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老聃,先聖又請來了正帶著學生到處遊曆的孔丘。

孔丘的大名此時在中土已是如雷貫耳,先聖更是對他能教好羽抱著極大的期望。

誰知孔子一來,整個課堂卻變成了他和門徒的答問會,每次孔子一說什麽,就必然有學生問來問去,搞得一句話往往要解釋個好久。有時就連先聖都聽得不耐煩了,那個叫顏回的還有子路的學生還總有問題,但孔丘的修養確實不錯,解答完了還不停讚他們聰明。

不過孔子的言論的確是博大至極,涉及眾多領域,所以大家都有疑問也很平常。

而且孔丘講課時常妙語連珠,幸得下麵有子夏、子遊等弟子一直在不停地記錄,要不連先聖都擔心他講過的什麽以後會被遺漏掉。

等孔子知道在他這裏一天等於一個月後,就說什麽也不待了,說是要在有生之年周遊列國,遍播思想。

所以孔丘雖然來了一場,但除了讓羽看到儒生們總是嘰嘰喳喳討論,以及都是滿嘴的仁義大道理之外,並沒有什麽收獲。

接連來了當時的兩位聖者教羽,可似乎不但沒讓他產生好印象,反而認知上還有了偏差。於是先聖就決定把他們曾經留在這裏的抄本先自己研讀明白,再擇其重點慢慢教給羽。畢竟老聃的真知灼見和孔丘的修養之道都很值得羽認真學習。

當時北拒族部落是沒有中土那般成型的文字體係的,他們還是傳承著上古以象形文輔以圖畫的記事方式,所以先聖的學習之道可想而知的艱難。

不過他還是排除萬難,終於學成了七七八八。而就在他信心滿滿、準備教導羽的時候,一連的突**況打亂了他的全部計劃。

那一次他們去了長江南岸,這是他們第一次到南邊這麽遠,當然也帶著羽同行了。

可到了之後卻發現處處是剛剛發生過大戰的跡象,一問才知,原來吳王闔閭已率兵正在一路高歌猛進,打得楚國毫無還手之力,眼看著郢都都陷落了,楚國滅國在即。

他們很是失望,本來想一看風物,沒承想又趕上戰亂,隻得悻悻而回。

在途中他們搭救了個逃出吳軍追趕的人,一問方知他叫孫武,是吳國的大將,此次滅楚就是他策劃指揮的。

眾人都很吃驚,這是吳國大大的功臣呀?戰後怎麽著也得被裂土封侯,怎麽還會被自己人追殺呢?

孫武無奈說,他早就料到這一天了。經此一戰,他功高蓋主,吳王闔閭又少了最大的對手,那他還有什麽用?再加上他練兵之初,還是個沒人信服的毛頭小子。為了樹立軍威,他不惜殺了吳王闔閭的兩個愛妾。大王當時雖然表麵大度,沒有追究,可仗打完了,怎麽不會找他算賬?

他還說,為將者就是帝王的獵犬,等獵物被打光了,那獵犬的下場就可想而知。而他也早就料到這一天了,所以等到郢都破城之時,就趕快開溜。而這一路,他不斷變換行藏,並將畢生心血著成的兵法沿路丟棄,這才能逃出生天。

先聖就勸他跟自己回北境去,可孫武卻說自己是中原人,離不得故土。不過作為回報,他把兵法中的一章“奇勝篇”相贈,裏麵說的都是以少勝多、出奇製勝的辦法。

告別了孫武,先聖他們回返,卻發現羽對於戰爭極為癡迷,對於那篇兵法也是極感興趣。於是在回到秘境安頓後,先聖就給他講讀這兵法的內容,而沒想到羽這回是學得津津有味、興致盎然。

先聖教著教著就隱隱感覺不妥,這是兵法的一章,說穿了隻是個殘卷。說的就是怎樣出其不意、用險取勝,可到了真正的戰爭中哪裏都能是這種情況呢?

不過他還是沒多在意,畢竟北拒族與外族交戰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學了也不是壞處,萬一哪天哪位中土大王抽了風,又惦記上他們部族,說不準也可以此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