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重陽市集體上訪事件、拆遷拆出人命事件、群眾在市委大樓前集體下跪事件在網上引起瀚然大波後,沒多久,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就召開了這三起惡性事件的新聞發布會。

市委書記劉毅然、市長朱青天等領導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經過開會討論決定要想盡快避開媒體和記者的視線,是該主動出擊的時候了,因此召開新聞發布會,主動麵對媒體和記者們的質疑,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和最有效的辦法。以前很多領導很希望自己被媒體和記者關注,記者來訪時總喜歡搶話頭,可現在自從網絡興起後,很多領導卻怕上網了,一聽說自己的事情在網上傳開了,如同聽說自己在外養小秘、包二奶被曝光了一樣,感到惶恐。

綜合前幾次的經驗教訓,市委市政府在召開季度性政府工作會議時,市委書記劉毅然專門對領導政務活動的新聞信息上網,做了嚴格要求,還專門下發了紅頭文件到各大機關的宣傳部門。

文件中強調,大型的關於領導政務活動的新聞宣傳,都需要經過主管部門如市委宣傳部主要領導多重審核,然後才可以上網,要避免一切歧義、用詞不當等對領導形象有不良影響的語句出現,正麵宣傳是第一原則。

在正式召開新聞發布會前,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市信訪辦、市拆遷辦等部門主要領導,開了個碰頭會。開會的目的主要就是像應付疫情風暴一樣,提前給這新聞發布會打打預防針,集思廣益,討論一下這些有著敏銳洞察力的記者們會提出那些問題,會從那些方麵下手,調查采訪這幾起惡性事件,然後對症下藥,統一一下新聞發布會上政府官員作為新聞發言人的口徑,免得到時候出現答不上來或者口誤等情況。

“在這裏呢,我給大家說下這次我們召集各個部門都來參加這個碰頭會的目的。關於重陽市這三起這段時間在網上炒的很熱的事件,現在已經引起了十幾家媒體的關注,國家極的、省級的都有,目前的情況是有很多記者都在趕往重陽的路上,準備在重陽市展開暗訪式調查,這對我們重陽市來說很不利。大家都知道,現在正是我市大力籌備國際重陽文化節的關鍵時期,再過幾個月重陽市國際重陽文化節就要開幕了,重陽市文化傳媒中心大廈也將在差不多的時間舉辦落成典禮,這是重陽市今年的兩項惠及民生的大事。我們不允許在此之前,有任何人,任何組織,懷有任何不正當的目的,通過任何形式來搞破壞,不僅我們市委市政府不允許,全重陽市的人民群眾也不會允許。現在事情已經發生了,在網上炒的很火,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滅火,將這些事情帶來的惡性影響,盡我們所能降低到最小。現在大家都好好想想,平時在座的也不少接觸媒體和記者,應該說都有和記者、新聞界、媒體打交道的經驗,多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市委書記劉毅然說出了開這次碰頭會的主要目的,要大家都想想辦法解決,如何在新聞發布會中滅火的問題。

“我認為:我們應首先和這些記者的單位聯係,在中國是黨領導一切,媒體是黨的事業,黨的喉舌,隻要跟這些記者所在單位的上層通了氣,也就解決了實際問題。這樣以來,記者們就算刨根問底了,挖出了什麽線索,也沒多大用處,單位不編發,等於白忙活。”常務副市長鄭平遠說。

“鄭市長說的這些,其實我們市委宣傳部都已經在盡力做了。當然還得繼續努力。但還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現在很多記者都是香港、新家坡等地媒體的特約記者,即便是大陸的這些媒體不用,這些香港、新家坡的媒體也會用的,這樣以來負麵影響就更大了。”

市委宣傳部長李漢章緊跟著常務副市長鄭平遠的話,提出了新的問題。

“我聽說,已經有記者到拆遷片區的群眾那裏,了解情況了。我擔心的是,這些記者肯定會找拆遷戶了解資金補貼等情況的,如果現在不解決拆遷補貼金發放的問題,到時候這些記者就有的話說了。”

拆遷辦主任吳子良不僅擔心這些拆遷戶被查,也擔心自己被查,所以就在會議上提出要解決拆遷經費的問題。

“同樣,集體上訪的群眾那裏,我們也得先做做他們的思想工作。特別是集體下跪的那十幾個群眾,他們反映的都是重陽市文化傳媒中心大廈圈地拆遷等一係列問題,對這十幾個人要特別的重視!”

市信訪辦的領導經曆了那次群眾大規模上訪事件後,深知群眾的脾氣,如果不安撫好這些群眾,那肯定會出大問題的,到時候,什麽話他們都會毫不保留地說出來,那樣以來結局就很不好了。

……

來的人都順著市委書記劉毅然的意思,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和看法,市長朱青天和市委副書記張正義一直都沒說話。他們向來對這類暗地裏陽奉陰違,背後搞小動作,出了問題又和媒體玩起“躲貓貓”遊戲,不敢開誠布公,不敢承擔責任的政府行為,不怎麽看好。在他們的骨子裏,一直就對這些弄虛作假的事情,感到很反感。

市委書記劉毅然把眼前每個人的神色表情都看在眼裏,每次開會基本都是這樣,他開頭先拋塊磚引塊玉,然後就坐在一把手的位置上,不動聲色地喝起茶來,邊聽下麵的人講,邊琢磨下麵人的心思,最後做到心裏有數後再做下總結。這個會議就這樣的結束了。

其實,像今天這個會,市長朱青天和市委副書記張正義他們一夥兒的幾個,來不來都是一回事兒,說不說話也是一回事兒。因為最後的結局都是一樣的,具體操作,都會以市委書記劉毅然綜合各方麵的意見後,定下的調子為準。

但市委書記劉毅然不能不給市長朱青天他們說話的權力,這是一種政治策略。不然的話,機關裏會有人借此說他這個市委書記習慣獨斷專行。和市長這個行政一把手之間的矛盾,也會越來越深,要想升遷免不了要得罪很多與自己原則和處世方式不一樣的人,但這樣的人你又不能得罪的太深了,如果一點麵子和餘地都不給他們的話,最後自己的升遷夢也會破滅。三十六計第十六計中說,對付敵人和對手,要懂得欲擒故縱。

市委書記劉毅然平時喜歡讀曆史,在曆史中吸取為官的經驗,探究高明的官術為己所用。剛才他的考慮,與平時他看的那些曆史典故,然後細心領悟的入世道理不無關係。關於這官場上對付對手的欲擒故縱之道,讓他想起兩個很經典的典故來。

一個是三國中諸葛亮七擒孟獲的典故。話說當年蜀漢建立之後,定下北伐大計。當時西南夷酋長孟獲率十萬大軍侵犯蜀國。諸葛亮為了解決北伐的後顧之憂,決定親自率兵先平孟獲。蜀軍主力到達瀘水(今金沙江)附近,誘敵出戰,事先在山穀中埋下伏兵,孟獲被誘入伏擊圈內,兵敗被擒。按說,擒拿敵軍主帥的目的已經達到,敵軍一時也不會有很強戰鬥力了,乘勝追擊,自可大破敵軍。但是諸葛亮考慮到孟獲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響很大,如果讓他心悅誠服,主動請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穩定。不然的話,南方夷各個部落仍不會停止侵擾,後方難以安定。

諸葛亮決定對孟獲采取“攻心”戰,斷然釋放孟獲。孟獲表示下次定能擊敗你,諸葛亮笑而不答。孟獲回營,拖走所有船隻,據守瀘水南岸,阻止蜀軍渡河。諸葛亮乘敵不備,從敵人不設防的下流偷渡過河,並襲擊了孟獲的糧倉。

孟獲暴怒,要嚴懲將士,激起將士的反抗,於是相約投降,趁孟獲不備,將孟獲綁赴蜀營。諸葛亮見孟獲仍不服,再次釋放。以後孟獲又施了許多計策,都被諸葛亮識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釋放。最後一次,諸葛亮火燒孟獲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獲。終於感動了孟獲,他真誠地感謝諸葛亮七次不殺之恩,誓不再反。從此,蜀國西南安定,諸葛亮才得以舉兵北伐。

另外一個典故是發生在兩晉末年時候的故事。話說當時幽州都督王浚企圖謀反篡位。晉朝名將石勒聞訊後,打算消滅王浚的部隊。王浚勢力強大,石勒恐一時難以取勝。他決定采用“欲擒故縱”之計,麻痹王浚,他派門客王子春帶了大量珍珠寶物,敬獻王浚。並寫信向王浚表示擁戴他為天子。信中說,現在社稷衰敗,中原無主,隻有你威震天下,有資格稱帝。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說得王浚心裏喜滋滋的,信以為真。

正在這時,王浚有個部下名叫遊統的,伺機謀叛王浚。遊統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卻殺了遊統,將遊統首級送給王浚。這一著,使王浚對石勒絕對放心了。公元314年,石勒探聽到幽州遭受水災,老百姓沒有糧食,王浚不顧百姓生死,苛捐雜稅,有增無減,民怨沸騰,軍心浮動。

石勒親自率領部隊攻打幽州。這年4月,石勒的部隊到了幽州城,王浚還蒙在鼓裏,以為石勒來擁戴他稱帝,根本沒有準備應戰。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將士捉拿時,才如夢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縱”之計,身首異處,美夢成了泡影。

想完這些,見市長朱青天和市委副書記張正義還是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市委書記劉毅然打算直接出擊了。

“朱市長、張書記,大夥兒都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想必二位也已經深思熟慮很久了,給大家透透風吧。大夥兒都在等著聽兩位的高見呢?”

市委書記劉毅然喝了口茶,陪著一副看起來都很虛假的笑臉,對市長朱青天和市委副書記張正義說道。

“好吧。我說兩句。大家的意見我都聽到了,我知道大家都是為了重陽市的明天好,都是為了重陽市文化傳媒中心大廈的順利落成,以及國際重陽文化節的順利舉辦,在想辦法清除障礙。但是從長遠意義上講,我們這樣做,如果太過頭了,勢必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到那時候,結局也許比現在更糟糕。我們做些群眾們的工作是有必要的,但我的原則還是該承擔責任的,還是應該勇於承擔責任。事情必定已經發生了,拆遷辦的同誌說的很對,群眾們的拆遷補貼一定要盡早下發到位,而且要按國家標準,這個時候就不要再堅持原來的‘地方特色’了。穩住民心才是最重要的。得到群眾們的理解和支持,這樣以來,縱然是滅火,我們也才能在媒體和記者們麵前有回旋的餘地。”

市長朱青天說出了自己的憂慮,從以前的很多次會議上,他也看出了這機關裏的重重玄機,很多時候全盤否決其他領導同誌的意見,一點不給別人麵子,也是不對的。

市委副書記張正義很多時候都和市長朱青天是不謀而和,朱青天的這些話,也正是他內心裏想說的。輪到他發言時,基本都是再變戲法的重複了幾句朱青天所說的話。

“看吧,我說朱市長和張書記有高見吧,果然不出我所料。哈哈……”

市委書記劉毅然誇獎了市長朱青天和市委副書記張正義了一番,然後做了總結,並做了詳細的工作部署。

隨後,市委市政府在新聞發布會正式舉行前,一方麵對於群眾集體上訪事件中所反映的政府拖欠、擠壓拆遷補貼金的問題,全麵予以解決,廢除了重陽市市委市政府以前在“國家補貼標準”下製定的“重陽補貼標準”,這次嚴格按國家相關政策執行;對集體下跪的十幾名群眾,都做了思想工作,不僅送去了慰問金,還讓那些被群眾舉報的有貪汙嫌疑的幹部,親自到片區群眾家道歉,目的就是讓這些群眾在記者來訪時,多說幾句重陽市市委市政府的好話;對於唐老四母親在拆遷中死亡這件事,市委市政府隨後在原來的基礎上,又解決了唐老四愛人的工作問題,唐老四的愛人被聘請到市委大院打掃清潔衛生,還讓他的孩子上了最好的重點學校,這些也都是為了讓唐老四一家都覺得政府對他們好,不再譴責政府,在記者調查的時候多說幾句好話。

在對待來訪記者的問題上,市委書記劉毅然強調,要以高標準,高熱情,高檔次來招待這些記者。在封口費、封筆費上,沒必要在這個關頭和這些記者叫勁,其他的事情,可以以後在議論,眼前正是關鍵時期,一切要以重陽市國際文化節的開幕這個大局為重。這下,可樂壞了南雲日報吳大友這類的不入流的記者,他們就是靠這種渠道斂財致富的。

由市委、市政府主辦、市委宣傳部協辦的新聞發布會,在一係列的準備程序結束後正式開始了。常務副市長鄭平遠、市委宣傳部部長李漢章、市拆遷辦主任吳子良,還有市信訪辦一個主任以及一位副市長,出席了新聞發布會。

待所有的來訪記者坐定,常務副市長鄭平遠就開始代表市委致辭,他站在台上說了一大堆頌揚記者敢於吃苦之類精神的話,對本次新聞發布會的主題,反而輕描淡寫地隻說了幾句。

“鄭市長,您好,我是《人民權力報》的記者,我想問的是,為什麽網上掀起瀚然大波的重陽市暴力拆遷造成人員死亡事件、群眾集體上訪事件、群眾跪求和市委書記對話事件,網上的事實和官方網站上的聲明,有著很大的差異?難道說這根本就是兩回事兒?”

“沒錯,真實的情況都是官方網站上所反映的,如今網絡遍及天下,難免有不了解實際情況的人,借此機會興風作浪。作為記者,大家都懂得實事求是的道理。我們市委市政府能及時地公開事件真相,就說明我們有麵對媒體的勇氣。”常務副市長鄭平遠回答說。

“吳主任您好,我是《城市新聞快報》的記者,請問一下,重陽市在拆遷過程中的確存在暴力拆遷的問題嗎?那個老太太的死是不是暴力拆遷的結果!”

“在這裏我要向媒體的朋友們說明一下,不管是在哪裏,肯定存在不文明執法的問題,重陽市也不例外,但還沒達到暴力拆遷的程度。關於那個老太太的死,你們可以去問他的兒子唐老四,發現老太太死後,我們的法醫做過專門的醫學鑒定,確定死者在房屋倒塌前已經停止了呼吸,法醫鑒定書都在這裏,這個死者的死我們都感到很悲痛,但與拆遷沒什麽關係。”拆遷辦主任吳子良向媒體記者們展示了手頭上的醫學鑒定書。

“鄭市長,你好,我是新華社南雲分社記者王銳利,我了解到群眾集體上訪事件和群眾下跪要求與市委書記、市長對話事件,都與拆遷補貼金的拖欠有關係。重陽市在圈地拆遷的過程中是否存在拖欠拆遷補貼金的問題?是不是因為這個根本原因造成了三起惡性事件的發生?”新華社南雲分社記者王銳利接著站了起來,直接提出了這個問題。

“這位記者,我想說的是,你的了解有些問題,我們市委市政府不存在拖欠拆遷補貼金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什麽事情都得有個程序,有個過程的,群眾們因為不了解政府的工作程序,又因為有部分基層幹部傳達政策信息時候出了錯誤,所以造成了群眾們的誤解,才導致這些事件的突然發生。現在所有的拆遷住戶,都領到了相應的拆遷補貼金,我們全都是按照國家標準下發的,對特別困難的住戶還從市委市政府的辦公經費中抽出一部分,用於資助這些經濟特別困難的住戶。”常務副市長鄭平遠看了看眼前這位似曾相識的記者,很平靜地回答道。

這個回答讓新華社南雲分社記者王銳利感到很意外,自己來重陽市好幾天了,通過暗訪調查,群眾們反映的實際情況,與今天這個新聞發布會上官方通告的情況根本不一致,存在著很大的出入。常務副市長鄭平遠的這個回答,更讓他覺得不可思議。難道市委市政府有這麽快的速度,在新聞發布會前彌補漏洞是如此之神速?

“我還有一個問題向問問鄭市長,在這三起惡性事件的背後,存不存在政府官員腐敗的問題,群眾集體下跪要求和市委書記、市長對話,是不是要向市委書記和市長反映這些問題。”新華社南雲分社記者王銳利繼續追問道。

常務副市長鄭平遠心裏一震。對眼前這個步步緊逼的記者有了更深的印象。他這才想起在重陽市疫情通報的新聞發布會上,也是這個記者提的問題都很叼難,一點都不給官方麵子,看來他就是當時那個軟硬都不吃的記者了。

“關於這個問題,來訪群眾的確反映了這方麵的一些事實,我們市委市政府了解情況後及時地派出了調查組,對基層幹部和群眾們反映的情況做了調查,的確存在一些情況,我們都按照有關規定給予了處罰。”

常務副市長鄭平遠看了看新華社南雲分社記者王銳利的座位牌,心裏暗叫不好,這可是大媒體,一旦讓他們抓住把柄,全國各地的媒體都會發通稿,上上下下都會知道重陽市的醜事兒,這個人得特別注意。

“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市委書記和市長是否及時出來麵對了上訪群眾,還是遲遲不到現場?”

新華社南雲分社記者王銳利在調查采訪中得知,當天群眾下跪要求與市委書記、市長對話,大半個多小時都不見市委書記和市長的影子,所以想證實一下官方的說法與群眾說的是否一致。

“對不起,這位記者,我們給每位記者一次提問機會,你已經提了兩次了,請照顧一下其他媒體的朋友好嗎?時間緊迫,如果都像你這樣隻想著自己的話,其他的朋友都沒有機會……”一位組織這次新聞發布會的市委幹部說。

“哎,既然這位記者很好問,我就回答了,下麵其他記者如果問相同的問題就不必浪費時間了,這位記者已經替你們問了啊。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市委書記劉毅然同誌和市長朱青天同誌都在基層檢查工作,得知此事後都很震驚。火速趕回市委大院的。不存在這位記者所說的這種情況,再說誰敢呢,碰上這樣的事情換做是你的話,你敢怠慢麽?”

常務副市長鄭平遠反而反問了新華社南雲分社記者王銳利這麽一句。

王銳利再次遭遇到了上次遭遇過的情形,心裏頭很是生氣,什麽新聞發布會,純粹是在滅火,連給記者提問的機會都不給,還在上麵冠冕堂皇地說了一大堆,我都替你們這些領導害臊。

隨後,其他媒體的記者又向信訪辦和副市長提了一些不痛不癢的問題,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一樣,整個新聞發布會,記者們根本了解不到什麽具體情況,全是官方在為自己的行為和過錯做辯護。

新聞發布會結束後,市委宣傳部迅速就新聞發布會的內容,在各大政府網站和新聞信息網站上發了通報,算是對網絡流言的回應。對於來訪記者,市委市政府依舊是盛情款待,像對待上級領導一樣,很熱情地用魚肉酒香招待這些記者,路費、辛苦費樣樣都沒少給。

新華社南雲分社記者王銳利和原南雲日報記者方小軍都沒有心思去大吃大喝,也根本不會接受所謂的差旅費、辛苦費,新聞發布會一結束,他們就覺得和自己先前暗訪中了解的情況,完全不符合,打算再重新采訪一次。

讓他們感到很意外的是,這次去采訪群眾,還正如新聞發布會上所通報的情況一樣,上訪群眾們否認了重陽市有關部門拖欠拆遷補貼金的事實,異口同聲地說政府都是按國家標準給補的,根本沒那麽回事兒。唐老四也改了口變了卦,說的確有法醫鑒定這麽回事,是他們自己不了解情況,還去市委大院大吵大鬧,多虧市委市政府領導寬宏大量,沒有追究他們的責任,還親自上門為老母親送行,他們一家很是感動,為自己的鹵莽行為感到羞愧。

新華社南雲分社記者王銳利和原南雲日報記者方小軍萬萬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這些群眾到底是吃錯什麽藥了,變的這麽快!再訪重重受阻後,他們倆兒再次陷入了官方新聞的撲朔迷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