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於車廂內一麵暫時處置了某王的傷勢,一麵說著話,而王青蓋車在王仆許良的主馭下,自太學出來,便一路由戢影、戢夜、戢戰等侍衛的緊密護衛下,回至了永安裏梁孝文王府。

一俟進了王府,榮鏑便暗鬆了一口氣!

還好挺了過來,這下回到王府就可仔細斟酌著用藥。別瞧著王上適才與王妃殿下鬥嘴耍貧,其實傷勢厲害得緊。也得虧下毒者為了不使人瞧出破綻,所下之毒藥性緩慢,再加上及時的放血療法,若不然,王上的一雙手臂恐難善了……

思及此,榮鏑甫一下車,便立時吩咐起人來:“戢影,快去招來醫工長,不,是王府侍醫、尚方二人,命他二人速速前往孝文殿,為王上診治!”戢影曉得厲害,急忙應諾而去。

戢夜與戢戰等餘下侍衛便護送著王上和王妃殿下,回到了孝文殿偏殿。榮鏑則先行一步,去了自己的住處寥若殿,取了自配的解毒藥,這才前往孝文殿。

直至躺臥在偏殿裏的臥榻上,某王才現出病弱疲憊之態來。玉洛也才知道,原來彼時於車廂之內,姬颯是強撐著身子,又故意跟她耍嘴鬥狠,為的是分散她的注意力,免得她擔驚受怕。

心中不免湧起了一股莫名的暖意和真切的擔憂。

榮鏑與王府侍醫和王府尚方很快共聚孝文殿的偏殿裏,為姬颯診治。醫工長竇融聞聽,亦隨後趕來,共同為六殿下療傷解毒。

永巷長侯覽在知曉情形後,立即吩咐下去,封鎖王上受傷的消息,若是察覺有人走漏了風聲,亂棍打死!

侯覽說時口氣之狠戾,像是換了個人。

玉洛分明感覺到了某些侯常侍的影子。

遂暗暗吐槽:難怪是侯常侍帶出來的徒弟,狠戾起來絲毫也不遜色。

住進王府月餘,玉洛有打聽過這王國官員的身世背景。比如永巷長侯覽,便是侯常侍的弟子;醫工長竇融又是宮裏太醫竇魏之弟,竇融原本是宮裏的醫工丞,由於小有過失,被姬颯收至

王府;王仆許良是步兵校尉許楚之兄,原是官秩二千石的羽林中郎將,由於身有傷患,被姬颯攬至麾下為官,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眾人直忙活到了天色將晚,方才散去。

望著已經移入內院燕息室養傷的姬颯,玉洛難免感慨良多。

醫工長竇融、王仆許良,雖然都有左官之嫌,但姬颯能不計過失傷病,任其仕宦,不能不說也是給了對方一個養生送死的鐵飯碗。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說,王國的官員,都有養老的意思。因為,相較於朝廷為官,王國員吏總是比較清閑自在的。

隻要輔佐的諸侯王沒有什麽大錯,比如謀逆,比如弑君,就不會像玉洛的外祖父寧轅那樣,死無葬身之地,遭遇滅門之災!

玉洛不禁又聯想到,姬颯免去所在封地民戶兩年稅租一事,並自掏腰包,為民戶發放良種,以及累得身為諸侯王日子卻過得捉襟見肘……但即便如此,這些王國為官之人,寧可被欠半年的俸祿,也無人向姬颯鬧事。

作為曾經的打工者,玉洛能體會出,被老板欠薪時那種想要跳槽卻又割舍不下的猶豫不決心情,更是清楚沒錢時的各種滋味。可這些為姬颯服務的王國官員,頂著家人朋友們的白眼,依舊不離不棄,堅定地追隨著他們的王上……這不能不說,某王的某些人格魅力令人欽佩了。

玉洛的一雙水眸裏就不自禁地現出一抹柔光來。

睡了一覺的某王,醒時見到的自家王妃便是這樣一幅溫柔如水的畫麵。

且那溫柔如水的眼神正含情脈脈地看向了自己。

這一下,著實令某王欣喜萬分!當即顧不得手臂有傷,伸手就攬過自家王妃的纖腰,將其帶撲到自己堅實的胸膛裏,暗啞著低語:“洛兒可真美,本王……”

未及再語,玉洛的紅唇就被某王傾力敷上,盡情索吻。

直待透過一口氣,玉洛才雙手抵住某王激跳的胸口,氣急敗壞地數落道:“殿下這是不要命了,都這樣了,竟然還想著

……”一句話未說完,又被人堵住了嘴。

再次放開後,某王倒也聽話,沒有再對自家王妃進行越界騷擾,隻是攬著玉洛的肩頭,夫妻二人並排躺在錦被中,說著悄悄話。

其實也不能說是悄悄話,應該是某王敞開心扉之語,抑或說是驚天秘聞。因為玉洛聽後,屬實震驚不已!

榮鏑原來竟是這般的人物,居然有五十多歲的年紀!

難怪榮鏑總給人以謫仙般的感覺——一個人活到一把年紀,竟還跟個二十幾歲年輕人一樣的鮮肉,鮮嫩,鮮活,不不不,這些都無法形容榮鏑之神韻之萬一,榮鏑之存在,當真便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謫仙雲遊了一遭,卻又未留下隻鱗片抓的鴻泥般,縹緲而不真實。

所以這樣謫仙般的榮鏑,某王也不忍染指,更不可能是坊間傳聞那樣的緋聞斷袖了。某王說時,還不忘戲謔本性,又促狹地刮了下自家王妃的鼻子:“洛兒現下是不是很後悔,後悔沒能早生幾年,好與榮鏑遇見?”

但某王的劣根性即刻便顯現出來,複又王霸地道:“不過就算榮鏑晚生個二十年,洛兒還是我姬颯的王妃!”說著又緊了緊攬著自家王妃那柔弱肩頭的手,促狹再現:“因為漢家有故事!”

是說皇室之妻妾不得改醮和再醮的漢家故事。

玉洛就狠狠地怒瞪了眼姬颯。

口裏卻禁不住再問:“那……榮鏑活了這麽……久,就沒有心愛之人嗎?”

某王就側目,看了下身畔小鳥依人般的自家王妃一眼,低低嗤笑:“洛兒難不成還不死心嗎?不過好叫洛兒知曉,幾年前小王於封國領地私自巡視時,遇見的榮鏑便早已隱居了山林……是小王九顧茅廬才硬將鏑先生請得出山,也是鏑先生出主意要小王以斷袖麵貌示人,以絕他人之圖謀。”

這時尚未有三顧茅廬之說,某王卻能九顧茅廬,請得仙人出山,可見榮鏑之才了。其後不久,榮鏑便以“學海”之稱,冠絕京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