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中日友好靠棒子
1948年一月一日,第二任新中國的領導在北京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
這一天,進入天安門廣場,組成裝甲兵方陣的,是整整48輛47式坦(蟹)克——因為其是1947年定型量產而得名。
該型坦(蟹)克,是德國現役的主戰坦(蟹)克E50的中國版,其標準重量為36噸,五對負重輪,扭杆懸掛,主炮為一門105毫米/50倍線膛炮,其一出場,就讓應邀觀摩的蘇聯軍方代表瞪圓了眼睛。
在1947年時,蘇聯紅軍也開始了下一代新式坦(蟹)克量產換裝工作,該型坦(蟹)克正是曆史上著名的T54坦(蟹)克,使用100毫米口徑的坦(蟹)克炮,標準重量差不多也3噸左右。蘇聯人鬱悶的發現,東方的“中國小弟”,其主戰坦(蟹)克的主炮口徑居然超過了蘇聯坦(蟹)克。
雖然蘇聯紅軍自己,還擁有使用122毫米坦(蟹)克炮的IS斯大林重型坦(蟹)克係列,但是主戰坦(蟹)克的火炮口徑居然輸給了中國人,這讓蘇聯軍方心裏很是不爽。
47式坦(蟹)克是由德國方麵的開發的E50坦(蟹)克的簡化版,德國陸軍自己裝備的E50坦(蟹)克,標準全重高達四十三噸,使用相同的坦(蟹)克炮,安裝有垂直穩定瞄準儀,備彈42發。之所以噸位比中國的多出七噸之多,主要原因是E50是47式的改進升級版。
E50的前身,德國的安裝了4號坦(蟹)克,使用截短炮管的,88毫米/52倍坦(蟹)克炮,其戰鬥全重34噸。不過該型坦(蟹)克隻是過渡產品。隻生產了五百多輛就被更先進的E50取代。
所以更新換代如此之快,一是德國在戰後迅速和英國修好,加上與蘇聯的緊張關係改善,德國在東西線戰略形勢“從來沒有象現在這般好”。二則是漢娜隻是把三十噸級別的四號坦(蟹)克視為開發下一代四十噸級坦(蟹)克的“過渡產品”,原本就沒有想大批量生產。三則是四號坦(蟹)克的開發過程中,在漢娜的強力幹涉下。完全是按蘇聯人開發坦(蟹)克的思路開發的。四號坦(蟹)克坦(蟹)克雖然紙麵上的性能極出色,但人機工程很不佳,車內空間狹窄,人高馬大的德國坦(蟹)克坐進去實在難受異常,很受坦(蟹)克兵的詬病。
1943年後,新中國開始大量地引進行德國技術和設備嚐試生產三十噸級的坦(蟹)克。在德國坦(蟹)克兵眼中詬病連連的四號坦(蟹)克,在中方這兒卻好評如潮,東方人相對矮小的體型很適合該型坦(蟹)克,而後決定引進其生產線。
當時林漢更看中的是E50。不過E50屬於40噸級坦(蟹)克範疇,生產難度更大,就連德國自己也才是新產品,不可能當時就賣給中國。本著先談有,再談精的原則,最後還是引進了這款四號坦(蟹)克的改進型,名為E36的坦(蟹)克。
1944年後,漢娜期待E戰車計劃開始實施。這時。隨著英德關係改善,和英國進行了技術交換後。尤其是得到了讓德國人眼饞不已的製炮技術後,坦(蟹)克設計師成功地開發出了新一代使用105毫米坦(蟹)克炮E50坦(蟹)克。E50坦(蟹)克是在四號坦(蟹)克的基礎上再開發的,其零件和四號坦(蟹)克的通用度高達百分六十。和四號坦(蟹)克相比,主要的改進是加大車內空間以改善乘座舒適性,而車體長度稍有放大,同坦(蟹)克炮口徑也放大。其車內備彈43發。
而在此之前,在林漢要求下,德國設計師將舊有的四號坦(蟹)克進行改進,體重增加到36噸,重新設計炮塔座圈以便能使用和E50相同的坦(蟹)克炮。
德國方麵把這款改進後的四號坦(蟹)克稱為E36。但實際上德國陸軍並沒有大量裝備,隻是將一個坦(蟹)克加強營約十二輛的四號坦(蟹)克按這個標準進行了改進用於測試。但其生產圖紙和生產線以及模具,卻全部打包賣到了中國,交由中國安徽的東方紅坦(蟹)克。
在德國技術師相助下,1947年後,中國方麵用兩年多的時間消化吃透了全部的技術,終於可以自己自行生產。
和德國裝備的E50坦(蟹)克相比,47式坦(蟹)克的優勢在於機動性更好一些,缺點是人機工程不如對手對坦(蟹)克兵友好,以及備彈量不如,僅有炮彈34發——不過為36噸級的坦(蟹)克,34發炮彈也已是極限,蘇聯的T54/55坦(蟹)克也都是這個數量,而斯大林式坦(蟹)克係列,通常炮彈更少得在30發左右(其中IS2隻有28發)。
曆史上T54坦(蟹)克的34發左右的存彈量,對坦(蟹)克來說 稍少了一些。不過對玩坦(蟹)克海的蘇聯來說,他們在戰場總能聚集足夠多的坦(蟹)克形成數量上的大優勢,34發的彈藥足矣。而新中國也是有能力在未來和蘇聯一般玩坦(蟹)克海的國度,所以這個彈數倒也適合。而德國方麵,34發就明顯不足了。所以造價相對於便宜很多的E36在德國最後被更厚重,彈藥更多的E50所取代。
一月一日的閱兵式上,除了47式坦(蟹)克外,還有二十四架殲1(即TA183)編隊和同樣的數量的殲2戰鬥機(即ME262)編隊飛過主(蟹)席台上空。
這一年多來蘇聯人自己雖然也弄出了米格9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但由於發動機技術不過關,生產出來的噴氣機全成了機庫皇後,發動機使用壽命很低,飛行(蟹)事故更是屢出不窮。而中方引進德國技術生產的這兩款戰鬥機,都在北海道上空通過實戰證明了自己。
中國軍事實力的增強。讓心裏有鬼的蘇聯也感到了不安。而1947八月,日本變色,加入了社會主義陣營後,當時朝鮮在蘇在華人員,都看到了朝鮮半島脫離日本統治獨立的希望。
於是朝共人員趁向中蘇兩方提出請求,要求兩國共同聯手向日本施加壓力。幫助朝鮮從日本的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
而蘇聯人在朝鮮問題上,其心態同樣也是矛盾的。
因為地理交通的原因,蘇聯在遠東地區能投入的力量很有限。雖然目前的情況看,蘇軍在遠東的力量還在中國之上,但斯大林很明白,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工業化進程的繼續,雙方的實力對立遲早會發生逆轉性的變化。雖然目前中蘇友好,雙方的邊境基本都是處於表麵上不設防的“互相信任”的友好狀態。但斯大林怎麽可能將遠東的安危全押在所謂的“中蘇友好”之上?
過去的故意不進入朝鮮趕走日本人。本就是蘇聯人為了給中國添堵留下來的尾巴。麵對朝共高層向蘇聯提出的複國請求時,斯大林很是頭痛。斯大林很清楚,真地將日本人趕走,朝鮮建國成功,蘇聯在遠東的壓力就大增。可是“幫助社會主義陣營兄弟”的事,這是政治正確的事,不能不做。
最後斯大林了耍了個把戲,聲稱朝鮮問題需要詢問中國同誌的意見。
麵中國方麵。主要的阻礙來自於林漢。
對於朝鮮的那些事,林漢本人對金氏一家極其反感。反感程度甚至勝於南邊的越南猴子。穿越至今,林漢對日本的厭惡,在他殺掉天皇全家,又借助女兒之手,殺光了日本財閥的高層後,其恨意已所餘不多。而奇葩的北棒金家人。他卻極其厭惡。
曆史上,朝鮮在1946年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建國後,其領袖對高層的清洗就持續不斷,從1946年起,其組織中的國內派、延安派、抗聯派。以及最後的親蘇派,都被金家人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鬥手段不斷地清洗掉——下場基本都是被槍決。而這種清洗甚至一直持續到二十一世紀。而後來朝鮮對中國的不斷“伸手”,給得少就耍無賴的作風,就更不必多說了。
所謂的中日友好靠棒子,在這問題上,林漢由於收受了大和撫子送過來的不少賄賂,所謂“幫親不幫外”,在這事上,毫無節操的他聯合喀秋莎,更是給朝鮮人狂下套子。
於是將林漢曆史上和朝鮮有關的黑曆史,向中方上層交待得很清楚。所以當斯大林把皮球踢過來的時,中國方麵也變得很頭痛。
同樣出於政治正確的原因,中方也不得不支持朝共的“請求”。
於是中蘇兩國最後於1948年三月,和日本方麵就朝鮮問題開始了“漫長”的談判。
大和撫子和林漢、漢娜一樣,都是實用主義者。她學蘇聯和中國進行“革命”,隻是為了將財富從舊財閥手中奪過來,以便收買屬於她自己的勢力基本盤。而英靈、艦靈本身,就是一個國家民族主義情緒聚集融合的產物,從來都是不折不扣的民族主義者而不是什麽國際主義者。
大和撫子會同意將台灣歸還中國,是因為這是國家利益需要,甚至在加裏曼丹島日占部分問題上也同意做出讓步,則是為了收買“父親”林漢的需要。而朝鮮,日本每年在朝鮮都有大量的殖民利益。現在財富被她從財閥手中收回來了,日本在朝鮮的利益也完全受大和撫子支配,要她將朝鮮交出去,這怎麽可能?
對於朝鮮問題,日本方麵除了有些“國際主義思想”的部分日共成員同意吐出這塊肉外,絕大部分人都是死不鬆口,這個問題甚至導致日共內也發生了很大的分歧。
社會主義者,在麵臨民族主義和國際主義間的矛盾時的立場,在這一刻變得如此鮮明。
日本人采取的態度,是拖字訣,決定用漫長的談判將這個話題無限製地拖延下去。此外大和撫子得到林漢的指點,開始朝鮮人中尋找代理人,準備將來萬一拖不下去時,就推出個傀儡出來“頂事”。
蘇聯人在這個問題上,骨子裏是並不熱心的,他們能接受底線,是將朝鮮一分為二,一部分歸朝共,一部分照舊扔給日本去統治——這是喀秋莎依林漢的意思向斯大林出的壞主意,斯大林覺得很對他的胃口。
而後蘇聯方通過外交渠道,向中國方麵透露出自己的這層意思。當然,蘇聯的說法很好聽:至少先讓朝鮮的同誌收回一半的領土,有個立足之地。而蘇聯的意見和中方的底線也相差無幾。
於是,朝鮮半島象曆史一般,被一分為二的命運,就此被定下了。
關於朝鮮問題的談判,從1948年三月開始,一直談到第二年年初,最後日本人勉強同意,先歸還朝鮮西北龜城市以西到新義洲、鹽川這“一小角”地區供朝共“立足”用,餘下的部分,依舊是“慢慢再談”。
但是要讓日本人吐出吃下多年的朝鮮,哪是這麽容易的事。大和撫子采用“無限期談判”的拖字訣。蘇聯人不熱心,中國人不急,朝鮮人要想複國並且統一,依舊漫漫無期。
最終的結果,這場談判,從1948年開始談,一直談到了1960年,都還沒有見個終結,日本人象拉羊屎一般,一點一點不甘不願地吐出北朝鮮的土地,甚至到1970年時,日本人仍然占據著朝鮮三分二以上的土地,漢江以北,北緯四十度線的大(蟹)片地區,仍然在日本人的控製下。而這時大和撫子已成功地培養出了聽命於日本的傀儡政權,加上中國的國力日強,蘇聯在遠東的壓力越來越大,為了讓日本繼續留在朝鮮半島給中國在東北添個堵,以及喀秋莎不停地在背後出壞主意,蘇聯在這事上的態度也越來越冷漠。到最後,所謂的遠東朝鮮共和國,其麵積大概也隻有曆史四分之一左右。
除此之外,在1978年時,日本人還做了一件讓朝鮮人和蘇聯人都很想罵娘的事,就是將朝鮮東北的從羅津到會寧的這一小片土地,有意地“歸還”給了中國,聲稱是作為過去日本侵略中國的賠償。這一決定讓中國成功地獲得了進入日本海的出海口,而當時收了“女兒”送上來的好處李華梅,在朝鮮問題和“中日友好”二選一的問題上,很理智地選擇了後者,母女倆一起共建大東亞共榮圈。
PS:其實寫完太平洋戰爭的劇情後,這本書就可以宣告結束了。不過為了負責任,還是要把該交待的交待清楚。本書現在正在收尾中,把各國戰後未來的的變化情況都交待清楚。雖然我的本家流浪的蛤蟆常爛尾,不過我可沒有他的毛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