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齒輪轉動到了1942年。(ps:好土好濫的台詞)

在剛過去的1941年裏,最大的新聞就是中英日三家暗中勾結,瓜分荷蘭人在東南亞的殖民印尼。

在這場盛宴中,英國人吃肉,日本人啃骨頭,中國人喝了點湯,三家心中雖然仍有不滿(覺得吃得還不夠多)但每家都覺得自己大補了一番。

在這過程中,最憤怒的是失去了一切的荷蘭人,失去了亞洲殖民地後,他們徹底淪落成了歐洲不入流的小國,和荷蘭人一樣憤怒和不滿的,是在這過程中看似沒有遭受實際損失的美國人。

威爾基總統在知印尼事變,就曾擔心地對幕聊說很快英國人就會關上殖民地貿易的大門。

而後,隨著前往幹涉此事的美國海軍在納土納群島海域的對峙中受辱,灰溜溜地退回馬尼拉後,整個美國都隨之嘩然,然後海軍最大的敵人國會,很快就通過了龐大造艦預案。

炒作美國海軍在納土納海域所受的屈辱,這是為了擴大海軍規模的威爾基總統玩的一個小小的政治把戲,借著這一事件,他成功地達到了大規模擴充海軍的戰略目的。

1942年二月分後,由英奸丘吉爾和美國法官麥卡錫的聯合演講引發的“美國國會和總統身邊充滿共產黨”的說辭,則在美國國內引發了新一輪的風暴。

在財團在幕後指使和有意的炒作下,這個話題在美國國內象滾雪球一般地越滾越大。中情局和聯邦調查局,都開始調查所謂“國會共產黨事件”。許多著名的左翼人士,親共產黨人士都受到了衝擊,許多人被美國情報部門的人請去“喝茶”。在這期間,林漢設在舊金山的中華樓。又一次地被美國安全部門的人查封了。而新中國設在美國的華僑辦事處,同樣也受到了衝擊。

到了3月份,美國國內的政治氣氛越來越“趨向保守”。來自中情局和聯邦調查局到處活動。無論是中國,蘇聯。還是德國,三國設在美國的辦事機構或代辦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而同一個月,美國國內的媒體,開始有人鼓吹要求官方處理美國國內德裔美國人,不過這喪心病狂的提案沒有通過——因為德裔美國人是美國第二大族群,占了總人口的三成,包括艾森豪威爾在內都是德裔後代。

四月份後。新中國發表聲明,號召在美華僑回國效力,德國方麵也有類似的聲音傳出,鼓勵德裔美國人回德效力。

對於一心將美國引向邪路的林漢一家人來說,他們欣喜地看到,美國正在朝錯誤的路線上越走越遠。

四月初,德國副總理赫斯高調地訪問英國倫敦,他帶來了“德國元首對英國友好的問候”,這也是1940年戰爭結束後,德國方麵的高官第一次公開訪問英國。表麵上。德國副總理赫斯在公開場合的講話,都是一些廢話和套話,無非就是宣揚英德友好。永久和平,忘記戰爭之類的,但私底下誰也不知道英德之間達成什麽了什麽協議。

但在赫斯離開英國後不久,德國方麵公開發表聲明,表示承認英國人在埃及和中東地區的地區的利益,反對任何外部力量改變這裏的勢力結構。同時德國政府還公布了未來德國三軍國防建設的白皮書,聲稱德國將徹底的結束戰時體係,將國民生產的方向轉移到民生建設方麵來,同時德國陸軍將“繼續執行堅定不移的裁軍政策”。在未來一年裏再次裁撤二十萬人。

被裁撤的,依舊是國防軍。依照希特勒製定的這份裁軍方案,未來德國陸軍的構成裏。黨衛軍將成為德國陸軍的頭號主力不說,國防軍的比例更將降到百分二十以下。

到四月三十日,英國政府宣布將在斯卡帕灣舉行大規模的閱艦式。1940年戰爭結束時,英國海軍幾乎被德國海軍打至盡乎全滅的結局,經過一年半的艱苦恢複和重建,到1942年四月三十日時,五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已有四艘建成服役,最後一艘豪號戰列艦,也將在今年六月左右加入皇家海軍的序列。

而另外三艘光輝級航母,此時也已陸續加入皇家海軍現役。理論上而言,現在的皇家海軍的戰艦噸位上,已和德國海軍相差無幾。

除了這五艘主力戰列艦外,目前英國國內的船台上,還有兩艘獅級戰列艦以及三艘鷹ii級航母正在建造中。這些軍艦也將在未來兩年裏陸續服役。

為了盡快恢複實力,過去的一年半的時間裏,英國船廠完全是以戰時的標準在瘋狂地搶造軍艦。不光是為了應付堵在家門口的德國海軍的緣故,同樣也是為了擁有底氣,好能盡早廢除萬惡的《英美華盛頓協議》。

到1942年四月,隨著多艘主力戰艦的陸續加入現役,以及和德國人的關係有所好轉,加上日本方麵又表現出對美國海軍的重重敵意,英國人認為單方麵廢除《英美華盛頓協議》時機已經到了。在宣布廢除這份協議之前,英國人想通過這次的閱艦式,向美國人秀秀自己新長出來的肌肉。

此次閱艦式,四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和三艘光輝艦航母全部出列,而德國方麵,也友好地派出德意誌號袖珍戰列艦前往現場幫忙“助興”。除此之外,現場參加閱艦式的還有德國的宣傳部長戈培爾和海軍最高司令官雷德國元帥。德國人也通過這樣的方式,表示出“英德間”的友好。

事後,戈培爾在公開的演講中,先老調重談地扯了一陣英德友好的廢話後,雷德爾司令則站出來,對現場數千名英國民眾的麵,宣布了英德兩國剛簽定不久新的《英德海軍條約》,依照新的條約規定,德國海軍的水麵艦的規模。將保持在英國海軍八成在,而這份協議的有效期為五年。

到目前為止,德國海軍主力艦對英國海軍主力艦。仍然保持著數量上微弱的優勢。但兩國船台上在建中的軍艦數量,卻是英國海軍占了上風。自從去年美國通過龐大的造艦預案後。英國人也隨之緊跟而,高調地宣布了自己的海軍複興方案,而歐洲的另一個海軍強國,在這場海軍盛宴中卻始終不聲,直到這一天才有聲音發出。

但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德國海軍發出的聲音,居然如此地“低調”,竟是自我限製海軍的擴軍方案。

在英國被打落皇座的現在。德國人居然在這個海軍新一輪的造艦**中表現得如此地“低調”和“愛好和平”,著實讓全世界都閃瞎了眼。

但漢娜沒有讓德國參予這次新一輪的海軍軍備狂潮,沒有瘋狂地大造軍艦,實在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德國最大的敵人,終究是東邊那個頭已初步完成軍事準備的北極熊。現在時間已是1942年四月,蘇德間依舊和平,巴巴羅莎行動沒有發生。就目前的情況看,蘇德間還會繼續“和平”下去。隻是在這樣“和平”的大前提下,蘇聯會造出多少輛的t34坦克。

曆史上在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光是7以及t26這樣的坦克,製造的數量就接近兩萬輛。以斯大林的性格和毛子的天性,他們不造個上萬輛的t34海。簡直就不配叫蒸汽壓路機了。為防患於未來,德國方麵將軍費向陸軍轉移也是必然的。

1941年時,t34坦克完成了設計,開始在蘇聯大規模地量產,曆史上到當年六月就造出了一千多輛。盡管這個位麵蘇聯在三十年代被林漢一家人坑了一次,工業化進程有所延誤,但影響並不太嚴重。對德國來說,蘇聯t34坦克海的威脅依舊巨大。

為了對抗t34,德國新一代的三十噸坦克發展計劃。也在1941年時完成。新一代三十噸坦克全重三十五噸,主炮是一門88毫米/56倍的坦克炮。其性能可以視為德國版的裝著88炮的59式坦克,就性能而言。該型坦克遠勝目前的t34-76型,就算麵對未來的t34-85型也有較大的優勢。

該型坦克幾乎是和t34同時開發完成,1941年三月後開始量產。但漢娜很清楚,資源有限的德國,不可能象蘇聯那樣瘋狂大玩坦克海,因為無論是油料還是國力,德國都不可能象蘇聯那樣瘋狂地堆出上萬輛t34,更不可以在大玩坦克海的同時,還要和英美比拚海軍,所以她必須做出取舍。

現在德國海軍的家底是四艘主力戰列艦和四艘大型戰鬥航母,未來的兩年裏,德國海軍隻會再得到兩艘大型航母加盟,除此之外不會再有新的大型戰艦的建造計劃。

由於軍費開始向陸軍傾斜,未來幾年裏英國海軍的主力艦噸位超過德國海軍是必然的。既然如此,倒不如趁機賣英國一個空頭人情,借此改善一下雙方的關係,同時讓英國人更有底氣撕毀《英美華盛頓協議》。

在今年二月份時,美國特使曾訪問德國,故意地對德國提出了關於蘇伊士運河國際化的設想,其根子無非是想拉攏德國向英國施壓,逼迫英政府不敢撕毀的《英美華盛頓協議》,但漢娜不為所動,反而在事後將這條情報泄露給英國人,更在赫斯訪英結束後,公開發表聲明維護英國人在埃及和蘇伊士運河上的利益,借此繼續離間英美關係。

在林漢一家子看來,未來的十年裏,英國的衰退是必然的,各地的殖民地一塊一塊地冒火,失去,也是肯定的。美國人想肢英國人,東邊那個一直不作聲裝作悶聲發財模樣的北極熊,何嚐又是一個安穩份子。在英國殖民地的問題上,如果德國不急,這兩個國家也會“急”。

在林漢看來,英國落魄到這樣,德國如果答應了美國的肢解方案,再繼續折騰英國,隻會中了美國人的奸計——德國地理位置畢竟太糟糕,離中東太遠。不管英國被折騰成什麽樣,從崩潰的大英帝國身上的掉下來的好處,德國都拿不到多少,反而會在新一輪產生的英德國對抗中惹得一身騷,真這麽玩,最後隻會便宜了離中東更近的蘇聯人以及擁有強大海外投送能力的美國人。

赫斯訪英時,私下就是向英國人提出了英德國抱團取暖,對抗美國壓迫的話題。在倫敦,赫斯向英國遞出橄欖枝,聲稱德國政府會無條件地在殖民地問題上支持英國:例如支持英國人維護在印度、印尼、非洲在這三個地方殖民地利益。而德國所索取的,並不是要英國人向他們開放這兒的市場,僅僅隻是要求繼續改善英德關係,結束雙方的仇視。

對於現在的德國來說,由於有新中國這個巨大的大市場和部分的歐洲市場,短時間內根本不愁自己的工業品的銷路,其和英國在貿易上的利益衝突並不大,對英國殖民地市場的渴求並不高。

更重要的是,德國通過李華梅,已知道太平洋戰爭即將爆發。一旦戰爭爆發,德國也可以借機享受到不少的“戰爭紅利”。至於欠美國人的錢,趁著這場戰爭的機會,也有無數的手段可以落井下石趁機賴掉。現在改善和英國的關係,也是為了在這場戰爭中,能夠實現林漢一直設想的“世界各國聯手,一起坑美國”大方案。

為了表示德國方麵的誠意,赫斯訪英後,德國海軍減少了在冰島和法國群島的飛機數量和駐軍規模,以顯示出其對英國人的善意。而後秘密簽定的《英德海軍協議》,更體現出了德國人的善意,於是在當年四月的斯卡帕灣閱艦式上,德國方麵的一係列“友好”表演。

英國方麵雖然不可能完全相信德國人的示好,但在這個打破《英美華盛頓協議》的關鍵時候,德國人公開地表示友好和支持,無疑是給英國人極大地增加了信心。(未完待續)

回頭再校錯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