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婦人之言

曹操詢問曹丕,說你若是辭了太子之位,我又當以何子為嗣呢?曹丕無奈之下隻好提了曹植的名字。其實曹丕素來與曹植不和,如今關東消息傳來,曹彰中毒而死,曹衝也險些喪命,曹丕本能地感覺到:幕後黑手很可能就是子建!

然而他不是真想讓位,隻當曹操在試探自己,那麽無論按照親疏論,還是按照長幼論,自己之後就隻能輪到曹植啦——別的兄弟多不夠格,而若提曹衝,倘若曹操追問:“汝與子建一母同胞,胡不言之,而及倉舒?”又該怎麽回答?說自己懷疑曹植是幕後黑手?根本沒有證據啊。會不會被老爹認為自己心胸狹窄,從而更加惱怒?

當時曹操隻是長歎一聲,並沒有再說什麽話,隨即擺擺手,就讓曹丕退下去了。消息通過校事傳入是府,桓範當時就評價說:“太子此舉,以退為進,實善策也。”你這會兒就不要多事,隻要跟老爹把話說清楚了就好,除了表忠心外,別的話說多了都是錯——“以此觀之,儲位或可固也。”是勳同樣點頭,心說這一條時間線上,雖然沒有賈詡教他,曹子桓天性聰明,裝忠臣孝子仍然裝得很到位嘛。

他卻沒有注意到,兒子是複轉過頭去,眼神略略有些閃爍……

是複所稟報的,其實絕非他從盧洪處所獲得的全部情報。

因為事關重大,這一日盧洪喬裝約見是複,把相關消息詳詳細細地向他說明白了。是複聽後微驚,隨即關照盧洪:“茲事體大,今卿毋來也,吾亦無所聞也。”你就當自己什麽都沒有說,而我也什麽都沒有聽到。盧洪點頭:“太尉固不當再涉此事……洪便告辭。”

那麽是複究竟隱瞞了哪些內容呢?原來當日曹丕從曹操榻前退下,才出殿門,迎麵就撞見了自己的正室夫人甄氏。甄氏作為太子妃,又向來得曹操的歡心。故此曹操患病後,她就經常前來探視,並且親自服侍曹操的飲食起居。曹丕趁便關照甄氏,說你好好伺候陛下。覷陛下心情好的時候,多幫為夫我說幾句好話;陛下言談間要是提到我,或者提到儲位之事,你也記下來,回宮後稟報我知道。

甄氏應諾。曹丕便退。隨即甄氏端著食案進殿,伺候曹操用膳。曹操盯著她瞧了好一會兒,突然開口:“適於殿外,子桓與汝言何?”甄氏素來孝順,也不敢隱瞞,就說:“太子欲婦恪盡孝道,以侍陛下,期陛下之疾早日得瘳也。且欲婦進言,道其知過,懇請原宥。”

曹操點點頭。隨即又問:“朕不在時,子桓與陳長文常有來往否?”甄氏回答:“太子荷監國重任,陳卿為吏部尚書,豈可無往來?然止論國事耳,未及其它。”曹操挺滿意她的回答,微微一笑道:“汝在深宮,所知卻多。”甄氏聞言嚇了一跳,趕緊伏下身子:“妾非敢探聽國事也,但在宮中,不見太子與陳卿往來。若在外朝,所言必國事也,以是揣測之。”

曹操伸手拍拍甄氏的頭,說我就是隨口一問。沒有懷疑或者責備你的意思,不必太過謹慎小心了。眼瞧著甄氏已將膳食布下,便即端起飯碗和筷子來,吃了幾口,瞟甄氏一眼,眉頭微皺。問道:“吾固儉約,亦告誡汝等,即在天家,不得過奢也。然汝為太子妃,正不必布服——子桓前載數簏絹入,得無皆為柴氏做新衣耶?”你也穿得太寒酸了點兒吧,是不是曹丕對你不好啊?

甄氏忙道:“太子遵從父命,亦向來儉樸也,即柴氏昔日,與婦穿著無二。所言輿絲帛入,未審何人所言?婦不知也。”

曹操“嗯”了一聲,麵色略顯陰沉。

當時盧洪對是複轉述二人對話,就此插言解釋:“前太子初立,請以朱彥才為東宮官署,而天子不允,雲彥才放肆峻急,多與人仵,太子不當與之往來。後丁儀奏,太子常以車載簏,納彥才其中,深夜密議。天子因問太子,太子請罪雲,為後宮多貪絹衣,故載數簏入,後再不敢也……”

朱彥才名鑠,與曹丕私交甚篤,為其心腹之人——在原本曆史上,他與陳群、司馬懿、吳質並稱“魏太子四友”。這家夥雖然有才,但是心眼兒小、脾氣急,口無遮攔,經常得罪人,所以當曹丕請求讓他擔當東宮屬吏的時候,曹操一口就回絕了,還告誡曹丕少與此人來往。

然而曹丕離不開朱鑠——在這條時間線上,司馬懿、吳質都不跟他一撥兒了,陳群身為吏部尚書、朝廷重臣,需要避嫌,雙方非常默契地保持著一定距離,“四友”裏就隻剩下了一個朱彥才——於是便暗中用車裝著竹筐,讓朱鑠藏在竹筐裏,偷偷潛入東宮,去與他商議大計。

在原本曆史上,鑽竹筐的是吳質,隨即為楊修偵得,稟報曹操。曹操打算親自去攔截,曹丕得信後以問吳質,吳質說沒關係,你明天再裝一車竹筐進門,我就不去了,筐中隻盛絲絹,那就不怕遭到主公的盤查啦。曹丕依計而行,果然瞞過了曹操,還使得曹操疑心楊修離間他們父子,就此開始對楊德祖起了殺心……

然而在這條時間線上,楊修已遭貶謫,向曹操告密的是另一名曹植黨羽——校事丁儀丁正禮。曹操並沒有親自去檢查——終究他現在是皇帝啦,一舉一動都有人關注,甚至起居郎記錄在案,不可隨意妄行也——直接去問曹丕。曹丕隨口扯謊,說隻為宮中婦人想穿絹衣,所以我裝了幾筐進來——知道父皇您一向提倡儉約,我知道自己做錯了,以後也不會再犯了。

曹操雖然提倡儉樸,終究已經貴為天子,也不跟草莽時代那般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啦,既然如此,又怎麽好意思去苛責兒子呢?此事就此按下。可是誰都料想不到,事隔多日,曹操仍然記得這事兒呢,並且似有意、似無意地問起了甄氏來。

甄氏老實回答,說我跟太子都一貫秉承您的旨意,生活儉樸,平常也不做新絹衣,即東宮諸婦人,包括被逐的柴氏,也沒有誰膽敢逾越規矩——太子命人運絲綢進宮?還不是一回兩回?這是誰說的,我怎麽不知道啊?

曹操聞言,已知曹丕當麵扯謊,心中便有些不喜。再扒拉兩口飯,隻覺得腹脘飽脹,沒有胃口,於是放下碗箸,喝一口薄酒,問甄氏道:“適才子桓請辭太子位,汝如何看?”

甄氏伏地奏道:“婦從夫行,若夫請辭,婦有何言?唯念初於歸時,公姆慈愛、夫婦相敬、兄弟和睦,未識今日生分若此!婦嚐聞,外間有誣太子謀害子文者,此真彌天之謊、極天之冤也。一旦居位,謗便隨之,既如此,何如卸去,歸就藩國,或可免兄弟離心也……”

說著說著,不禁清淚兩行:“婦初入門時,太子弱冠,子文、子建尚幼小,徘徊膝前,婦似嫂而實姊,親密無猜。今天不假年,子文薨逝,本已椎心刺骨,而況誣為兒夫所害耶?若婦死而能清白兒夫,死亦可也——陛下明察!”

曹操輕撫甄氏的肩膀,不住口的安慰,說好啦,好啦,別哭啦,我知道子文之死跟子桓沒什麽關係,然而——“外間所傳,空穴來風,或有人欲誣子桓也。卿以為誰歟?子建歟,子盈歟?”

甄氏答道:“子建耿介,子盈聰慧,同為兄弟,安忍相害?太子不肯害子文,彼等亦不肯害太子也。此必丁儀所為……”

曹操猛地一瞪眼:“汝如何知道是丁儀奏朕?”

甄氏慌了,脫口而出:“此太子語其吏,婦偶聽聞……”

曹操追問道:“太子如何說?”

甄氏從來不會撒謊,倉促間隻好實話實說:“聞太子雲,丁正禮為陛下勘子文事,在在指向於吾,得非子建所使耶?吾必殺之!”說完了趕緊補充:“婦知子建,必不辦此,或丁儀妄為耳。”

曹操冷笑一聲:“汝知子建,獨不知子桓耶?!”伸手推開食案:“朕倦矣,汝可退下。”甄氏慌得話都說不清楚了,隻是磕頭:“請放歸藩,以全兒夫。”曹操哼了一聲:“或如汝願。”

當然這一大套話,盧洪不可能全都偵探明白,也不可能跟複讀機似的備悉無遺轉述給是複知道。他隻是說了一個大概,先是曹操談到了“車載簏絹”事;隨即曹操提起曹丕請辭太子事,甄氏既為兩個小叔子做保,又說漏了嘴,道出曹丕憎恨朱鑠,曹操因而不喜;最後甄氏磕頭請歸藩國,曹操冷哼道:“或如汝願。”

是複心說這無知婦人,不會說話就少說幾句吧,身在天家,陰謀秘計圍繞之下,你光老實孝順管蛋用啊,差點兒把老公也給折進去了吧。聽曹操最後的話語,似果有易儲之意,茲事體大,趕緊關照盧洪,說你今天就當沒來,而這些話我也從來都沒有聽到過。

回府向是勳稟報,光說了前半段兒,是勳和桓範就都長舒一口氣,以為易儲的危機算是基本上度過去了。是複眼神一飄,幹脆就把後半段兒給咽了——若被父親得知太子儲位不穩,必要設謀拯救,然而皇帝最近脾氣是越來越暴,要是萬一也把自己父子給牽扯進去,那可如何是好啊?再說了,曹丕本是陳群的靠山,跟自家父親理念不合的,似這般太子,廢就廢了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