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 挑戰一下潛規則 官途風流 青豆

轉眼間,時間到了農曆臘月十二了。掌酷小說網提供鍾越和張明商量著怎樣過這個春節。

鍾越說:“我最不喜歡過的就是春節了。別的不說,光這個送禮收禮就很讓我心煩了。來送禮的人絡繹不絕,要去送禮的人也有一大堆。這些陳規陋俗,不知什麽時候才能杜絕。”

張明說:“其實也不可一概否定。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逢年過節,去看看上級與長輩,是我們中國人的一種習俗,也是一種美德。他可以增進感情,加強聯係,增強向心力和凝聚力。它本身其實沒什麽錯!可是,不知從什麽時候起,人們把這個習俗功利化、世俗化了。打著拜年的旗號,幹行賄受賄的勾當。送的人覺得光明正大,收的人也覺得名正言順。拜年嘛!”

鍾越說:“身處俗世,要想免俗實在是很難。不送,得罪人;不收,也得罪人。”

張明說:“可是,送多了或者收多了,性質就不同了。我主張,送是應該的,收也無可厚非。但是要把握一個度。不要搞成了行賄受賄。”

鍾越說:“誰又能把握好這個度呢?”

張明說:“也是!最好是杜絕。我有一個主意,我們抓廉政建設,可以以春節杜絕送禮收禮為突破口。”

鍾越說:“好主意。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可能還會引發某些幹部的不滿。我敢說,有的幹部就等著在這幾天撈一把呢!我們這樣做是在斷他們財路啊!他們一定在背地裏把我罵死。”

張明說:“這不假。你說句實話,你去年收了多少禮?”

鍾越笑著說:“和你談廉政建設,你就廉政到我的頭上來了。實話告訴你,數目還真不少。過一個年,可以抵幾年的工資。每個單位送那麽價值千兒八百的禮物,單獨看起來是不多的,但是合起來數目就可觀了。光鄉鎮場就有二十多個。每個單位即使隻送五百,就是一萬多。近年來,標準在逐年提高。單位一把手都是****送禮,動用的是小金庫的錢。送禮的形式也在改革,有的充話費,有的送購物券,有的幹脆送起紅包來來了。”

張明說:“你收到的最大的一筆禮是多少?”

“一萬!但是我沒敢要。我隻敢受低於一千元的禮物。我收那些小禮我都有點提心吊膽的。總覺得這是在做虧心事。但是我又實在拒絕不了。因為每一個人來的時候,都說送上的都是薄禮。”

張明說:“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時間長了,我們就會成巨貪啊!這東西收成習慣了,胃口就會提高。今年隻收一千元以內的,明年就敢收兩千圓以內的。這好比吸毒,劑量會逐步加大的。我覺得這樣下去很危險。“

鍾越歎道:“其實嚴格地講,我已經違紀了。隻是因為這是一種普遍現象,暫時沒人追查。說到底,還是我反腐防腐的能力不強。“

張明說:“我覺得還是要在我們陷得不深之前,想出一個既能監督自己,又能監督別人的辦法,形成一個機製。今年我們就可以試一試。“

鍾越說:“我讚成。今年再也不能讓他們來害我了。你趕快拿出一個方案來!”

張明說:“我們必須先擬定一個文件,禁止以拜年的名義送禮收禮。違反者以行賄論處。

此外,我們還要層層開會,要求領導幹部帶頭執行。“

鍾越說:“同時我們還要設立舉報電話,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張明說:“我估計即使這樣,頂風上的人還是會有。因為以前假正經的幹部太多了,他們嘴上說的是一套,做的卻是另一套。”

鍾越說:“這次我們就來真的。如果真有人往**口上撞,我們就來個殺雞駭猴。看誰的運氣不好。”

張明說:“這樣吧,我們一人完成一個指標。這次我們橫下心來,做一下得罪人的事。”

說幹就幹,恒陽縣委發出了一個嚴禁各單位以及各級幹部以拜年名義給領導送禮的通知。並且召開了一個全縣幹部的電話會議。

召開電話會議之前,張明又想到了一個主意,他提議讓各部門的頭頭,都在電話會議上表態,春節期間不收下屬部門和下級的禮物。

鍾越說:“這個主意不錯!他們在這樣大型的會議上表態了,等於是搞了一個廉政誓言。一個人不會輕易的違背自己的誓言的,應該會起到很好的效果。還有,他們在下屬麵前發誓之後,再收禮物,肯定會感到不好意思。”

張明說:“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麵。其實很多幹部並不想送禮。隻是因為別人都不送,自己不送,就顯得是不尊重領導了。擔心領導會怪罪自己。我們在會議上把不送禮不拜年作為一項紀律提出來,他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不送禮了。同樣的,有些幹部也不想收別人的禮,但是怕傷了下屬的感情,有了這個製度之後,他們也有了拒絕的理由。”

鍾越說:“就是不知道領導們願不願意啊!這樣一表態,就等於是斷了財路啊!就拿我來說,就是損失了好幾萬。說實話,有點心疼。因為這樣的灰色收入,是沒有任何風險的。我擔心我們這樣一做,會成為大家的眾矢之的啊!背地裏罵我們的人肯定不少。”

張明說:“要做改革者,當然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讓人罵當然是免不了的。”

鍾越說:“那就這樣決定了!我們事先不通氣,隻讓他們到會,臨時決定搞這樣一個表態。”

全市幹部電話會的主會場設在縣委會議室裏。到會的有全體副縣級以上的幹部,以及十多個有實權的局長。

首先由紀委書記羅源宣讀恒陽縣委關於嚴禁各級幹部在春節期間以拜年名義送禮收禮的文件。然後,縣委書記鍾越做了主題報告。

剛開始的時候,許多幹部都以為這不過是唱唱高調,走走過場,鬧鬧形式。但是當鍾越把報告昨晚後,提議各位領導在電話中給全體幹部表態時,大家才意識到,這一次是在來真的。

鍾越說:“以往的情況,我們大家就心照不宣了。完全不收禮不送禮的幹部很少很少。坦率地講,我以往就收過。雖然每一筆的價值看起來不高,好像沒有違紀,但是積累起來,數目還是可觀。今年,我想在這次會議上,向全體幹部表態,這也可以說是我的一個春節廉政誓言。春節期間,我絕不收取任何單位和個人的一份禮物。如果有同誌想在春節期間問候我,我要求不要到我家裏來。我不接待任何客人。我提倡大家用短信拜年。同時,我也給自己下了一個硬性的指標,將前三個來給我送禮的單位或個人,通報給紀委。我說到做到。希望大家到時不要怪我不通人情。”

她的話給大家極大的震撼!這是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聽到有領導幹部承認自己收受過禮物。大多數幹部都覺得她的話是真誠的,也有人在心裏罵她傻。春節期間收點禮,是千百年****流傳的一個潛規則。你怎麽能把他公之於眾呢!

鍾越又說:“下麵,請能夠像我一樣做到春節不收禮的領導幹部,在這裏給大家表態。不能做到的,就別上來。”

這話一說,誰敢不上來。不上來的就是想收禮了。

張明首先響應。大家也按照著自己在縣委中的排名,依序作了表態性發言。

最後,張明以縣政府的名義,要求各級領導幹部開展“向下”的拜年活動。各單位把以往用於給上級領導拜年的經費拿出來,給本單位有苦難的職工拜年,給他們送去組織的溫暖。不要對上級就舍得,對下級一毛不拔。

縣委宣傳部對這次會議做了大規模的宣傳。一時間,全縣的人都知道了縣委縣政府今年的廉政決心,成了街談巷議的一個話題。

讓鍾越和張明意想不到的是,這次活動讓一個人很不高興。這個人恰恰就是這段時間張明不想激怒的人————白鬆華。

在召開電話會的那一天,白鬆華出差去了。所以那一天的廉政表態他沒有參加。

賈嘉華讓羅源乘機挑撥。羅源說:“張明他們故意安排你出差的時候,搞這樣一個廉政表態。大家都參加了,唯獨你缺席。影響很不好啊!”

白鬆華聽了之後,很是生氣。知道的人曉得自己出差去了,不知道的還以為自己不願意表態呢!他說:“這不是陷我於不義嗎?看來他們真的想向我下手了。”

為了挽回影響,白鬆華在公安係統內部開了一個類似的會議,並且在報上發了新聞。

很快就有人把這件事向鍾越和張明做了反應。為了緩和矛盾,鍾越特意給白鬆華做了解釋。那一天的那個表態,是臨時的安排。不是有意為之。希望諒解。

不過,對於上級領導的拜年,鍾越和張明還是不敢馬虎。該送的還是要送,要不然明年的工作將會很被動。

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講廉政,沒有什麽顧忌。自己行得正,不貪不要,不怕人說什麽。可是,麵對強大的上級,單方麵的講廉政,就是一種迂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