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雙昊加盟

容昊在結束不久的2005賽季中有了巨大的進步,隻要球隊合適,如今的他完全可以在德乙中遊球隊踢主力,而且他還能勝任多個位置,可以極大地增強球隊的板凳厚度。因此,高軍便邀請容昊以租借的方式來德累斯頓迪納摩隊踢半年,容昊很快就答應了下來,雖然他此時其實已經有了看上去更好的去處......

曆史上容昊是一個很有爭議的球員,有些人覺得他很重情義,高軍當年從國足被迫下課的時候,最傷心的就是容昊;也有人覺得他不重情義,因為他不止一次地損害俱樂部的利益,幫著買家降低、甚至免付轉會費來抬高自己的工資。但是高軍至少能夠肯定一點,無論是哪一世,容昊都是對他最好的球員,沒有之一,盡管容昊從來都不是高軍最喜歡的球員,感情這回事,真的很難說得清楚。某位球迷的看法或許能夠解釋這種現象,“容昊跟戰國刺客豫讓一樣,‘眾人遇我、眾人報之;國士遇我、國士報之。’,怎樣對待他,就會得到怎樣的回報。”......

說起高軍最喜歡的球員,幾乎所有關心中國足球的球迷都知道這個公開的秘密,但他當年帶國家隊時戰術上最不可或缺的球員卻並不是小鄧,而是如今還很年輕的後腰楊浩......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楊浩除了能跑之外,沒有任何一項在國內算得上突出的能力,但他在高軍的戰術體係中卻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事實上,除了高軍,曆史上就沒有第二個人能夠將楊浩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

德累斯頓迪納摩隊在後腰位置上沒有值得信任的替補(容昊雖然可以踢,但因為朗根體能不好的原因,他首先還是作為邊後衛的替補存在。),而後腰又特別容易受傷和停賽,因此高軍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當年的愛將楊浩,而此時的楊浩卻正處於職業生涯中的低潮期。

83國青可能是曆史上最悲劇的一屆國青,球隊裏最有天賦的幾個少年被主教練王保山狠狠坑了一把,背上了“拜金四少”的惡名而難以翻身不說,就算是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的楊浩,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期也是屢遭不順。

雖然83國青連世青賽都沒能參加,但是楊浩作為其中很被看好的希望之星,依然受到了所在俱樂部的高度重視,在他還相當年輕的時候就已經獲得了在中超登場的機會。然而,楊浩卻在之後的幾年裏頻繁受傷,成長也因此大受影響,等到他漸漸擺脫傷病困擾之後,隊裏已經沒了他的位置,長期坐冷板凳的經曆嚴重耽誤了楊浩的發展,最後他還能夠在特定戰術中發揮出核心作用,已經很不容易了。

早在東方隊的時候,高軍就想引進楊浩改變他的命運,可惜北京現代隊不想資敵,而且當時對楊浩仍有較大期望,所以死都不賣。但是現在是外國球隊購買,北京隊對球員留洋一直較為支持,加之已經漸漸對楊浩沒了耐心,所以很快就同意了“免費租借(工資由德累斯頓代付)+半賽季後如果滿意則以50萬歐轉會”的方案,這樣德累斯頓就有了一個不錯的後腰替補。

其實,楊浩此時在國內踢的還是前腰位置,而且表現還不錯,高軍之所以讓他過來後改踢後腰,一方麵是考慮到他的風格特點和隊裏的現實需要,另一方麵則是為了讓楊浩更好地成長,主要是減小楊浩受傷的風險。

為什麽高軍會認為楊浩踢後腰比踢前腰更安全呢?原來,他曾經了解過曆史上楊浩職業生涯的傷病史,發現楊浩在職業生涯的前半段受傷極其頻繁,而到了後半段卻截然相反,幾乎完全沒有受傷的經曆,簡直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中間甚至沒有明顯的過渡期。

後來經過分析,高軍意識到楊浩並不是像馮肖婷那樣的玻璃人體質,當初容易受傷隻是因為他踢球太拚命了,踢的又是最容易受到對方侵犯的前腰位置,後來楊浩改踢後腰,主要任務是防守,比賽中拚命最多令他容易得牌,卻是不會像踢前腰時那樣明知可能會有斷腿的風險依然毫不退讓了,受傷的風險自然要小得多了。

說白了,就是進攻球員太拚命的結果是自己容易受傷,而防守球員太拚命的結果是對方容易受傷,所以楊浩這樣的場上作風很顯然更適合踢後腰。而且這兩年被傷病耽誤下來,楊浩早年進攻中的靈氣已經消磨了不少,就算沒有受傷的風險,他踢前腰也很難有大的成就了......

必須承認,高軍一下子拉來這麽多同胞,固然有“借雞生蛋”的考慮,但也因為自己不會德語,引進較多的中國球員可以大大加強球隊的默契、特別是在前場,而且以這些中國球員的實力和特點,高軍也相信他們能夠給球隊帶來很大的幫助。

然而,一向輕視亞洲足球、更看不起中國足球的德國球迷卻普遍將這些中國球員的引進完全看成了主席魯迪的瞎搞與高軍的私心,高軍雖然對此早有預料,但還是低估了問題的嚴重性,在不知不覺間,德累斯頓迪納摩隊的球迷當中已經開始有一股“反高”的浪潮開始形成......

在德累斯頓迪納摩俱樂部為高軍加盟球隊專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有當地記者尖銳地質問高軍“是否將德累斯頓迪納摩隊看成了中國足球的培訓中心?”,還表示說現在當地球迷已經開始串聯,準備抵製球隊接下來的比賽,弄得俱樂部十分尷尬。不過在人前一向都有些“訥於言”的高軍卻沒有慌亂或者大怒,他隻是冷靜地向那個記者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他們都是巴西球員,球迷會有這樣的反應嗎?”

“當然不會。”,那個記者下意識地就這樣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