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的票價很貴吧?”
兩人從利物浦先生身上收回視線,繼續沿著樓梯向上走,勞倫斯一家也消失在視野中。
詹金斯兩次來聽歌劇,門票都不是他自己買的。
“確實很貴,他們去的方向應該是普通的觀眾席,價格大概是……”
海瑟薇也卡住了,因為她和米海爾小姐來時,從來都是購買包廂。
“這個季節,普通的門票要價1鎊3先令10便士。”
領路的侍者回答道。
詹金斯無法評價利物浦的這種行為,但是他認為這樣的追求手段,最終成功的概率很小。
和海瑟薇一起進入包廂後,兩人還很感興趣的用桌上那架黃銅色的望遠鏡在樓下的席位中尋找勞倫斯小姐和利物浦先生,發現兩人的位置很近,但因為利物浦先生在稍後麵,所以勞倫斯一家並沒有發現他。
“我認為,你最好找時間提醒一下勞倫斯小姐,這樣的行為應該已經算是非法跟蹤了。”
詹金斯一邊摘下帽子放在門後的掛鉤上一邊提醒道。
“你說的很對,但看起來,利物浦真的是很喜歡詹妮弗呢。”
她坐在沙發上回答,伸手想要撫摸一旁剛走過來的巧克力,但再次被那隻貓躲過。
上次觀看《寶特先生永遠的31日》時,詹金斯便在中途睡著,但這次的劇目《永遠的舞台》則非常有趣。
大概的故事,是講一群追求藝術夢想的年輕少女們,為了得到神明許諾的“命運的舞台”,而相互競爭和戰鬥。
演員們不僅唱功非凡,而且打鬥的動作也頗為專業。詹金斯絕對不是被貌美的少女們相互戰鬥的場麵吸引了,但至少這一次他沒有睡過去,畢竟包廂裏除了自己的貓以外還有別人,睡著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海瑟薇在歌劇進行的過程中,不斷的給詹金斯講解故事的發展、演員們的歌唱技巧以及配樂的來源。詹金斯當然是聽不懂的,但他依然記得微笑著點頭表示同意,表示自己正在認真的聽。
但與音樂細胞很少的作家先生相比,他養的那隻貓倒是很喜歡歌劇。巧克力除了偶爾的撥弄桌上的蘋果和橘子以外,大部分時間都認真的看向樓下的舞台。如果詹金斯稍微注意一下的話,還能發現它會隨著海瑟薇的講解點頭或者搖頭。
普通的貓是絕對不會對歌劇感興趣的,而巧克力並不是普通的貓。因此就算詹金斯發現貓咪的異常,也會習慣性的將其歸咎於巧克力的變異還在繼續。
整場歌劇進行了四個小時,在結束後獲得了觀眾們熱烈的掌聲。主演的姑娘們返場了三次,才安撫了觀眾們對歌劇結束的不滿。
這讓詹金斯倍感壓力,他擔心自己將要創作的劇本不夠優秀,畢竟那些演員們的表演真的是太完美。
離開歌劇院時,夜已經很深了。教會派來接詹金斯的馬車就停在歌劇院的門口,因為車廂上塗繪著的聖徽,也沒有人敢來找麻煩。
歌劇院的門前是一條石子路,路旁也已經豎立起了路燈杆。金屬杆的上方,錯落懸掛著三枚罩著圓形燈罩的煤氣燈,就像是燈籠草一樣。但它們現在還沒有被使用,從報紙上得到的消息是,市長先生將在下一周,邀請本市的名流貴族,在他們的見證下親自點亮本市的第一盞路燈。
這將是諾蘭市曆史上的重要時刻,宣告著諾蘭市進入擁有光明黑夜的時代。
身為一名紳士,詹金斯當然要先送海瑟薇回家,而當他們乘坐的馬車剛剛起步時,車廂外傳來了喧鬧的聲音。
詹金斯撩開窗簾,將頭稍稍探出車窗,看到在前麵不遠處,勞倫斯一家和利物浦先生正站在一起。利物浦先生看上去非常的窘迫,低著頭一言不發。
“先生,需要我去解決一下嗎?”
車夫用低沉的聲音問道。
“不,不需要。”
詹金斯搖搖頭,見海瑟薇沒有發表意見,又補充道:
“這和我們沒有關係。”
今晚的月色很好,事實上,自那夜的血月橫天以後,夜晚的月亮大都非常的明亮。
諾蘭市再次陷入了夜晚特有的安靜,隻是這片安靜之下隱藏著的,絕非想象中的和平。
送回了海瑟薇以後,詹金斯便返回教堂準備休息。他洗漱完,打算想辦法將巧克力騙進水池,但這樣的企圖被貓咪輕易的察覺了。
就在一人一貓在門口對峙的時候,房間的門被敲響了。
“不要離開盥洗室,我馬上回來!”
他對著貓咪警告道,但一轉身巧克力便順著牆邊溜了出去。
敲門的是伯恩斯教授,自從上個月的屍體先生聚會後,詹金斯還是第一次見他。
“晚上好,伯恩斯教授,請問有事情嗎?”
說著,便閃開房門前的位置,示意教授可以進來談。
“不,並沒有什麽大事。”
教授擺擺手,從大衣口袋中取出一封信遞給詹金斯。信封用紅色的封蠟封住,上麵還蓋著許多的藍色的印章。
“詹金斯,是這樣的。不知你是否知道諾蘭市有一個【大學聯合會】,屬於王國教育部門的下屬組織,由於你獲得了瑞特獎——這是諾蘭市居民第一次獲得這樣重大的文學獎項,所以大學聯合會,想要邀請你去講一次公開課,到時有很多年輕的學生會去旁聽。”
信件的確是措辭嚴謹的官方文書,並且很直白的講明了這將是有償的講課——100鎊。
“本來應該讓聯合會的秘書部門,親自將這封信交給你,但你現在住在教堂中,身為王國官方人員他們不方便進入,便托我交給你。”
教授曾邀請詹金斯到他任職的學校參觀,因此大多數人知道兩人關係很好。
“時間是……”
他翻到信件的最後一頁,“還有三周嗎?是的,正巧在考試季結束後,歲末節以前,時間足夠了。但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參加,教授,請給我一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