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具體的國策二
又是一個新的開始,星期一開始的工作對葉振邦來說是一個緊張過程的開始。
擴大的內閣會議預計要開一個星期,很多國策的貫徹細節不是簡單的問題,涉及到一個國家的方方麵麵。
我們從以下五十年之後解密的會議記錄就可以看出涉及的部門之多,人員之廣。
一,人員編製
1,財政負擔的各級官員人數,省級機關--100人,縣級機關--40人,鎮級--10人,村級--4人.
2,財政負擔的各級國立教育機構教職人數,大學--1000人,高級中學--300人,中學--500人,小學--600人,幼兒園--100人。
原則上,每個省大學不少於10所,高級中學和中學不少於200所,小學和幼兒園每個鎮級行政單位不少於2所,設立學校的接送製度。
鑒於不同的意見很多,最後討論的結果是--總計大學30所,高級中學和中學3000所,小學4000所,幼兒園在每個村級行政單位設置1所。
對民間辦學給予免稅的優惠。
3,財政負擔的所有警察人數限定在25萬之內。
4,進入國防預算的所有軍隊人數限定在110萬之內。
5,聯邦安全總局不得超過1萬人,聯邦情報總局不得超過2萬人。
6,黑字安保公司不超過20萬人,聯邦財政不負擔,聯邦政府和軍方指派的任務以合同的形式。
7,日盛堂不超過10萬人。
二,以上市股份公司名義由國家控製的產業機構的設置
1,複興發展總公司,下設60個投資基金。
2,係統金屬集團,負責軍工類企業。
3,天空航天航空集團,負責飛行器類企業。
4,明華集團,負責運輸類企業。
5,光學儀表集團,負責儀器儀表類企業。
6,華夏龍集團,負責文化娛樂類的企業。
此外,大漢商貿集團,黑字安保公司,意德基金會,聖徒騎士團,東方乳業集團為未上市公司,可以執行聯邦政府的產業政策和指定的任務。
三,軍工生產能力
1,戰鬥機,攻擊機,每年各30架。
2,戰鬥轟炸機,每年20架。
3,攻擊直升機,每年45架。
4,多用途直升機,每年100架。
5,大型轟炸機,運輸機,每年15架。
6,洲際導彈,每年25部。
7,中程導彈,每年100枚。
8,大型防空導彈,每年40部。
9,各類戰術導彈,每年2000枚。
10,主戰坦克,每年150輛。
11,步兵戰車,每年200輛。
12,輕型坦克,兩棲坦克,每年各300輛。
13,自行火炮,每年60輛。
14,大型火箭炮,每年50部。
15,8萬噸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每5年2艘。
16,4萬噸級兩棲攻擊艦,每4年2艘。
17,1萬噸級驅逐艦,每3年2艘。
18,5000噸級護衛艦,每年1艘。
19,5萬噸級補給艦,兼備軍民兩用,每3年5艘。
20,3000噸級常規攻擊潛艇,每2年3艘。
21,8000噸級核動力攻擊潛艇,每3年2艘。
22,15000噸級核動力戰略潛艇,每3年1艘。
23,4萬噸級大型登陸艦,每2年1艘。
24,1萬噸級中型登陸艦,每年1艘。
25,1000噸級,1500噸級近海戰鬥艦,每3年10艘。
26,300噸級,500噸級導彈快艇,每2年15艘。
27,300噸級,500噸級海岸武裝巡邏艇,每3年25艘。
28,100噸級,200噸級海岸和內河武裝巡邏艇,每2年35艘。
29,各類衛星,每年15顆。
30,大型雷達,每年10部。
四,專用航空母艦和兩棲登陸艦母港
1,蘇門答臘島--巴東。
2,加裏曼丹島--山口洋,馬塔普拉。
3,蘇拉威西島--望加錫。
4,摩鹿加群島--鬆巴島,布魯島。
5,伊裏安島--索龍,曼諾瓦裏,萊城。
6,西非--利伯維爾,科納克裏。
7,東非--圖阿馬西納,留尼旺。
五,民用企業生產的軍用品清單
1,大型運輸艦。
2,大型,中型運輸機。
3,掃雷艦,掃雷艇。
4,多功能勤務船。
5,卡車,吉普車,越野車,攻擊車及改裝車。
6,普通電台,步話機,衛星電話,移動電話等通訊器材。
7,各類標準光學和電子產品。
8,各類非標產品。
";早在1970年代,糧食外交和構建美國主導的糧食霸權就走向美國全球戰略的核心地位,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誰控製了石油,誰就控製了所有國家.誰控製了糧食,誰就控製了人類.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
這句鮮為人知的斷言總結了美國的強權哲學,至少是那些躲在幕後決定著美國外交和國內政策的少數精英人物的強權哲學。
美國前農業部長約翰-布洛克曾指出:“糧食是一件武器,用法就是把各國係在我們身上,它們就不會搗亂。”
“總統的話講得很有道理,我們知道,為了控製全球農產品市場,美國長期實施巨額的農業補貼政策。
美國國土遼闊,農業經營規模天然具有規模優勢,但遠不及美國的農業補貼重要,美國的農業補貼製度從大蕭條時期的1933年就開始,僅在1975年,美國農業補貼就達到290億美元,分別相當於當年糧食價格的約30%。
也就是說,美國的小麥和玉米從政府補貼中獲得了相應的價格空間和比較優勢,實際上,眾多糧食生產國家與美國之間的農業競爭在本質上已經演變為小農生產與美國財政部的競爭,同時,美國農田長期有1/3處於休耕狀態,以便控製糧價,由此,美國是世界第一大農業國,它有大量休耕的土地。
由此,美國政府每年拿出上百億美元進行農業補貼,當其他後發國家拚命擠占自己耕地用來發展工業,從而製造出廉價消費品輸往美國時,美國卻減少了糧食出口,抬高了糧價。
大量的糧食援助是美國常用的手段:在諸多非工業國家,接受糧食援助的條件之一就是要為美國生產經濟作物和工業原料等非農經濟作物,這些國家的糧食生產因此荒廢,淪為美國的附庸。”
“所以,我們的方針是加大對那些耕地麵積巨大的國家的土地收購,要是不賣給我們,大不了我們去一些人變成那個國家的國籍。”葉振邦斬釘截鐵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