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完了之後,我們起身便朝著裏麵走了進去,那老太太正在等著我們,一看到我們進來,便嘿嘿一笑。
她似乎已經猜中了,我們會做出如何的決定,直到我開口答應,這老太太才說道:“好,這樣最好,作為誠意,老太太給你一樣好處,現在你們缺,土木金三珠,老太太可給你們提供一條消息,昆侖聖地冰川之下封存著一顆聖珠,但是茫茫雪山之上,珠子究竟為何處?還不知道。”
“你們若是想要尋得那顆珠子,就必須進昆侖,否則是拿不到的,不過老太太年歲已高,就不陪著你們去了。”
昆侖山之大,萬山之祖,要想在這裏尋得一顆珠子,無異於大海撈針,但也總比我們在整個華夏大地上尋找要強得多,否則千百年都未曾能找到,現在至少有一個大致的方向。
老太太說這顆珠子是我們尋找的金珠。
要到昆侖,必須先到西藏,由京都坐火車前往。
前往西藏需曆時七天的時間,這七天七夜,我們都隻能坐在火車上。
沿途車上有不少人下去,我們弄了幾張臥鋪,可惜前往西藏並沒有飛機,高原缺氧的環境,我們也不太適應,所以為了保險起見我們帶了足夠的氧氣瓶兒和氧氣袋。
其次我們在火車上買了高原紅,一種能夠抗高原反應的藥。
另外,另外我們畢竟一直生活在低海拔區域,所以到了青藏高原之後,把隨身攜帶的煙草全部都丟掉。
到了西藏這種高海拔區域之後,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在低海拔區域的人來說,一口煙吸進肺中,就可能會當場斃命,而且在沒有完全適應高原反應之前,甚至不能加快速度奔跑。
在火車上我跟大家說了一下禁忌,盡量不要使用氧氣瓶,除非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在這種環境之下,一旦使用了氧氣瓶,就會徹底的依賴上他,沒辦法離開這裏。
饒是如此,我們做了充足的準備,然而等到下飛機的時候,二叔還是出現了極端的高原反應,整個人昏昏欲睡,看上去根本撐不住,我們隻得把氧氣瓶交給他,讓二叔重新坐上回去的車子。
這一趟也隻能蘭姨去照顧他。
不過在剛剛到達這裏的時候,我和王大拿兩個人閑來無事,便打算先去一趟布達拉宮,逛逛風景。
布達拉宮是由鬆讚幹布,在公元前七世紀修建而成,十分的宏偉壯觀。
我和王大拿兩個人仗著身體素質好,倒是沒有出現太大的高原反應,不過這一趟來這裏也是為了尋找一個能夠帶我們進入昆侖山聖地的向導。
昆侖山過大,冰川雪原,任何一樣東西,對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都是致命的,隨便掉進一個冰窟窿裏,人就玩完了。
而對這裏最熟悉的莫過於達賴喇嘛。
於是我們在朝拜完布達拉宮聖殿之後,就前往了前方的一個小型寺廟。
裏麵的喇嘛,隻有一個老頭,帶著黃色的高腳帽身著黃布袈裟,一看到我們並鞠躬行禮。
他估摸著以為我們也是來這裏朝拜的,西藏盛行佛教,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在古代,佛教甚至力壓王權,這是一種極其獨特的情況。
同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也坐落在群山之中。
我們進入這裏之後拜見過佛堂裏的各路神仙,佛祖,這才跟著喇嘛攀談起來。
這老喇嘛倒是一個能說會道的人,而且也極為好客,給我們兩人倒了酥油茶,聊著聊著,聽我們說要找向導去昆侖山,這向導就有些焦急了,問我們去昆侖山幹什麽?現在這個季節,恰恰是冰雪封山之時。
上身之後怕是很危險,這裏有成千上萬年的凍土,堪比金石,冰錐橫行,又有深不見底的空洞,一旦落入其下,必死無疑。
在昆侖山上,冰雪覆蓋,最恐怖的不是雪豹和一些致命的野生動物,最恐怖的其實是雪崩。
在這大山深處,隻要稍微有一點動靜,我們將會看到這時間最為恐怖的場麵,萬噸雪崩。
昆侖山之高導致這裏的雪山千年不化,一旦出現雪崩,我們會被活生生的埋在雪裏悶死。
不過不得不說,整個青藏高原,天藍的嚇人,水清的嚇人,這已經促使我們對這塊神秘之地頗感興趣,自然也不可能不去,更何況金珠就在這裏麵。
達賴喇嘛跟我們聊了半天,看我們去意已決,想了想,最終還是點了點頭給我們介紹了一個人。
這個人名叫曲桑是一個紅臉膛的漢子。
曲桑是當地一個極其有名的導遊,他把整個西藏的地圖給我們看了一遍,這裏有萬裏無人區,冰川雪原,還有北邊荒漠,上有昆侖,珠穆朗瑪,所以這裏的環境變幻莫測,一旦進入冰川雪原,我們需要帶足了裝備。
我們所要攜帶的馬匹,馬掌之上必須釘上鋼釘,這些鋼釘可以防滑,因為一旦進入昆侖雪山之中,冰川雪原和雪崩,都是致命的危險做足了防滑的準備,可以防止我們幾人不是摔入懸崖,一旦進入這裏的冰川洞之中,就算有繩索和有人救助,十之八九都會死在裏麵。
因為那些冰川溶洞下麵的冰層是萬年凍土,導致這些冰層,猶如石頭一般堅硬,普通的錐子,搞頭,根本無法鑿穿上麵的冰層,甚至砸出一道白印子都難。
人在這種環境之下想從這種環境之中爬出來,可是很難的,繩索必須帶上,然後也帶足了馬匹,不過這些馬匹要另加錢正直暴風雪肆虐之時打進去之後,十之八九會折損在裏麵所以無論如何,錢得另算。
我們答應了,他這才心滿意足的去準備東西了。
王大拿偷偷的問我說這向導靠譜嗎?怎麽看這家夥長得賊眉鼠眼的,一看就是為了錢,別到時候真把我們帶到冰窟窿裏埋了,那時才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我感覺這小子有點應激反應,不過隻是個普通向導而已,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