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名叫“力”,意味著力量。但是人們都叫他“傻大力”或者“頭腦簡單的力馬鹿”——因為他的心智永遠停留在孩童時代。出於這個原因,大夥兒對他都很和善,哪怕他曾在蚊帳裏點燃火柴,燒掉了整棟房子,看到火光衝天還高興地直拍手,人們還是原諒了他。

力馬鹿長到十六歲時,已經是一個高大強壯的小夥子了。但他的智力還維持在兩歲左右,一心隻想著和稚童們幸福無憂地玩耍。鄰家那些四歲到七歲的孩子,都不願和他一起玩了,因為他無法理解歌謠和遊戲的內容。他最喜歡的玩具是一把掃帚,他把它當成木馬,騎在上邊,一次可以玩上幾個鍾頭。他在我屋子前的斜坡上,跑上跑下,哈哈大笑,那笑聲大得令人吃驚。終於,他的笑聲變成了令人厭煩的噪聲。我不得不告訴他,必須重新找個地方去玩。他順從地鞠了鞠躬,把掃帚拖在身後難過地走開了。其實,他向來逆來順受,隻要不玩火,對誰都沒有危害,因此大家也沒有什麽理由去抱怨他。對於我們這條街來說,他不會比一條狗或一隻雞更重要。後來他不見了,我也不以為意。數月之後,我卻突然因為某件事想起了他。

“阿力現在怎麽樣了?”我問給我們四鄰供應柴火的老樵夫。我記得力馬鹿以前經常幫他搬運柴捆。

“您是問力馬鹿?”老人一愣,答道,“啊,力馬鹿已經死了啊,可憐的家夥!是的,他死了將近一年了,死得非常突然,醫生說他的腦袋裏有毛病。不過,最近發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倒是和這個傻小子有關。

“力馬鹿死的時候,他媽媽把他的名字‘力ばか’寫在他的左手上,用漢字寫上‘力’,用假名[56]寫上‘ばか’。並且為他念了許多遍經,希望他能投生到好人家,過上幸福的生活。

“大約三個月前,麹町的一戶望族生了一個男孩,孩子的左手上與生俱來地有些字痕,讀起來正好是‘力ばか’。

“那戶人家知道這個孩子的出生肯定是應驗了某人的祈禱,便四處打聽。一個賣菜的小販告訴他們,以前有個頭腦簡單的小夥子,叫作力馬鹿,生活在牛込一帶,去年秋天死了。那家人便派了兩個仆人去找力馬鹿的母親。

“那兩個仆人見了力馬鹿的母親,將此事告知於她。她喜出望外,因為這戶望族確實很富裕,也很有名望。但是仆人們又說,主人見到孩子手上的‘ばか’字樣後很不高興。‘力馬鹿葬在哪裏呢?’仆人們問。‘他葬在善導寺的墓地裏。’她告訴他們。‘請把他墳上的泥土給我們一些。’仆人要求道。

“於是力馬鹿的母親便把他們帶到了善導寺,將力馬鹿的墓指給他們看。兩個仆人從墳頭上弄了些土,包在風呂敷[57]裏……然後給了力馬鹿的母親十日元[58]。”

“但是他們要墳上的土幹什麽呢?”我問。

“哦,”老人答道,“你要知道,那戶望族不願讓孩子長大後手上還有那麽個難看的名字。而要消除那與生俱來的字痕,別無他法,隻能用從他前世的墳上取來的土去擦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