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迷亂十月
一九三一年,在林漢這個穿越者製造的連環暗殺中渡過了金色的九月。常凱申遇刺,張少帥挨炮擊,主宰中國的兩位大人物的遭遇,著實把當時中國實權派的各路軍閥頭子們嚇了一大跳。在熙洽被林漢用四十公斤的苦味酸炸藥連人帶車炸成碎末後,各地實力派的軍閥頭目皆大大加強了自身的護衛力量。而林漢的暗殺路線,從最高級別的常凱申到次一級的張少帥再到第三級的地方大員,從上到下一路望過去,所有人都不由而同地把注意力投向了東北,都忍不住在心裏嘀咕:難道這一係列的暗殺真的是日本對東北動手的前奏?
少帥府挨了三發炮彈,死裏逃生的張學良在那枚近在咫尺的炮彈的刺激下,憶起了幾年前的殺父之仇,難得地雄起了一回,下令奉天的東北軍加強戒備。熙洽這個日本人經營了多年的暗棋突然被殺,則讓日本產生了極大的警惕。案情雖然一時理不出頭絮,但由現場的殘留痕跡判斷,凶手使用的是無線電遙控爆破技術。
在1931年,無線電遙控爆破,可是一項不折不扣的高科技,絕對不是一般的地方軍閥可以做到。日本人很快意識到這背後另有一股龐大的外國勢力參與,而這外國勢力是誰?
英國人?美國人?還是北方的蘇聯人?不管是哪一方做的,對日本人來說都是極頭痛的對手。躲在暗處的對手有時比站在明處的敵人更可怕,尤其是在自己嚇自己的時候。越想越怕的日本軍部通過“整肅”的方式,緊急叫停了準備多時行動方案,一切等待中國混亂的政局明朗化後再做行動。
東北的形勢,看似緊張,卻因為日本人的主動收斂而暫時緩和下來。相反,在中國長江以南,一幕一幕的精彩紛呈的“大劇”正接連上演。
九月十八日這一天,參與對江西蘇區圍攻的各路國民黨軍在長達十天的“賽跑”結束後,紛紛撤至吉安、永豐、宜黃、南城、南豐、廣昌、寧都、贛州等地。至此,李潤石領導的紅一方麵軍徹底粉碎了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的第三次圍剿。由於常凱申遇刺,接替他的何應欽此時已無心戰事,前線大軍一片混亂,紅軍取得了比曆史上更輝煌的勝利。
林漢的那兩槍實在太狠,小腹上的那一槍,十三毫米的彈頭幾乎將常凱申攔腰打斷,胸口的那一槍更是開了個大洞,常凱申的屍體破損嚴重,加上天氣炎熱。九月十五號頭七過後早早地就下葬了。比起曆史上他身死不得返鄉的下場,這一回他倒是提前埋骨老家奉化。
然後,然後他很快就被人遺忘了。
無論是南京留守的炮黨副總裁汪精衛,還是身處剿匪前線的何應欽,此時雙方所做的事都是忙著拉幫結派,尋找支持,為爭奪常凱申留下的權力真空而不遺餘力。與此同時,英美日等國的駐華大使和相關人員,同樣也四處出動,不僅汪、何兩人門前車水馬龍,就連山西的閻錫山,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家門前也門庭若市,時不時可見各式的洋人出沒。而位於北平的少帥府,日本特使更是幾乎天天上門,打著“消弭誤會”的旗號纏著張學良。
英美和江浙財團此時是忙著尋找替代常凱申坐上炮黨總裁位置的人。按法理說,常凱申一去,汪精衛理應在這個非常時期接替他的位置。然而汪精衛幾次倒常,他這個副總裁不過是個空架子,手中沒有半點兵權。在這個有兵才是王,槍杆子裏出政權的時代,汪精衛空有“副總裁”的身份,但其政令實權甚至在南京城內都不太行得通。
相比之下,何應欽身為常凱申之後的黃埔軍校第二人,對軍方的影響力就要比汪大得多。隻是,他的這份影響力和控製力,和常凱申相比,又差了很多。常凱申手下的軍隊軍頭,其勢力核心就是黃埔係,又以和他同鄉的江浙係最得重用。陳誠,顧祝同,劉峙才是他的心腹,至於何應欽,由於常凱申第一次下野前他壓錯了注,其“黃埔係第二人”又十分地令常忌諱,其地位雖高,手中的實權並不太多。
常凱申遇刺後,以陳誠、顧祝同、劉峙為首黃埔江浙係的成員開始抱團,待價而沽。這三人本就是常凱申最寵幸重用的,平日裏對何或許尊重,但未得常凱申的允許,何應欽根本調動不了三人,何應欽想讓這三人象對蔣一樣地對他忠心耿耿,卻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但是在常凱申死後,何應欽卻一夜之間成了英美甚至日本人眼中的香餑餑。第三次圍剿還未結束,常凱申還未下葬,他的在南昌警備司令部就快被三國的特使踩破了門檻。而江浙財閥買辦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也對他遞出了橄欖枝。
此外另一個有力入主南京國民政府的人卻是身在北平的張少帥。在常凱申遇刺,南京國民政府暫時群龍無首,散沙一盤的情況下,張學良的東北軍無疑是舉足輕重的重要力量。隻是此時的張學良,卻被林漢的那三發炮彈炸得少爺脾氣上來了,雖然日本人不停地派特使解釋,以及鼓動張揮軍南下,飲馬長江。但緊接著熙洽的死,卻讓張對日本人的野心更加警惕,不管日本人怎麽鼓動,他就是按兵不動——林漢的那一炸,抹掉了熙洽這個“帶路黨”做的髒事,令其得以“清白”地死去。
常凱申一死,國內最高興的人當屬各路軍閥,此外幾年前中原大戰時被常凱申用“銀彈”擊倒投蔣的石友三之流,這時同樣也很高興,常凱申一去,這些常手下的雜牌軍非嫡係部隊,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各方勢拉攏的對象,這些沒有節操的軍頭們發現自己又可以再賣一次。
九月的中國政局,紛紛擾擾一團漿糊,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到了十月初,政局終於逐漸明朗化。何應欽在英、美、日三方的共同支持,加上江浙財團的有限支持下,終於成功接替常凱申的位置成為名義上的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執掌常係大權。隻是他這個總司令當得要比常凱申鬱悶得多,常凱申勢力的核心黃埔江浙係的那幫人,卻在這期間和宋子文,孔祥熙為代表的江浙財團勾搭在了一起,有槍有兵有財的他們,對於這位新任的何總司令,態度也僅維持表麵的尊敬,更聯起手來逼得何不得不將幾個重要的職務分給他們。至於常凱申這些年用“銀彈”擊倒收編的各路軍閥的雜牌軍,經過這二十多天的叫賣,也找到了各自的新東家。而他的對手汪精衛雖然無兵權,但政治資本卻比何應欽豐厚,仗著副總裁的身份,在常凱申亡故後,還是撈到了不少好處。接替了常凱申位置的何應欽,手中的權力比起前任縮水了大半。
此時的南京國民政府,比任何時候都要衰弱。周邊的軍閥看在眼裏,也都開始蠢蠢欲動。隻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應欽領導下的前常係軍閥,雖然因為常凱申之死而四分五裂,但先前江浙財團手中的“銀彈”威力實在驚人,東北的張少帥又被日本人纏住無法抽手,閻錫山和李宗仁等軍閥對“銀彈”的威力深有體會,誰都不願意第一個點燃戰火,家家都是處於觀望看熱鬧的狀態。
時間進入十月,中國的局勢,隨著何應欽的上台,似有日漸平穩的跡像。
日本人開始坐不住了,而比日本人更坐不住的,則是德國人,是小胡子和漢娜這夥戰爭狂。
因為林漢的掀桌子攪局,日本人並沒有按曆史上那樣按時發動“九一八”事變,使得漢娜花大了大力氣在奉天布局,準備趁亂搶劫奉天銀行的計劃落了空。整個九月,她和被派到中國的黨衛軍特種兵們全都被迫裝模作樣地在奉天的工地上無所事事地吃灰。雖然漢娜也堅信日本人一定會對奉天發動攻擊,但這個時間點,她卻已無從把握。
相比之下,林漢的心情卻很好,這段時間他以留學德國海外歸僑的身份,頻頻出入奉天大學進行演講、售書以及進行各類交際活動。
林漢出的書,名字叫“強國的崛起”,內容是盜版後世中國著名專題記錄片《大國崛起》的內容,滲入漢娜和他自己收集到的各種曆史資料匯總、理解後的產物。此書早在他回國之前剛剛在德國寫好、印好,按林漢的計劃,他歸國之後,如果無法阻止九一八發生,那就在九一八後趁著這個時機發行此書,為自己“揚名”,借此吸引大批愛國青年學生加入他的麾下招集人手人才。如果九一八被阻止推遲了,這書也一樣會在這個時間發行,為他揚名。
林漢有錢,他雖然身在奉天,書卻通過手下渠道在全國各個大學以贈送的方式免費發放,很快就引起了轟動。國內許多大學都對他發出了邀請前往演講,隻是林漢為了奉天大學裏的學生,不想脫身。
在林漢看來,奉天銀行的黃金,他是無法保住的,但奉天大學裏的學生,卻是比黃金還要珍貴的無價之寶。一旦九一八爆發,這些學生全成了失去家園的“流亡者”,無論是讓他們落入日本人手中或者在國內流亡,都是最大的浪費。但是如果能將這些人組織起來,控製在自己手中,那就是自己將來舉事時最珍貴的人才基礎。
來到奉天後的二十多天時間裏,林漢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奉天大學,和學校裏的學生廝混在一起。至於奉天城外日軍的動向,自有漢娜和她帶來的德國人去注意。這些日子,漢娜是望穿秋水地在盼著柳條湖炸藥一響,她好帶人去搶奉天銀行。而林漢則好整以瑕地在學校裏當“先生”,一邊借著對學生講述西方各強國崛起的曆史過程夾帶他的各種私貨,一邊留意著學生中各種人材。
林漢除了講課外,還大把地捐錢助學,各方討好,所以在校內從校長到老師再到學生,都很歡迎他這個年齡剛過三十的“海歸”。遊走在校園裏時,林漢使用的是自己前世的麵孔。穿越前,林漢剛剛過了三十二歲的生日。在他回國之前,林漢通過關係,讓基爾大學的校長給他開了一張基爾大學的畢業證書,並偽造了一份在基爾大學就讀的檔案,給自己蒙上了一層“名校畢業生”的光環。
林漢在奉天大學裏也不是孤身一人在行動,這段日子,吳少雨帶著十幾名南洋華僑的學生也來到了奉天,這些人是林漢這一年來精心培養的骨幹。由於年紀相近,他們很快和大學裏的學生融成一團。
當時間進入十月後,林漢在學生中的聲望越來越高,久盼柳條湖的爆炸聲不可得的漢娜,她的火氣也越來越大。
但是,在十月八號這一天,隨著一發二百四十毫米的榴彈落在北大營,一切都改變了。
該來的,終究會來,林漢的努力,隻不過讓九一八,推遲了二十天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