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麵的氣浪拂動李振的發梢,屍塊,血漿頃刻間四處飛濺。

一抹血色劃過麵頰,李振頓時一怔,唇角囁嚅,想說些什麽,卻仿佛如鯁在喉,發不出半點的聲音。

“啊...啊!”

蒲鵬池掙紮著站起身,踉蹌了幾步,隨後又重重摔倒,雙目赤紅,眼中閃過一抹悲愴。

真正的悲傷是悄無聲息的,他不會有撕心裂肺的哭喊,隻是呆坐在哪裏,一句話都說不出。

事實上,李振也是有私心的。

杜方,蒲鵬池,這些與李振再親近不過的人,李振無法接受他們就這麽犧牲在自己眼前。

而李有才,也是其中之一。

這位自學了倭國語言,不止一次立下大功的漢子,李振常常能從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對他很是欣賞,不僅提拔了官職,還多次委以重任。

可現在...

“殺!殺了這幫雜碎啊!”

蔣天祿厲聲嘶吼這,拄著長刀站起身來,毫無章法的揮動長刀,但很快便再次力竭,過多的失血,讓蔣天祿的精神愈發恍惚,顯然已經到了強弩之末的地步。

“少郎君,這次怕是不成咧,小人沒能耐,護不住你。”

杜方從外圍退下,全身上下遍布傷痕,血液浸濕的鎧甲,從衣角處不斷滴落。

“小人對不住老公爺,小人也對不住少郎君...”

“這個時候,就不必說這些了。”

李振咧嘴笑了笑,眼中閃過一抹從容與決絕。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等也是時候上路了,後來者,前來馳援的大興軍隊,不會讓我們的犧牲失去意義,倭國試探觸怒我大興的威嚴,這就是下場!”

話了,李振與杜方,蒲鵬池等人相互攙扶著站起身來,宛如一個個青鬆,傲然立於城牆之上!

“李某的大好性命就在此,倭國雜碎,盡可來取,看看你有沒有這個本事!”

李振托起鋼槍,臉上帶著一抹恣意狂狷的笑容,連帶著杜方幾人也是摒棄了對於死亡的恐懼,護在李振身後,幫他磕飛來自暗中的箭矢。

“一萬對六萬,生生打殘了你倭國大軍,說不定我李振,果真是個將才?”

李振放聲大笑,抬腿一腳將迎麵衝殺上前的倭國賊人踹翻,旋即被亂刀砍死。

“給我上!他們已經不行了!至多一輪衝鋒!必取他們性命!”

城牆上,倭國大軍齊聲大喝,再度發動了衝鋒攻勢。

該上路了...

“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為我感到悲傷呢?”

大概還是會有一些吧。

“我可是大興天子親封的將軍,豈可死在爾等手中?嗬嗬,若有來生,我李振,必滅爾倭國!”

說罷,李振緩步來到城牆邊緣,望著城牆下堆積如山的屍體,緩緩閉上了雙眼。

然後,就在李振打算縱身一躍,繼而完成自己的傳奇神聖,給整個大興都留下難以挽回的遺憾之時!

杜方探出手,一把扯住了李振的手肘。

“少...少郎君,是龍旗,是我大興的龍旗!”

杜方聲音難掩激動,順著杜方手指的方向放眼望去,李振果然看到了一隻獵獵旌旗!

還有那戰旗之下,身騎戰馬,奮力狂奔的大軍!

“騎兵衝鋒!從左右兩翼包抄上去!務必給我將這群雜碎趕盡殺絕!郭兄弟,你帶上五千兵馬迅速登上城牆,營救李將軍!”

郭權哪裏還顧得上什麽軍令?心急如焚的他,早就一馬當前衝了出去,手中長刀將一個個倭國賊人砍翻,衝向晨陽城!

“快!後營出列,護衛郭權!”

湯丘緊咬牙關,立馬責令全軍壓上,宛如一柄鋼刀,插入倭國大軍的陣型之內!

“轟!轟!”

陡然響起的掌心1雷 打破了幾乎一邊倒的局麵,倭軍大營內,新穀拓目眥欲裂,望著那支急速靠近的興軍,嘶吼道:“怎麽回事!援軍怎麽這麽快就來了!

該死!鳴金收兵!讓全軍的將士退回來,拱衛大營!”

事態緊急,新穀拓已經顧不得前軍究竟取得了何等的戰況,他不想死!

很快,城牆甬道之上,倭軍聽到了收兵之令,皆是麵麵相覷。

不退,便是違抗軍令,可一旦退了,犧牲了不下千人才堪堪站穩的城牆,在頃刻間又要拱手讓人!

作為在場官職最高的人,內藤麵如死灰。

他清楚,今日不管是否退兵,倭國必敗無疑。

“內藤上將軍,接下來怎麽辦!”

“...退兵!”

內心掙紮良久,內藤歎了口氣,率先離開,拱衛大營。

看到這一幕,李振緊繃的神經終於有所鬆懈,腎上腺不再分泌激素,全身的劇痛終於襲來。

李振隻感覺眼前一黑,便昏死了過去。

城牆下,看到這一幕,郭權心中一驚:“少郎君!老五!衝!”

郭權一聲令下,身後五千大軍立馬與從城牆甬道上退下的倭國大軍纏鬥在一起。

可興軍本就戰力強悍,再加之倭國經曆了十餘天的攻城,所以各個精疲力竭,局麵幾乎成了一邊倒。

“老五!替我掠陣,速速登上城牆”

話音落下,郭權已衝到城牆下方,翻身下馬後,揮動長刀將迎麵的倭國賊人一刀斬首,隨後衝入人群之中,攀上城牆!

“援軍...援軍來了。”

蒲鵬池望著有些潰不成軍的倭國大軍,長舒一口氣。

“我們...活下來了。”

距離生死,隻在一線之間。

“還有沒有能動的!跟我去阻擊倭軍,將兄弟們迎上城牆!”

杜方與蔣天祿二人總算是緩過一口氣來,各自撿了把染血的樸刀,帶著不到百人,再度與倭軍廝殺在一起!

這場殲滅戰,整整持續了三個時辰。

兩萬興軍對一萬有餘早已精疲力竭的倭軍,自然是單方麵的碾壓,隻付出了不到兩千人的代價,便全殲了這支大軍。

連同新穀拓,內藤等將領,皆被斬於馬下,一戰成名!

李振的戰果,成功向世人證明,三黃縣侯亦文亦武,皆當世之最!

大興史書將這一站原原本本的記錄下來,流傳後世,史稱滅倭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