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於必仁

稻粱收,菰莆秀[2],山光凝暮,江影涵秋。潮平遠水寬,天闊孤帆瘦。雁陣驚寒埋雲岫[3],下長空飛滿滄州[4]。西風渡頭,斜陽岸口,不盡詩愁。

[注釋]

[1]平沙落雁:此為“瀟湘八景”之第五首。

[2]稻粱:稻穀和高粱,此處泛指莊稼。菰(gū)蒲:菰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莆亦是水生植物,即葦子,可以編席。

[3]雲岫(xiù):指雲霧繚繞的峰巒。岫,峰巒。

[4]滄州:水邊比較開闊的地方,常用指隱士住地。

[賞析]

鮮於必仁,生卒年不詳。字去矜,號苦齋。漁陽郡(治所在今天津薊縣)人。大約生活在元英宗至治(1321—1323)前後。其父太常博士鮮於樞(1246—1302)是元代著名的書法家、詩人。鮮於必仁雖出身官宦家庭,自己卻是一生布衣。因其性情達觀,常常寄情山水,浪跡四方。明人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詞“如奎壁騰輝”。

這首散曲描繪了清秋時節遼闊的江邊晚景,抒發了遊子漂泊異鄉的無限憂思。稻穀已經收割,水邊的菰莆婀娜秀美。山溝暮色凝聚,江水寬闊平靜,秋空遼遠空曠,孤帆顯得更加瘦小。雁陣為秋寒所驚,穿過山邊薄雲,落在江邊沙灘上;紅日西沉,秋風吹拂著渡口,遊子凝目癡望,無盡的詩思與情愁在心中鬱積。

散曲前四句描寫江邊晚景。“山光凝暮”化用了王勃《滕王閣序》中的“煙光凝而暮山紫”,而把山光與暮色凝結在一起,顯得更為簡潔。作者用“稻粱收”反襯“菰莆秀”;通過江上的倒影描繪山光與岸邊的風物,使景物的層次更深。五六句描繪江上的景象,意境與“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恰成對比。“孤”,寫出了遊子羈旅的孤獨和心境的淒涼;“瘦”,用小舟一葉反襯天空的高遠、江麵的遼闊,同時又映襯出遊子的愁思和憔悴,言簡意豐。七八句描寫天上的雁陣。“雁陣驚寒”化用了王勃《滕王閣序》中的“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天已涼而遊子猶漂泊在外,更加劇了漂泊、淒寒之感,寫景中滲透著濃鬱的思歸愁緒。最後三句,借景抒情。紅日西沉,秋風吹拂著渡口,遊子在渡頭凝目矚望,這個特寫鏡頭宛如一幅遠眺盼歸的雕像,把有家不得歸的愁緒和羈旅漂泊的無奈,灑滿山光水色,留下不盡餘味,給人特別的淒美感,與“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