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節 進軍新野

前文兩處修改:李湛與張飛武力值相差11點(原來錯寫成13點)。吳凡目前的總體武力值為114(原來錯寫成109,把斬蛇之劍忘了)。

——————————

得知結義大哥兼老板曹cao親自統兵前來,吳凡在意外之際感到十分高興。粗略一算,二人已經有六七年沒在一起用兵了,最後一次二人合力用兵還是在攻打河北袁紹時。馬騰攻打河內那次曹cao雖然也派兵前去救援,但二人卻是沒有共同出陣。

對於曹cao的軍事統指能力,吳凡是相當佩服的。況且攻打劉備的戰役,尤其是後麵追擊劉備,曆史上就是由曹cao親自指揮,此時曹cao率兵來此,也算是宿命使然。讓吳凡對接下來的戰況十分期待。

點了點頭,吳凡隨即下令全軍撤回先鋒大營,等待與曹cao軍馬匯合。

這個時候,一名軍前校尉扛著一杆蛇矛來到吳凡麵前,將之呈給吳凡。卻是張飛的丈八蛇矛,被吳凡挑飛後張飛已是來不及等它落地就已逃走,自然將之遺棄在這裏。

吳凡將丈八蛇矛拿在手中看了一下,隻見屬性為:

寶物:丈八蛇矛

屬性:武力+7

特效:破軍(n軍中施放武技,攻擊範圍增加1倍,令敵軍無法靠上近前)

怪不得張環眼越是身處n軍中越是威風,原來是這把丈八蛇矛給他增se不少。以後沒有丈八蛇矛了,不知張環眼還能不能威風得起來。

吳凡心中禁不住懷疑地想。

隨後,吳凡又策馬回來尋到徒弟李湛,仔細查看了一下李湛的傷勢,雖然傷得不輕,但還不至於有性命之憂。吳凡當即用醫術技能為李湛止血療傷,李湛的狀態立即由重傷變為輕傷狀態,五圍全部減少五點,卻是沒有什麽大礙。

李湛經過吳凡的醫術技能療傷後,從昏mi狀態蘇醒過來,醒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向吳凡下拜,以罪自責。

吳凡已經從張任等人口中得知李湛率兵陷入諸葛亮火攻的原因,當然不會真的加罪於李湛。不過,此戰曹軍損失了有二萬餘人,與劉備軍的傷亡比例幾乎持平,雖然最終將劉備軍擊潰,但卻是依仗曹軍戰力極高,人員眾多,裝備先進;而這樣的傷亡比例對於精銳主力部隊來講卻是相當沉重。當著眾人的麵,吳凡的場麵話還是要說的,責備了李湛幾句輕躁之類的話,隨後就和眾將一起率兵回營。

押下吳凡這邊等待與曹cao所率部隊匯合不表,再說新野城的劉備。

這一戰雖然成功將曹軍yo入伏擊,並且殺敵二萬餘人,但是,劉備軍自身也是遭到重創。目前新野城部隊僅有不到三萬人,而曹cao又親率二十萬大軍趕來參戰,與吳凡軍合在一起就是近七十萬大軍,這新野城就算一夜之間變成銅城鐵壁,也是難逃被踏成齏粉的命運了。

另一方麵,劉表因畏懼曹軍兵勢,雖然早就接到劉備求援,卻是遲遲按兵不動。劉備為此憂心重重,聚眾商議,下一步該如何拒敵。

諸葛亮這次火攻雖然沒有獲勝,但其計謀卻是得到了驗證,令劉備手下眾將對他有了初步的信任。

不過,僅僅隻是初步獲得信任當然不是諸葛亮想要的,他本來以為通過這次博望坡之戰就可令自己一戰揚名,令劉備軍上下都對自己言聽計從呢。

而對於放棄新野,諸葛亮也有著自己的看法,由此,再次出言獻策道:

“主公勿憂,此次曹軍僥幸沒能在博望坡的大火中損兵折半,實乃吳凡急援所致。新野城我們是駐不下去了,主公不如就近走往樊城。臣就在此新野城再放一把火,準保令曹軍再中此計,傷其筋骨。”

劉備聽罷疑道:

“曹軍剛中火計,先生又要用火,曹軍怎會再次中計?”

諸葛亮輕搖羽扇笑而不語,旁邊徐庶解說道:

“此乃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孔明先生想必是已有良謀應對。”

徐庶為何老是為諸葛亮捧臭屁?原因就是諸葛亮是經由他引薦給劉備的,那句“臥龍和鳳雛,得一人即可得天下”的說法也是他跟劉備講的。因此劉備才會自賤身價,三顧茅廬,將諸葛亮請出山來。

而徐庶之所以屢為諸葛亮捧臭屁,除了兩人有些si交外,更主要的不過是想證明自己的眼光無誤罷了。

劉備聽徐庶這樣說,點了點頭,轉而又道:

“先生要在新野城用火,城中百姓又該如何處之?”

諸葛亮道:

“主公這些年來多施仁政,已經深得新野百姓民心。主公絕非庸碌自滿之人,施仁政之目的乃是y借百姓之手實現主公之大業,現在,是讓他們為主公的大業付出的時候了。主公可利用百姓對您十分信任這一點,出榜告諭,稱曹軍在博望坡損失慘重,誓要血洗新野以為報複,令新野百姓盡隨主公前往樊城。則城中空虛,再施火計全無顧慮。”

劉備聽罷再次點了點頭。旁邊鍾繇疑ho道:

“新野城百姓二十餘萬人,主公一旦以曹軍屠城出榜告諭,隻怕全城百姓都要隨主公逃往樊城。帶著二十餘萬百姓行進,路上頗為不便,不久就會被曹軍追上,屆時我軍豈不是有全軍覆沒之危?”

諸葛亮哈哈一笑,道:

“元常此言差矣!”

鍾繇不知諸葛亮所說何意,旁邊徐庶已是含笑捧起臭屁道:

“我軍隻有不到三萬人,況且多為步軍,曹軍多為騎兵,行進速度本就遠在我軍之上,若是曹軍盡派騎兵追趕,我軍必然逃不過追擊。而有這二十餘萬百姓,我軍就可以藏軍於民,令曹軍難以下手,殺與不殺都是兩難。若是曹軍當真盡屠百姓,必然造成大n,於路堵塞,則我軍再輕裝逃之亦為不遲。此,即是孔明所說之百姓為主公大業付出之原因。”

眾人聽罷,都是一副恍然之態,心中暗道:都說曹caoyin險,吳凡狡詐,這諸葛亮比之二人卻是更勝一籌啊!

隨後,劉備就按照諸葛亮所說,出榜告諭新野百姓,聲稱曹軍到時必然屠城,願追隨我劉備者,不管老幼f孺盡快收拾行裝,來日往樊城暫避,不得有誤!

眼下這個時代,即沒有電視廣播,更沒有電腦因特,信息傳播速度極慢,普通百姓們哪裏知道前線具體發生了什麽事情,能知道曹軍遭遇火攻就已是消息極為靈通之人,當然不曉得曹軍根本沒有受到重創。此時見劉備出榜告諭,說得有板有眼,百姓自然信以為真,紛紛翻箱倒櫃收拾一應之物,準備隨劉備逃往樊城。一時間整個新野城煙囂塵上,hnn不堪。

卻說曹軍這邊,吳凡率軍於先鋒大營屯駐,等了一日,第二天中午,曹cao率領二十萬大軍趕來匯合。

吳凡現在和曹cao已經不隻是君臣關係,更是結義弟兄,相見之際自然分外親切。華雄、顏良、文醜三人也同時在場,五個結拜兄弟先是敘了一回舊,隨後就與眾將一起來到中軍大帳。

實際上,吳凡對於曹cao率軍趕來這裏,除了驚喜之外,還有一層疑問:孫堅軍目前正占據著小沛,大哥為什麽不去攻打孫堅的小沛,反而來攻打劉備呢?而且還在自己已有五十萬大軍的基礎上又帶來二十萬大軍,似乎大哥是另有目的。

眾人坐下後,吳凡向曹cao道出這個疑問。

曹cao嗬嗬一笑,道:

“八弟有所不知,為兄數天前剛剛任命五弟夏侯惇為第三軍團都督,統濮陽、下邳兩城攻打小沛。孫堅軍勢洶湧,不僅夏侯惇軍團難以抵敵,就算為兄將這二十萬部隊派上去也隻是徒增消耗,不如轉走江夏攻打廬江,直搗孫堅老巢,則孫堅必然分兵來救,首尾不得相顧。如此,我軍才有把握擊敗孫堅軍。”

吳凡聽到這裏恍然大悟。孫堅軍在三年休兵期間擊敗了異民族山越,已無後顧之憂,小沛早在三年休兵期前就已被孫堅軍攻下。如此,休兵期一過,孫堅自然是將主力全部投放在徐州戰場,以曹軍第一軍團和新組建的第三軍團實難與之相抗,既然正麵衝突不行,轉走後方襲擾自然是上上之選。

前文說過,早在三年之前,吳凡就有過打算:如果夏侯惇成為都督,自己並不介意將手下一部分處在後方的閑置部將分撥到夏侯惇帳下。當時吳凡與夏侯惇還沒有結拜兄弟這層關係,眼下二人關係更進一層,吳凡自然要為剛剛當上都督的五哥夏侯惇助一份力。

因此,吳凡命人拿過第二軍團人事簿,對曹cao請示分撥幾員部將到夏侯惇軍團。曹cao深知吳凡第二軍團將臣甚多,甚至都有點臃腫了,豈會拒絕,當即同意了吳凡的人事調命。

隨後,吳凡就提起筆來從人事簿上劃分十名將臣到夏侯惇帳下,這十人分別為:襄平呂曠,呂翔;北平公孫康,周昂;薊袁譚,嚴綱;上黨呂威璜,淳於瓊;晉陽眭元進,袁熙。

這十人基本上都是三流將臣,況且又都處於後方都市,調走後對人才濟濟的第二軍團並沒有什麽影響。但對於正缺人才的新建第三軍團來講,就是雪中送炭了,可以想見夏侯惇對於得到的這十名將臣的驚喜之情。

除此之外,考慮到單憑夏侯惇的軍力根本抵擋不住孫堅軍的猛攻,與小沛臨近的下邳岌岌可危。而下邳一旦被孫堅軍攻下,吳凡轄下的北海也就成了前線都市,因此吳凡又當即下達軍團內命令:令北海太守袁紹,協助夏侯惇軍團攻防孫堅軍團。

曹cao對於吳凡這先後兩條調令自然是十分高興。孫堅軍團目前並沒有與第二軍團形成直接對抗之勢,吳凡的這兩條調令自然也就並非出自軍團利益,由引可見吳凡全無si心,完全是為了實現自己的霸業。

不過,曹cao現在與吳凡已經不再是以前單純的君臣關係,也就不需要像以前一樣老是當眾誇獎吳凡,一個會意的微笑就已是勝過千方萬語。

隨後,曹cao又問吳凡打算何時進攻新野。吳凡在得知曹cao此次率兵前來意在直搗孫堅軍後院後,就很清楚曹cao必然要加緊進軍,以免夏侯惇軍團支撐不住令孫堅軍在中原一帶一路破竹,則曹cao再去攻打廬江就已經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

於此,吳凡回答曹cao:立即進軍新野!此時正午,晚間就可以在新野城埋鍋造飯。

曹cao點了點頭,對此深為讚許。

曹cao的二十萬大軍一路鞍馬勞頓,剛剛停駐下來,這次進軍新野的軍事行動就不用他們上場了,隻在先鋒大營裏繼續休整即可。

隨後,吳凡率領本部近五十萬軍馬,仍然由李湛為先鋒,統率十萬軍馬先行,向新野城進軍。

李湛現在為輕傷狀態,吳凡本來是想讓李湛留在先鋒營休息的。不過,李湛主動前來請命,希望這次進軍新野能夠繼續由他來擔當先鋒,吳凡想了想,也就答應下來。

前番李湛是為了解救部將才中了諸葛亮的火攻之計,這一次有了前車之鑒,況且自己又在後麵統率大部隊隨行,應該是不會再出現什麽問題了。

而且自己手中這把丈八蛇矛,還想要送給李湛。隻是李湛剛剛中了諸葛亮的埋伏,損失不少兵馬,這個時候把丈八蛇矛送給他會顯得自己賞罰不公。讓李湛在這次進軍新野的行動中賺點軍功,然後再將丈八蛇矛送給他,才顯得合情合理。

懷著這樣的想法,吳凡讓李湛繼續擔當先鋒之職,率領十萬軍馬走在前麵。

話分兩頭,再說此時的新野城中。

由於戰時城門緊閉,實行嚴格的出入管禁法令,吳凡預先設在新野城內的間諜無法傳回城內情報。而新野城派出的探馬,伏於博望坡草莽之間,對於曹軍行動卻是可以及時回傳。

於是,吳凡五十萬大軍剛一出營,探馬就飛奔回新野稟報。

吳凡的名聲幾乎全是靠在戰爭中累積起來的,往往令敵軍聞之喪膽。得知吳凡親率五十萬大軍望新野而來,盡管早就做好了棄城火攻的準備,但由於諸葛亮遲遲未說如何部置,劉備和手下眾將臣心中沒底,這時都是一臉的驚然。

諸葛亮則輕搖羽扇笑道:

“即來之則安之,曹軍既然嫌一把火燒得不夠,我們就再給他來一把火。眾將聽令!”

“劉(封)將軍引三千軍去白河(位於新野城南)上遊處,多帶沙袋裝土,截住白河之水。但聽夜裏三更下遊人喊馬嘶,便提取沙袋放水淹之,再率兵掩殺下來接應。”

“張(飛)將軍引五千軍馬於博陵渡口埋伏。此處水勢最慢,曹軍被水淹,必從此處逃難,便可乘勢殺來接應。”

“趙(雲)將軍引軍一萬,分為四隊,自率一隊伏於東門外,其餘三隊分別伏於南、西、北門,先於城內人家屋頂多藏硫磺焰硝引火之物。曹軍入城,必安歇於民房,今夜必有大風,但看風起,便令南、西、北三門伏軍盡將火箭she入城中,待城中火勢大作,卻於城外呐喊助威,隻留東門放他們逃出。汝卻於東門外從後擊之,天明會合劉、張二將,收軍回樊城。”

“縻(芳)將軍、關(平)將軍,汝二人各帶三千軍馬,一半紅旗,一半青旗,去新野城北鵲尾坡屯駐。一見到曹軍,紅旗走在左,青旗走在右;曹軍必疑心不敢來追,汝二人卻分頭去做埋伏,隻望城中火起,便可追殺敗兵,然後卻來白河上遊接應。”

分撥完畢,眾將現在雖然對諸葛亮並沒有達到言聽計眾的地步,但見他說得有板有眼,自信十足,也就全無爭議,隻管按照諸葛亮的分派率兵行事。諸葛亮又令徐庶、孫乾、司馬朗、鍾繇等人立即率領百姓出城,渡白河往樊城逃離。自己則與劉備引餘下的六千左右軍馬登高了望,隻侯捷音。

回過頭來再說吳凡,坐在四匹馬並轡的寬大車仗內,一路閉目養神,心中卻在暗暗盤算。

按照曆史劇情,諸葛亮在火燒博望坡之後,應該是火燒新野。火燒新野期間,貌似諸葛亮做了很詳細的軍事部署,又是疑兵,又是伏擊的。可惜自己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已經是二年前的事情了,很多具體情節都已經記不清楚了。

這種感覺還真tm地讓人蛋疼!

正在這時,一名騎兵衛士策馬來到車邊,向吳凡道:

“都督大人,小的無意中在草叢中發現這個,請都督大人過目。”

吳凡睜眼一看,衛士遞給自己的是一張絹布,上麵還寫著什麽。便伸手接了過來,展開一看,卻是昨天諸葛亮寫給張飛的那封ji將信。

和司馬懿一樣,雖然諸葛亮在曆史上很牛b,但此時在吳凡麵前他就是個雛兒。吳凡對諸葛亮的感覺算是比較中性,不好也不壞,至少比司馬懿強得多,但看到這封書信,登時就令吳凡火冒三丈,對諸葛亮的印象大打折扣。

誠然,戰場上敵我雙方殺個你死我活也是情理之中,但諸葛亮這種用ji將的手法ji怒張飛再來擊殺徒弟李湛的作法,卻是讓吳凡十分惱火。

本來吳凡對諸葛亮並沒什麽特別敵視的感覺,還想著諸葛亮到最後會不會投靠曹軍。此時,吳凡卻是已將這想法徹底拋開,將信攥在手中捏得指節咯咯作響——

諸葛亮,如果不想死得很難看,你就最好祈禱別讓我撞上你!

同一時間,先鋒李湛所統率的十萬軍馬已是停止行進,有李湛派來的傳令兵跑來向吳凡道:

“啟稟都督,前軍發現劉備軍兵馬;分為兩路,一路紅旗,一路青旗,見到我軍後便往左右方向不急不徐地走了下去。先鋒大人命在下來請示都督:我軍應該如何處之?”