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efellerFinancialGroup)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壟斷為基礎,通過不斷控製金融機構,把勢力範圍伸向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美國最大的壟斷集團。創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蘭開辦煉油廠,1870年以該廠為基礎,擴大組成俄亥俄標標準石油公司,又很快壟斷了美國的石油工業,並以其獲得的巨額利潤,投資於金融業和製造業,經濟實力發展迅猛。資產總額在1935年僅66億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億美元,25年中增長了11.5倍。其後又繼續獲得巨大發展,1974年資產總額增達3305億美元,超過了摩根財團,躍居美國十大財團的首位。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屬於洛克菲勒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是以銀行資本控製工業資本的典型。它擁有一個龐大的金融網,以大通曼哈頓銀行為核心,下有紐約化學銀行、都會人壽保險公司以及公平人壽保險公司等百餘家金融機構。通過這些金融機構,直接或間接控製了許多工礦企業,在冶金、化學、橡膠、汽車、食品、航空運輸、電訊事業等各個經濟部門以及軍火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製下的軍火公司有: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馬丁·馬裏埃塔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製)、斯佩裏·蘭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製)等。洛克菲勒財團還單獨或與其他財團共同控製著聯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國航空公司、環球航空公司和東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機以後,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同美國壟斷資本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給洛克菲勒財團以沉重打擊。該財團采取各種措施挽回這種不利的局麵。首先參與美國國內石油的開發,爭取國內沿海地區近海油田的租賃權,1976年獲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賃地130萬英畝。又與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共同開發英國北海油田。它還滲入能源工業的其他有關部門。此外,還大力向石油化學工業發展。

洛克菲勒財團不但在經濟領域裏占統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著美國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它還通過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等組織,向教育、科學、衛生以至藝術和社會生活各方麵滲透,以擴大其影響。但是洛克菲勒財團80年代以來,經濟實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隨之下降,已為摩根財團所超過。主要是因為美國財團互相滲透,洛克菲勒財團所屬的大企業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銀行如大通曼哈頓銀行等,都已受到別的財團的滲透而成為共同控製的企業。

旗下企業: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世界第一大石油企業,2007年營業收入3472億美元

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2007年營業收入532.7億美元

大通曼哈頓銀行美國第三大銀行集團,總資產超過6600億美元

西屋電氣世界核電巨頭之一,總資產超過30億美元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美國第二大航空公司,擁有501架大型客機,

2007年營業收入193億美元

馬丁·馬裏埃塔美國軍火企業之一,MK41導彈垂直發射係統生產商

斯佩裏·蘭德公司美國最早的計算機設備生產商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