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蒙代爾,羅伯特·蒙代爾(RobertA.Mundell),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教授、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BrandLab)主席、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最優貨幣區理論”的奠基人,被譽為“歐元之父”。
蒙代爾
歐元的前身是德國馬克,領導國是德國。
1999年1月1日起在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德國、芬蘭、荷蘭、盧森堡、愛爾蘭、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個國家(歐元區國家)正式使用,並於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國的貨幣。
希臘於2000年加入歐元區,成為歐元區第12個成員國。
斯洛文尼亞於2007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成為歐元區第13個成員國。
塞浦路斯於2008年1月1日與馬耳他一起加入了歐元區。
斯洛伐克於2009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從而使歐元區成員國增至16個。愛沙尼亞於2011年1月1日正式啟用歐元,成為歐元區第17個成員國。
現任歐洲央行行長特裏謝。
「貨幣名稱」歐元「標準代碼」EUR「慣用符號」€「貨幣前身」歐洲貨幣單位(ECU)
「貨幣進製」1歐元=100歐分(cent)
「使用地域」
歐元區共有17個成員國和超過3億8千萬人口。歐元的17會員國是愛爾蘭、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法國、芬蘭、荷蘭、盧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臘、意大利、斯洛文尼亞、塞浦路斯、馬耳他、斯洛伐克、愛沙尼亞。它們都是歐洲聯盟的會員國。根據歐盟的規定,歐元現鈔於2002年1月1日起正式流通,歐元區的各成員國原貨幣從2002年3月1日起停止流通。如今歐盟27個成員國中已有超過半數的國家加入了歐元區,但是歐洲第二大經濟體英國、丹麥等國家因考慮自身利益等原因仍未進入歐元區。
瑞典在2003年舉行了一次全民公決,根據公決的結果,拒絕讓歐元成為瑞典的貨幣。編輯本段發展曆史歐元是自羅馬帝國以來歐洲貨幣改革最為重大的結果。歐元不僅僅使歐洲單一市場得以完善,歐元區國家間自由貿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歐盟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盡管摩納哥、聖馬力諾和梵蒂岡並不是歐盟國家,但是由於他們以前使用法國法郎或者意大利裏拉作為貨幣,現在也使用歐元並授權鑄造少量的他們自己的歐元硬幣。一些非歐盟國家和地區,比如黑山、科索沃和安道爾,也使用歐元作為支付工具。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CentralBank,ECB)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係統(EuropeanSystemofCentralBanks,ESCB)負責管理。總部坐落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有獨立製定貨幣政策的權力,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參與歐元紙幣和歐元硬幣的印刷、鑄造與發行,並負責歐元區支付係統的運作。編輯本段貨幣特點。
所有的歐元硬幣的正麵都是相同的,標有硬幣的麵值,稱為“共同麵(commonside)”,而硬幣背麵的圖案則是由發行國自行設計的(nationalside)。君主立憲製國家常常使用他們君主的頭像,其他的國家通常用他們國家的象征。所有不同的硬幣都可以在所有歐元區使用,比如鑄有西班牙國王頭像的硬幣在出了西班牙以外的其他使用歐元的國家也是法定貨幣。歐元硬幣一共有8種。雖然1歐分和2歐分的硬幣一般不在芬蘭和荷蘭使用,但仍然是法定貨幣。
每種麵額的歐元紙幣的設計在各國都是一樣的。歐元紙幣一共有7種。盡管大麵額的紙幣在某些國家並不發行,但仍然是法定貨幣。
泛歐自動實時清算係統(Trans-EuropeanAutomatedReal—TimeGrossSettlementExpressTransferSystem,TARGET)是一個在歐元發行以前就已經設立的歐洲範圍內大額交易清算係統。對於小額支付的一般規則是:在歐元區之內的轉賬視為國內轉賬,歐元區內信用卡支付和ATM取款的費用與國內費用相同,票據支付,例如支票等,也與國內相同。
歐元圖案是由歐洲貨幣局公開
征集而於1996年12月13日最終確定的。奧地利紙幣設計家羅伯特·卡利納的方案被采用。按照卡利納方案,票麵值越大,紙幣麵積越大。各種紙幣正麵圖案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門和窗,象征著合作和坦誠精神。12顆星圍成一個圓圈,象征歐盟各國和諧
地生活在歐洲。紙幣的反麵是橋梁的圖案,象征歐洲各國聯係緊密。各種門、窗、橋梁圖案分別代表歐洲各時期的建築風格,幣值從小到大依次為古典派、浪漫派、哥特式、文藝複興式、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鐵式和玻璃式、現代派建築風格,顏色分別為灰色、紅色、藍色、橘色、綠色、黃褐色、淡紫色。區內各國印製的歐元紙幣,正麵、背麵圖案均相同,紙幣上沒有任何國家標誌。
硬幣由歐元區各國鑄造,所有硬幣的正麵都鑄有歐洲經貨聯盟的標誌,反麵是各國的圖案。
歐元紙幣用綿紙製造,有特殊的手感,有一部分會凸凹不平,並有一條防偽線,且紙幣上端的麵值數字使用變色油墨印刷。
歐元紙幣(圖示)共分為5、10、20、50、100、200、500歐元7種麵值,尺寸和顏色各不相同。每種麵值的紙幣都顯示一個歐洲建築時期、一張歐洲地圖和歐洲旗幟。
對於這七種麵值的紙幣,都無一例外的采用了正麵為門窗,背麵是橋的設計方式,分別表現出了歐洲不同時期的不同建築風格,代表了七個不同時期的歐洲文化曆史。拱門和窗戶圖案象征著開放和合作的精神,歐洲聯盟的12顆星星代表動力和歐洲國家的團結。紙幣背麵的橋形建築代表著歐洲國家之間以及歐洲與世界的合作與溝通。紙幣上印著貨幣的數額,後麵分別用拉丁語和希臘語字母標注。歐洲中央銀行的首字母縮寫用歐盟國家的官方語言的五種語言變體標誌。拱門和窗戶圖案象征著開放和合作的精神,歐洲聯盟的12顆星星代表動力和歐洲國家的團結。紙幣背麵的橋形建築代表著歐洲國家之間以及歐洲與世界的合作與
溝通。鈔票上印有歐盟的旗幟和版圖,用BCE、ECB、EZB、EKT、EKP等5種歐盟使用的官方語言來表示歐洲中央銀行的縮寫字樣,以及中央銀行行長的簽名。
自1999年1月1日零時起,歐元引入無形貨幣(旅行支票,電子支付,銀行業等)領域;2002年1月1日,新的歐元紙幣和歐元硬幣啟用,稱為歐元區國家的法定貨幣。
原有的紙幣和硬幣的轉換期持續2個月,直至2002年2月28日。各國官方停止使用原有貨幣作為法定貨幣的日期是不同的,最早的是德國,德國馬克於2001年12月31日不再是德國法定貨幣,但是在2002年2月28日之前可以轉換成歐元。到2002年2月28日,所有的國家都停止使用原有貨幣作為法定貨幣。但是,在此日期之後,各國的中央銀行在幾年內仍舊接受原有貨幣,奧地利、愛爾蘭、西班牙的中央銀行永久性的接受原有貨幣。最早停止使用的硬幣是葡萄牙埃斯庫多,它於2002年12月31日不再具有貨幣價值,而紙幣直到2022年則仍然是可轉換的。
現時與歐元掛鉤的貨幣計有:佛得角共和國貨幣埃斯庫多、波斯尼亞及塞哥維納可兌換馬克、保加利亞列弗、法國海外法郎、中非法郎、西非法郎及科摩羅法郎。歐元在歐盟世界外,總共是15個國家及地區的官方貨幣。而且,有22個國家及地區的貨幣都是直接跟歐元掛鉤的,包括14個西非國家,三個法國太平洋地區,兩個非洲島國及三個巴爾幹半島的國家。
歐元從過渡期、進入穩定期後,將對世界經濟以及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產生顯著影響。
歐元啟動對發展中國家有利有弊,歐元的建立可以減少國際貿易中數以百億計的外匯交易費用。同時,歐元的最終流通也將促進這些國家與歐盟的關係,也可促進歐盟國家向外,包括向發展中國家投資。歐元啟動促使歐盟內部經濟政策趨向穩定,其穩定資源優化配置也引發了產業結構變動。這將對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影響。
由於世界初級產品出口收入需求彈性低,加上歐盟區域集團的保護性貿易政策,歐元區以外的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歐洲區域化進程中有被排斥的危險,發展水平低下的國家幾乎在歐洲貨幣聯盟中無利可圖。總體看,發展中國家從實施歐元中所得到的利益會遠不如發達國家,今後將麵對各種挑戰。
歐元啟動對中國經濟開放既有機遇,也有挑戰。首先,歐元啟動後歐洲內部匯率風險消除,交易費用下降,歐洲內部的商品、勞務、資本流動更加自由,有利於歐洲資源配置和分工。中國出口企業有可能喪失以往的競爭優勢,如勞動密集產品將會遭遇南歐國家更大的競爭。
盡管在短期內中國麵臨激烈競爭,但從長期看在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歐元啟動對我國有有利方麵。我國有巨大的外匯儲備並且位居全球貿易十強的地位,所以,歐盟期望與中國加強金融合作,以實力支持歐元;歐元啟動後,簡化了貿易手續、方便了貿易結算,為出口提供了便利條件。
其次,歐元對促進歐洲企業向中國投資創造了一定條件。歐元啟動推動了區內資本市場邁向一體化,使歐洲企業擴大境外投資,尋求市場。從長遠看,歐元區將減輕美元動**對國際金融的衝擊,有利於歐元區的穩定和均衡發展,減少歐盟企業在境外經營的風險,將促進歐盟對外投資。由於歐元中長期可能是一種較穩定的貨幣,因此歐洲企業有條件考慮長期投資項目,即注重交通、原料工業、基礎設施和高技術產業的投資。我國經濟正處於經濟結構調整之中,這類行業需求較大,並具備支付能力,雙方具備投資合作基礎。
再者,歐元啟動促進中國加快金融改革與開放。歐元啟動促使歐盟內部銀行兼並調整,金融業國際競爭力得到加強。歐洲是中國金融跨國經營的中心區域。今後中國在更加強大的歐洲金融業中的競爭將更為激烈。歐元促使歐洲金融業向東南亞、美國和中東等區域擴大經營,我國在歐元區以外也會麵對激烈競爭。歐元區作為區域集團將進一步發展同中國的金融關係,包括要求中國開放金融市場。這些挑戰促使中國盡快建立與開放相適應的金融監管製度並完善我國金融銀行體係。
另外,歐洲央行的宏觀調節已取得一些經驗,可為中國金融政策提供借鑒,如何實施貨幣政策,主要采取哪些政策調節工具,如何協調不同國家的利益與矛盾,如何監控資本市場等。在這些領域,中歐金融合作具有廣闊空間。
歐元對油價將有重大的影響。歐元區比美國進口更多的石油用於消費,這意味著,歐元將要比美元更多的流入那些並不隻用美元標價石油的OPEC國家。歐佩克也經常討論用歐元標價石油,這就要求石油進口國將儲備歐元而不是現在使用的美元以用於石油進口。盡管委內瑞拉的大部分石油出口美國,但是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HugoChávez)已經聲明支持這個計劃。另一個支持此計劃的是已故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侯賽因,而伊拉克擁有的石油儲量為世界第二。自2000年起,伊拉克在出口石油時已經開始使用歐元,而在2002年,伊拉克將其美元儲備轉換為歐元,而在幾個月之後,美國決定對伊拉克開戰並隨後侵入其領土。如果歐佩克執行這項計劃,歐元區將獲得原來由美國獲得的“補助”。
用歐元標價石油的另一個重要影響是歐元區油價的變化將緊貼世界油價。當2004年9月原油價格飆升至50美元一桶時,因為歐元對美元的匯率上升,歐元標價的石油價格並沒有太大的增長。同樣地,當油價和歐元匯率一起下降時,歐元標價的油價也不會大幅下降。另一方麵,如果油價的變化和匯率的變化方向相反,歐元標價的油價變動將會被放大。用歐元標價將會消除歐洲油價對於歐元兌美元匯率的依賴性。
美國的赤字型經濟嚴重依賴於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統治地位而帶來的多種美國債務和赤字的保障作用。如果美元不具有統治地位,美元和美國經濟可能會經曆許多拉美國家在1980年代經曆過的危機。隻要美元的地位沒有受到威脅,美國的經濟就沒有崩潰的危險。單獨歐洲國家的貨幣不足以威脅美元的統治地位。有些經濟學家認為,歐元足以威脅美元的統治地位,並在特定情況下導致美國經濟崩潰。
實施歐元的原因:歐盟之所以要實行統一貨幣,主要是提升歐洲國家政治和經濟地位。二戰前,歐洲以其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後盾,曾長期稱雄於世界。二戰後,歐洲國家的世界地位大幅度下降,隨著歐洲複興計劃的實施,歐洲各國越來越希望在政治、經濟上聯合起來,以達到與美國、日本等經濟強國相抗衡的目的。從1958年的歐共體發展到1991年的歐盟,歐洲各國在經濟上合作不斷加深。相應地,歐盟各國在經濟上合作的願望也越來越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