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並不創造財富。
國家隻分配財富。
衛星城自然也是如此。
財政局印不出來錢,財政局能給其他部門發錢,是因為衛星城的居民先創造了財富,然後財政局再將這部分財富分配給其他的人。
但現在,八十多萬居民創造不出過多的財富,財政局自然也沒有多餘的錢來分配給其他的部門。
遲櫻也知道孔旋照和孫建設所說屬實,是以也隻是跟孫建設大眼瞪小眼了半晌,並未多說什麽。
財政問題雖然沒討論出個所以然,但遲櫻的發言顯然起到了拋磚引玉之作用。
李雲海皺著眉頭,沉吟半晌後緩緩的道,“城主,我也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你說。”
李雲海道,“這大半年來,衛星城大多數崗位的人事調動都是人事局經手的,所以我對衛星城目前的人事狀況還算了解。可以這麽說,但凡要求稍微嚴格一點點,這些人都是不會被錄用的。有的人鬥大的字不識一擔,有的人分不清東南西北,有的人不會說普通話。”
“就像遲櫻局長說的,城池防衛局現在雖然坐擁三支支隊,但除了第一支隊外,其他兩支支隊隻是初步形成戰鬥力。我估計他們也隻能欺負一下城外的遊民,若是跟其他城池的守備力量相比,這兩支支隊可以說是不堪一擊。”
徐來對李雲海投去了一個讚賞的眼神,“很好,李三思局長提出了我們人事任用的問題,其他人還有什麽話要說的?”
教育局的局長王敏立刻接著徐來的話道,“我覺得這不是人事任用的問題,人事任用,重在任用,是說我們用人不當。但問題是,衛星城的居民都是這個素質,我們再怎麽選拔,頂多也就是矮子裏麵挑將軍。我覺得這是居民素質有待提高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教育問題。”
“依我看,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人事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王敏的話,徐來非常讚同。
他一向覺得,衛星城想要發展壯大,教育可能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現在與當年不一樣,不論是經濟、政治、還是教育,都越來越以“城池”為單位。
衛星城本來底子就薄,倘若不一開始就狠抓教育問題,可能到後麵其他城池都普及多少年多少年的義務教育了,衛星城的居民還全是文盲。
然而,還沒待徐來鼓勵王敏,沉默良久的農業局局長古建通卻是開口了。
“王敏局長說人事問題的根源是教育問題,這我同意。但他說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就能解決人事問題,這個說法我覺得不是很妥當。”
王敏反問道,“不妥當?哪裏不妥當?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難道解決不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的問題?”
古建通老神在在的道,“可以自然是可以,沒有人說不可以,我也沒說不可以。但問題是,怎麽來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可不可能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
王敏道,“古局長後麵那句話是什麽意思?什麽叫可不可能提高?”
古建通說道,“這道理很簡單,誰都知道提高城池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事,但為什麽其他城池不把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到跟樞紐城一樣的水平?因為提高不了。就拿衛星城來說,我們的經濟是小農經濟,我們的社會是農耕社會。”
“我們這個城池,絕大多數財富都是靠著土地得到的,說通俗點就是種田。但問題是,種田能種出什麽花樣出來?衛星城的土地就那麽多,每平方米的土地承載力就那麽高。有限的土地和有限的承載力,根本養不出太多的不事生產的受教育人口,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此言一出,王敏立刻便沉默了。
徐來也沉默了。
然後,徐來驚詫的看了一眼古建通。
古建通是燕釗給徐來推薦的,徐來對古建通的了解僅僅是對方在泗水城時好像就從事農業方麵的工作。
現在看來,燕釗給他推薦上來的這位農業局長,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古建通說的對的。
他說的那些話,其實可以用一句話來簡單概括:
在衛星城生產力水平過低的情況下,不可能大幅度提升居民的受教育程度。
因為一個人在接受教育的時候是需要脫離生產的,至少是半脫離生產,意思就是不可能在讀書的同時還幹活。
你讀書,不幹活,那就需要別人供養你。
生產力如果低下,像古代,像封建社會,那麽需要全家人早出晚歸,辛勤勞動,才能供養一個脫離生產的人去接受教育。
生產力如果一般,像裂縫爆發前的發展中國家,一個人加班加點,也能供養一個脫離生產的人去接受教育。
生產力如果發達,像以前的米國,隻需要一個人朝九晚五,便能供養全家脫離生產。
而現在的衛星城,顯然是屬於第一種情況。
王敏悠悠的歎了口氣。
“所以說,沒法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嘍?”王敏道。
古建通搖了搖頭,“不是沒法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很難大幅度、普遍性的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因為城池財政根本養不起這些人。不過還是有兩種方法,其一是提高人口數量,更多的人口就可以供養更多的受教育人口。其二是發展科學技術,用科學技術改變衛星城小農經濟和農耕社會的情況。”
“不過說到發展科技,問題就又回來了,因為發展科學技術需要大量的受教育水平極高的人才,所以……”
說到,這裏,古建通看了一眼徐來。
徐來接過古建通的話道,“所以,古局長認為,我們目前隻能先提高人口數量,然後供養一小部分人脫離生產,接受教育。再讓這些接受過教育的人反哺衛星城,如此循環反複,是這個意思吧?”
古建通重重的一點頭,道,“不錯,這個法子很笨,起步很慢,但卻一定能行得通。”
“好,說的很好,我讚同古局長的看法。”徐來為古建通鼓掌,旋即又道,“目前,我們分析出了衛星城諸多方麵的不足。有財政方麵,有人事、人員素質方麵,有教育方麵,有人口方麵,有科學技術方麵。但我認為,這些總結起來,應該還是人口數量和教育的問題。”
“八十三萬人口難以給城池財政提供充足的收入,同樣也難以供養太多人脫離生產接受教育。教育方麵的短板直接讓科學技術的發展成為不可能,工業和農業也難以發展。同時還間接影響到了財政方麵、人事方麵、人員素質方麵等等。”
遲櫻緩緩點了點頭,道,“同意。”
孫力道,“同意。”
孔旋照、李雲海及其他部門的首要領導也先後表示同意。
確定了人口數量和教育方麵的問題之後,接下來,徐來再次就其他方麵和各部門的首要領導深入交談。
衛星城的其他方麵還是有不少問題的。
比如說,工業產能問題。
衛星城的工業產能等於沒有。
比如說,農業產值問題。
衛星城的農業產值倒是有,但是效率低下,一個務農的成年男子基本上隻能養活一兩個人。
比如說,能源問題。
由於手握天然氣礦的緣故,能源問題短時間不會掣肘到衛星城。但隨著衛星城的進一步發展,能源也會相應的緊缺。
還有關於應付空間裂縫方麵的問題。
比如說,衛星城的突變者僅僅隻有十幾名。
比如說,衛星城的血清研究,尚未起步。
比如說,遲櫻手下的城防局,沒有任何麵對空間裂縫的經驗。
這些都是問題。
這些問題雖然也同樣重要,但卻不像人口問題和教育問題那樣是衛星城長期需要注意的問題和根本問題。
任何一座大型城市,都至少有數百萬的人口和大量的受過教育的高級人才。
最終,在商量過後,會議上通過了一項決議。
數日後,時任衛星城城主徐來在衛星城第二屆政務工作會議上宣布了該決議。
決議的內容如下:
以人口發展為基本盤,以經濟建設為主線,以教育普及和科技推進為百年大計。堅持提高工業產能與農業產能並舉,堅持關閉空間裂縫和血清研發並重。調動一切有利因素,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壓製一切不穩定因素,消滅一切敵對因素,全力發展壯大的方針。
……
……
2073年3月30日。
徐來在自家別墅的院子裏,躺在躺椅上,懶洋洋的曬著春天的太陽。
艾米麗坐在徐來身旁,為他剝著水果吃。
昨日,徐來召開了衛星城第二屆政務工作會議,宣布首屆部首全會上通過的決議。
除此之外,他還對衛星城的行政部門做了一些調動。
成立兩個新增部門,人口管理局和海事處。
人口管理局負責處理跟衛星城跟人口有關的所有事項,包括統計、落戶、收編、出生和死亡等等。
當然,人口管理局目前的首要任務是收編遊民,協助他們落戶衛星城,以解決衛星城在人口數量方便的短板。
人口管理局的首要領導麽,徐來欽點的局長是瓦連京。
瓦連京擔任人口管理局局長一事,徐來提前和瓦連京商量過,對方知道了工作內容後表示了同意。
至於海事處,徐來並未在政務工作會議上公布海事處的職能。
原因很簡單,不能公開。
上次聽到解甲的想法之後,徐來真的覺得建造“漂流城”是一條行得通的道路。
不然那麽多艦艇一直停泊在前線基地,屬實是有點浪費了。
總部到現在都不知道徐來劫持諸多艦艇回來,漂流城一事自然不能公開,是以徐來特意想了海事處這麽個混淆視聽的名字。
而漂流城一事保密性如此之強,徐來自然不可能隨隨便便選一個人讓他擔當海事處的領導。
經過左思右想之後,徐來選中了烏拉。
對於建造漂流城一事,烏拉沒一點兒經驗,但徐來也不需要他有經驗。
徐來需要的隻是,烏拉老老實實的領著這份薪水,安分、聽話即可。
除了新設人口管理局和海事處之外,徐來還在科學研究處下麵設立了血清研究所,用以研發三大血清。
隻不過因為科研人員短缺的緣故,這個血清研究所短時間內派不上用場。
至此,衛星城方麵,囤積了大半年的公務,徐來已經處理了個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