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伊朗二
到了1920年,隨著伊朗吉郎地區的獨立,為了保證伊朗的石油利益不受衝擊,英國決定重新選擇在伊朗利益的代言人,希望扶持一名強人統治者來挽回殘局。
此時,伊朗哥薩克騎兵師指揮官——禮薩-汗成為了英國人的選擇。
1921年1月6日,英國使館一方麵指示英國僑民撤離伊朗,同時秘密與禮薩-汗聯絡,支持其發動政變,取代當時有反英情緒的伊朗政府。
2月中旬,禮薩-汗利兵不血刃地占領了首都德黑蘭,國王被迫任命禮薩-汗為哥薩克師師長,並接管了陸軍部,並任命禮薩的親信擔任首相。
本想建立共和政體的禮薩,最終在立憲會議的鼓動下,繼承了王位,建立起了伊朗曆史上最後一個王朝——巴列維王朝。
1935年,他改國名波斯為伊朗,隨後英波石油也更名為英伊石油公司。
曾經和英國打過仗,同時也十分開明的禮薩,不願聽從英國擺布。
在他上台後,便積極和歐洲其他列強特別是德國發展外交關係,試圖通過均勢外交,來平衡英國在伊朗的利益,其中收回英國的石油專營權成為了重中之重。
為了使石油協定對伊朗更有利,1925年至1932年間,禮薩任命伊朗法院部長阿卜杜勒侯賽因-泰穆爾塔什開始和英波石油公司主席約翰-卡德曼進行談判,雙方分別在德黑蘭、洛桑、倫敦及巴黎展開馬拉鬆式談判,甚至吵到了海牙國際法庭。
不久,迫於英國的壓力和利誘,一直堅持廢除《達西協定》的禮薩突然默許英方的要求,並在1933年4月,並達成了新的協定。
新協定有效期同樣為60年,將英波石油公司的控製範圍縮減至26萬平方公裏,並需要每年向伊朗政府付款以取代所得稅,最少金額為75萬英鎊。
這些條款看似對伊朗有利,實則對英國有利。伊朗被海牙國際法庭繁瑣冗長的仲裁過程所拖累,錯失廢約的良機。
事實上如果禮薩繼續堅持和英國修約的話,或許將會出現另外一個禮薩,將其取而代之,因為控製著伊朗經濟命脈和政治死穴的英國完全有能力做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讓禮薩的平衡外交走到了終點,因為恪守對德國中立,不願驅逐在伊朗的德國專家。
最終,伊朗在1941年8月25日被英、蘇兩國軍隊強行**成南北兩塊,禮薩被迫退位,其子默罕默德-禮薩-巴列維。這是伊朗最後一位君主,稱為小禮薩正式繼位。
這一不是政變的政變,之所以發生,就是英國擔心德國圖謀自身在伊朗的石油利益。
對於這一點老練的禮薩徹底失策了,他對德國的曖昧,從某種程度已經威脅到了英伊石油公司。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伊朗不僅為英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油料,同時保障了蘇聯的南部國際通道。
就在勝利在即的時候,對於戰後世界安排和利益分配問題開始逐漸浮出水麵,各方也同樣緊緊盯著伊朗石油這塊巨大蛋糕。
1944年1月,美國辛克萊和美孚石油公司代表來到伊朗,希望就出讓卑路支斯坦的石油開采權問題同伊朗談判,不久英國殼牌石油公司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
蘇聯在得知美英向伊朗提出石油開發請求後,在同年9月也向伊朗提出開采伊朗北部石油的要求。
老禮薩在對外問題上翻了船,有前車之鑒的小禮薩對此小心處理。
在各方都提出開采請求後,伊朗頂著壓力通過一項法令,規定在戰爭沒有停止、外國軍隊沒有撤離伊朗的情況下,絕不向外國政府出讓石油租賃權,以免自己成為豪強紛爭的犧牲品。
這一法令將石油開采問題一直推遲到了40年代末。
此後,隨著各方撤軍,戰後建設成為伊朗國內關注的重中之重。
在缺少資金的背景下,國內各方又將目光落在了英伊石油公司巨大的石油收益上。因為其過於豐厚,而伊朗獲得的又格外少,例如,英伊石油公司在1947年的稅後盈利達4000萬英鎊,而伊朗僅能分得700萬英鎊。
此時,已經徹底倒向美國的伊朗似乎找到了新的靠山,這使得從英國手中收回石油開采權成為了可能。
到了1951年,伊朗國內支持國有化英伊石油公司的呼聲越來越高漲,尤其是1950年12月美國和沙特組建阿美石油公司,雙方簽署利潤五五分成協議,消息傳到伊朗激起了伊朗人更強烈的反應。
全國範圍內,罷工、抗議此起彼伏。事實上,為了緩和矛盾,英國人早在1949年5月,就曾做出形式上的讓步。
英國提出了石油協定附件,保證每年開采專利權的費用不會低於400萬英鎊,並減少勘探的範圍,承諾會培訓更多的伊朗人擔任行政職位。但是,這一蠅頭小利,根本無法平複伊朗人的不滿。
時任伊朗總理的哈吉-阿裏-拉茲馬拉試圖與英伊石油公司談判,但卻被英國草草糊弄過去。
憤怒的情緒淹沒了德黑蘭,總理拉茲馬拉也被憤怒的民族主義分子刺殺。
在大眾呼聲下,石油國有化的提倡者——穆罕默德-摩薩台臨危受命,出任總理一職。
當時全球範圍內,第三世界已經民族覺醒,很多前殖民地國家紛紛要求獨立或已經獨立。
當時英國控製的各殖民地石油業也實現了民族化,甚至當時英國的首相艾德禮也在國內發起了一輪國有化浪潮。這使得摩薩台有理由相信,伊朗也能完成石油產業的國有化。
為此,他開始使用強製力來清除英伊石油公司。
9月27日,伊朗軍隊占領了英伊公司的阿巴丹煉油廠,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煉油廠,這直接導致英伊兩國直接走向對立。
為了爭取美國以及國際社會的支持,摩薩台於10月前往美國,並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就英伊石油公司向世界慷慨激昂說道--
經過一個外國公司的五十年剝削之後,我們仍然沒有足夠的伊朗技術人員,還得聘請外國專家。……伊朗有決心要利用這重要的資源——它是我國固有財產的一部分,我們將用它來提高伊朗人民的生活水平,從而促進和平事業。
按照摩薩台設想,在趕走英國人後,肯定能招募其他國家的石油專家來伊朗工作,幫助實現石油產業國有化,但是,他明顯低估了英國人的影響力。
在英伊公司甚至英國在伊機構被驅逐後,英國開始實施報複,對伊朗實施禁運,並要求當時其他石油巨頭不要介入伊朗事務。
同時,英國還要求其他產油國增加產量,來彌補伊朗出局後所帶來石油供給的減少。
摩薩台政府和整個伊朗陷入了困境。由於石油生產停頓,石油收入減少,摩薩台不得不大幅度削減財政開支,隨後又不斷增發貨幣,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
即便如此,由於伊朗民眾期盼石油國有化,摩薩台依然保持了很高的支持度。
不但如此,在困境中,摩薩台手中的權力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加強,這讓國王小禮薩明顯感受到來自摩薩台的威脅。
喪失伊朗石油的英國開始密謀發動政變,試圖推翻摩薩台政權。
此時,英國遊說美國,將摩薩台描繪成為即將投靠蘇聯的危險分子,希望美國出手,因為英國在伊朗的機構已經被驅逐。
此前,美國曾秘密和伊朗接洽,希望美國石油公司接替英伊石油公司,和伊朗進行合作,但此建議遭到摩薩台的抵製。
為了避免內外交困的伊朗倒向蘇聯,美國希望拉攏英國,最終美國接受了英國的建議,準備密謀發動政變。
為此英國軍情五處攜手美國中央情報局製定了政變方案,美國老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兒子親自實施這一政變,美國為此批複了100萬美元作為活動經費。
中情局開始在伊朗重金收買伊朗政、軍、商、宗教界和新聞記者,發動他們抹黑摩薩台。
1953年8月17日,中情局用39萬美元收買的武裝暴徒襲擊了伊朗議會,占領了德黑蘭各個政府辦公大樓。
經過整整10天的暴亂,在伊朗付出了近千人喪生的代價後,摩薩台政權終於被顛覆。
諷刺的是,伊朗政變消息傳出後,英伊石油公司的股票便大漲,但資本市場的期待,並沒有能改變伊朗政治格局的未來安排——小禮薩國王徹底倒向了美國。
自政變之日起,英國獨霸伊朗石油的時代徹底結束了,美國成功地介入到了這一領域,其五大石油公司紛紛進入伊朗。
由於美國對小禮薩的過度扶持,導致了一個高度集權的君主政權的出現。
小禮薩一次又一次利令智昏的動作後,使得伊朗再次陷入到隨後的***革命的風暴中,此時的巴列維王朝也走到了終點,如同英國時代的愷加王朝。
“曆史從不簡單重複,隻是押韻而已”,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名言,讓這個輪回顯現格外真切,而在伊朗的往事中,看似主角的英伊石油公司實際隻是政治安排下,不置可否的匆匆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