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開心了,我第一次去清吧,感覺很不錯!還有樂隊唱民謠誒!今天也是我第一次聽民謠,我好喜歡!”陳桑南興奮地和蘇慕青分享著今天在花間令的所見所聞。
蘇慕青卻有些擔心,“沒有點酒吧?”
“蘇慕青!我還是很有分寸的好嗎!你還不相信我嗎?”陳桑南嗔怪道。
“那就好,叔叔阿姨讓我來接你,你就在這裏等我。”
見蘇慕青把陳家橋和林淑怡搬出來,陳桑南老實了,原本還想和月月、雪茶轉場的,那算了吧。“那我就在門口等你……”
“等我十分鍾,我很快就來。”
蘇慕青很快就接到了陳桑南,把她送回了家。道別之後蘇慕青又回到了公司繼續忙,最近新產品研發到了關鍵時刻,他也不敢掉以輕心。
……
第二天,陳桑南來到公司,覺得自己是神清氣爽。
果然,勞逸結合才是yyds。今天的陳桑南覺得自己很快就能把設計創作出來。她瞬間進入工作狀態,她昨天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有了靈感,她得趕緊畫出來。
這半天,陳桑南都沉迷在設計當中,助理好幾次進來為她添水,她都沒有感覺。何文翰也來找了她一次,見她埋頭苦幹,便也沒打擾她。
忙碌的時候,總是覺得時間不夠。三四個小時,陳桑南不停地畫著,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助理進來問她午飯吃什麽,她好預訂飯菜。
陳桑南此時畫得也有些累了,眼看就要收尾了,她不願意休息,就對助理說:“你們不用管我,我餓了自己會找吃的。”
陳桑南繼續奮筆疾書,將剩下的部分畫完。
兩個小時過去了,陳桑南終於畫完了,她看著手裏的設計稿,非常滿意。她摸摸肚子,肚子已經跟她唱起了空城計。
她想了想,把助理叫進來,讓她幫忙訂餐,她有點想吃老杜家的私房菜館了,她讓助理去和菜館的服務員聯係。
現在她還不能吃那些重口味的菜,淡的東西還是可以吃的。一開始她也吃不慣,後來吃多了,也就習慣了。
在等餐的時間裏,陳桑南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設計稿和張鑫鑫、林木子分享。她走到兩人所在的辦公室,林木子和張鑫鑫兩人此刻也在聚精會神地畫著設計圖。
陳桑南走近一看,張鑫鑫已經畫得差不多了,林木子好像還隻是開了一個頭。
陳桑南輕咳幾聲,張鑫鑫和林木子看向她,兩人齊聲道:“桑總。”
“桑總”這個稱呼是陳桑南讓他們這麽叫的。“陳總”在她心裏是父親的稱呼,而南南一直是父母對她的昵稱,叫“南總”,她有些不習慣,所以就幹脆讓員工叫她“桑總”。
“你們畫得如何了?”
張鑫鑫回答:“我畫得差不多了,馬上就到收尾階段了。”
陳桑南轉頭看向林木子,林木子澀然,“我還沒有靈感。”林木子本是一個天才設計師,之所以叫天才,那是有靈感的時候,才被叫做天才。沒靈感的時候,他也隻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林木子短短幾年內被多家公司辭退,一開始都是看著他以前出彩的設計把他招進公司,後麵每次都交不出設計稿,老板就對他越來越不滿意。
他也不知道為什麽,自己的靈感來得很慢。這個昔日的天之驕子,在這幾年裏,棱角都快磨平了。
他有些擔心陳桑南會因此辭退他,但是,很明顯林木子的想法是多餘的。
陳桑南笑著對他說:“沒關係,我很期待你的設計。”陳桑南的寬容大度讓林木子重燃了希望,他現在突然有了靈感,但是不是這個客戶的要求,他決定下班回去把靈感畫出來。
陳桑南拿出自己的設計圖出來,“你們來看看我的設計稿,給一點建議給我。”
張鑫鑫和林木子放下手裏的東西,湊到陳桑南身邊。
說著陳桑南便攤開自己的設計圖,介紹起來,“我的設計主題是花,我花了項鏈和手鏈的設計圖,項鏈是用的玫瑰花,手鏈設計的是牡丹花。”
陳桑南繼續說道:“我認為,花在另一種角度來說,也象征著女人的美好形象,我再結合兩位客戶的性格特點,決定用玫瑰和牡丹。玫瑰素有美雖美,但卻紮手之名,而牡丹是花中富貴的象征,很符合她們對豪氣的要求。”
“玫瑰花的花瓣,我用了六瓣花瓣,其中花蕊用了一顆寶石來進行點綴,鏈子我的想法是用細細的鏈條,再加幾顆碎碎的寶石。”
“手鏈的話,我主要是考慮到需要展示出女性手腕的纖細與白皙,便將牡丹花融了進去。牡丹花選的淡粉色,粉色襯人,鏈子同樣是碎寶石點綴,和手鏈相得益彰。”
張鑫鑫和林木子兩人一邊聽陳桑南介紹,一邊細看她的設計圖。張鑫鑫看完之後,撓撓頭,“桑總,你畫得已經很不錯了,從她們的性格出發來做設計是我沒想到的事。”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你們看我的設計,我的就隻有壕了,沒有其他出彩的元素。”
陳桑南仔細看了一眼的設計稿,“我覺得可以啊,很符合客戶的要求,確實豪氣衝天。”隻見張鑫鑫的設計采用了大量的黃色,問了才知道是黃金。
黃金確實是比較顯富貴,但是陳桑南又有些疑惑,像她們倆那種級別的富婆,對黃金應該不是那麽的感興趣。
她把疑惑說出來給他們聽,張鑫鑫才反應過來,原來如此。他一直沒怎麽接觸過這樣類型的客戶,對這個方麵的理解上出了點偏差。
林木子倒是沒說什麽,隻是眼睛亮了亮,他很喜歡陳桑南的建議,於是說:“我覺得這個概念很好,要不然我們倆就以花的主題,繼續往下畫耳飾、戒指這些首飾。”
張鑫鑫也點了點頭,之前雖然確定下了概念,但是他第一次“單打獨鬥”,這不就走錯了方向,他也同意林木子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