不把我們當朋友,不把喬家當朋友,我這求你幫忙的話又哪裏說得出口呢。”柳柔兒連連搖頭,神情帶著哀求,“英娘,你也知道的,我剛進門不久,如今相公又去了京都,家裏就我和婆婆,這進門頭一個年,總想操辦的好一些,能得婆婆歡心的嘛,要是我連她交待的這一件事也辦不好,我這個年……可怎麽過啊……”

說罷,就低頭拭起了眼淚。

允瓔頓時一個頭兩個大,她最見不得這個,好端端的,說事就說事,演戲給誰看呢?

可偏偏,如今又不是得罪喬家的時候,她還真不能一走了之。

貨行生意要做下去,烏承橋的計劃要推進下去,還有喬家接近她的意圖也還不曾明了……

允瓔細細一想,無奈的點頭:“少夫人快莫要這樣,我恭敬不如從命,收下便是。”

“謝謝英娘。”柳柔兒的眼淚說收就收,瞬間便笑靨如花。

允瓔微微一笑,心裏卻在感歎,這功力,天生的演員啊。

柳柔兒放下手帕,沒事人一樣的關上桌上的錦盒,抬頭衝詠清使了個眼神,詠清會意,揮手讓餘下四個丫環上前。

四個丫環手捧錦盒在允瓔麵前一字排開,每人手上也是兩個錦盒,瞧著樣子倒都是一模一樣。

“這兩份,是給邵會長和關大人準備的,無奈我家相公不在。我一內宅婦人也不便上門求見,就隻能拜托英娘幫個忙,幫我捎帶一下吧。”柳柔兒看著允瓔,說出真正的來意。

給邵家關家關禮?允瓔一時錯愕。柳柔兒和關老夫人都能一起上街,怎麽可能進不去?隻怕是這禮太重,怕人不收吧?

果然還是烏承橋說的有道理,喬家有所圖,而接近她的目的,也是為了和邵家關家搭上線,既讓他們記得喬家的情,又不讓人覷得其中真經,倒是好算計。

要知道,她的身份比柳柔兒可有用多了。邵會長和關老夫人的侄女孝敬個年禮,別人能說什麽?

允瓔恍然,原來他們打的是這個主意,隻是,她要怎麽樣應對呢?

之前已經應了收下禮物。這會兒又不答應給人辦事,未免不太好吧?

“英娘,求求你了。”柳柔兒嬌嗔的衝著允瓔眨眼。

允瓔看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她跟她很熟麽?

“別,我也不知道成不成呢,這事兒答應不下來。”允瓔忙打起精神,她可受不了這個。

“隻要你幫我送一下。成不成的,都沒關係。”柳柔兒忙接話道。

“我隻能試試,可不敢保證一定能成。”允瓔歎氣,巴不得柳柔兒早些走。

“沒事沒事。”柳柔兒頓時笑了,笑得燦爛,“那我就不耽誤你正事了。改日得空,再好好喝個茶。”

“好。”允瓔點頭,起身相送。

送走柳柔兒,允瓔回到前廳,看著桌上那滿滿的錦盒。皺了皺眉頭,這些東西,怎麽送出去才好呢?

沒辦法,隻好讓戚叔幫忙,把東西拿到了她房裏,放在烏承橋麵前。

“柳柔兒送來的,這幾個是給邵家的,這幾個是給關家的,還有這幾個,是送我們的,據說,都是喬大公子的收藏,擱家裏看著傷心,就拿出來送人了。”允瓔等戚叔出去,把打開過的錦盒推到烏承橋麵前,看著烏承橋笑道,“大公子也興致。”

“你也來打趣我。”烏承橋苦笑,看著盒子裏的東西,倒是勾起以前的記憶,他拿起桂花潤手油,拔開瓶子聞了聞,朝允瓔伸出了手,“來,試試。”

允瓔挑了挑眉,坐到一邊,把雙手都伸了出去。

烏承橋卻不像柳柔兒那樣小心翼翼,他倒了好些在自己掌心,握著她的手輕柔的揉了起來。

“手法挺熟練的嘛。”允瓔瞅著他的動作,故意酸溜溜的說道。

烏承橋不由失笑,抬手拍了她一下:“你又酸了?”

“噗~~你說,這幾樣東西要怎麽辦?真送過去呀?”允瓔自己也忍不住笑,抬下巴指了指那幾個錦盒,問著他的意見。

“送吧,附上喬家的帖子。”烏承橋卻是連眼睛也沒瞄一下,淡淡的說道。

“行。”允瓔想了想,點頭,不再糾結這些,反正,下午也要把年禮送出去。

按著烏承橋的說法,給兩份禮都附上了喬家的帖子,另外裝了,讓戚叔親自帶著人送往邵家和關家,允瓔這邊也認認真真的辦起小年祭禮。

沒多久,戚叔便回來了,回報說邵家和關家都收下了禮物,並沒有說什麽。

禮既然已經送了出去,允瓔也不去想,轉而問起祭拜的事,他們到底還是靠水吃飯,因此,除了祭灶王爺,還得在祭水。

在船上貼吉祥話的紅貼子,在船頭放鞭炮、祭祖先,在岸上祭神,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允瓔興致勃勃的跟著學,跟著準備。

寫貼子的事自然是交給了烏承橋,允瓔則帶著孩子們一條船一條船的張貼,玩得不亦樂乎。

黃昏時分,允瓔推著烏承橋到了廚房,一起主祭,正拜完灶王爺點上香,突然有人來報:邵太夫人和關老夫人一起到了。

“她們來做什麽?”允瓔聽得一愣一愣的,她轉頭看了看烏承橋,滿心疑惑,那老太太不是身體不好嗎?這小年夜的不在家裏兒孫團聚,跑她這兒來幹什麽?

“想必她們是看你許久不登記門,特地來看你的吧。”烏承橋略略一沉吟,說道,“我陪你一起去。”

允瓔驚訝的看著他:“你也去?”

“上一次,邵會長讓我們一起去邵府。我沒去成,之前也沒出去見他,這次若再不出現,她們怕是不喜。而且,來者是客,我不出現說不過去。”烏承橋笑笑,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示意他隨身帶著那東西。

“先回屋。”允瓔皺了皺眉,這滿屋子的人呢,還是回屋收拾一下最妥當。

烏承橋沒有意見,由著她推他回去,對著鏡子戴上那張薄薄的麵具,又重新梳了發。讓頭發擋去了兩邊的臉,才一起出門。

貨行前廳,戚叔已讓人上了茶和糕點,邵太夫人正由關老夫人和邵會長陪著,時不時的往這邊張望著。關麒沒事人似的站在一邊,陪著邵太夫人說話。

“來了。”有丫環守在這邊,一看到允瓔和烏承橋忙提醒道。

邵太夫人幾人立即看了過來。

不會吧,這陣仗……

允瓔有些心虛,頓了頓腳步。

烏承橋留意到她的異樣,抬手拍了拍她的手肘。

兩人上前,烏承橋先笑著開了口:“貴客臨門。有失遠迎,失禮失禮。”

文縐縐的……允瓔垂眸看了看他,衝幾人微微一笑,自打那次去過邵府,她還真不怎麽待見這些人,當然。關老夫人和關麒除外,可問題是,他們卻也一起來了。

“你……”邵會長看到烏承橋的第一眼,驚得站了起來,指著烏承橋說不出話來。

“邵會長。怎麽了?”允瓔見狀,忙笑著問道,“相公,這位就是泗縣商會的邵會長,這位是邵府的太夫人,這位是關老夫人,關公子的祖母。”

“見過邵太夫人,關老夫人,邵會長,請恕晚輩有傷在身,不便行禮,怠慢了。”烏承橋順著允瓔的話向幾人一一拱手行禮,神情淡定。

“舅爺爺,您是不是覺得表姑夫特別像一個人?”關麒在邊上笑嘻嘻的問,“我第一次見著他的時候,也和您一樣,把他認成了我大哥了,可結果,他們倆隻是像而已,我大哥的眼睛可沒他這樣小,而且,聲音也不像,您瞧瞧。”

“確實是老夫眼花了。”邵會長細細打量烏承橋,點了點頭,眼中卻依然有著探究。

“英娘,你不肯回家住也就罷了,怎麽也不去看看奶奶?今兒小年,也不見你來請安,把奶奶給急的。”關老夫人隻是打量烏承橋一眼,就轉向允瓔抱怨了起來。

“抱歉,最近太忙,也沒能提出空去看望老夫人您,還請恕罪。”允瓔笑盈盈的衝著關老夫人彎了彎膝蓋,卻把邵家幾人給擺到了一邊,半句不提。

“英娘,奶奶親自來看你,你還不快快給奶奶行禮。”邵會長見狀,有些不悅。

“見過邵太夫人。”允瓔聞言,勉為其難的向邵太夫人也曲了曲膝,語氣卻沒有和關老夫人說話時的熱絡。

“你這是在怪奶奶嗎?”邵太夫人一聽,老淚縱模,“我的兒……一去這麽多年,到了也沒能見最後一麵,他就留下你一個獨娃……你快收拾收拾跟我回家去,你瞧瞧這兒,是人住的地方嗎?”

允瓔一聽,直接撇嘴:“邵太夫人,謝謝您看得起我,這十八年,更不是人住的地方也住過了,更何況這兒有樓有房,有瓦有窗……”

“英娘,莫要無禮。”烏承橋打斷允瓔的話,微笑著對邵太夫人拱手說道,“太夫人莫怪,英娘自小漂泊,自在慣了,說話心直口快,並非有意冒犯您老。”

“我說的也是實話,我們廟小,可容不下大佛,再說了,髒了他們的鞋,我可賠不起。”允瓔在烏承橋身後不滿的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