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次元旦節。

 既然又撞上了牆,那羅蘭隻好再次尋求場外援助了。

 雖然每天醒來,他都能恢複到精神飽滿的最佳狀態,但連續四個月的試鏡日子,那可真不是人過的。

 畢竟,淩晨四點的洛杉磯,也不是天天都會有人去看的。

 當然了,食物也是羅蘭去尋求援助的原因之一。

 身為一名演員,他當然可以控製飲食保持身材,但——

 你也得換點花樣吧?

 每天爬起來喝綠色奶昔?

 這是要讓他喝成浩克的節奏啊!

 況且,男性和女性本來就不一樣,凱特-溫斯萊特從肉絲變成肉盾,天天被人吐槽,而萊昂納多從自行車到玩水槍,大家不也就笑笑而已?

 所以,當羅蘭第二次向大衛說明緣由後,他特意強調了一句,自己今天,不想再去參加試鏡了,他要趁著百萬噸核廢水沒有被倒入太平洋之前,去海邊曬太陽,他要去吃大餐!

 而被說服的大衛也沒有強求,直接就打電話喊來了助理,讓其過來幫忙照看孩子。

 將奧爾森姐妹送至環球片場後,一行人便驅車來到了雷東多海灘。

 四個人,兵分兩路,詹姆斯跟著大衛的助理隨意遊玩,而大衛則帶著羅蘭,鑽進了一家餐廳,狂點海鮮,大快朵頤。

 “嗞兒”地嗦上一口可樂,“哢嚓”一聲又咬了口海蟹腿兒。

 當羅蘭品嚐到久違的肉味時,快要溢出口腔的鮮鹹感,在這個油門墊磚的年代,讓他感到了無比的滿足。

 打一個嗝,那順勇而上,充斥口腔的混雜回味,更是讓神經緊繃的羅蘭,忘卻了連續一百二十次試鏡‘失敗’的鬱悶……

 “這才是人過的日子啊!”

 滿是享受的感歎,令大衛揚起了眉毛。

 看著那一臉滿足的羅蘭,他笑著道:“一百多次的試鏡,能把你憋成這樣?”

 “哦,大衛,這你就不知道了……”聽對方提起試鏡,羅蘭便滿是鬱悶的抓起個蟹鉗,送至嘴邊猛咬一口,仿佛想要用這種方式,來發泄心中的鬱結,“我和你說,重複的過著同一天,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因為你能活動的範圍就這麽大,當你把所有的事情全都做上一遍後,你就不知道該幹什麽了,每天爬起來,麵對的都是同樣的人生,同樣的人和你說著同樣的話。”

 “你不會覺得自己所待的地方是一個世界,它更像是一個機器。”

 “一直在重複運轉的機器。”

 在時間循環期間,羅蘭已經不知道和大衛說過多少話了。

 每天吃早餐時,他們就已見麵,直到晚上回家睡覺之前,他們都不會分開。

 這種情況下,羅蘭已經把大衛的脾氣,給徹底摸透了。

 若不是因為記憶中的奧爾森家族裏,並沒有一個叫做羅蘭-奧爾森的家夥,羅蘭甚至都要懷疑,自己姓的,到底是不是艾倫。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的言語,就顯得隨意很多。

 “那你難道就不會嚐試著去做些其他事情?”

 “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大衛好奇的問。

 一聽這話,羅蘭更是翻了個白眼,手中的蟹鉗,也被他丟在了餐桌上。

 “我也想。”

 “但你和加耐蒂阿姨,是我的監護人。”

 “我要是想去幹其他事情,那就肯定要和今天一樣,再和你解釋一遍。”

 “為了調整心情,而不得不花費幾個小時做出解釋?”

 “你難道不覺得這種行為非常的麻煩嗎?”

 “唔……”大衛思索了幾秒,旋即讚同道:“是有點。”

 可是,雖然覺得羅蘭說得沒錯,但他並不認可羅蘭的做法。

 “不過,就算麻煩,你也得做。”

 “你現在這種狀況,那可不是百米賽跑。”

 “你想一口氣跑到終點?”

 “我覺得沒有可能。”

 不是百米賽跑?沒法一口氣跑到終點?

 羅蘭歎了口氣,抓起手旁的易拉罐,用力的捏了一下。

 隻聽哢啦聲響,鋁製罐體,已然變形。

 羅蘭一開始,也不覺得自己能一口氣跑完全程。

 但當他發現,試鏡之時,克裏斯-哥倫布會根據他的話語,給出不同的試鏡題目後。

 他覺得自己的優勢很大。

 不就是嚐試著將劇本內容全演一遍嗎?

 我按照順序試一遍密碼,這總沒問題吧?

 至於枯燥?

 把自己代入進劇組,將試鏡當成進組拍戲不就完了嗎?

 畢竟,進組拍戲也是封閉幾個月!

 所以,羅蘭就自信的A了上去。

 然後,他打出了GG。

 “我本以為,提高自身演技,將劇本中的分鏡頭逐一嚐試,做到完美後,就能夠達到哥倫布的期望上線,從而直接通過試鏡,但——微小的進步仍然存在,突破性的進展,卻是沒有。”

 “克裏斯-哥倫布並不會因為我的表現無限趨於完美,而當場敲定我為主演。”

 看著那一邊講述,一邊鬱悶的用濕紙巾擦拭雙手的羅蘭,大衛,笑了起來。

 單手托腮,右手五指頭輕敲桌麵,毫無章法的噠噠聲響,令羅蘭抬起了頭。

 “羅蘭。”

 “嗯?”

 “你有關注過,自己試鏡時的簡曆嗎?”

 “怎麽了?”

 “按照我的性格,我應該不會再簡曆上書寫我們的真實身份。”

 What?

 羅蘭皺起了眉頭,“是因為你的初衷嗎?”

 奧爾森夫婦的初衷,就是為了讓羅蘭變得開朗起來。

 他們壓根就沒想著要讓羅蘭過去拍戲。

 所以,在得知自身簡曆沒有任何亮點時,羅蘭才會選擇在試鏡之時挑明身份。

 然而——

 在聽到他的想法後,大衛倒是搖起了頭。

 “羅蘭,不填真實身份,是有原因的。”

 “你在時間循環裏過了這麽多天,你難道沒有聽過,好萊塢原則嗎?”

 “Don‘t call us, we‘ll call you。(不要給我們打電話,我們會給你打電話)”

 “能拿到試鏡機會的人,哪個沒有關係?”

 “兩百人的海選,最起碼有五十條人際關係鏈。”

 “你剛才和我說,你去和那些試鏡候選人溝通過?”

 “你覺得他們以及他們的父母會告訴你,自己是被誰推薦而來的嗎?”

 “不會的。”

 “他們不會說自己是從哪一個攝影,哪一個藝術指導,哪一個副導演,哪一個選角導演,哪一個製片人,甚至哪一個投資人那兒聽到消息的……”

 “現在是九十年代了,大街上不會再有星探了。”

 “對於這種上千萬級別的投資項目,沒有關係,你甚至連項目的名稱都聽不到。”

 “你跟我說,如果不自報家門,你連鏡頭都瞧不見?”

 “很正常啊,哥倫布和約翰-休斯在篩的,不就是這部分不靠他們關係進來的人嗎?”

 “兩百人的名單,除了你以外,覺得大多數的人,就算沒有表演經驗,那起碼也參加過試鏡,或者有過一定的演戲方麵的培訓。”

 “你說你認識的好朋友萊斯利沮喪的從試鏡間裏走出來?”

 “如果他不知道試鏡的流程,他會沮喪嗎?”

 “他隻有確認自己已經被淘汰了,才會表露沮喪!”

 大衛的言語,宛若平地驚雷。

 羅蘭眉頭緊蹙,五官,也擰巴成團。

 好萊塢原則?

 他竟然把這件事情給忽略了。

 他承認,試鏡之時自曝身份的套路,的確是從前世帶來的。

 ‘我是行加的!’‘我是人糖的!’這種狀況,他見的多了。

 更有甚者,因為資源的問題,離開所屬工作室後,還會在自己的簡曆上掛著前XXX藝人的名頭……

 這種不揭露身份就有可能無法進組的行為,令羅蘭記憶猶新。

 除非是那些老牌藝人,或者是大火流量,不然的話,誰都喜歡在簡曆上寫明背景。

 但可惜,這一套,在好萊塢,根本就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